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数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均值方差证券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第二草 均值方差证券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马科维茨 Markowitz《证券组合选择》 投资选择:风险(低)收益(高)之间的“平 衡 基于期望收益率上的投资决策,最多只能获得 最高的平均收益率 风险收益的“数量化” 前沿组合、无差异曲线数学性质
第三章 均值方差证券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马科维茨Markowitz《证券组合选择》 投资选择:风险(低)收益(高)之间的“平 衡” 基于期望收益率上的投资决策,最多只能获得 最高的平均收益率 风险收益的“数量化” 前沿组合、无差异曲线数学性质

第一节风险和收益的数学度量 用随机变量表示未来的收益率 用期望代表:平均收益率 ●方差代表风险(得到平均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从分布函数(条件太强)计算收益和风险 ●从“历史”样本估计收益和风险 i ∑ n-1
第一节 风险和收益的数学度量 ⚫ 用随机变量表示未来的收益率 ⚫ 用期望代表:平均收益率 ⚫ 方差代表风险(得到平均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 ⚫ 从分布函数(条件太强)计算收益和风险 ⚫ 从“历史”样本估计收益和风险 = = − − = = n t t n t t n r r n r n r r r 1 2 2 1 1 1 1 1 ( ) ,...,

证券之间关联性—相关系数 ●某一证券价格的变动可能伴随着另一证券价格 的变动。关联性普遍存在。 需要度量关联性的方向和程度 ●随机变量的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从联合分布可计算 ●用历史数据计算(3.10)(3,11) coV(1,/2)=E(n1-1)(2-n2) cov(n1,/2) 2 102
证券之间关联性——相关系数 ⚫ 某一证券价格的变动可能伴随着另一证券价格 的变动。关联性普遍存在。 ⚫ 需要度量关联性的方向和程度 ⚫ 随机变量的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 从联合分布可计算。 ⚫ 用历史数据计算(3.10)(3.11) 1 2 1 2 1 2 1 2 1 1 2 2 cov( , ) cov( , ) ( )( ) r r r r E r r r r = = − −

●三种相关程度 1、完全线性相关:完全决定另一个 ● AB 1或p AB +b×,02=b2×o2 B 2、不完全线性相关:“部分”决定另一个 ●IA=a+b×rB+e 02=b2×02n+02(E) 3、不相关:一证券的变化对另一证券的变化 “没有贡献” ●pa=0或cov(r,rB)=0
⚫ 三种相关程度: ⚫ 1、完全线性相关:完全决定另一个 ⚫ ρAB =1或ρAB =-1 ⚫ rA =a+b×rB , σ2 A =b 2×σ2 B ⚫ 2、不完全线性相关:“部分”决定另一个 ⚫ rA =a+b×rB+ε ⚫ σ2 A =b 2×σ2 B+σ2(ε) ⚫ 3、不相关:一证券的变化对另一证券的变化 “没有贡献” ⚫ ρAB =0或cov(rA,rB)=0

组合的期望和方差计算方法 以两组合为例,多组合类推 “两证券组合”的收益率数学表示法 ●证券A和B,以总资金的W的比例投资于A,以 W于B。W+WB=1,则拥有证券组合 P=(W Wo) ●WA,WB为组合P中A的权数和B的权数 假设AB的收益率为rA和rB,则 ●P的收益率为rp=WA×A+WBXB ●权数可以为负。 ●W<0,表示该组合投资者卖空证券A
组合的期望和方差计算方法 以两组合为例,多组合类推 ⚫ “两证券组合”的收益率数学表示法 ⚫ 证券A和B,以总资金的WA的比例投资于A,以 WB于B。WA+WB =1,则拥有证券组合 ⚫ P=(WA,WB) ⚫ WA,WB为组合P中A的权数和B的权数 ⚫ 假设AB的收益率为rA和rB,则 ⚫ P的收益率为r P =WA×rA+WB×rB ⚫ 权数可以为负。 ⚫ WA<0,表示该组合投资者卖空证券A

●两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方差计算方法 ●必须知道相关系数或协方差 ●E(rp)=W×E(rA)+WB×E(rB ●0 W2×02+W2×02, P B +2×WA×WB×DAB×0A×OB ●选择不同的组合权数,得到不同的组合,从 而得到不同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 ●W和W有无限种取法,投资者有无限多种 证券组合可供选择 ●每个投资者根据自己对收益和方差(风险 的偏好,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证券组合
⚫ 两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方差计算方法 ⚫ 必须知道相关系数或协方差 ⚫ E(r P)=WA×E(rA)+WB×E(rB) ⚫ σ2 P =W2 A×σ2 A+W2 B×σ2 B ⚫ +2×WA×WB×ρAB×σA×σB ⚫ 选择不同的组合权数,得到不同的组合,从 而得到不同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 ⚫ WA和WB有无限种取法,投资者有无限多种 证券组合可供选择。 ⚫ 每个投资者根据自己对收益和方差(风险) 的偏好,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证券组合

两种证券的结合线 ●分多种情况:双曲线、直线、折线 构建0风险组合、存在无风险证券情况 P 户三-0.5 AR=O +=
两种证券的结合线 ⚫ 分多种情况:双曲线、直线、折线 ⚫ 构建0风险组合、存在无风险证券情况

