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福州大学:《统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统计学教材讲义(完整版,共十二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84
文件大小:3.13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本书从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全书内容包括:统计学绪论、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统计指数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统计假设检验、列联分析、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综合评价、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案例十二个章节。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目录 第1章统计学绪论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1.1统计学概述/ 1.1.1统计无时不有/ 1.1.2统计无处不在/ 1.1.3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1.4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1.2.1统计一词的三种不同涵义/ 1.2.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1.2.3统计研究的工作过程/ 1.2.4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2.5统计的功能/ 1.2.6统计学的分科 1.2.7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1.3.1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3.2统计标志/ 1.3.3统计指标/ 1.3.4变异、变量和变量值/ 1.3.5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2

2  目 录 第 1 章 统计学绪论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1.1 统计学概述/ 1.1.1 统计无时不有/ 1.1.2 统计无处不在/ 1.1.3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1.4 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1.2.1 统计一词的三种不同涵义/ 1.2.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1.2.3 统计研究的工作过程/ 1.2.4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2.5 统计的功能/ 1.2.6 统计学的分科/ 1.2.7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1.3.1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3.2 统计标志/ 1.3.3 统计指标/ 1.3.4 变异、变量和变量值/ 1.3.5 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2.1统计数据的收集 2.1.1统计数据收集概述 2.1.2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 2.1.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2.1.4统计调查体系/ 2.1.5统计数据收集方案设计/ 2.1.6实验设计的原则/ 2.1.7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及其误差/ 2.2统计数据的整理 2.2.1统计数据整理概述/ 2.2.2统计分组/ 2.2.3频数分布/ 2.3统计数据的显示/ 2.3.1统计表/ 2.3.2统计图/ 2.3.3统计数据的其它表现形式/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3.1统计变量集中趋势的测定/ 3.1.1测定集中趋势的主要指标及其作用/ 3.1.2位置平均数/ 3.1.3数值平均数/ 3.2统计变量离散程度的测定/ 3

3  第 2 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2.1  统计数据的收集/ 2.1.1  统计数据收集概述/  2.1.2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  2.1.3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2.1.4  统计调查体系/  2.1.5  统计数据收集方案设计/  2.1.6  实验设计的原则/  2.1.7  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及其误差/ 2.2  统计数据的整理/  2.2.1 统计数据整理概述/ 2.2.2 统计分组/ 2.2.3 频数分布/ 2.3 统计数据的显示/ 2.3.1 统计表/ 2.3.2 统计图/ 2.3.3 统计数据的其它表现形式/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3 章 统计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3.1  统计变量集中趋势的测定/ 3.1.1  测定集中趋势的主要指标及其作用/  3.1.2  位置平均数/  3.1.3  数值平均数/ 3.2  统计变量离散程度的测定/

3.2.1测定离散趋势的主要指标及其作用/ 3.2.2极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和平均差」 3.2.3方差(variance).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3.2.4离散系数 3.3变量分布偏度与峰度的描述 33.1矩 3.3.2偏度/ 3.3.3峰度/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统计指数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4.1统计基础指标一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4.1.1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4.1.2总量指标的种类/ 4.1.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4.1.4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要求 4.1.5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4.1.6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4.1.7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4.1.8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4.2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4.2.1指数的概念和性质/ 4.2.2统计指数作用/ 4.2.3统计指数的分类/ 4.2.4编制指数的关键问题/ 4.3加权指数/ 4.3.1加权综合指数 4

4  3.2.1  测定离散趋势的主要指标及其作用/  3.2.2  极差、异众比率、四分位差和平均差/  3.2.3  方差(variance)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3.2.4  离散系数/  3.3  变量分布偏度与峰度的描述/  3.3.1  矩/  3.3.2  偏度/  3.3.3  峰度/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4 章 统计指数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4.1 统计基础指标——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4.1.1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4.1.2 总量指标的种类/ 4.1.3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4.1.4 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要求/ 4.1.5 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4.1.6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4.1.7 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4.1.8 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4.2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4.2.1 指数的概念和性质/ 4.2.2 统计指数作用/ 4.2.3 统计指数的分类/ 4.2.4 编制指数的关键问题/ 4.3 加权指数/ 4.3.1 加权综合指数/

