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化学检测

第六章化学检测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对物质进行定量 定性测定。 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检测技术 ■简便、快速、操作容易
第六章 化学检测 ◼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对物质进行定量、 定性测定。 ◼ 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检测技术 ◼ 简便、快速、操作容易

糖类的化学检测 ■糖类包括多糖、双糖、单糖 单糖和某些双糖具有游离羰基—还原糖 多糖和蔗糖等无还原性—非还原糖 糖类化学检测主要是利用游离羰基的还原 性质,与试剂(氧化剂)进行氧化还原反 应而进行测定的 非还原糖必须转化为还原糖再进行测定
一 糖类的化学检测 ◼ 糖类包括多糖、双糖、单糖 ◼ 单糖和某些双糖具有游离羰基——还原糖 ◼ 多糖和蔗糖等无还原性——非还原糖 ◼ 糖类化学检测主要是利用游离羰基的还原 性质,与试剂(氧化剂)进行氧化还原反 应而进行测定的。 ◼ 非还原糖必须转化为还原糖再进行测定

最常用的试剂:斐林( Fehling)试剂 基本组成:A:CuSO4溶液 B:NaOH和酒石酸钾钠溶 液 使用时A、B等体积混合(生成 酒石酸钾钠铜) 酒石酸钾钠铜是氧化剂,可与还原糖的 游离羰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进行糖 的测定
◼ 最常用的试剂:斐林(Fehling)试剂 ◼ 基本组成:A:CuSO4溶液 B: NaOH和酒石酸钾钠溶 液 使用时A、B等体积混合(生成 酒石酸钾钠铜) ◼ 酒石酸钾钠铜是氧化剂,可与还原糖的 游离羰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进行糖 的测定

定糖常用方法 兰—爱农( ( Lane-Eynon)法 ■次甲基蓝(亚甲基蓝、四甲基蓝)法、置换法 直接滴定法 反应终点用次甲基蓝指示剂显示(还原糖滴定 斐林试剂,由于次甲基蓝氧化能力比二价铜弱, 待二价铜全部还原后,过量1D还原糖使次甲基 蓝还原,蓝色消失) 多糖或其他非还原糖需转化为还原糖后再滴定 如淀粉,可用酸解或酶解
定糖常用方法 ◼ 1 兰——爱农(Lane-Eynon)法 ◼ 次甲基蓝(亚甲基蓝、四甲基蓝)法、置换法、 直接滴定法 ◼ 反应终点用次甲基蓝指示剂显示(还原糖滴定 斐林试剂,由于次甲基蓝氧化能力比二价铜弱, 待二价铜全部还原后,过量1D还原糖使次甲基 蓝还原,蓝色消失) ◼ 多糖或其他非还原糖需转化为还原糖后再滴定 如淀粉,可用酸解或酶解

操作要点 1)斐林试剂的标定 (a)标定预备试验 A、B各5mL+10mL水(250mL三角瓶中)摇匀 加热至沸腾,十2D1%次甲基蓝溶液,用标准葡 萄糖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耗标准葡萄糖液(O.1 %或02%)V1mL (b)标定 A、B各5mL+10mL水(250m三角瓶中)摇匀 从滴定管中预先加入(V1-1)mL标准葡萄糖液, 摇匀后加热加热至沸腾,十2D1%次甲基蓝溶液 用标准葡萄糖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滴定在1min 内完成),记录消耗标准葡萄糖液的总毫升数
操作要点 ◼ (1 )斐林试剂的标定 ◼ (a)标定预备试验 A、B各5mL+10mL水(250mL三角瓶中)摇匀, 加热至沸腾,+2D1%次甲基蓝溶液,用标准葡 萄糖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耗标准葡萄糖液(0.1 %或0.2%)V1mL。 ◼ (b)标定 ◼ A、B各5mL+10mL水(250mL三角瓶中)摇匀, 从滴定管中预先加入(V1 -1)mL标准葡萄糖液, 摇匀后加热加热至沸腾,+2D1%次甲基蓝溶液, 用标准葡萄糖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滴定在1min 内完成),记录消耗标准葡萄糖液的总毫升数 V0

■(2)定糖 (a)定糖预备试验 A、B各5mL+10m样品糖液(250mL三角瓶 中)摇匀,加热至沸腾,+2D1%次甲基蓝溶 液,用标准葡萄糖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耗标准 葡萄糖液(0.1%或0.,2%)V2mL (b)定糖 ■A、B各5mnL+10mL样品糖液(250mL三角瓶 中)摇匀,补加(V√V2)mL水,并从滴定管 中预先加入(V2-1)m标准葡萄糖液,摇匀后 加热加热至沸腾,十2D1%次甲基蓝溶液,用 标准葡萄糖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滴定在1mi内 完成),记录消耗标准葡萄糖液的总毫升数∨
◼ (2) 定糖 ◼ (a)定糖预备试验 ◼ A、B各5mL+10mL样品糖液(250mL三角瓶 中)摇匀,加热至沸腾,+2D1%次甲基蓝溶 液,用标准葡萄糖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耗标准 葡萄糖液(0.1%或0.2%)V2mL。 ◼ (b)定糖 ◼ A、B各5mL+10mL样品糖液(250mL三角瓶 中)摇匀,补加(V0 -V2)mL水,并从滴定管 中预先加入(V2 -1)mL标准葡萄糖液,摇匀后 加热加热至沸腾,+2D1%次甲基蓝溶液,用 标准葡萄糖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滴定在1min内 完成),记录消耗标准葡萄糖液的总毫升数V

