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木种苗学》课程实验实习指导(教材讲义)第一部分 林木种子品质检验(共九个实验)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3
文件大小:1.6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实验一 种实的识别及解剖 .1 实验二 种子样品抽样技术 .4 实验三 种子净度的测定 .19 实验四 种子重量的测定 .23 实验五 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 .26 实验六 种子优良度的测定 .39 实验七 种子生活力测定 .42 实验八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 .47 实验九 种子活力测定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林木种苗学实验实习指导张国盛斯钦毕力格何炎红编田有亮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 林木种苗学实验实习指导 田有亮 张国盛 斯钦毕力格 何炎红 编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二○一○年十一月

前言林木种苗学是林学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等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种子生产和合格苗木培育的理论与技术,其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实验实习指导依据我院林木种苗学教学大纲,结合其他院校教学实践和当前生产、研究现状编写而成。主要内容有林木种子品质检验、苗木质量评价、苗木培育技术、苗圃设计等内容,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苗圃设计等实践形式。林木种子和苗木是育苗造林的物质基础。种子品质直接影响苗木质量,培育壮苗必须选用遗传品质、播种品质均优的种子,因为好的遗传品质是通过播种品质来实现的。为了保证种子质量,减免浪费损失,为育苗、造林提供有关种子质量确切信息,在种子采收、贮藏、调运及播种育苗时均需要进行种子检验。林木种子品质检验是林木种子研究、育苗技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林学专业的学生或从事苗木培育的工作者应有的一项基本技能。70年代后期参照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1976年《国际种子检验规程》,结合我国林木种子生产实际,制定了GB2772-1981《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2772-1999在对GB2772-1981进行修订时,将其更名为《林木种子检验规程》。本实验指导“林未种子品质检验”主要依据该规程进行编写。为了保证生产上用苗的质量和数量,一般在苗圃培育苗木,由于同一树种不同育苗方式培育出的苗木从形态到生理都有很大差异,适应能力差别也较大,在造林设计时就对苗木种类大小和生理特性做出明确规定,苗圃根据造林设计要求定向培育苗木,从而保证为造林提供有针对性的合格苗木。因此,设计有针对性的育苗技术,以及及时测定或评价苗木的质量是育苗的必须过程。合格苗木培育过程是由不同环节组成的多种技术综合实践的过程,不同技术环节有其不同的特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育苗目标实现。所以,本实验指导安排了整地作床、播种、移植、扦插三大传统育苗技术和苗木快繁技术与工厂化育苗等设计型教学实习,在明确培育苗木目标前提下,设计出育苗方案并予以实施、评价。本实验实习指导主要作为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专业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作为从事苗木培育的工作者的参考。通过林木种苗学实践课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种子生产和苗木培育基本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林业实践技能,进而强化理论与实践联系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前 言 林木种苗学是林学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等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种子生产 和合格苗木培育的理论与技术,其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 实验实习指导依据我院林木种苗学教学大纲,结合其他院校教学实践和当前生产、研究现状 编写而成。主要内容有林木种子品质检验、苗木质量评价、苗木培育技术、苗圃设计等内容, 包括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苗圃设计等实践形式。林木种子和苗木是育苗造林的物质基础。 种子品质直接影响苗木质量,培育壮苗必须选用遗传品质、播种品质均优的种子,因为好的 遗传品质是通过播种品质来实现的。为了保证种子质量,减免浪费损失,为育苗、造林提供 有关种子质量确切信息,在种子采收、贮藏、调运及播种育苗时均需要进行种子检验。林木 种子品质检验是林木种子研究、育苗技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林学专业的学生或从事苗 木培育的工作者应有的一项基本技能。70 年代后期参照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1976 年《国 际种子检验规程》,结合我国林木种子生产实际,制定了 GB 2772-1981《林木种子检验方法》, GB2772- 1999 在对 GB2772-1981 进行修订时,将其更名为《林木种子检验规程》。本实验 指导“林木种子品质检验”主要依据该规程进行编写。为了保证生产上用苗的质量和数量, 一般在苗圃培育苗木,由于同一树种不同育苗方式培育出的苗木从形态到生理都有很大差 异,适应能力差别也较大,在造林设计时就对苗木种类大小和生理特性做出明确规定,苗圃 根据造林设计要求定向培育苗木,从而保证为造林提供有针对性的合格苗木。因此,设计有 针对性的育苗技术,以及及时测定或评价苗木的质量是育苗的必须过程。合格苗木培育过程 是由不同环节组成的多种技术综合实践的过程,不同技术环节有其不同的特点,任何一个环 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育苗目标实现。所以,本实验指导安排了整地作床、播种、移植、扦 插三大传统育苗技术和苗木快繁技术与工厂化育苗等设计型教学实习,在明确培育苗木目标 前提下,设计出育苗方案并予以实施、评价。 本实验实习指导主要作为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专业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作 为从事苗木培育的工作者的参考。通过林木种苗学实践课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种子生 产和苗木培育基本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林业实践技能,进而强化理论与实践联系思想,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目录第一部分林木种子品质检验,实验一种实的识别及解剖实验二种子样品抽样技术.实验三种子净度的测定,19实验四种子重量的测定:实验五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26实验六种子优良度的测定39实验七种子生活力测定.42实验八种子含水量的测定实验九种子活力测定,第二部分苗木质量评价(设计型实验)......57...第三部分种苗学教学实习.72实习一整地作床73实习二播种育苗....74实习三扦插育苗77实习四苗木移植。78实验五苗木快繁技术与工厂化育苗...... 81..实习六苗木调查方法95第四部分育苗课程设计。..102

