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九章 B淋巴细胞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182.6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B 细胞的分化发育 第二节 B 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第三节 B 细胞的亚群 第四节 B 细胞的功能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九章B淋巴细胞【学习要求】掌握: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作用,B细胞的功能。熟热悉:B细胞亚群。了解:B细胞的分化发育。【学习精要】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由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发育而来。B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在B细胞的活化、分化和执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B细胞可通过产生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而且还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第一节B细胞的分化发育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骨髓微环境特别是基质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是诱导B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经历了祖B细胞、前B细胞、未成熟B(mlgM)、成熟B(mlgM和mlgD)四个阶段。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主要是BCR的表达和自身免疫耐受(阴性选择)的形成。第二节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即BCR复合物,是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分子,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l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a/lgβ(CD79a/CD79b)组成。1.mlg: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以单体形式存在,能结合特异性抗原,由于胞质区很短,不能将抗原刺激信号传递到B细胞内,需要其他分子的辅助。2.Iga/lgβ(CD79a/CD79b):由有胞外区、跨膜区和较长的胞质区组成,可转导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二、B细胞共受体由CD19/CD21/CD81组成。抗原与BCR结合可激活补体产生C3d,C3d再与CD21(即CR2,C3d受体)结合,形成CD21-C3d-抗原-BCR复合物,CD19传递活化信号,提高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CD21是EB病毒受体,与EB病毒选择性感染B细胞有关。三、共刺激分子(协同刺激分子)

第九章 B 淋巴细胞 【学习要求】 掌握:B 细胞的表面分子及作用,B 细胞的功能。 熟悉:B 细胞亚群。 了解:B 细胞的分化发育。 【学习精要】 B 淋巴细胞简称 B 细胞,由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发育而来。B 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 在 B 细胞的活化、分化和执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B 细胞可通过产生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而且还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第一节 B 细胞的分化发育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骨髓微环境特别是基质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是诱 导 B 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B 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经历了祖 B 细胞、前 B 细胞、未成熟 B(mIgM)、成熟 B(mIgM 和 mIgD)四个阶段 。 B 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化发育主要是 BCR 的表达和自身免疫耐受(阴性选择) 的形成。 第二节 B 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即BCR复合物,是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分子,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Ig和传递抗原刺激 信号的Igα/Igβ(CD79a/CD79b)组成。 1.mIg:是 B 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以单体形式存在,能结合特异性抗原,由于胞质 区很短,不能将抗原刺激信号传递到 B 细胞内,需要其他分子的辅助。 2.Igα/Igβ(CD79a/CD79b):由有胞外区、跨膜区和较长的胞质区组成,可转导抗原与 BCR 结合所产生的信号。 二、B细胞共受体 由 CD19/CD21/CD81 组成。抗原与 BCR 结合可激活补体产生 C3d,C3d 再与 CD21(即 CR2,C3d 受体)结合,形成 CD21-C3d-抗原-BCR 复合物,CD19 传递活化信号,提高 B 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CD21 是 EB 病毒受体,与 EB 病毒选择性感染 B 细胞有关。 三、共刺激分子(协同刺激分子)

B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由CD79a/CD79b转导至细胞内,此为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细胞活化还需要第二信号,第二信号由Th细胞与B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其中活化T细胞表达的CD40L(CD154)和成熟B细胞表达的CD40是B细胞活化最重要的第二信号。活化B细胞表达的CD80/CD86(B7)与T细胞表面的CD28结合,是T细胞活化最重要的第二信号,活化T细胞表达的CTLA-4与B7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信号。四、其他表面分子CD19、CD20(免疫治疗的靶点)B细胞表面的丝裂原受体有LPS受体(小鼠)、PWM受体、SPA受体。第三节B细胞的亚群根据是否发挥固有免疫或适应性免疫功能,B细胞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两个亚群。B1细胞在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早,主要针对碳水化合物(如细菌多糖)产生较强应答,产生多反应性抗体(IgM),主要位于胸膜腔、腹膜腔、肠道黏膜固有层,参与固有免疫应答。小鼠B1细胞表达CD5分子。B2细胞即通常所指的B细胞,在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晚,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第四节B细胞的功能一、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这是B细胞的主要功能。B细胞通过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抗体具有中和作用、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参与I型超敏反应等功能。二、提呈抗原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并提呈抗原,在再次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对可溶性抗原的提呈尤为重要。三、免疫调节B细胞产生IL-6、IL-10、TNF-a等发挥调节作用。调节性B细胞(Breg)产生IL-10、TGF-β等发挥抑制作用。【习题】(一)间答题1.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什么?

B 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抗原与 BCR 结合,所产生的信号由 CD79a/CD79b 转导至细胞 内,此为 B 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 细胞活化还需要第二信号,第二信号由 Th 细胞与 B 细 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其中活化 T 细胞表达的 CD40L(CD154)和成熟 B 细胞表达的 CD40 是 B 细胞活化最重要的第二信号。 活化 B 细胞表达的 CD80/CD86(B7)与 T 细胞表面的 CD28 结合,是 T 细胞活化最重 要的第二信号,活化 T 细胞表达的 CTLA-4 与 B7 结合抑制 T 细胞活化信号。 四、其他表面分子 CD19、CD20(免疫治疗的靶点) B 细胞表面的丝裂原受体有 LPS 受体(小鼠)、PWM 受体、SPA 受体。 第三节 B 细胞的亚群 根据是否发挥固有免疫或适应性免疫功能,B 细胞可分为 B1 细胞和 B2 细胞两个亚群。 B1 细胞在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早,主要针对碳水化合物(如细菌多糖)产生较强应答, 产生多反应性抗体(IgM),主要位于胸膜腔、腹膜腔、肠道黏膜固有层,参与固有免疫应 答。小鼠 B1 细胞表达 CD5 分子。 B2 细胞即通常所指的 B 细胞,在个体发育中出现较晚,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适应性 免疫应答。 第四节 B 细胞的功能 一、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这是 B 细胞的主要功能。B 细胞通过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抗体具有中和作用、 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等功能。 二、提呈抗原 B 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并提呈抗原,在再次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对可 溶性抗原的提呈尤为重要。 三、免疫调节 B 细胞产生 IL-6、IL-10、TNF-α等发挥调节作用。调节性 B 细胞(Breg)产生 IL-10、 TGF-β等发挥抑制作用。 【习题】 (一)问答题 1.B 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什么?

2.B细胞的功能是什么?【答案】(一)问答题1.答题要点:B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由CD79a/CD79b转导至细胞内,此为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细胞活化还需要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主要由Th细胞表面的CD40L和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2.答题要点:(1)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发挥中和作用、激活补体、调理作用、ADCC、介导I型超敏反应等:(2)提呈可溶性抗原:(3)免疫调节:通过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发挥

2.B 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 (一)问答题 1.答题要点:B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由CD79a/CD79b 转导至细胞内,此为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细胞活化还需要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主要由 Th细胞表面的CD40L和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 2.答题要点:(1)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发挥中和作用、激活补体、调理作用、 ADCC、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等;(2)提呈可溶性抗原;(3)免疫调节:通过 B 细胞分泌细胞 因子发挥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