■(3)计算 ■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 (V0)×c×(1/10)×n 注意: (a)AB分开储存,防止Cu++变化,临用混合 (b)单标移液管吸液准确,外壁也需擦干净 (C)体积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pH有影响 (d)煮沸时间要一致 (e)注意指示剂加入时间和加入量一致 (f)滴定速度一致(后滴定0.5~1mL,1min 内完成) (g)产物Cu2O不稳定,次甲基蓝变色也不稳 定,暴露于空气或沸腾颜色变化,滴定过程不 能摇动,不可中途中止加热
◼ (3) 计算 ◼ 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 =(V0-V) × c × (1/10 )×n ◼ 注意: ◼ (a)AB分开储存,防止Cu++变化,临用混合 ◼ (b)单标移液管吸液准确,外壁也需擦干净 ◼ (c)体积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pH有影响 ◼ (d)煮沸时间要一致 ◼ (e)注意指示剂加入时间和加入量一致 ◼ (f)滴定速度一致(后滴定0.5~1mL,1min 内完成) ◼ (g)产物Cu2O不稳定,次甲基蓝变色也不稳 定,暴露于空气或沸腾颜色变化,滴定过程不 能摇动,不可中途中止加热

十斐林试剂快速法: 在斐林试剂中加入亚铁氰化钾(黄血盐) 反应终点为蓝色消失,淡黄色出现。反 应终点比兰一爱农法更为明显
◼ 斐林试剂快速法: ◼ 在斐林试剂中加入亚铁氰化钾(黄血盐) 反应终点为蓝色消失,淡黄色出现。反 应终点比兰-爱农法更为明显

2碘量法 I2→NaIo(氧化剂),其氧化能力较弱, 又适用于醛糖的测定,与酮糖不起反应 操作要点: (1)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制,0.05 mo/L,沸腾后冷却水配制,存放在棕色 瓶中,一周后用标准重铬酸钾标定。 (2)标准碘液配制,0.1mo/ 3)空白滴定:空白液,用硫代硫酸钠 滴定试剂中全部碘
2 碘量法 ◼ I2→ NaIO(氧化剂),其氧化能力较弱, 仅适用于醛糖的测定,与酮糖不起反应 ◼ 操作要点: ◼ (1)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制,0.05 mol/L,沸腾后冷却水配制,存放在棕色 瓶中,一周后用标准重铬酸钾标定。 ◼ (2)标准碘液配制,0.1mol/L ◼ (3)空白滴定:空白液,用硫代硫酸钠 滴定试剂中全部碘

碘量瓶中,10mL0.1mol/碘液+15mL0.1 mo/ NAoh+5m空白液,摇匀后暗反应15mn+ imL1mo/硫酸溶液,用0.05mo/L硫代硫酸钠滴 定至浅黄色,加0.2mL0.5%淀粉液作指示剂,滴定 至蓝色消失,记录 (4)样品滴定:以5m样品液代替空白液,V1 (5)计算 醛糖含量=(V—V1)C×M× ■注意:暗反应后需酸化再滴定,滴定时开始轻摇 (碘挥发),后再摇(淀粉吸附碘) ■配合次甲基蓝法测定某些糖含量(如果糖)
◼ 碘量瓶中,10mL0.1mol/L碘液+15mL0.1 mol/LNaOH+5mL空白液,摇匀后暗反应15min+ 1mL1mol/L硫酸溶液,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滴 定至浅黄色,加0.2mL0.5%淀粉液作指示剂,滴定 至蓝色消失,记录V0 ◼ (4)样品滴定:以5mL样品液代替空白液, V1 ◼ (5) 计算: ◼ 醛糖含量= (V0 - V1)C× M × n ◼ 注意:暗反应后需酸化再滴定,滴定时开始轻摇 (碘挥发),后再摇(淀粉吸附碘) ◼ 配合次甲基蓝法测定某些糖含量(如果糖)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 Electrochemis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12.1 概述 12.2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12.5 分离条件的选择 12.6 定性定量分析.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五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9.3 气相色谱柱 9.4 检测器.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9.1 绪论 9.2 氧化还原反应 9.3 氧化还原滴定 9.4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概论和经典液相色谱 11.1 色谱法概述 11.2 色谱法的原理 11.3 色谱法的历史与展望.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4.5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续.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4.1 红外分光光度法概述 14.2 红外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4.1 光学分析概论 1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4.4 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4.4 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4.5 定性和定量分析.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4.1 光学分析概论 1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概论和经典液相色谱 11.3 基本原理 11.4 紫外分光光度计.ppt
- 《高分子合成化学》负载配位聚合催化剂.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过滤与膜分离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萃取分离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离心分离.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泳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酶、基因和细胞操作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光学检测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气体检测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放射性同位素检测.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生物检测技术.ppt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第八章 热化学(Thermochemistry).pdf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df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df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表面现象.pdf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pdf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pdf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溶液.pdf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相平衡.pdf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化学平衡.pdf
-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