目 录 第一部分 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1 实验一 种实的识别及解剖 .1 实验二 种子样品抽样技术 .4 实验三 种子净度的测定 .19 实验四 种子重量的测定 .23 实验五 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 .26 实验六 种子优良度的测定 .39 实验七 种子生活力测定 .42 实验八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 .47 实验九 种子活力测定 .51 第二部分 苗木质量评价(设计型实验) .57 第三部分 种苗学教学实习 .72 实习一 整地作床 .73 实习二 播 种 育 苗 .74 实习三 扦插育苗 .77 实习四 苗木移植 .78 实验五 苗木快繁技术与工厂化育苗 .81 实习六 苗木调查方法 .95 第四部分 育苗课程设计 . 102

第一部分林木种子品质检验实验一种实的识别及解剖一、目的通过对一些主要造林树种的种实外部形态观察和内部解剖,从而对种实的外部形态和内部一般构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种子经营和种实品质检验打下基础。二、材料和用具种实标本(乔灌木25—30种),解剖用种实(6—8种),放大镜,解剖镜,直尺,绘图纸、培养皿等。三、实验内容和方法1.观察并记载有标签种实的主要形态特征,观察项目如下:(1)种实形状:按种树种种实外部形态差异可分为球形、三角状卵形、圆形扁平、三棱状、椭圆形等。(2)种实大小:用方格纸或直尺直接测量有代表性的种实长轴与短轴长度和厚度,以毫米表示。(3)种实表皮的颜色,光滑度及其他特征。同一树种有几种不同颜色(如色之浓淡等)均要记载,光滑度可用光滑,粗糙、有皱纹,有毛、有斑纹等表示。(4)种实附属物:是指种实表面是否具有绒毛、种翅、钩、刺等。(5)果皮和种皮的质地:反映种实表层的坚硬程度,常用木质、革质、纸质、膜质表示。在进行外部形态观察时,还可以看到种脐和种孔等。外部形态观察结束后根据指定的放大倍数绘制个外部形态图,图面要真实、细致,用线条或点表示。并将外部形态特征填写在表1中。2.内部解剖在解剖镜下对种实的纵剖面、横剖面进行观察记载,填写在表2中。根据记录,要看清果皮和种皮的层数、颜色、质地等。内部结构如下

