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木种苗学》课程授课教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9
文件大小:311.1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木种苗学》课程授课教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L2-L2内专古农业大学教案学林学院院课程名称种苗学适用专业林学、治沙、水保课程类型

教 案 学 院 林学院 课 程 名 称 种苗学 适 用 专 业 林学、治沙、水保 课 程 类 型

种苗学课程教案课次第1次授课方式课时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2学时(请打√)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讲授,让学生把握本课的整体结构,掌握种苗学、苗木基本概念,理解种苗学在森林培育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课重在把握种苗学在林学专业的地位和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对林学课程体系理解,进而理解本课教学内容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1、通过提出下列概念和问题:天然林,人工林,森林自然演替过程,课堂讲授怎样植树造林,森林培育指什么。回答为什么要学习种苗学,理解和掌」多媒体教学握种苗学概念及其种苗学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2、种苗学的性质、内容3、种苗学与相关科学的关系。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种苗学的概念?2、种苗学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3、种苗学在林学专业的地位。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森林生态学课后小结: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通过讲授学生把握了本课的整体结构,掌握种苗学、种子和苗木基本概念,理解种苗学在森林培育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下节课提问种子、苗木、种苗学概念

种苗学 课程教案 课次 第 1 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讲授,让学生把握本课的整体结构,掌握种苗学、苗木基本概念,理解种苗学在森 林培育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节课重在把握种苗学在林学专业的地位和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通过提出问题,启 发学生对林学课程体系理解,进而理解本课教学内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1、通过提出下列概念和问题:天然林,人工林,森林自然演替过程, 怎样植树造林,森林培育指什么。回答为什么要学习种苗学,理解和掌 握种苗学概念及其种苗学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种苗学的性质、内容 3、种苗学与相关科学的关系。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种苗学的概念? 2、种苗学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3、种苗学在林学专业的地位。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森林生态学 课后小结: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通过讲授学生把握了本课的整体结构,掌握种苗学、种 子和苗木基本概念,理解种苗学在森林培育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 下节课提问种子、苗木、种苗学概念

第2次课次授课方式课时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2学时(请打)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林木开花结实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树木开花结实习性,掌握林木结实的特点及影响种子产量、质量的因素。在实践中能够应用该理论指导种子生产实践,达到获取优质高产的林木种子的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1、林木开花结实要经历哪几个过程:被子植物子房发育形成:果实(“座果”)裸子植物雌球花发育形成种子。与“林木种子”在概念上的区别。2、林木发育期(生命周期,大周期):即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四个时期。注意3个问题:第一次开花结实开始的时期;结实盛期:枝条适合于营养繁殖的时期。3、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及影响因子4、林木结实周期性及影响因子:树种:营养问题;内源激素的作用;环境条件的影响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1、林木的开花结实习性:花芽分化:简述诱导花芽形成技术;开花;结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实:被子植物子房发育形成:果实(“座果”)。2、结实年龄和结实周期性:林木发育期: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及影响因」通过与以前所学知识的结合,使X学生对本节内容3、影响种子产量、质量的因素:树种;营养问题;内源激素的作用;环能较好的理解。境条件的影响。利用引导式的教学,通过提问促进师生互动。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林木开花结实要经历哪几个过程?2.林木结实间隔期是怎样产生的?3.林木个体发育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自的特点是什么?4.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课后小结: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树木开花结实习性,掌握林木结实的特点及影响种子产量、质量的因素。为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下节课提问林木开花结实的过程,影响种子产量、质量的因素

