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5 补体(人卫版,含答案)

医学免疫学-补体题型:A11.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哪一种产物可固定于细菌或其他颗粒性物质的表面A.C2aB. C3aC.C3bD. C4aE.C5b2.以下关于补体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耐热蛋白质B.本身具有酶活性,不需要活化的一组蛋白质C.与炎症反应无关D.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E.属于固有免疫系统成分,不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3.参与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A. IgGB. IgMC. IgDD. LPSE. MBL4.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存在于正常人的新鲜血清中B.包括30余种组分C.其活性较不稳定D.激活后具有酶活性E.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5.在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中,没有被裂解的组分是A. C2
医学免疫学-补体 题型:A1 1.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哪一种产物可固定于细菌或其他颗粒性物质的表面 A.C2a B.C3a C.C3b D.C4a E.C5b 2.以下关于补体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耐热蛋白质 B.本身具有酶活性,不需要活化的一组蛋白质 C.与炎症反应无关 D.包括 30 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E.属于固有免疫系统成分,不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3.参与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 A.IgG B.IgM C.IgD D.LPS E.MBL 4.关于补体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存在于正常人的新鲜血清中 B.包括 30 余种组分 C.其活性较不稳定 D.激活后具有酶活性 E.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 5.在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中,没有被裂解的组分是 A.C2

B. C3C. C4D.C5E. C66.以下对于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描述错误的是A.参与抗细菌B.参与抗病毒(如流感病毒)C.参与抗寄生虫D.引起机体自身细胞溶解,导致组织损伤E.引起癌变7.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补体活性片段发挥免疫效应作用主要通过A.细胞毒作用B.ADCC作用C. 调理作用D.清除免疫复合物E.引起炎症反应8.下列哪种补体的调节蛋白起正调节作用A.C1抑制物B.C4结合蛋白C.I因子D.P因子E.S蛋白9.补体活性片段所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A.调理作用B.炎症介质作用C.中和作用D.免疫调节作用E.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10.补体固有成分中含量最少的
B.C3 C.C4 D.C5 E.C6 6.以下对于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A.参与抗细菌 B.参与抗病毒(如流感病毒) C.参与抗寄生虫 D.引起机体自身细胞溶解,导致组织损伤 E.引起癌变 7.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补体活性片段发挥免疫效应作用主要通过 A.细胞毒作用 B.ADCC 作用 C.调理作用 D.清除免疫复合物 E.引起炎症反应 8.下列哪种补体的调节蛋白起正调节作用 A.C1 抑制物 B.C4 结合蛋白 C.I 因子 D.P 因子 E.S 蛋白 9.补体活性片段所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A.调理作用 B.炎症介质作用 C.中和作用 D.免疫调节作用 E.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10.补体固有成分中含量最少的

A. C3B. C8C.ClqD. C5E.D因子11.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 IgGB. IgEC.血清型IgAD. sIgAE. IgM12.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是补体的A.合成阶段B.识别阶段C.活化阶段D.膜攻击阶段E.降解阶段13.能与免疫球蛋白Fc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成分是A.C4B. Clqc.ClrD.ClsE.C214.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描述错误的是A.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B.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C.C4是C1的底物,C4b很不稳定D.C1q分子有6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C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E.激活顺序为C123456789
A.C3 B.C8 C.C1q D.C5 E.D 因子 11.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E C.血清型 IgA D.sIgA E.IgM 12.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是补体的 A.合成阶段 B.识别阶段 C.活化阶段 D.膜攻击阶段 E.降解阶段 13.能与免疫球蛋白 Fc 段补体结合点相结合的补体成分是 A.C4 B.C1q C.C1r D.C1s E.C2 14.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描述错误的是 A.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 B.分为识别和活化两个阶段 C.C4 是 C1 的底物,C4b 很不稳定 D.C1q 分子有 6 个结合部位,必须与 IC 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E.激活顺序为 C123456789

15.下列哪个分子不属于补体的固有成分A. ClqB. C4C. CR1D.B因子E. MBL16.MBL活化途径的最主要的C3转化酶是A. ClsB.C4b2aC.C3bBbD.C3bBbPE.D因子17.下列哪种补体成分与C3转化酶的形成无关A. C3B. C2C. C4D. C5E.B因子18.补体的三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A. ClqB.C4和C2C. C3D.B因子E.D因子19.三条补体激活途径都必须具备的成分是A.Cls和ClrB.C4和C2C.B因子和D因子D.C3及C5~C9E.D因子和P因子
15.下列哪个分子不属于补体的固有成分 A.C1q B.C4 C.CR1 D.B 因子 E.MBL 16.MBL 活化途径的最主要的 C3 转化酶是 A.C1s B.C4b2a C.C3bBb D.C3bBbP E.D 因子 17.下列哪种补体成分与 C3 转化酶的形成无关 A.C3 B.C2 C.C4 D.C5 E.B 因子 18.补体的三种激活途径均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A.C1q B.C4 和 C2 C.C3 D.B 因子 E.D 因子 19.三条补体激活途径都必须具备的成分是 A.C1s 和 C1r B.C4 和 C2 C.B 因子和 D 因子 D.C3 及 C5~C9 E.D 因子和 P 因子

