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植物的成花和生殖生理

§1 春化作用 §2 光周期现象 §3 植物成花诱导的生理生花基础 §4 植物的花芽分化与性别表现 §5 受精生理
§1 春化作用 §2 光周期现象 §3 植物成花诱导的生理生花基础 §4 植物的花芽分化与性别表现 §5 受精生理

➢春化作用的机理和应用 ➢光周期现象及农业上应用 ➢光周期诱导的概念和机理 ➢光敏素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春化作用的机理和应用 ➢光周期现象及农业上应用 ➢光周期诱导的概念和机理 ➢光敏素 本章重点和难点

§9-1 春化作用 一 . 发现 二. 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三. 春化作用的机理 四. 春化作用的应用
§9-1 春化作用 一 . 发现 二. 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三. 春化作用的机理 四. 春化作用的应用

一 . 春化作用概述 1. 发现 1918,加斯纳(Gassner), 冬黑麦, 在萌发期 或苗期必须经历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而 春黑麦则不需要。 1928年,李森科(Lysenko), 萌动的冬小麦种 子经低温处理后春播,→开花,→春化。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概念
一 . 春化作用概述 1. 发现 1918,加斯纳(Gassner), 冬黑麦, 在萌发期 或苗期必须经历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而 春黑麦则不需要。 1928年,李森科(Lysenko), 萌动的冬小麦种 子经低温处理后春播,→开花,→春化。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概念

2、春化作用的类型 根据植物感受低温诱导的生育期不同可 公为三类: ➢冬性一年生植物:小麦、大麦等 ➢二年生植物:甜菜、天仙子、甘蓝等 ➢需冬季低温诱导的多年生植物:菊花、 桂竹香、紫罗兰等
2、春化作用的类型 根据植物感受低温诱导的生育期不同可 公为三类: ➢冬性一年生植物:小麦、大麦等 ➢二年生植物:甜菜、天仙子、甘蓝等 ➢需冬季低温诱导的多年生植物:菊花、 桂竹香、紫罗兰等

二、春化作用的感受时期及部位 1、感受春化作用的时期 ⚫(1)种子春化型 在种子萌发期能感受 ⚫(2)绿体春化型 只有幼苗形成一定绿 体时才能感受。 2、感受春化的部位 ⚫ 茎尖生长点(分生组织和进行细胞分裂 的部位)怎样证明感受部位是茎尖生长点?
二、春化作用的感受时期及部位 1、感受春化作用的时期 ⚫(1)种子春化型 在种子萌发期能感受 ⚫(2)绿体春化型 只有幼苗形成一定绿 体时才能感受。 2、感受春化的部位 ⚫ 茎尖生长点(分生组织和进行细胞分裂 的部位)怎样证明感受部位是茎尖生长点?

三. 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1. 低温 1~2℃ 表9-1 不同类型小麦通过春化需要的温度及天数 类型 春化温度范围(℃) 春化天数(d) 冬性 0-3 35-45 半冬性 5-8 20-30 春性 10-12 5-15 2. 水分、氧气和营养 <40% 长日照诱导
三. 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1. 低温 1~2℃ 表9-1 不同类型小麦通过春化需要的温度及天数 类型 春化温度范围(℃) 春化天数(d) 冬性 0-3 35-45 半冬性 5-8 20-30 春性 10-12 5-15 2. 水分、氧气和营养 <40% 长日照诱导

前体物 → 中间产物 → 最终产物 (完成春化) 低温 低温 高温 去春化作用(解除春化) 25~40℃ 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将 植物放到较高的生长温度下,低温的 效果会被减弱或消除的现象。 分解 概念 返回
前体物 → 中间产物 → 最终产物 (完成春化) 低温 低温 高温 去春化作用(解除春化) 25~40℃ 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将 植物放到较高的生长温度下,低温的 效果会被减弱或消除的现象。 分解 概念 返回

1. 春化效应的传递 ① 不能传递。 菊花,已春化——未春化(不能开花) 嫁接 ② 能够传递。 天仙子, 已春化——未春化(开花) 嫁接 天仙子——烟草或矮牵牛 (开花) (开花) 物质传递 四. 春化作用的机理
1. 春化效应的传递 ① 不能传递。 菊花,已春化——未春化(不能开花) 嫁接 ② 能够传递。 天仙子, 已春化——未春化(开花) 嫁接 天仙子——烟草或矮牵牛 (开花) (开花) 物质传递 四. 春化作用的机理

2. 春化的生理生化基础 ① 末端氧化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 ② 游离AA和可溶性Pr增加。 有新 Pr合成 ③ 核酸含量增加,有新 mRNA合成
2. 春化的生理生化基础 ① 末端氧化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 ② 游离AA和可溶性Pr增加。 有新 Pr合成 ③ 核酸含量增加,有新 mRNA合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植物的营养生长.ppt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ppt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 Transport and partitioning of Assimilates in plants.ppt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ppt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ppt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ppt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ppt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植物细胞生理.ppt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Plant stress Physiology.ppt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Plant Maturation Senescence Physiology.ppt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主讲:张治安).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册)种子和幼苗.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册)植物的营养器官结构(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营养器官的变态).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册)植物的营养器官结构(叶).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册)植物的营养器官结构(茎).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册)植物的营养器官结构(根).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册)目录.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册)植物的繁殖器官(花).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册)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ppt
- 山西师范大学:《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上册)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细胞的繁殖、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0 希尔反应的观察.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植物的衰老、脱落与休眠.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1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2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4 植物组织中淀粉含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5 IAA 的生物鉴定(芽鞘伸长法).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6 赤霉素对α淀粉酶的诱导形成.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7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8 果实、蔬菜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9 逆境对植物的伤害(电导仪法).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1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张东向).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20 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2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3 植物细胞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ppt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 4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doc
- 齐齐哈尔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