课次 第 2 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林木开花结实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树木开花结实习性,掌握林木结实的特点及影响种子产量、质 量的因素。在实践中能够应用该理论指导种子生产实践,达到获取优质高产的林木种子的目 的。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林木开花结实要经历哪几个过程: 被子植物子房发育形成:果实(“座果”)。 裸子植物雌球花发育形成种子。与“林木种子”在概念上的区别。 2、林木发育期(生命周期,大周期):即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四个时期。 注意 3 个问题:第一次开花结实开始的时期;结实盛期;枝条适合于营养繁殖的时期。 3、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及影响因子。 4、林木结实周期性及影响因子:树种;营养问题;内源激素的作用;环境条件的影响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1、林木的开花结实习性:花芽分化:简述诱导花芽形成技术;开花;结 实:被子植物子房发育形成:果实(“座果”)。 2、结实年龄和结实周期性:林木发育期;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及影响因 子。 3、影响种子产量、质量的因素:树种;营养问题;内源激素的作用;环 境条件的影响。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通过与以前所学 知识的结合,使 学生对本节内容 能较好的理解。 利用引导式的教 学,通过提问促 进师生互动。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⒈林木开花结实要经历哪几个过程?⒉林木结实间隔期是怎样产生 的?⒊林木个体发育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自的特点是什么?⒋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因素 有哪些?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课后小结: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树木开花结实习性,掌握林木结实的 特点及影响种子产量、质量的因素。为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下节课提问林木开花结实 的过程,影响种子产量、质量的因素

课次第3次授课方式课时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2学时(请打√)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章林木良种基地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明确采种母树林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掌握采种母树林的经营技术并在实践中能够应用了解种子调拨原!教学重点及难点:1、良种、良种基地的概念。2、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三者的区别。3、采种母树林的选择条件。4、母树林的经营管理。5、种子调拨的原则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1、林木良种基地的种类及任务课堂讲授良种、良种基地的概念;建立林木良种基地的意义:良种基地的种」多媒体教学类(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2、采种母树林的选择通过提问达到互生态条件、位置与地形、土壤肥力、林分状况3、采种母树林的经营」动管理母树林的区划:母树林的经营管理(疏伐一-疏伐的原则、疏伐的对象、疏伐强度):蔬伐后的管理(十壤耕作、施肥、灌水、母树保护)4种子调拨的原则种源在造林中的意义:林木种子区划:种子调拨的原则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怎样选择和调拨林木种子?2.为什么要建立良种基地?3.为什么应大力发展母树林?4.为什么要进行种源区划?5.如何建立和经营管理母树林?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课后小结: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通过讲授使学生了确采种母树林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掌握采种母树林的经营技术并在实践中能够应用,了解种子调拨原则。为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下节课提问种子调拨的原则,母树林经营的技术

课次 第 3 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 二 章 林木良种基地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要求明确采种母树林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掌握采种母树林的经营技术并在实践中能够应 用,了解种子调拨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良种、良种基地的概念。2、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三者的区别。3、采种母树林的选择 条件。4、母树林的经营管理。5、种子调拨的原则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1、林木良种基地的种类及任务 良种、良种基地的概念;建立林木良种基地的意义;良种基地的种 类(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2、采种母树林的选择 生态条件、位置与地形、土壤肥力、林分状况 3、采种母树林的经营 管理 母树林的区划;母树林的经营管理(疏伐-疏伐的原则、疏伐的对 象、疏伐强度);疏伐后的管理(土壤耕作、施肥、灌水、母树保护)4、 种子调拨的原则种源在造林中的意义;林木种子区划;种子调拨的原则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通过提问达到互 动。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怎样选择和调拨林木种子? 2.为什么要建立良种基地? 3.为什么应大力发展母树林? 4.为什么要进行种源区划? 5.如何建立和经营管理母树林?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课后小结: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通过讲授使学生了确采种母树林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掌握 采种母树林的经营技术并在实践中能够应用,了解种子调拨原则。为了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 解,下节课提问种子调拨的原则,母树林经营的技术

第4次课次授课方式课时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2学时(请打V)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种实的采集和调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种实成熟的特征和确定采种期的原则,掌握种实调制的方法,用于指导种实采集和调制工作;了解国外林业发达国家种子调制技术的发展状况。教学重点及难点:种子成熟、脱落;确定采种期的原则;种子调制的概念及其技术环节;主要造林树种采种、调制方法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种子的成熟过程课堂讲授种子成熟(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特点、时间关系;生理后熟):种子」多媒体教学」通过提问达到互成熟鉴定;种子成熟期及其成熟期差异(树种、地理位置、其他条件)。2、种子的脱落。动3、种实采集方法。4、种子调制:种子调制的概念;种子调制技术环节(脱粒、净种、干燥、去翅、种粒分级);树种种子调制方法。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比较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的种子的特点2.比较三种净种方法的区别。3.几种干燥法各自适用的对象和特点是什么?1.为什么要进行种粒分级?5.林木结实预报体系的内容和预报方法?6.怎样确定种实的成熟?7.如何划分林木种实类型?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课后小结:在花芽形成一开花一结实一种子成熟过程中,确定种子成熟期、确定采种期是采种关键性问题,而其本质是种子质量问题。所以本节讲授中注意问题是在遗传品质一定下,怎样提高种子质量,即采种、种子调制技术对种子质量的影响。提供了7道思考题以加强学生对采种、种子调制技术的掌握

