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山东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染色体和基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07
文件大小:5.98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 染色体概述 2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基因 3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基因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章 染色体和基因 ⚫1 染色体概述 ⚫2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基因 ⚫3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基因

第三章 染色体和基因 ⚫1 染色体概述 ⚫2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基因 ⚫3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基因

1 染色体概述 染色体的发现 ⚫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显微技术的发 展使人们关于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的研 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1 染色体概述 染色体的发现 ⚫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显微技术的发 展使人们关于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的研 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 Microscope made by Robert Hooke

⚫ Microscope made by Robert Hooke

⚫ Microscope made by Charles Chevalier 1840

⚫ Microscope made by Charles Chevalier 1840

⚫1842年,德国科学 家C. von Nägeli首 次注意到细胞核内 的着色物质

⚫1842年,德国科学 家C. von Nägeli首 次注意到细胞核内 的着色物质

⚫ 1879-1885年间, W. Flemming描述 了细胞分裂过程 中这些易被碱性 染料着色的物质 在细胞周期内的 活动

⚫ 1879-1885年间, W. Flemming描述 了细胞分裂过程 中这些易被碱性 染料着色的物质 在细胞周期内的 活动

⚫ 直到1888年,细胞生 物学家Wilhelm Waldeyer才把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到的、真核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 呈棒状可染色的结构, 正式命名为染色体 (chromosome)

⚫ 直到1888年,细胞生 物学家Wilhelm Waldeyer才把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到的、真核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 呈棒状可染色的结构, 正式命名为染色体 (chromosome)

⚫ 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植物学家格里 戈尔·孟德尔已经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提 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发现了 生物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然而遗憾的是,这一划时代的发现, 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 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植物学家格里 戈尔·孟德尔已经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提 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发现了 生物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然而遗憾的是,这一划时代的发现, 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 1900年,Hugo de Vries、Carl Correns和 Erich Tschermak三位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各 自独立地重新发现了Mendel 1866年发表的 的研究成就—现代遗传学时代开始了。遗 传学研究有力地推动了细胞学的进展

⚫ 1900年,Hugo de Vries、Carl Correns和 Erich Tschermak三位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各 自独立地重新发现了Mendel 1866年发表的 的研究成就—现代遗传学时代开始了。遗 传学研究有力地推动了细胞学的进展

⚫ 1902年,T. Boveri和W. S. Sutton从细胞的成 熟分裂与受精过程中发现孟德尔所说的遗传 因子从亲代到子代的传递过程与细胞内染色 体从亲代到子代的传递过程存在着平行现象, 所以他们认为遗传因子(基因)可能存在于 染色体上,从而为遗传学的染色体理论奠定 了基础。 ⚫ 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Wilhelm Ludwig Johannsen首次提出“基因”这一名 词,用以表达Mendel的遗传因子概念

⚫ 1902年,T. Boveri和W. S. Sutton从细胞的成 熟分裂与受精过程中发现孟德尔所说的遗传 因子从亲代到子代的传递过程与细胞内染色 体从亲代到子代的传递过程存在着平行现象, 所以他们认为遗传因子(基因)可能存在于 染色体上,从而为遗传学的染色体理论奠定 了基础。 ⚫ 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Wilhelm Ludwig Johannsen首次提出“基因”这一名 词,用以表达Mendel的遗传因子概念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