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列联分析

第八章 列联分析
第八章 列联分析

第八章列联分析 学习目标 1、理解列联分析适用的数据类型和检验所能 解决的问题, 2、掌握列联表期望值的计算和统计量的定义 和计算过程 3、熟记并能够区分儿种不同的品质相关系 数 4、理解分布的期望值准则
第八章 列联分析 学习目标: 1、理解列联分析适用的数据类型和检验所能 解决的问题; 2、掌握列联表期望值的计算和统计量的定义 和计算过程; 3、熟记并能够区分几种不同的品质相关系 数; 4、理解分布的期望值准则

第八章列联分析 8.1列联表 82分布与检验 8.3列联表中的相关系数测量 84列联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 列联分析 8.1 列联表 8.2 分布与 检验 8.3 列联表中的相关系数测量 8.4 列联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2 χ 2 χ

数据类型与列联分析 数据 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 数值型数据 (品质数据) 离散数据 连续数据 列联分析
数据类型与列联分析 数 据 数 据 定量数据 (数值型数据 ) 定量数据 (数值型数据 ) 定性数据 (品质数据 ) 定性数据 (品质数据 ) 离散数据 离散数据 连续数据 连续数据 列联分析

品质数据 1.品质随机变量的结果表现为类别 ■例如:性别(男,女) 2.各类别用符号或数字代码来测度 3,使用定类或定序尺度 ■你吸烟吗? ▣1.是;2.否 ■ 你赞成还是反对这一改革方案? ▣1.赞成;2.反对 4.对品质数据的描述和分析通常使用列联表 5.可使用2检验
品质数据 1. 品质随机变量的结果表现为类别 例如:性别 (男, 女) 2. 各类别用符号或数字代码来测度 3. 使用定类或定序尺度 你吸烟吗? 1.是;2.否 你赞成还是反对这一改革方案? 1.赞成;2.反对 4. 对品质数据的描述和分析通常使用列联表 5. 可使用 χ2检验

8.1列联表 8.1,1列联表的构造 8.1.2列联表的分布
8.1 列联表 8.1.1 列联表的构造 8.1.2 列联表的分布

811列联表的构造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进行交叉分类的频数分布表, 2、行变量的类别数用r表示,列变量的类别数用c表 示; 3、由行变量和列变量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构成的表格,称为 列联表, 4、一个r行c列的列联表称为rXc列联表
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进行交叉分类的频数分布表; 2、行变量的类别数用 r 表示, 列变量的类别数用 c 表 示; 3、由行变量和列变量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构成的表格,称为 列联表; 4、一个 r 行 c 列的列联表称为 r×c 列联表 8.1.1 列联表的构造

2×2列联表 列 行 1 2 合计 1 f f2 f+∫2=n 2 52 f52 f21+∫f22=n2 合计 f+∫1=n1f2+∫22=n 表示行j列的观察频数,行合计n,=∑」,山,2,工 列合计n,∑/,=⊥,2,c。而样本容量n=∑∑ ==l
2×2 列联表 表示i行j列的观察频数,行合计 列合计 而样本容量 列 行 1 2 合计 1 f11 f12 2 f21 f22 合计 n + = ⋅12111 nff ij f + = 22212 ⋅ nff + = nff 11211 ⋅ + = nff 22221 ⋅ ;,2,1, 1 ifn r c j i ∑ ij L = ⋅ == jfn c 。 r i j ij ,2,1, 1 ∑ L = ⋅ = = ∑∑ = = = r i c j ij fn 1 1

rXC列联表 列 1 2 C 合计 1 fu h2 fic n. 2 521 62 hc n2 fn fn frc n,. 合计 n. n2 。 nc n
⋅1 nn ⋅2 L n⋅c 列 行 1 2 . c 合计 1 f11 f12 . f1c 2 f21 f22 . f . 2 . c . r fr1 fr2 . frc 合计 n n1⋅ n2⋅ r⋅ n r × c 列联表

例:欲研究不同收入组的群体对某种特定商品是否有相 回的购头习惯,米用祥调查万法,从四个不同收入组的 消费者共抽取527个样本单位,了解他们的购买习惯,调 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关于购买习惯的调查 购买习惯 低收入组 偏低收入组偏高收入组高收入组 合计 经常购买 25 40 47 46 158 不购买 69 51 74 57 251 有时购买 36 26 19 37 118 合计 130 117 140 140 527
例:欲研究不同收入组的群体对某种特定商品是否有相 同的购买习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从四个不同收入组的 消费者共抽取527个样本单位,了解他们的购买习惯,调 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关于购买习惯的调查 购买习惯 低收入组 偏低收入组 偏高收入组 高收入组 合计 经常购买 不购买 有时购买 25 40 47 46 69 51 74 57 36 26 19 37 158 251 118 合计 130 117 140 140 527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方差分析.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假设检验.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统计指数.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统计学绪论(主讲:郑珍远).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统计学教材讲义(完整版,共十二章).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9章 方差分析.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8章 列联分析.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7章 统计假设检验.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2章 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1章 统计综合评价.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0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5章 时间序列分析.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4章 统计指数.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3章 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2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1章 统计学绪论.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统计综合评价.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1章 绪论(无答案).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2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无答案).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3章 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无答案).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4章 统计指数(无答案).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5章 时间序列分析(无答案).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6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无答案).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7章 假设检验(无答案).pdf
-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8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无答案).pdf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Statistics.pdf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导论(主讲教师:杨坤).pdf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展示.pdf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pdf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概率基础与抽样分布.pdf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pdf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相关与回归.pdf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pdf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统计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指数.pdf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训大纲(负责人:赵海荣).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