课次 第 4 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 种实的采集和调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种实成熟的特征和确定采种期的原则,掌握种实调制的方法,用于指导种实采集和 调制工作;了解国外林业发达国家种子调制技术的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及难点: 种子成熟、脱落;确定采种期的原则;种子调制的概念及其技术环节;主要造林树种采 种、调制方法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1、种子的成熟过程 种子成熟(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特点、时间关系;生理后熟);种子 成熟鉴定;种子成熟期及其成熟期差异(树种、地理位置、其他条件)。 2、种子的脱落。 3、种实采集方法。4、种子调制: 种子调制的概念;种子调制技术环节 (脱粒、净种、干燥、去翅、种粒分级);树种种子调制方法。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通过提问达到互 动。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比较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的种子的特点。 2.比较三种净种方法的区别。 3.几种干燥法各自适用的对象和特点是什么? 4.为什么要进行种粒分级? 5.林木结实预报体系的内容和预报方法? 6.怎样确定种实的成熟? 7.如何划分林木种实类型?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 课后小结: 在花芽形成—开花—结实—种子成熟过程中,确定种子成熟期、确定采种期是采种关键 性问题,而其本质是种子质量问题。所以本节讲授中注意问题是在遗传品质一定下,怎样提 高种子质量,即采种、种子调制技术对种子质量的影响。提供了 7 道思考题以加强学生对采 种、种子调制技术的掌握

课次第5次授课方式果时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2学时(请打√)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林木种子品质检验(一)种子品质检验常规技术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学习要明确种子品质检验在种子生产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种子品质(播种品质检验方法,并能独立完成播种品质的检验工作教学重点及难点:抽样技术和种子品质指标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一、林木种子品质检验的意义1、品质检验:种子质量检验也是种子标准化的重要内容。种子标准丨多媒体教学|通过提问达到互化是指种子的播种品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种子等级标准;种子质量分级和动。种子检验的方法是标准化中的两个最基本的标准;注意方法标准化的意2、林木种子品质检验的重要性、抽样技术1、划分种批:2、种子样品:3、抽样与分样方法种子品质指标测定1、净度;2、种子重量;3、含水量:4、发芽能力;5、种子生活力;6、种子优良度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为什么要进行种子品质检验?品质检验包含哪些内容?2.怎样抽样才能真实反映一批种子的质量?3.种批及其划分方法?4.四种种子样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5.三种千粒重测定方法各自适用的对象?6.发芽测定总体要求表现在哪些方面?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课后小结由于本章内容是实验课的主要内容,课堂讲授以理论为主而实验课以操作方法为主。重点讲授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能力等种子品质指标。联系影响种子产量、质量的因素、良种基地、采种和种子调制技术理解这些指标在说明种子品质好坏的意义

课次 第 5 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 林木种子品质检验(一)种子品质检验常规技术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学习要明确种子品质检验在种子生产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种子品质(播种品质) 检验方法,并能独立完成播种品质的检验工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抽样技术和种子品质指标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林木种子品质检验的意义 1、品质检验:种子质量检验也是种子标准化的重要内容。种子标准 化是指种子的播种品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种子等级标准;种子质量分级和 种子检验的方法是标准化中的两个最基本的标准;注意方法标准化的意 义。 2、林木种子品质检验的重要性 二、抽样技术 1、划分种批;2、种子样品;3、抽样与分样方法 三、种子品质指标测定 1、净度;2、种子重量;3、含水量;4、发芽能力;5、种子生活力;6、 种子优良度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通过提问达到互 动。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为什么要进行种子品质检验?品质检验包含哪些内容?2.怎样抽样才能真实反映一批种 子的质量?3.种批及其划分方法?4.四种种子样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5.三种千粒重测 定方法各自适用的对象?6.发芽测定总体要求表现在哪些方面?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 课后小结: 由于本章内容是实验课的主要内容,课堂讲授以理论为主而实验课以操作方法为主。重 点讲授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能力等种子品质指标。联系影响种子产量、质量的因素、 良种基地、采种和种子调制技术理解这些指标在说明种子品质好坏的意义