第二节马克维茨模型的运作过程 模型的假设条件 ●假设1: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 假设2:风险用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方差表示; 假设3:影响决策的因素为期望收益率和风险; ●假设4:投资者遵守占优原则,即 ●同一风险水平下,选择收益率较高的证券; 同一收益率水平下,选择风险较低的证券
第二节马克维茨模型的运作过程 模型的假设条件 ⚫ 假设1: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 ⚫ 假设2:风险用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方差表示; ⚫ 假设3:影响决策的因素为期望收益率和风险; ⚫ 假设4:投资者遵守占优原则,即, ⚫ 同一风险水平下,选择收益率较高的证券; ⚫ 同一收益率水平下,选择风险较低的证券

投资组合几何表示和可行域 ●选定了证券的投资比例,就确定了组合。可以计算该 组合的期望收益率E和标准差op 以E为纵坐标、σ为横坐标,在EpOp坐标系中可 以确定一个点。每个组合对应Epop中的一个点 ●反过来,Ep0p中的某个点有可能反映某个组合 ●选择“全部”有可能选择的投资比例,那么,全部组 合在Ep0p中的“点”组成E0p中的区域 ●可行域( feasible set 可行域中的点所对应的组合才是“有可能实现”的组 可行域之外的点是不可能实现的证券组合 ●可行域=机会集
投资组合几何表示和可行域 ⚫ 选定了证券的投资比例,就确定了组合。可以计算该 组合的期望收益率EP和标准差σP ⚫ 以EP为纵坐标、σP为横坐标,在EP -σP坐标系中可 以确定一个点。每个组合对应EP -σP中的一个点 ⚫ 反过来,EP -σP中的某个点有可能反映某个组合 ⚫ 选择“全部”有可能选择的投资比例,那么,全部组 合在EP -σP中的“点”组成EP -σP中的区域 ⚫ 可行域(feasible set) ⚫ 可行域中的点所对应的组合才是“有可能实现”的组 合。 ⚫ 可行域之外的点是不可能实现的证券组合。 ⚫ 可行域=机会集

可行域必须满足的形状 ●左上边缘部分向外凸或直线—“凸集” ●可以证明,边界是双曲线
可行域必须满足的形状 ⚫ 左上边缘部分向外凸或直线—“凸集” ⚫ 可以证明,边界是双曲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数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连续时间金融初步.ppt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数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风险、风险厌恶与随机占优.ppt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期末考试题.pdf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张量积与外代数 12.4 外代数.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张量积与外代数 12.3 张量 12.3.1 线性变换的张量积的矩阵与线性变换的矩阵的关系.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张量积与外代数 12.2.2 线性变换的张量积的定义.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张量积与外代数 12.1 多重线性映射 12.2 线性空间的张量积 12.2.1 域 K 上的二线性空间的张量积的定义(归纳地有多个张量积的定义).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张量积与外代数 12.3.2 用一个多项式的根和另一个多项式计算结式的公式 12.3.3 用一个多项式与它的微商的结式表达该多项式的判别式.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张量积与外代数 12.2.3 一元多项式的判别式的定义 12.3 结式 12.3.1 两个一元多项式的结式的定义.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章 10.2.2 定理、牛顿公式.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一元多项式环 9.4 单变量有理函数域.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一元多项式环 9.3 实系数多项式根的分布.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一元多项式环 9.2 C,R,Q 上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9.2.2 Q[ ] x 内多项式的因式分解.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一元多项式环 9.2 C,R,Q 上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9.2.1 复数域、实数域上多项式的因式分解.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一元多项式环 9.1 一元多项式环的基本理论(9.1.7-9.1.11).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一元多项式环 9.1 一元多项式环的基本理论(9.1.1-9.1.6).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有理整数环 8.3 模.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有理整数环 8.2 同余式.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有理整数环 8.1 有理整数环的基本概念.doc
- 北京大学:《高等代数》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线性变换的Jordan标准型 7.2 一般线性变换的 Jordan标准型(1/2).doc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数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ppt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数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因素模型.ppt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数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数学预备知识.ppt
- 《微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讲 微分与积分.pdf
- 《微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讲 指数与对数函数.pdf
- 《微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讲 曲线论.pdf
- 《微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讲 曲面论(一).pdf
- 《微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讲 曲面论(二).pdf
- 《微分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讲 曲面论(三).pdf
- 福州大学:《数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ppt
- 福州大学:《数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分布的上侧α分位数.ppt
- 福州大学:《数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抽样定理.ppt
- 福州大学:《数理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极大似然估计的求法.ppt
- 《近世代数基础》课程定理定义及证明题解_101.doc
- 《近世代数基础》课程定理定义及证明题解_102.doc
- 《近世代数基础》课程定理定义及证明题解_103.doc
- 《近世代数基础》课程定理定义及证明题解_104.doc
- 《近世代数基础》课程定理定义及证明题解_105.doc
- 《近世代数基础》课程定理定义及证明题解_106.doc
- 《近世代数基础》课程定理定义及证明题解_107.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