20.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三条途径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B.MBL途径一般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C.经典途径从C1被激活开始D.旁路途径从C3被激活开始E.MBL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C4b2a或者C3bBb21.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A.炎症介质作用B.调理作用C.清除免疫复合物D.溶菌和细胞毒作用E.中和作用22.一位患者患多种细菌感染,并发现补体C3成分完全缺乏,不会影响的功能是A.细菌的裂解作用B.过敏毒素的产生C.细菌的调理作用D.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产生E.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23.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的C,转化酶是A.C3bBb3bB. C4b2a3bC.C3bBbD.C4b2aE.C5678924.同时参与补体三种激活途径的成分是A. C1B. C4和 C2C.C3D.B因子
20.关于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三条途径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相同 B.MBL 途径一般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C.经典途径从 C1 被激活开始 D.旁路途径从 C3 被激活开始 E.MBL 途径中的 C3 转化酶是 C4b2a 或者 C3bBb 21.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 A.炎症介质作用 B.调理作用 C.清除免疫复合物 D.溶菌和细胞毒作用 E.中和作用 22.一位患者患多种细菌感染,并发现补体 C3 成分完全缺乏,不会影响的功能 是 A.细菌的裂解作用 B.过敏毒素的产生 C.细菌的调理作用 D.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产生 E.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23.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的 C5转化酶是 A.C3bBb3b B.C4b2a3b C.C3bBb D.C4b2a E.C56789 24.同时参与补体三种激活途径的成分是 A.C1 B.C4 和 C2 C.C3 D.B 因子

E.抗体25.关于旁路激活途径正确的叙述是A.需要抗原抗体的识别和反应B.膜攻击单位与经典途径相同C.首先活化的补体成分是C5D.形成的C3转化酶与经典途径相同E.形成的C5转化酶与经典途径相同26.补体激活旁路途径中形成C3转化酶需要下列哪种补体固有成分A. C1B. C2C.C3D. C4E.C527.有补体参与的生物学作用是A.中和毒素作用B.ADCC作用C.低渗溶解红细胞D.沉淀作用E.特异性抗体介导的红细胞溶解28.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B.所需离子相同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D.激活物质相同E.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的效应相同题型:A229.患者,男,从小就易患感染性疾病,经检测发现病因为某补体成分缺陷,问该患者最不可能是以下哪种补体成分缺陷
E.抗体 25.关于旁路激活途径正确的叙述是 A.需要抗原抗体的识别和反应 B.膜攻击单位与经典途径相同 C.首先活化的补体成分是 C5 D.形成的 C3 转化酶与经典途径相同 E.形成的 C5 转化酶与经典途径相同 26.补体激活旁路途径中形成 C3 转化酶需要下列哪种补体固有成分 A.C1 B.C2 C.C3 D.C4 E.C5 27.有补体参与的生物学作用是 A.中和毒素作用 B.ADCC 作用 C.低渗溶解红细胞 D.沉淀作用 E.特异性抗体介导的红细胞溶解 28.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所需离子相同 C.C3 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激活物质相同 E.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的效应相同 题型:A2 29.患者,男,从小就易患感染性疾病,经检测发现病因为某补体成分缺陷,问 该患者最不可能是以下哪种补体成分缺陷