课次第6次授课方式课时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2学时(请打)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林木种子品质检验(二)种子活力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学习要明确种子活力的概念,并能区分开种子活力与生活力,了解种子活力研究的意义,掌握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了解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1、种子活力的概念2、种子活力与种子生活力的区别3、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一、种子活力的概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1、种子活力通过提问达到互2、活力与生活力动。、种子活力研究的意义、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四、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物理测定方法:2、生理测定法:3、生化测定法;4、存在问题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种子活力的概念?2.种子活力与生活力的区别?3.研究种子活力的意义?4.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5.常见的测定种子活力的方法?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课后小结:本节主要讲授种子活力的概念和常见的测定方法,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很多,高新技术也多,探讨性的问题也很多。所以本节在测定方法上讲授主要侧重原理

课次 第 6 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 林木种子品质检验(二)种子活力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学习要明确种子活力的概念,并能区分开种子活力与生活力,了解种子活力研究的 意义,掌握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了解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种子活力的概念 2、种子活力与种子生活力的区别 3、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种子活力的概念 1、种子活力 2、活力与生活力 二、种子活力研究的意义 三、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四、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1、物理测定方法;2、生理测定法;3、生化测定法;4、存在问题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通过提问达到互 动。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种子活力的概念?2.种子活力与生活力的区别?3.研究种子活力的意义?4.影响种子活 力的因素?5.常见的测定种子活力的方法?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 课后小结: 本节主要讲授种子活力的概念和常见的测定方法,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很多,高新技术 也多,探讨性的问题也很多。所以本节在测定方法上讲授主要侧重原理

课次第7次授课方式课时2学时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请打√)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五章种实的赋藏(一)种子贮藏的意义及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子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种子生命力丧失的原因及其影响因子,了解种实贮藏的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贮藏期间种子的生理活动和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子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种实贮藏的意义多媒体教学二、贮藏期间种子的生理活动通过提问达到互三、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子动。1、种子的寿命与分类2、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内因(5个)3、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外因(4个)4、影响种子生命力的主导因子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种子贮藏的概念?贮藏期间种子的生理活动有哪些?。影响种子寿命的因子有哪些?主导因子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自潮”和“自热”现象?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课后小结:本节主要讲授种子贮藏的概念和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子,本节与前面所讲的重要联系即在生产实践中种子贮藏技术也是影响种子质量重要因子,提高种子质量也要注意提高种子贮藏技术。通过各章节相互联系增加学生对提高种子质量和数量的整体联系性。让学生理解下列问题:1保存种子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控制种子呼吸作用的强度和性质;2影响种子生命力的主导因子是种子含水量,它决定种子的贮藏方法和效果。种子贮藏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找出适宜贮藏的含水量。3种子安全含水量和种子平均含水量区别

课次 第 7 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五章 种实的贮藏(一)种子贮藏的意义及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子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种子生命力丧失的原因及其影响因子,了解种实贮藏的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贮藏期间种子的生理活动和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子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种实贮藏的意义 二、贮藏期间种子的生理活动 三、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子 1、种子的寿命与分类 2、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内因(5 个) 3、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外因(4 个) 4、影响种子生命力的主导因子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通过提问达到互 动。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 种子贮藏的概念? 2. 贮藏期间种子的生理活动有哪些? 3. 影响种子寿命的因子有哪些?主导因子是什么? 4. 为什么会产生“自潮”和“自热”现象?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 课后小结: 本节主要讲授种子贮藏的概念和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子,本节与前面所讲的重要联系 即在生产实践中种子贮藏技术也是影响种子质量重要因子,提高种子质量也要注意提高种子 贮藏技术。通过各章节相互联系增加学生对提高种子质量和数量的整体联系性。让学生理解 下列问题:1 保存种子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控制种子呼吸作用的强度和性质;2 影响种子生命 力的主导因子是种子含水量,它决定种子的贮藏方法和效果。种子贮藏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便是找出适宜贮藏的含水量。3 种子安全含水量和种子平均含水量区别