1 第一部分 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实验一 种实的识别及解剖 一、目的 通过对一些主要造林树种的种实外部形态观察和内部解剖,从而对种实的外部形态和内 部一般构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种子经营和种实品质检验打下基础。 二、材料和用具 种实标本(乔灌木 25—30 种),解剖用种实(6—8 种),放大镜,解剖镜,直尺,绘图 纸、培养皿等。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实验内容和方法 1.观察并记载有标签种实的主要形态特征,观察项目如下: (1)种实形状:按种树种种实外部形态差异可分为球形、三角状卵形、圆形扁平、三 棱状、椭圆形等。 (2)种实大小:用方格纸或直尺直接测量有代表性的种实长轴与短轴长度和厚度,以 毫米表示。 (3)种实表皮的颜色,光滑度及其他特征。同一树种有几种不同颜色(如色之浓淡等) 均要记载,光滑度可用光滑,粗糙、有皱纹,有毛、有斑纹等表示。 (4)种实附属物:是指种实表面是否具有绒毛、种翅、钩、刺等。 (5)果皮和种皮的质地:反映种实表层的坚硬程度,常用木质、革质、纸质、膜质表 示。 在进行外部形态观察时,还可以看到种脐和种孔等。外部形态观察结束后根据指定的放 大倍数绘制一个外部形态图,图面要真实、细致,用线条或点表示。并将外部形态特征填写 在表 1 中。 2.内部解剖 在解剖镜下对种实的纵剖面、横剖面进行观察记载,填写在表 2 中。根据记录,要看清 果皮和种皮的层数、颜色、质地等。内部结构如下:

0900(B)(D)(A)(C)(E)图1种子外型及纵切面(A)、(B)文冠果(C)、(D)侧柏(E)白蜡1种皮;2珠孔;3胚轴;4胚根5小子叶6大子叶7子叶8胚乳9种翅(1)胚:位置可分为中部、侧方、全部,其形态的描述同种实描述。长度为胚根到子叶的总长度(因为胚根、胚轴、胚芽夹在子叶内部则子叶长度为胚的总长度)。(2)胚乳:首先观察是否有胚乳,再记载颜色。(3)子叶:观察记载颜色、子叶数量。记载后根据指定放大倍数绘一个种实的纵剖面图和横剖面图。3.识别种子标本将混合在一起的外形近似的种子或果实区分开,并写出其名称。表1种实形态记载表树种学名果实种类种子外部形态大小(厘米)形状颜色和光泽附属物厚果实外部形态颜色和大小(厘米)果皮附属物形状宽厚光泽颜色和质地长厚薄

2 (1)胚:位置可分为中部、侧方、全部,其形态的描述同种实描述。长度为胚根到子 叶的总长度(因为胚根、胚轴、胚芽夹在子叶内部则子叶长度为胚的总长度)。 (2)胚乳:首先观察是否有胚乳,再记载颜色。 (3)子叶:观察记载颜色、子叶数量。 记载后根据指定放大倍数绘一个种实的纵剖面图和横剖面图。 3.识别种子标本 将混合在一起的外形近似的种子或果实区分开,并写出其名称。 表 1 种实形态记载表 种实形态记载表 树种 学名 果实种类 种子外部形态 大小(厘米) 长 宽 厚 形状 颜色和光泽 附属物 果实外部形态 大小(厘米) 果皮 长 宽 厚 形状 颜色和 光泽 附属物 颜色和质地 厚薄 1 8 7 3 4 9 4 1 8 7 (A) (B) (C) (D) (E) 图 1 种子外型及纵切面 (A)、(B) 文冠果 (C)、(D)侧柏 (E)白蜡 1 种皮;2 珠孔;3 胚轴;4 胚根 5 小子叶 6 大子叶 7 子叶 8 胚乳 9 种翅 8 7 3 4

表2种实形态解剖记载表树种果实种类学名种子外部形态大小(厘米)形状颜色和光泽附属物果实外部形态大小(厘米)果皮颜色和光泽附属物形状颜色和质地厚薄内部解部种皮胚乳M颜色和质地颜色和质地颜色」形状数目长度

3 表 2 种实形态解剖记载表 种实形态解剖记载表 树种 学名 果实种类 种子外部形态 大小(厘米) 长 宽 厚 形状 颜色和光泽 附属物 果实外部形态 大小(厘米) 果皮 长 宽 厚 形状 颜色和光泽 附属物 颜色和质地 厚薄 内部解剖 种皮 胚乳 胚 颜色和质地 颜色和质地 形状 位置 长度 子叶 长度 颜色 形状 数目

