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九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九章杂环化合物 定义: 在环状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 碳原子外还含有非碳原子的化合物 ↓ 杂原子(O、S、N) CH3 CH3 易开环,性质与链状相似 芳杂环:具有芳香性,环稳定
第十九章 杂环化合物 定义: 在环状化合物中,构成环的原子除 碳原子外还含有非碳原子的化合物 杂原子(O、S、N) O O O CH2 C CH2 O C O O O O O O CH3 CH3 易开环,性质与链状相似 芳杂环:具有芳香性,环稳定

分类和命名 五元杂环 吡咯 呋喃 噻吩 六元杂环 吡啶 嘧啶 吡喃 稠杂环 嘌呤 命名常采用音译法: 英文发音写成中文,并加“口”字旁
一 、分类和命名 五元杂环 六元杂环 稠杂环 N H O S N N N O N N N H N 吡咯 呋喃 噻吩 吡啶 嘧啶 吡喃 嘌呤 英文发音写成中文,并加“口”字旁。 命名常采用音译法:

若环上连有取代基,需对环进行编号,原 则如下: (1)从杂原子开始; (2)如有两个杂原子,按O、S、NH、N 的顺序确定最小编号位置,并使另一个杂 原子的编号尽可能小; (3)嘌呤等稠杂环固定编号
(3)嘌呤等稠杂环固定编号。 若环上连有取代基,需对环进行编号,原 则如下: (1)从杂原子开始; (2)如有两个杂原子,按O、S、NH、N 的顺序确定最小编号位置,并使另一个杂 原子的编号尽可能小;

CH2CH3 CHO 2-呋喃甲醛 2-乙基吡咯 α-呋喃甲醛 -乙基吡咯 NH2 COOH 3-吡啶甲酸 -吡啶甲酸 6-氨基嘌呤
N COOH 3-吡啶甲酸 β-吡啶甲酸 N N N H N NH2 2 3 4 5 6 7 9 8 1 6-氨基嘌呤 N H CH2 CH3 O CHO 2-乙基吡咯 α-乙基吡咯 2-呋喃甲醛 α-呋喃甲醛

二、吡咯的结构与性质 所有成环原子都以sp杂化轨道重叠形成σ键。 碳原子未参与杂化的轨道只有一个电子,氮原子 的p轨道中有两个电子,5个p轨道相互平行重叠, 形成闭合的共体系。π电子数为6,具有芳香性
二、吡咯的结构与性质 • 所有成环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σ键。 • 碳原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只有一个电子,氮原子 的p轨道中有两个电子,5个 p轨道相互平行重叠, 形成闭合的共轭体系。π电子数为6,具有芳香性。 H H H H H N H H H H

吡咯化学性质 亲电取代反应 a位,比苯易 加成反应 ·酸碱性 因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参与共轭,所以碱性减 弱,同时N一H键极性增强,表现出弱酸性(比水 弱) KOH(s) H20 H20
因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参与共轭,所以碱性减 弱,同时N—H键极性增强,表现出弱酸性(比水 弱) 吡咯化学性质 •亲电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酸碱性 N H N K + KOH(s) + H2 O H2 O α位,比苯易

吡咯的重要衍生物 红细胞中的血红素 CH=CH2 CH3 CH3 CH=CH2 H CH3 CH3 卟吩 CH2CH2COOH CH2CH2COOH
吡咯的重要衍生物 N N N N CH3 CH3 CH3 CH3 CH=CH2 CH=CH2 CH2 CH2 COOH CH2 CH2 COOH Fe N HN NH N 红细胞中的血红素 卟吩

三、吡啶的结构与性质 环上碳原子和氮原子都以sp杂化轨道重叠形成 σ键,各有一个带有单电子的p轨道相互重叠,形成 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
三、吡啶的结构与性质 N H H H H H 环上碳原子和氮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 σ键,各有一个带有单电子的p轨道相互重叠,形成 一个闭合的共轭体系。 H N H H H H

吡啶化学性质 亲电取代反应 B位,比苯难 •碱性 因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不参与共轭,故碱性 比吡咯强,甚至比苯胺还强。 HCI H+CI
因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不参与共轭,故碱性 比吡咯强,甚至比苯胺还强。 吡啶化学性质 •亲电取代反应 •碱性 β位,比苯难 N N H + Cl - + HCl

吡啶和嘧啶的重要衍生物 维生素PP CONHNH 2 COOH CONH2 B-吡啶甲酸 B-吡啶甲酰胺 异烟酰肼 烟酸(尼可酸) 烟酰胺(尼可酰胺) (雷米封) 体内缺乏时能引起糙皮病 抗结核药物
吡啶和嘧啶的重要衍生物 N COOH N CONH2 N CONHNH 2 β-吡啶甲酸 烟酸(尼可酸) β-吡啶甲酰胺 烟酰胺(尼可酰胺) 异烟酰肼 (雷米封) 维生素PP 体内缺乏时能引起糙皮病 抗结核药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八章 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七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六章 醛、酮和醌.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五章 醇、酚、醚.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四章 对映异构.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三章 环烃.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二章 烯烃和炔烃.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基本知识.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医用化学习题课(有机化学部分).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习题2.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习题1.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习题3.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 6.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五章 分子结构 5.4 氢键.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五章 分子结构 5.3 分子间作用力.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五章 分子结构 5.2 杂化轨道理论.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五章 分子结构 5.1 现代价键理论——VB法.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3(2/2).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3.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一章 烷烃.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二十章 脂类(lipid).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五章 糖类.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二十二章 氨基酸和多肽.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二十三章 蛋白质(Protein).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24章 核酸.ppt
-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2018年版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化学课及其它外院).pdf
-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化学学科基础课教学大纲汇编(2022年版).pdf
- 复旦大学:《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课件)普通化学实验 General Chemistry Experiments.pdf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01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02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03 盐酸溶液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04 混合碱(NaOH与Na2CO3)各组分含量的测定.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05 铅铋混合液中铋与铅的连续测定.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06 水的总硬度测定.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07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与分析.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08 氧化还原反应.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09 高锰酸钾法测定钙盐中的钙含量.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10 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11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ppt
- 复旦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实验讲稿)12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