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九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2)

教字通信原理 (7-2)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1 数字通信原理 (7-2)

9.4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1 (1)具有最窄频带的无串扰系统 优点:频带利用率高:2Baud/s/Hz 缺点:物理上难以实现,且由于拖尾衰减教慢,对抽样定时 要求较高。 (2)具有滚降频带特性的无串扰系统 优缺点与最窄频带的无串扰系统相反。 问题: 是否存在某种系统,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系统的优点。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 9.4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1. (1)具有最窄频带的无串扰系统 优点:频带利用率高:2Baud/s/Hz; 缺点:物理上难以实现,且由于拖尾衰减教慢,对抽样定时 要求较高。 (2)具有滚降频带特性的无串扰系统 优缺点与最窄频带的无串扰系统相反。 问题: 是否存在某种系统,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系统的优点

9.4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2部分响应波形 考虑两间隔为T的 Nyquist脉冲之和 T Si T( t+ 2/92 OS Cos g(t) T 丌 t+ t+ OS T 丌 4t T g(t)的拖尾衰减速度∝t2,所以更有利用减少码间串扰。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3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3 9.4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2.部分响应波形 考虑两间隔为T的Nyquist脉冲之和 g(t)的拖尾衰减速度 t 2 ,所以更有利用减少码间串扰。 2 2 4 1 4 2 2 2 2 2 2 ( ) T t T t Cos T t T t T Cos T t T t T Cos T t T T t T Sin T t T T t T Sin g t − = = − − + = − − + + + =

9.4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3.部分响应波形的频率特性 单个 Nyquist脉冲 Sin-t x(t) 〉Y(o) 对上式中的g(t),有 DIT T Te 2 +Te 2=2TCosl O≤ g( 频谱具有缓变的过渡特性,且频带利用率为2Baud/s/Hz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4 9.4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3.部分响应波形的频率特性 单个Nyquist脉冲 对上式中的g(t),有 频谱具有缓变的过渡特性,且频带利用率为 2Baud/s/Hz ( ) = = T T T X t T t T Sin x t 0, , ( ) ( ) + = = − T T T Te Te TCos g t G T j T j 0, , 2 2 ( ) 2 2

9.4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3.部分响应系统信号波形及频率特性 g G(w) 丌/T 3T/2-T/2T/23T/2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5 9.4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3.部分响应系统信号波形及频率特性 0 g(t) -3T/2 -T/2 T/2 3T/2 G(w) / T

9.4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4例:传输序列浪形及码元判别时刻 在t=nT时刻,抽样 2n+3n+4 获得的信号值为两 倍的期望信号值 相邻码元之间的串 扰与码元本身的抽 样值相同,但这种 串扰的幅度是确定 的,等于an1 抽样脉冲 t=nT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6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6 an 1 an+1 1 an+2 0 an+3 1 an+4 0 an-1 1 抽样脉冲 t=nT 9.4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4.例:传输序列波形及码元判别时刻 在t=nT时刻,抽样 获得的信号值为两 倍的期望信号值。 相邻码元之间的串 扰与码元本身的抽 样值相同,但这种 串扰的幅度是确定 的,等于an-1

9.4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4例(续前)抽样时获得的电平cn称为伪电平 Cn s an t an-1 当an为已知时 Cn - a 二进制信码10110001011 +1-1+1+1-1-1-1+1-1+1+1 n n-1 +1-1+1+1-1-1-1+1-1+1 00+20-2-2000+2 解码a 111-11-11-111 输出 0110001011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7 9.4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4.例(续前) 抽样时获得的电平 cn 称为伪电平 cn = an + an-1 当an-1为已知时 an = cn - an-1 二进制信码 1 0 1 1 0 0 0 1 0 1 1 an +1 -1 +1 +1 -1 -1 -1 +1 -1 +1 +1 an-1 +1 -1 +1 +1 -1 -1 -1 +1 -1 +1 cn 0 0 +2 0 -2 -2 0 0 0 +2 解码an -1 1 1 -1 -1 -1 1 -1 1 1 输出 0 1 1 0 0 0 1 0 1 1