实验二种子样品抽样技术一、 目的种子品质检验是从被检验的种子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通过对样品的检验来评定种子的质量。故样品为鉴定种子质量的基本材料。抽样是从一批种子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数量能满足检验需要的样品,其中某个成分存在的概率仅仅取决于该成分在该种批中出现的水平。“样品”同它应当代表的一批种子相比,样品的数量极少,一批种子实质上是一个混合物,其中各种成分不可能均匀分布,任意从某中选取的“样品”决不可能代表整批种子。“样品”检验结果实质是供检样品的品质,要使样品具有最大的代表性,获得正确检验结果并具有重演性,必须根据随机的原则,严格遵守抽样的有关规定,正确掌握抽样的技术方法。否则,如果样品没有充分的代表性,则无论检验工作如何细致准确,其结果也不能说明整批种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种批和各种样品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抽样的方法,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为其他品质检验实验提供必需的样品。二、材料和用具1.供检乔灌木种子2.台秤、天平、钟鼎式分样器、方格分样器、锥形取样器、套管取样器、取样匙、玻璃板、木尺、小布袋(纸袋)、板刷、玻璃瓶等。三、抽样的步骤和方法(一) 抽样程序为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必须按一定规则和程序取样(图2),绝不允许随便抓一点种子就进行检验的错误做法。【或检验单位)必品混合样品送检品送检样品病虫害[含水蛋良生力皮主检验签证和评定图2种子品质检验项目和抽样程序

4 实验二 种子样品抽样技术 一、目的 种子品质检验是从被检验的种子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通过对样品的检验来评定 种子的质量。故样品为鉴定种子质量的基本材料。抽样是从一批种子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数 量能满足检验需要的样品,其中某个成分存在的概率仅仅取决于该成分在该种批中出现的水 平。“样品”同它应当代表的一批种子相比,样品的数量极少,一批种子实质上是一个混合 物,其中各种成分不可能均匀分布,任意从某中选取的“样品”决不可能代表整批种子。“样 品”检验结果实质是供检样品的品质,要使样品具有最大的代表性,获得正确检验结果并具 有重演性,必须根据随机的原则,严格遵守抽样的有关规定,正确掌握抽样的技术方法。否 则,如果样品没有充分的代表性,则无论检验工作如何细致准确,其结果也不能说明整批种 子。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种批和各种样品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抽样的方法,抽取具有 代表性的样品为其他品质检验实验提供必需的样品。 二、材料和用具 1.供检乔灌木种子 2.台秤、天平、钟鼎式分样器、方格分样器、锥形取样器、套管取样器、取样匙、玻 璃板、木尺、小布袋(纸袋)、板刷、玻璃瓶等。 三、抽样的步骤和方法 抽样的步骤和方法 (一)抽样程序 为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必须按一定规则和程序取样(图 2),绝不允许随便抓一点种子 就进行检验的错误做法。 图 2 种子品质检验项目和抽样程序 一批种子 (或检验单位) 初次样品 混合样品 送检样品 送检样品 病虫害 含水量 净度 优良度 生活力 发芽率 千粒重 检验签证和评定

(二)实验方法1.种批种批通常作为种子品质检验的一个检验单位,所谓种批是指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加工和贮藏方法相同,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混合基本均匀的同一树种的一批种子或一个检验单位。种子采收单位应按种批填写种子采收登记表(表3)。种子采收登记表表 3 自采、收购树种名称采收方式采种地点本批种子重量采种时间公斤来林天然林「天然林林中一般林分林荫道优良林分人工林L人工林地类修别散生树母树林种子园玻向况树、林龄坡度海拨高加方法出种、果率%时间容器、件数时间自至备注种子采取单位(盖章)登记人年月日在生产上往往种批太大,影响抽样的代表性,因此,国家规定了种子检验的重量限额,以此来划分检验单位。如果一批种子重量超过规定限额,则要根据重量限额划分几个检验单

