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3)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0
文件大小:1.59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2013)第23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W2

12/26/2013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知识点要求感染类型口掌握病毒的传播方式、熟悉致病机理。口了解机体抗病毒免疫的机制。人2

12/26/2013 知识点要求  掌握病毒的传播方式、感染类型。  熟悉致病机理。 了解机体抗病毒免疫的机制

病毒的致病作用***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是大多数病毒的传播方式>垂直传播:由宿主的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W

12/26/2013 病毒的致病作用 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 水平传播: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是 大多数病毒的传播方式。  垂直传播:由宿主的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 方式。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

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传播方式及途径病毒种类主要感染途径呼吸道空气、飞沫或皮屑流感病毒、鼻病毒消化道污染水或食品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肠道病毒等输血、注射或器官移植污染血或血制品污染注HIV、乙型肝炎病毒等射器眼或泌尿生殖道接触、游泳池、性交HIV、疱疹病毒1、2型等经胎盘、围产期宫内、分娩产道、哺乳乙肝病毒、HIV等等破损皮肤昆虫叮咬、狂犬、鼠类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等12/26/2013

12/26/2013 人类病毒的感染途径 主要感染途径 传播方式及途径 病毒种类 呼吸道 空气、飞沫或皮屑 流感病毒、鼻病毒 消化道 污染水或食品 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他 肠道病毒等 输血、注射或器官移植 污染血或血制品污染注 射器 HIV、乙型肝炎病毒等 眼或泌尿生殖道 接触、游泳池、性交 HIV、疱疹病毒1、2型 等 经胎盘、围产期 宫内、分娩产道、哺乳 等 乙肝病毒、HIV等 破损皮肤 昆虫叮咬、狂犬、鼠类 脑炎病毒、出血热病毒 等

垂直传播方式及常见微生物性疾病类型途径微生物性疾病产前胎盘风疹、巨细胞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体、淋病奈瑟菌围产期衣原体已感染的产道产后哺乳直接接触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生殖细胞人基因组含病毒DNA乙型肝炎病毒12/26/2013

12/26/2013 产前 胎盘 风疹、巨细胞病毒、梅 毒螺旋体、弓形体、淋 病奈瑟菌 围产期 已感染的产道 衣原体 产后 哺乳 直接接触巨细胞病毒、乙 型肝炎病毒 生殖细胞 人基因组含病毒DNA 乙型肝炎病毒 垂直传播方式及常见微生物性疾病 类型 途径 微生物性疾病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一)***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杀细胞效应112、稳定状态感染3、包涵体形成4、细胞凋亡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人

12/26/2013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一) ***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1、杀细胞效应 2、稳定状态感染 3、包涵体形成 4、细胞凋亡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1、杀细胞效应: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变性、死亡裂解的作用称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这种效应在光镜下可见到(1)细胞肿胀、脱落甚至溶解(2)细胞间彼此融合形成多形核巨细胞(3)细胞核或浆内形成包涵体。人山

12/26/2013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变性、死亡裂解的 作用称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 这种效应在光镜下可见到: (1)细胞肿胀、脱落甚至溶解; (2)细胞间彼此融合形成多形核巨细胞; (3)细胞核或浆内形成包涵体 。 1、杀细胞效应:

细胞病变作用(CPE)P

12/26/2013 细胞病变作用(CPE)

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或脱落M

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或脱落 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

形成多核巨细胞或称融合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细胞麻疹病毒感染细胞仙

形成多核巨细胞或称融合细胞 麻疹病毒 感染细胞 呼吸道合胞病 毒感染细胞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