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基础物理实验》课程实验教案(PPT讲稿)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3
文件大小:1.51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基础物理实验》课程实验教案(PPT讲稿)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表面就好象是一张绷紧的弹性薄膜,液体表面的表面张力。可以用它来说明泡沫的形成,浸润和毛细现象等。表面张力垂直于液体表面任何一条线段并沿着液体表面,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张力称为表面张力系数,用α表示Fα =L其中F为作用于线段L上的张力

液体表面就好象是一张绷紧的弹性薄膜,液体 表面的表面张力。可以用它来说明泡沫的形成, 浸润和毛细现象等。表面张力垂直于液体表面任 何一条线段并沿着液体表面,作用于单位长度上 的张力称为表面张力系数,用α表示。 L F  = 其中F为作用于线段L上的张力

实验原理用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所需要的力,来求得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称为拉脱法实验中我们用的是环状金属吊片L=T (D1+D2)F=αT(D1+D2)吊片脱离液体表面瞬间前后的力的平衡方程为T2=W2+mgTi=Wi+F+mg

实验原理 用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 面脱离时所需要的力,来求得该液体的表面张力 系数的方法称为拉脱法。 实验中我们用的是环状金属吊片. L=π(D1+D2) F=απ(D1+D2) 吊片脱离液体表面瞬间前后的力的平衡方 程为 T1=W1+F+mg T2=W2+mg

TT2拉脱前拉脱后环状金属吊片(mg)' Tmg液膜W2W

拉脱前 拉脱后 T1 T2 mg (mg)’ W1 W2 F 环状金属吊片 液膜

TT为向上的作用力,W1、W,为环状金属吊片所受重力和浮力之差,因为环状金属吊片在脱离液体表面前就已经离开了液体表面,W~W2。(mg)为液膜所受的重力,mg~(mg)mg.T、T之差就是表面张力f-Tα =L元(D, +D2)表面张力系数α的值和液体的种类、纯度、温度以及液体上方的气体成分有关。实验证明,液体的温度越高,α的值越小,液体所含杂质越多α的值也越小,对于上述条件都不变的液体,Q值是一个常数

T1、T2为向上的作用力,W1、W2为环状金属吊 片 所受重力和浮力之差,因为环状金属吊片在脱离 液体表面前就已经离开了液体表面,W1≈W2。 mg、(mg)’为液膜所受的重力, mg≈(mg)’ , T1、T2之差就是表面张力F。 ( ) 1 2 1 2 D D T T L F + − = =   表面张力系数α的值和液体的种类、纯度、温度 以及液体上方的气体成分有关。实验证明,液体 的温度越高,α的值越小,液体所含杂质越多, α的值也越小,对于上述条件都不变的液体,α 值是一个常数

实验装置采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来测量液体和环状金属吊片之间的表面张力,在外力作用下,输出的电压和外力成正比AU-KF式中为外力,为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单位是V/N,4U为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

实验装置 采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来测量 液体和环状金属吊片之间的表面张 力,在外力作用下,输出的电压和 外力成正比。 ΔU=KF 式中F为外力,K为硅压阻式力敏传感 器的灵敏度,单位是V / N,ΔU为传 感器输出的电压值

实验装置的结构见下图101.调节螺丝.2.升降螺丝.3.玻璃器Ⅲ.4.吊环.5.力敏传感器6.支架.7.固定螺丝.8.航空插头.9.底座.10.数字电压表.11.调零旋纽

实验装置的结构见下图 1.调节螺丝. 2.升降螺丝. 3.玻璃器皿. 4.吊环. 5.力敏传感器 6.支架. 7.固定螺丝. 8.航空插头. 9 . 底座. 10.数字电压表. 11.调零旋纽

JH-2(10g)肌张力

数字电压表调零旋钮F口-NS-报体装医张力我测正议C输1579调mv环状金属吊片上环美里人献科泉化益有茶

调零旋钮 环状金属吊片 数字电压表

干湿温度计干温度计实验中还必须测量因实验室当时的温度。此,实验室备有干湿温度计,干湿温度计除了可以用来测量室温以外,还可以测量实验室的相对湿度

干湿温度计 实验中还必须测量 实验室当时的温度。因 此,实验室备有干湿温 度计,干湿温度计除了 可以用来测量室温以 外,还可以测量实验室 的相对湿度。 干 温 度 计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