A.Clq缺陷B.C3缺陷C.B因子缺陷D.备解素缺陷E.补体调节蛋白缺陷题型:B1(3033共用备选答案)共用备选答案A.参与经典途径激活的固有成分B.参与旁路途径激活的固有成分C.参与MBL途径激活的固有成分D.旁路途径激活物E.经典途径激活物30.C1、C2、C5是31.IgM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是32.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33.D因子、B因子、P因子是(34~37共用备选答案)共用备选答案A.溶解细胞、溶解细菌效应B.调理作用C.ADCC作用D.清除免疫复合物E.炎症介质作用34.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的实质是35.补体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A.C1q 缺陷 B.C3 缺陷 C.B 因子缺陷 D.备解素缺陷 E.补体调节蛋白缺陷 题型:B1 (30~33 共用备选答案) 共用备选答案 A.参与经典途径激活的固有成分 B.参与旁路途径激活的固有成分 C.参与 MBL 途径激活的固有成分 D.旁路途径激活物 E.经典途径激活物 30.C1、C2、C5 是 31.IgM 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是 32.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 33.D 因子、B 因子、P 因子是 (34~37 共用备选答案) 共用备选答案 A.溶解细胞、溶解细菌效应 B.调理作用 C.ADCC 作用 D.清除免疫复合物 E.炎症介质作用 34.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的实质是 35.补体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36.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片断与吞噬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称为37.C5a、C3a和C4a的作用是(38~39共用备选答案)共用备选答案A.肝细胞B.巨噬细胞C.角质形成细胞D.内皮细胞E.肠道上皮细胞38.血浆中的补体组分主要来自于哪种细胞39.炎症病灶中的补体组分主要来自于哪种细胞题型:问答题40.简述何为过敏毒素及其作用,41.简述何为备解素及其作用。42.简述何为补体系统。43.简述补体激活的途径及每种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什么。44.简述何为攻膜复合物。45.简述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什么。46.简述补体来源于哪些细胞。47.简述补体的免疫黏附功能。题型:论述题48.请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意义。49.试述补体系统激活可产生哪些小分子裂解片段,这些片段有何生物学活性
36.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片断与吞噬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促进吞噬 细胞的吞噬作用,称为 37.C5a、C3a 和 C4a 的作用是 (38~39 共用备选答案) 共用备选答案 A.肝细胞 B.巨噬细胞 C.角质形成细胞 D.内皮细胞 E.肠道上皮细胞 38.血浆中的补体组分主要来自于哪种细胞 39.炎症病灶中的补体组分主要来自于哪种细胞 题型:问答题 40.简述何为过敏毒素及其作用。 41.简述何为备解素及其作用。 42.简述何为补体系统。 43.简述补体激活的途径及每种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什么。 44.简述何为攻膜复合物。 45.简述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 C3 转化酶和 C5 转化酶分别是什么。 46.简述补体来源于哪些细胞。 47.简述补体的免疫黏附功能。 题型:论述题 48.请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意义。 49.试述补体系统激活可产生哪些小分子裂解片段,这些片段有何生物学活性

50.请简述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51.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52.试述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特点。53.请列举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调节因子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答案:题型:A13. D1. C2. D4. E5.E6.E7. C8. D9.C10.E11.E12. D13. B14. E15.C16. B17.D18.C19.D20.B21.B22.E23.B24. C25.B26.C27.E28.E题型:A229. E题型:B130.A31.E32.D33.B35.C37.E39.B34.A36.B38.A题型:问答题40.C3a、C4a、C5a又称为过敏毒素,它们作为配体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后,可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血管通透性,同时刺激平滑肌收缩。41.又称P因子,血清中的P因子可与C3b、Bb结合,稳定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防止其被降解,从而加强C3转化酶裂解C3的作用,因此对补体旁路途径具有正性调节作用。42.补体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不仅是机体固有免疫防御体系的重要
50.请简述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 51.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52.试述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特点。 53.请列举参与经典途径的补体调节因子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 题型:A1 1.C 2.D 3.D 4.E 5.E 6.E 7.C 8.D 9.C 10.E 11.E 12.D 13.B 14.E 15.C 16.B 17.D 18.C 19.D 20.B 21.B 22.E 23.B 24.C 25.B 26.C 27.E 28.E 题型:A2 29.E 题型:B1 30.A 31.E 32.D 33.B 34.A 35.C 36.B 37.E 38.A 39.B 题型:问答题 40.C3a、C4a、C5a 又称为过敏毒素,它们作为配体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 后,可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血管通透性,同时刺 激平滑肌收缩。 41.又称 P 因子,血清中的 P 因子可与 C3b、Bb 结合,稳定旁路途径的 C3 转化 酶,防止其被降解,从而加强 C3 转化酶裂解 C3 的作用,因此对补体旁路途径 具有正性调节作用。 42.补体系统包括 30 余种组分,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 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不仅是机体固有免疫防御体系的重要

