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细菌形态观察和染色实验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3.0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细菌形态观察和染色实验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实验一细菌形态观察和染色实验

实验一 细菌形态观察和染色实验

一、目的要求 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基本技术和无菌操 作技术: 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

一、目的要求 ❖ 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基本技术和无菌操 作技术; ❖ 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 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 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

二、基本原理 革兰 碘 乙 最 结晶紫初染 液媒染 醇脱色 红复染 终结果 原理 蓝紫色 蓝紫 蓝 蓝 细胞壁肽聚糖层呈网状,壁厚、类 紫色 脂含量低,乙醇脱色时细胞壁脱水、 色 色 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透性降低,结 晶紫一碘的复合物仍保留在细胞内 蓝紫色 细胞壁肽聚糖层薄、类脂含量高, 色 色 色 乙醇脱色时类脂质被乙醇溶解,细 性菌 色 胞壁透性增大,结晶紫一碘的复合 (G) 物较易洗脱出来

二、基本原理 革兰 氏染 色程 序 结 晶 紫 初 染 碘 液 媒 染 乙 醇 脱 色 番 红 复 染 最 终 结 果 原理 革兰 氏阳 性菌 (G+ ) 蓝 紫 色 蓝 紫 色 蓝 紫 色 蓝 紫 色 蓝 紫 色 细胞壁肽聚糖层呈网状,壁厚、类 脂含量低,乙醇脱色时细胞壁脱水、 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透性降低,结 晶紫—碘的复合物仍保留在细胞内 革兰 氏阴 性菌 (G- ) 蓝 紫 色 蓝 紫 色 无 色 红 色 红 色 细胞壁肽聚糖层薄、类脂含量高, 乙醇脱色时类脂质被乙醇溶解,细 胞壁透性增大,结晶紫—碘的复合 物较易洗脱出来

三、器材 菌种大肠杆菌约24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约24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 枯草芽孢杆菌12~24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 物。 染色剂革兰氏染色液。 仪器或者其他用具显微镜,酒精灯,载玻 片,接种环,双层瓶(内装香柏油和二甲 苯),擦镜纸,生理盐水等

三、器材 ❖ 菌种 大肠杆菌约24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约24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 枯草芽孢杆菌12~24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 物。 ❖ 染色剂 革兰氏染色液。 ❖ 仪器或者其他用具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 片,接种环,双层瓶(内装香柏油和二甲 苯),擦镜纸,生理盐水等

四、操作步骤 现场演示 ÷涂片涂成薄膜 干燥 自然干燥 固定 通过火焰2~3次结 晶紫初染1-2min碘液媒染1min乙醇脱色 至流 出的乙醇无紫色番红复染2min油镜镜检观察。 ÷混合涂片涂色按上述方法,在同一载玻片上,以 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或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 球菌作混合涂片、染色、镜检进行比较

❖ 涂片 涂成薄膜 干燥 自然干燥 固定 通过火焰2~3次 结 晶紫初染 1-2min 碘液媒染 1min 乙醇脱色 至流 出的乙醇无紫色 番红复染 2min 油镜镜检观察。 四、操作步骤 ❖混合涂片涂色 按上述方法,在同一载玻片上,以 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或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 球菌作混合涂片、染色、镜检进行比较。 现场演示

紫色燃料 圆碘液 口酒精 回番红花红 a用紫色染料 结晶紫染色 b用碘液媒染 c用酒精脱色 d用番红花红复染

注意: 1载玻片要洁净无油迹;滴生理盐水和取菌不 宜过多;涂片要涂抹均匀,不宜过厚 ; 2热固定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改变甚至破坏 细胞形态; 3染色时,每一步骤后都要立即水洗; 4革兰氏染色结果是否正确,乙醇脱色是革兰 氏染色操作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菌 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被误染 成阴性菌,脱色时间一般20~30S

1 载玻片要洁净无油迹;滴生理盐水和取菌不 宜过多;涂片要涂抹均匀,不宜过厚; 2 热固定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改变甚至破坏 细胞形态; 3 染色时,每一步骤后都要立即水洗; 4 革兰氏染色结果是否正确,乙醇脱色是革兰 氏染色操作的关键环节。脱色不足,阴性菌 被误染成阳性菌,脱色过度,阳性菌被误染 成阴性菌,脱色时间一般20~30S。 注意:

五、实验报告 结果 列表简述3株 细菌的染色 观察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G) 变形杆菌(G) 画出各菌的形 状和革兰氏 染色颜色反 应。 枯草芽孢杆菌(G) 大肠杆菌(G)

五、实验报告 结果 列表简述3株 细菌的染色 观察结果。 画出各菌的形 状和革兰氏 染色颜色反 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G+ ) 大肠杆菌(G- 枯草芽孢杆菌(G ) + ) 变形杆菌(G- )

六、思考题 ·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 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现有一株细菌宽度明显大于大肠杆菌的 粗壮杆菌,请你鉴定其革兰氏染色反应。 你怎么运用大肠杆菌来证明结果的正确 性? ÷热固定的目的是什么?

六、思考题 ❖ 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 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 现有一株细菌宽度明显大于大肠杆菌的 粗壮杆菌,请你鉴定其革兰氏染色反应。 你怎么运用大肠杆菌来证明结果的正确 性? ❖ 热固定的目的是什么?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