4.3.2加权平均指数/ 4.4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4.4.1指数体系的概念/ 4.4.2连锁替代法/ 4.4.3两因素分析/ 4.4.4多因素分析/ 4.4.5总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4.5统计指数的应用/ 4.5.1生产指数/ 4.5.2产品成本指数/ 4.5.3空间价格指数 4.5.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4.5.5股票价格指数/ 4.5.6指数时间序列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时间序列分析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5.1时间序列概述/ 5.1.1时间序列的意义及分类/ 5.1.2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5.1.3时间序列分解/ 5.1.4时间序列常用分析方法/ 5.2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分析/ 5.2.1发展水平/ 5.2.2平均发展水平/ 5.2.3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5.3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分析/

5  4.3.2 加权平均指数/ 4.4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4.4.1 指数体系的概念/ 4.4.2 连锁替代法/ 4.4.3 两因素分析/ 4.4.4 多因素分析/ 4.4.5 总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4.5 统计指数的应用/ 4.5.1 生产指数/ 4.5.2 产品成本指数/ 4.5.3 空间价格指数/ 4.5.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4.5.5 股票价格指数/ 4.5.6  指数时间序列/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5 章 时间序列分析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5.1 时间序列概述/ 5.1.1 时间序列的意义及分类/ 5.1.2 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5.1.3 时间序列分解/ 5.1.4 时间序列常用分析方法/ 5.2 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分析/ 5.2.1 发展水平/ 5.2.2 平均发展水平/ 5.2.3 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5.3 时间序列的速度指标分析/

5.3.1发展速度/ 5.3.2增长速度/ 5.3.3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5.3.4速度指标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5.4趋势变动分析/ 5.4.1移动平均法/ 5.4.2指数平滑法/ 5.4.3最小平方法/ 5.5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分析/ 5.5.1季节变动分析/ 5.5.2循环变动的测定/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6.1抽样推断的概述 6.1.1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6.1.2抽样推断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6.1.3抽样误差/ 6.1.4抽样调查的理论依据/ 6.2抽样分布/ 6.2.1样本空间/ 6.2.2重复抽样分布/ 6.2.3不重复抽样分布/ 6.3总体参数估计/ 6.3.1总体参数估计概述/ 6.32总体参数的点估计/ 6.3.3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6

6  5.3.1 发展速度/ 5.3.2 增长速度/ 5.3.3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5.3.4 速度指标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5.4 趋势变动分析/ 5.4.1 移动平均法/ 5.4.2 指数平滑法/ 5.4.3 最小平方法/ 5.5 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分析/ 5.5.1 季节变动分析/ 5.5.2 循环变动的测定/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6 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6.1 抽样推断的概述/ 6.1.1 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6.1.2 抽样推断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6.1.3 抽样误差/ 6.1.4 抽样调查的理论依据/ 6.2 抽样分布/ 6.2.1 样本空间/ 6.2.2 重复抽样分布/ 6.2.3 不重复抽样分布/ 6.3 总体参数估计/ 6.3.1 总体参数估计概述/ 6.3.2 总体参数的点估计/ 6.3.3 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6.3.4样本容量的确定 6.3.5使用计算公式求必要样本容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6.4抽样组织形式和误差估计/ 6.4.1纯随机抽样/ 6.4.2分层(类型)抽样/ 6.4.3系统(等距)抽样/ 6.4.4整群抽样/ 6.4.5多(二)阶段抽样/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统计假设检验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7.1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7.1.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7.1.2假设检验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7.1.3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7.2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7.2.1Z-检验/ 7.2.2T-检验/ 7.3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7.3.1单个总体比例检验/ 7.3.2两个总体比例检验/ 7.4总体方差的显著性检验/ 7.41一个正态总体方差显著检验 7.4.2两个独立样本正态总体方差显著检验/ 7.5假设检验中的其他问题/ 7.5.1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关系/ 7.5.2利用P值进行决策/

7  6.3.4 样本容量的确定/ 6.3.5 使用计算公式求必要样本容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6.4 抽样组织形式和误差估计/ 6.4.1 纯随机抽样/ 6.4.2 分层(类型)抽样/ 6.4.3 系统(等距)抽样/ 6.4.4 整群抽样/ 6.4.5 多(二)阶段抽样/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7 章 统计假设检验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7.1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7.1.1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7.1.2 假设检验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7.1.3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7.2 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7.2.1 Z-检验/ 7.2.2 T-检验/ 7.3 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7.3.1 单个总体比例检验/ 7.3.2 两个总体比例检验/ 7.4 总体方差的显著性检验/ 7.4.1 一个正态总体方差显著检验/ 7.4.2 两个独立样本正态总体方差显著检验/ 7.5 假设检验中的其他问题/ 7.5.1 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关系/ 7.5.2 利用P值进行决策/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列联分析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8.1列联表 8.1.1列联表的构造/ 8.1.2列联表的分布/ 8.2x2分布与x2检验 8.2.1X2分布/ 8.2.2x2统计量/ 8.2.3x2检验/ 8.3列联表中的相关系数测量 8.3.1p相关系数/ 8.3.2列联相关系数/ 8.3.3V相关系数 8.3.4应用举例/ 8.4列联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8.4.1虚假相关/ 8.4.2调查取样错误 8.4.3条件百分表的方向/ 8.4.4高维列联表转化低维列联表出现的错误/ 8.4.5X2分布的期望值准则/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8