5 (二)实验方法 1.种批 种批通常作为种子品质检验的一个检验单位,所谓种批是指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 加工和贮藏方法相同,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混合基本均匀的同一树种的一批种子或一个检 验单位。种子采收单位应按种批填写种子采收登记表(表 3)。 表 3 种子采收登记表 种子采收登记表 树种名称 采收方式 自采、收购 采种地点 采种时间 本批种子重量 公斤 * 林 分 类 别 一般林分 林荫道 优良林分 散生树 母树林 种子园 树、林龄 坡向 采 种 林 地 情 况 海拨高 坡度 加 方法 时间 出种、果率 % 容器、件数 时间 自 至 备 注 种子采取单位(盖章) 登记人 年 月 日 在生产上往往种批太大,影响抽样的代表性,因此,国家规定了种子检验的重量限额, 以此来划分检验单位。如果一批种子重量超过规定限额,则要根据重量限额划分几个检验单 天然林 人工林 天然林 人工林

位,分别进行品质检验,但在种子集中产区可适当加大种批限额。我国规定检验单位的最大限量为:特大粒种子(核桃、板栗、油桐等)——2000斤;大粒种子(如麻栎、山杏、油茶等)—10000斤;中粒种子(红松、华山松、樟树、沙枣等)——7000斤;小粒种子(油松、落叶松、杉木、刺槐等)——2000斤;特小粒种子(杨、柳、桦、、桑、泡桐,木麻黄等)500斤。2.初次洋品抽取从种批的不同部位抽取的每次数量大致相似的少量样品,称为初次样品。(1)抽样前先向有关人员了解种子来源、产地、采集、加工、贮藏等基本情况,并察看仓库环境、堆放情况和种子品质等,为抽取样品作好准备。(2)样品一般用徒手或扦样器抽取,常用扦样器类型如图3、图4所示Q图3袋装扦样器示意图不1单管扦样器羊角3双管扦样器4单管木塞扦样器2圆筒形扦样器3圆锥形扦样器38Xf图5袋内扦样点的位置示意图图6堆桩扦样点的位置示意图

6 图 3 袋装扦样器示意图 1 单管扦样器 2 羊角扦 3 双管扦样器 4 单管木塞扦样器 图 4 散装扦样器示意图 1 长柄短筒圆锥形扦样器 2 圆筒形扦样器 3 圆锥形扦样器 位,分别进行品质检验,但在种子集中产区可适当加大种批限额。我国规定检验单位的最大 限量为: 特大粒种子(核桃、板栗、油桐等)——20000 斤; 大粒种子(如麻栎、山杏、油茶等)——10000 斤; 中粒种子(红松、华山松、樟树、沙枣等)——7000 斤; 小粒种子(油松、落叶松、杉木、刺槐等)——2000 斤; 特小粒种子(杨、柳、桦、桉、桑、泡桐,木麻黄等)——500 斤。 2.初次洋品抽取 从种批的不同部位抽取的每次数量大致相似的少量样品,称为初次样品。 (1)抽样前先向有关人员了解种子来源、产地、采集、加工、贮藏等基本情况,并察 看仓库环境、堆放情况和种子品质等,为抽取样品作好准备。 (2)样品一般用徒手或扦样器抽取,常用扦样器类型如图 3、图 4 所示。 图 5 袋内扦样点的位置示意图 图 6 堆桩扦样点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抽样方法和初次样品的数量,要根据500厘头种批容器数量和堆放情况等决定。大粒种子50厘米店(如胡桃楸、板栗、文冠果、栎类)及不易散1150厘落的种类(如白腊、、榆)通常可用手选取(但种堆过高时,手取困难)。可在种堆的中+10厘米心及四角(距边缘一定距离)设五个检样点,....每点按上、中,下三层取初次样品,取满规定图7散装种子扦样点位置示意图数量后,充分混合均匀,即组成混合样品。徒手取样时,要防止种子或平杂物从指缝中漏出。其他种子一般使用扦样器选取。如果用容器盛装种子,抽样件数为:5个容器以下,每个容器都扦取,扦取初次样品的总数不得少于5个:6~30个容器,每3个容器至少扦取1个容器,但总数不得少于5个容器;31个容器以上,每5个容器至少扦取1个容器,但总数不得少于10个容器不同种批量应当抽取的初次样品数为:500kg以下至少5个初次样品:501kg~3000kg每300kg一个初次样品,但不少于5个初次样品:3001~20000kg,每500kg一个初次样品,但不少于10个初次样品,20000kg以上每700kg一个初次样品,但不少于40个初次样在贮藏期间,如果容器数量很少,可在容器的上、中、下三层扦取(图5):如果容器数量很多,又呈堆积状态,可在堆桩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均匀扦取(图6)如果是散装种子,可在库房或围国顶部以梅花形设5个取样点,边点距边缘50cm左右,每个点按上、中、下层进行扦样。上层在顶部以下10~20cm取样,下层在距底部5~10cm处取样(图7)。(3)抽样后,对送检的种子,要按种批做好标志,防止混淆。3.混合样品抽取从一个种批中取出的全部初次样品,均匀地充分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样品。通常混合样品不应小于送检样品的10倍,以便再从中抽取送检样品。将一批种子或一个检验单位各点的初次样品全部扦出以后,分别倒在一张纸上或光滑洁净的桌面上,加以仔细观察,比较这些样品的净度、颜色、气味、水分等,如无显著差别即可混在一起,成为一个混合样品。如发现有些样品品质有显著差异,应把这一部分种子从该种批内分出,作为另外一批种子单独检验,否则,需要把整批种子经过必要处理(清选、干燥或翻仓消毒等),充分混合后,重新抽样。4.送检样品抽取