组分,也是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并在不同环节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调节。43.有三条途径,分别为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MBL途径。主要激活物分别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病原体表面多糖、病原体表面甘露糖残基。44.是由补体激活的后续成分C5b6789n组成,是补体激活的最终效应物,可插入细胞膜形成“渗漏斑”,造成靶细胞膜的损伤和靶细胞的溶解。45.经典途径和MBL途径的C3转化酶都是C4b2a,C5转化酶都是C4b2a3b;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是C3bBb,C5转化酶是C3bnBb。46.体内许多不同组织细胞均能合成补体蛋白,包括肝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内皮细胞、肠道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细胞等。其中肝细胞和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血浆中大部分补体组分由肝细胞分泌,但在不同组织中,尤其在炎症灶中,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来源。47.补体成分可参与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IC),其机制为:C3b与IC结合,同时黏附于CR1红细胞、血小板,从而将IC运送至肝脏和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此作用称为免疫黏附。题型:论述题48.①细胞毒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最终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使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导致细胞溶解破裂,从而参与宿主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及抗肿瘤等防御机制:②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机体抵御全身性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主要机制之一;③炎症介质作用:部分补体活化片段如C5a、C3a和C4a等可介导局部炎症反应;④清除免疫复合物:补体成分可参与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49.补体系统激活过程中,许多补体成分均被裂解为a、b两个片段。一般b片段结合在激活物的表面,形成后续片段激活的蛋白酶或形成攻膜复合物;C3b、iC3b和C4b还具有免疫调理和黏附作用。而a片段为小分子片段,游离为液相,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C3a、C4a、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可刺激具有上述补体片段受体的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等。C5a还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可吸引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促进炎症反应。50.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g启动,其激活物主要是
组分,也是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并在不同环节参与适应性免疫 应答及其调节。 43.有三条途径,分别为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 MBL 途径。主要激活物分别为抗 原抗体复合物、病原体表面多糖、病原体表面甘露糖残基。 44.是由补体激活的后续成分 C5b6789n 组成,是补体激活的最终效应物,可插 入细胞膜形成“渗漏斑”,造成靶细胞膜的损伤和靶细胞的溶解。 45.经典途径和 MBL 途径的 C3 转化酶都是 C4b2a,C5 转化酶都是 C4b2a3b;旁 路途径的 C3 转化酶是 C3bBb,C5 转化酶是 C3bnBb。 46.体内许多不同组织细胞均能合成补体蛋白,包括肝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内皮细胞、肠道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细胞等。其中肝细胞和巨噬 细胞是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血浆中大部分补体组分由肝细胞分泌,但在不同 组织中,尤其在炎症灶中,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来源。 47.补体成分可参与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IC),其机制为:C3b 与 IC 结合, 同时黏附于 CR1 +红细胞、血小板,从而将 IC 运送至肝脏和脾脏被巨噬细胞吞 噬、清除,此作用称为免疫黏附。 题型:论述题 48.①细胞毒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最终在靶细胞表面形成 MAC,从而使细胞 内外渗透压失衡,导致细胞溶解破裂,从而参与宿主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 及抗肿瘤等防御机制;②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机体抵御全 身性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主要机制之一;③炎症介质作用:部分补体活化片 段如 C5a、C3a 和 C4a 等可介导局部炎症反应;④清除免疫复合物:补体成分可 参与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 49.补体系统激活过程中,许多补体成分均被裂解为 a、b 两个片段。一般 b 片 段结合在激活物的表面,形成后续片段激活的蛋白酶或形成攻膜复合物;C3b、 iC3b 和 C4b 还具有免疫调理和黏附作用。而 a 片段为小分子片段,游离为液 相,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C3a、C4a、C5a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可刺激具有上 述补体片段受体的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介 质,引起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等。C5a 还具有很强的趋化作 用,可吸引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促进炎症反应。 50.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C1q 启动,其激活物主要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五章 补体系统.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补体系统.pdf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五章 补体系统.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4 抗体(人卫版,含答案).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四章 抗体.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抗体.pdf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四章 抗体.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3 抗原(人卫版,含答案).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三章 抗原.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抗原(antigen,Ag).pdf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三章 抗原.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2 免疫器官与组织(人卫版,含答案).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pdf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论 Medical Immunolo(包头医学院:陈建芳).pdf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章 免疫学概论(含答案).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2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含答案).pdf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六章 细胞因子.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细胞因子.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六章 细胞因子.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6 细胞因子(人卫版,含答案).pdf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哦去)常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人CD分子的主要特征(CD1~339).pdf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8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人卫版,含答案).pdf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九章 B淋巴细胞.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B淋巴细胞.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九章 B淋巴细胞.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9 B淋巴细胞(人卫版,含答案).pdf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十章 T淋巴细胞.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T淋巴细胞.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精要讲义)第十章 T淋巴细胞.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10 T细胞(人卫版,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