8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8 章 列联分析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8.1 列联表 8.1.1 列联表的构造/ 8.1.2 列联表的分布/ 8.2 2 c 分布与 2 c 检验/ 8.2.1 2 c 分布/ 8.2.2 2 c 统计量/ 8.2.3 2 c 检验/ 8.3 列联表中的相关系数测量/ 8.3.1 j 相关系数/ 8.3.2 列联相关系数/ 8.3.3 V 相关系数/ 8.3.4 应用举例/ 8.4 列联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8.4.1 虚假相关/ 8.4.2 调查取样错误/ 8.4.3 条件百分表的方向/ 8.4.4 高维列联表转化低维列联表出现的错误/ 8.4.5 2 c 分布的期望值准则/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9章方差分析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9.1方差分析的基本认识/ 9.1.1问题的提出/ 9.1.2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9.2单因素方差分析/ 9.2.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9.2.2应用实例/ 9.2.3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9.3双因素方差分析/ 9.3.1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类型/ 9.3.2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9.3.3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应用实例/ 9.3.3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9.3.4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应用实例/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10.1相关分析概述/ 10.1.1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10.1.2相关关系的种类/ 10.1.3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 10.2相关关系的测定/ 10.2.1客观现象之间的定性分析/ 10.2.2利用相关图表进行判断/ 10.3回归分析/ 9

9  第 9 章 方差分析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9.1 方差分析的基本认识/ 9.1.1 问题的提出/ 9.1.2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9.2 单因素方差分析/ 9.2.1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9.2.2 应用实例/ 9.2.3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9.3 双因素方差分析/ 9.3.1 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类型/ 9.3.2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9.3.3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应用实例/ 9.3.3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9.3.4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应用实例/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10 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10.1 相关分析概述/ 10.1.1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10.1.2 相关关系的种类/ 10.1.3 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 10.2 相关关系的测定/ 10.2.1 客观现象之间的定性分析/ 10.2.2 利用相关图表进行判断/ 10.3 回归分析/

10.3.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描述 10.3.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 10.3.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10.3.4预测/ 10.4多元线性回归简介/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统计综合评价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11.1统计综合评价概述/ 11.1.1统计综合评价的概念/ 11.1.2综合评价的特点/ 11.1.3统计综合评价的一般程序/ 11.2综合评价过程/ 11.2.1评价指标的确定/ 11.2.2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11.2.3指标权重的确定/ 11.2.4评价项目的综合汇总/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2章 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12.1Exce1简介与基本操作 12.2用Excel做频数分布表和图形 12.3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指标 12.4用Exce1进行统计指数分析 10

10  10.3.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描述/ 10.3.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 10.3.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10.3.4 预测/ 10.4 多元线性回归简介/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11 章 统计综合评价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11.1 统计综合评价概述/ 11.1.1 统计综合评价的概念/ 11.1.2 综合评价的特点/ 11.1.3 统计综合评价的一般程序/ 11.2 综合评价过程/ 11.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11.2.2 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11.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11.2.4 评价项目的综合汇总/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12 章 Excel 在统计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基本概念/ 12.1 Excel 简介与基本操作 12.2 用 Excel 做频数分布表和图形 12.3 用 Excel 计算描述统计指标 12.4 用 Excel 进行统计指数分析

12.5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12.6用Excel进行参数估计 12.7用Exce1进行假设检验 12.8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12.9用Excel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附录A统计表 附录B各章课后习题解答 参考文献/

11  12.5 用 Excel 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12.6 用 Excel 进行参数估计 12.7 用 Excel 进行假设检验 12.8 用 Excel 进行方差分析 12.9 用 Excel 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延伸阅读/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附录 A  统计表/  附录 B 各章课后习题解答/  参考文献/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