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一章 引论(1.2)

第一章引论 1、大气:人类生存的环境 2、永不停息的大气:运动的特征、原因 3、探索大气:监测、理论、数值模拟 4、大气动力学:气象的核心课程 5、不拘一格降人才:动力气象学家一瞥
1、大气:人类生存的环境 2、永不停息的大气:运动的特征、原因 3、探索大气:监测、理论、数值模拟 4、大气动力学:气象的核心课程 5、不拘一格降人才:动力气象学家一瞥 第一章 引 论

太阳辐射:一天的温度变化,四季的形成 Autumnal 太阳短波辐射:0.2-4毫微米 大气长波辐射:2-100毫微米 短波吸收物质:臭氧、水汽 尘埃、云
2 • 太阳辐射:一天的温度变化,四季的形成 太阳短波辐射:0.2-4毫微米 大气长波辐射:2-100毫微米 短波吸收物质:臭氧、水汽 尘埃、云

INCOMING SOLAR REFLECTED SOLAR OUTGOING SPACE RADIATION RADIATION INFARED RADIATION 100 BACK SCATTERED ATMOSPHERE NET ENISSION BY AIR BY H,O, CO, 16 ABSORBED< EMISSION BY H,O REFLECTED BY CLOUDS DUST, O3 BY CLOUDS 15 ⊥ BDORPTION BY H,O, CO, REFLECTED LATENT ABSORBED BY SURFACE HEAT IN CLOUDS INFRARED RADIATION AE FLUX NET EMISSION OF FROM SURFACI FLUX CEAN. LAND 5I217:3 大气辐射平衡图
OCEAN, LAND INCOMING SOLAR RADIATION 100 6 20 4 6 38 26 ATMOSPHERE REFLECTED SOLAR SPACE RADIATION BACKSCATTERED BY AIR REFLECTED BY CLOUDS REFLECTED BY SURFACE NET EMIS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FROM SURFACE 15 ABDORPTION BY H2 O, CO2 NET ENISSION BY H2O, CO2 EMISSION BY CLOUDS SENSIBLE HEAT FLUX ABSORBED IN CLOUDS LATENT HEAT FLUX 51 21 7 23 OUTGOING INFARED RADIATION 3 16 ABSORBED BY H2O, DUST, O3 大气辐射平衡图 2

2 TCZ Freezing Rain
2

地球引力:引力使空间非均匀,水平方向与垂直 方向性质不同。 薄层性质 90%质量在20公里以内,99%的质量在50公里以内; 地球平均半径6370公里 层结性质 稳定层结:抑制垂直运动,大尺度大气具有准水平特征 具有浮力:产生重力内波 具有斜压:斜压不稳定波
地球引力:引力使空间非均匀,水平方向与垂直 方向性质不同。 1、薄层性质: 90%质量在20公里以内,99%的质量在50公里以内; 地球平均半径6370公里 2. 层结性质: 稳定层结:抑制垂直运动,大尺度大气具有准水平特征 具有浮力:产生重力内波 具有斜压:斜压不稳定波 2

地球自转: 1.公转 形成四季 2.地球自转 产生科氏力:形成准地转运动 Beta效应:形成大气长波
地球自转: 1. 公转: 形成四季 2. 地球自转: 产生科氏力:形成准地转运动 Beta效应:形成大气长波 2

地球表面的强迫 1、陆-气相互作用: 热量、动量、水汽交换 地形对大气运动产生机械强迫 2、海汽相互作用: 动力方面:大气风应力驱动海水运动 热力学方面:海洋是热量库,加热大气
地球表面的强迫: 1、陆-气相互作用: 热量、动量、水汽交换 地形对大气运动产生机械强迫 2、海-汽相互作用: 动力方面: 大气风应力驱动海水运动 热力学方面: 海洋是热量库,加热大气 2

人类活动: 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 废气排放:汽车尾气、工业排放 砍伐森林: 全球气候系统: 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
人类活动: 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 废气排放:汽车尾气、工业排放 砍伐森林: 2 全球气候系统: 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

第一章引论 1、大气:人类生存的环境 2、永不停息的大气:运动的特征、原因 3、探索大气:监测、理论、数值模拟 4、大气动力学:气象的核心课程 5、不拘一格降人才:动力气象学家一瞥
1、大气:人类生存的环境 2、永不停息的大气:运动的特征、原因 3、探索大气:监测、理论、数值模拟 4、大气动力学:气象的核心课程 5、不拘一格降人才:动力气象学家一瞥 第一章 引 论

3 大气监测:常规观测、卫星观测、雷达观测、飞机观测 理论分析:数学、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大气模式+高性能计算机 大气一挑战:目前6天数值天气预报的已较准确,预 计2025年将做出2周的准确预报
大气监测:常规观测、卫星观测、雷达观测、飞机观测 理论分析:数学、物理学、化学 、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大气模式+高性能计算机 大气—挑战:目前6天数值天气预报的已较准确,预 计2025年将做出2周的准确预报 3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一章 引论(1.1)大气:人类生存的环境(谭本馗).pdf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习题作业(下).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习题作业(上).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授课指导(讲义)等厚干涉.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授课指导(讲义)示波器.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授课指导(讲义)单臂电桥测电阻.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授课指导(PPT讲稿)双踪示波器的使用.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授课指导(PPT讲稿)等厚干涉.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授课指导(PPT讲稿)单臂电桥测电阻.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doc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课堂讨论会_学生讲演稿——关于两体问题的分析.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课堂讨论会_学生讲演稿——带电小球的碰撞.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课堂讨论会_学生讲演稿——带电小球对心碰撞(固定一球).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课堂讨论会_学生讲演稿——对小球运动的研究.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课堂讨论会_学生讲演稿——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课堂讨论会_学生讲演稿——乒乓球运动简单分析.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课堂讨论会_学生讲演稿——乒乓球运动问题研究.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课堂讨论会_学生讲演稿2——关于乒乓球运动的分析(球类滚动与滑动).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课堂讨论会_学生讲演稿1——乒乓球的专题.ppt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课堂讨论会_教师讲解——两个带电小球碰撞问题研究.ppt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二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2.1).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二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2.2).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三章 自由大气中的平衡运动(3.1).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三章 自由大气中的平衡运动(3.2).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三章 自由大气中的平衡运动(3.3).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四章 大气中的涡旋运动(4.1).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四章 大气中的涡旋运动(4.2).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四章 大气中的涡旋运动(4.3).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五章 大气边界层(5.1).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五章 大气边界层(5.2).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六章 中纬度天气尺度系统动力学:准地转理论(6.1).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六章 中纬度天气尺度系统动力学:准地转理论(6.2).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六章 中纬度天气尺度系统动力学:准地转理论(6.3).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七章 大气中的波动(7.1).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七章 大气中的波动(7.2).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七章 大气中的波动(7.3).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八章 中纬度天气尺度系统动力学:稳定度理论(8.1).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教案讲义_第八章 中纬度天气尺度系统动力学:稳定度理论(8.2).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作业习题_名词.pdf
- 北京大学:《大气动力学基础》精品课程作业习题_思考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