9.4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5误码扩散现象 判决时由某一位判决错误造成其后若干位码出现错误的现象称 之。例: 信码101101001100010 +1-1+1+11+1-1-1+1+1-1-1-1+1-1 an-1+1-1+1+1-1+1-1-1+1+1-1-1-1+1-1 00+2000-20+20-2-200 接收cn00+200000+20-2-200 n+1-1+1+1-1+1-1+1-1+3-3+1-3+3+3 出现误码扩散的原因:相邻码间出现相关性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8 9.4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5.误码扩散现象 判决时由某一位判决错误造成其后若干位码出现错误的现象称 之。例: 信码 1 0 1 1 0 1 0 0 1 1 0 0 0 1 0 an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an-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cn 0 0 +2 0 0 0 -2 0 +2 0 -2 -2 0 0 接收c’ n 0 0 +2 0 0 0 0 0 +2 0 -2 -2 0 0 a’ n +1-1 +1 +1 -1 +1 -1 +1 -1 +3 -3 +1 -3 +3 +3 出现误码扩散的原因:相邻码间出现相关性

9.4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6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形式 N个相邻一个码元周期的 Nyquis脉冲之和: 3T 瓜\t2)+”孔 Sin t+ T(2 2 g(t)=16 十V . 3T t+ t+ 2 2N S t+ T 2N-1 式中,『r1,r2,r3…,rN为正整数或0。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9 9.4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6.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形式 N个相邻一个码元周期的Nyquist脉冲之和: 式中,r1 ,r2 ,r3 ,…,rN,为正整数或0。 − + − + + + + + + + + + + + − − = T N t T T N t T Sin r T t T T t T Sin r T t T T t T Sin r T t T T t T Sin g t r N 2 2 1 2 2 1 ... ... 2 3 2 3 2 2 2 2 ( ) 0 1 2

9.4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6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形式 信号g对应的频谱: (2k-1) re Go ,@)≤ g(t 显然,频带利用率达到2Baud/s/Hz 表9-8列出六种不同的部分相应信号,相应地有不同的信号 波形和谱特性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10 9.4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6.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形式 信号g(t)对应的频谱: 显然,频带利用率达到 2Baud/s/Hz. 表9-8 列出六种不同的部分相应信号,相应地有不同的信号 波形和谱特性。 ( ) = = − − T T T r e g t G N k T k j k 0, , ( ) 0 2 (2 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九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八章 时分复用.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七章 增量调制(2/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七章 增量调制(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六章 自适应编码调制.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五章 脉冲编码调制.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二章 信息论基本知识.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一章 差错控制编码(2/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一章 差错控制编码(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3/3).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2/3).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1/3).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数据通信基础.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数据通信原理.ppt
- 电子科技大学:《卫星通信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共八章).doc
- 四川大学:《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Modern Communication Theories and Techniques)第四章 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主讲:杨万全).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5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12.6.1方波发生器.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3 模拟信号的运算电路 12.4 有源滤波器.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2 差动放大器 第十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1 概述 12.2 集成运放的开环和闭环.ppt
-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资料(书籍教材)信号分析与处理(PDF电子版)MATLAB 语言及应用(共七章).pdf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论 §1 信号的描述.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论(1.2)基本典型信号.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论 §1.3 信号的分解 §1.4 正交函数分量.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习题课部分讲义.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时域信号分析小结与复习(1).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信号的频域分析.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7 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8 时域 卷积定理 §3.9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10 时域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3.11 抽样定理 §3.12 相关系数 §3.13 能量谱和功率谱.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3 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 §3.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3.4-3.6).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S域分析、极点与零点 §5.1 由系统函数的极零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 §5.2 由系统函数决定系统频率特性 §5.3 一阶系统和二阶非谐振系统的S平面分析.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S域分析、极点与零点 §5.4 二阶谐振系统的S域分析.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S域分析、极点与零点 §5.5 全通网络和最小相移网络.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复习.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连续系统的傅立叶分析(6.1-6.6).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连续系统的傅立叶分析 §6.6 物理可实现性—佩利维纳准则 §6.7可实现的典型滤波函数巴特沃兹逼近(与切比雪夫逼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