7 具体抽样方法和初次样品的数量,要根据 种批容器数量和堆放情况等决定。大粒种子 (如胡桃楸、板栗、文冠果、栎类)及不易散 落的种类(如白腊、槭、榆)通常可用手选取 (但种堆过高时,手取困难)。可在种堆的中 心及四角(距边缘一定距离)设五个检样点, 每点按上、中,下三层取初次样品,取满规定 数量后,充分混合均匀,即组成混合样品。徒 手取样时,要防止种子或平杂物从指缝中漏出。 其他种子一般使用扦样器选取。如果用容器盛装种子,抽样件数为:5 个容器以下,每 个容器都扦取,扦取初次样品的总数不得少于 5 个;6~30 个容器,每 3 个容器至少扦取 1 个容器,但总数不得少于 5 个容器;31 个容器以上,每 5 个容器至少扦取 1 个容器,但总数 不得少于 10 个容器。 不同种批量应当抽取的初次样品数为:500 kg 以 下至少 5 个初次样品;501kg~30 00kg , 每 300kg 一个初次样品,但不少于 5 个初次样品; 3 001~20 000kg ,每 500kg 一个初次样 品,但不少于 10 个初次样品,20 000kg 以上每 700kg 一个初次样品,但不少于 40 个初次样 品。 在贮藏期间,如果容器数量很少,可在容器的上、中、下三层扦取(图 5);如果容器数 量很多,又呈堆积状态,可在堆桩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均匀扦取(图 6) 如果是散装种子,可在库房或围囤顶部以梅花形设 5 个取样点,边点距边缘 50 ㎝左右, 每个点按上、中、下层进行扦样。上层在顶部以下 10~20 ㎝取样,下层在距底部 5~10 ㎝ 处取样(图 7)。 (3)抽样后,对送检的种子,要按种批做好标志,防止混淆。 3. 混合样品抽取 从一个种批中取出的全部初次样品,均匀地充分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样品。通常混 合样品不应小于送检样品的 10 倍,以便再从中抽取送检样品。 将一批种子或一个检验单位各点的初次样品全部扦出以后,分别倒在一张纸上或光滑洁 净的桌面上,加以仔细观察,比较这些样品的净度、颜色、气味、水分等,如无显著差别即 可混在一起,成为一个混合样品。如发现有些样品品质有显著差异,应把这一部分种子从该 种批内分出,作为另外一批种子单独检验,否则,需要把整批种子经过必要处理(清选、干 燥或翻仓消毒等),充分混合后,重新抽样。 4. 送检样品抽取 图 7 散装种子扦样点位置示意图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