课次第8次授课方式课时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4学时(请打)安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五章种实的贮藏(一)种子必藏方法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决定种子贮藏条件的依据及贮藏方法。能够在实践中依据树种种实特征及贮藏条件正确地进行种实贮藏。教学重点及难点:种子贮藏方法重点为密封干藏和坑藏法,难点为种子贮藏方法的确定。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干藏多媒体教学1、普通干藏通过提问达到互2、密封干藏动3、干藏种子的研究与实践湿藏1、坑藏法2、堆藏法3、流水贮藏法作业、讨论题、思考题;:干藏法的具体方法和适用对象?2..湿藏法的主要方法和适用对象?比较低温干藏与种子超干燥贮存的异同?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课后小结:千藏(适合于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和湿藏(适用于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和一些深休眠种子),通过讲授使学生根据树种特性选择相应的贮藏方法。讲授时注意和下节层积催芽联系。本节多使用图片以增强学生对贮藏方法的认识

课次 第 8 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4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五章 种实的贮藏(二)种子贮藏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决定种子贮藏条件的依据及贮藏方法。能够在实践中依据树种种实特征及贮藏条件 正确地进行种实贮藏 。 教学重点及难点:种子贮藏方法重点为密封干藏和坑藏法,难点为种子贮藏方法的确定。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干藏 1、普通干藏 2、密封干藏 3、干藏种子的研究与实践 二、湿藏 1、坑藏法 2、堆藏法 3、流水贮藏法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通过提问达到互 动。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 干藏法的具体方法和适用对象? 2. 湿藏法的主要方法和适用对象? 3. 比较低温干藏与种子超干燥贮存的异同?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 课后小结: 干藏(适合于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和湿藏(适用于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和一些深休眠 种子),通过讲授使学生根据树种特性选择相应的贮藏方法。讲授时注意和下节层积催芽联 系。本节多使用图片以增强学生对贮藏方法的认识

课次第9次授课方式课理论课√口讨论课口1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学(请打√)排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六章种子的休眠与催芽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及低温层积催芽的原理及方法,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判断导致种子休眠的可能原因,并实施层积催芽。教学重点及难点: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及催芽的原理及方法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种子休眠课堂讲授1、概述多媒体教学2、种子休眠的类型通过提问达到互3、种子休眠的原因动。4、解除种子休眠的途径、种子催芽1、催芽的意义2、种子催芽的原理和方法、种子萌发种子萌发过程:可分为吸水、萌动和发芽3个阶段作业、讨论题、思考题:1.为什么低温层积催芽是最有效的催芽方法?2.休眠的类型及导致休眠的因素有哪些?3.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影响因素?4.催芽方法及其适用的对象?5.催芽应注意哪些问题?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课后小结:本节主要讲授种子休眠及催芽的原理及方法,讲授中注意休眠的类型与催芽方法的相互联系;通过5个思考题增加学生对休眠及催芽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课次 第 9 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六章 种子的休眠与催芽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及低温层积催芽的原理及方法,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判断导致种 子休眠的可能原因,并实施层积催芽。 教学重点及难点: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及催芽的原理及方法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种子休眠 1、概述 2、种子休眠的类型 3、种子休眠的原因 4、解除种子休眠的途径 二、种子催芽 1、催芽的意义 2、种子催芽的原理和方法 三、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过程:可分为吸水、萌动和发芽 3 个阶段 课堂讲授 多媒体教学 通过提问达到互 动。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为什么低温层积催芽是最有效的催芽方法? 2.休眠的类型及导致休眠的因素有哪些? 3.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4.催芽方法及其适用的对象? 5.催芽应注意哪些问题?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2001,中国林业出版社; 孙时轩,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梁玉堂,种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杂志:林业科技,林业科学等 课后小结: 本节主要讲授种子休眠及催芽的原理及方法,讲授中注意休眠的类型与催芽方法的相互 联系;通过 5 个思考题增加学生对休眠及催芽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共19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