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七章 增量调制(2/2)

教字通信原理 (52)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1 数字通信原理 (5_2)

第七章增量调制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 第七章 增量调制

7.3增量总(△-2)调制 1.简单增量调制的缺陷 临界过载条件:f、△= Amay o与信号频率o有关; 信号频率越高,越容易产生过载; 2.增量总和(A-)△M基本原理 编码时,对信号作“积分”变换:A(o)->A(o)/jo 临界过载条件:(A(o)/jo)o->A(o), 仅由信号幅度确定,与信号频率“无关”。 解码时,对信号作相反的(“微分”)变换,恢复原信号。 2001 Copyrighi SCUTDI&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3 7.3 增量总和(-)调制 1. 简单增量调制的缺陷 临界过载条件: fs = Amax 与信号频率 有关; 信号频率越高,越容易产生过载; 2. 增量总和(-)M 基本原理 编码时,对信号作“积分”变换:A() -> A()/j 临界过载条件: (A()/j) -> A(), 仅由信号幅度确定,与信号频率“无关” 。 解码时,对信号作相反的(“微分”)变换,恢复原信号

7.3增量总和(△习)调制 3.增量总和(Σ)△M原理电路 编码器 抽样定时 s(t e(t 判决器 c(n 积分器 积分器 脉冲 s 发生器 t 解码器 c(n) 积分器A B「低通 s(t 脉冲 发生器 微分器 滤波器 I(f D(f) 积分与微分的作用相互抵消,两部分电路可省略。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4 7.3 增量总和(-)调制 3. 增量总和(-)M 原理电路 编码器 解码器 积分与微分的作用相互抵消,两部分电路可省略。 - 判决器 积分器 脉冲 发生器 S(t) e(t) Sl (t) C(n) 抽样定时 积分器 C C’ 积分器 脉冲 发生器 低通 滤波器 C(n) S’(t) 微分器 I(f) D(f) A B

73增量总和(△-∑)调制 3.增量总和()△M的 SNR 由简单ΔM分析,在上图解码器A点, 噪声功率 △2功率谱密度为 f s 3fs 则B点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为:G2()=D(OG() 若积分器采用简单的RC积分网络(要求RC》Ts) U2 则: R+l/JOC>. 2TRC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5 7.3 增量总和(-)调制 3. 增量总和(-)M 的SNRmax 由简单M分析,在上图解码器A点, 噪声功率: 噪声功率谱密度为: 则B点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为: 若积分器采用简单的RC积分网络(要求 RC 》TS) 则: 记 3 2 2 q = S S q A f f G f 3 ( ) 2 2 = = ( ) ( ) ( ) 2 B G f D f G f = A RC f R j C j C I f 2 1 , 1 1 ( ) 1 = + = U1 U2 R C

73增量总和(△-∑)调制 3.增量总和(△∑)△M的 SNR(续前 从而得: f2+f2 B点噪声功率密度谱: △ G2()=D()GA( 设信号重建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fH,输出端噪声功率 f2+f2△2 f3fsˇ3fsf 若脉冲发生器发出的正负脉冲的幅度为E,且RC》Ts,则: E ET dt C Jo R RC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6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6 7.3 增量总和(-)调制 3. 增量总和(-)M 的SNRmax(续前) 从而得: B点噪声功率密度谱: 设信号重建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fH,输出端噪声功率: 若脉冲发生器发出的正负脉冲的幅度为E,且RC 》TS,则: 2 1 2 2 1 2 2 2 2 1 2 1 2 ( ) 1 ( ) , ( ) f f f I f D f f f f I f + = = + = S A f f f f G f D f G f 3 ( ) ( ) ( ) 2 2 1 2 2 1 2 B + = = + = + = = 3 3 3 ' ( ) 3 2 2 1 1 2 0 2 2 1 2 2 1 0 B 2 H H S f S f q f f f f f df f f f f G f df H H RC ET dt R E C S TS = 0 1

73增量总和(△-∑)调制 3.增量总和(△∑)△M的 SNR(续前 输出端噪声功率: 4n2E2 09 3f fi f fH+ 3)3f3 ffe 着同时满足:fs》f1,fH》f1,(R,C取足够大的值)上式近似为: 242Ef 9/3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7 7.3 增量总和(-)调制 3. 增量总和(-)M 的SNRmax(续前) 输出端噪声功率: 若同时满足:fS 》f1, fH 》f1, (R,C取足够大的值)上式近似为: = + + = 3 3 4 3 3 ' 3 2 3 1 3 2 2 2 2 1 1 2 2 H H S H H S q f f f f f E f f f f 3 2 2 3 2 9 4 ' S H q f E f

7.3增量总和(△-)调制 4.增量总和(△-∑)△M的特性分析 参见编码器图,记输入端C点信号最大幅度: A C点相当于简单AM输入端)信号最大幅度:A△Mmax 则有 △Mmx /(O △-∑mx △Mmax △-∑,max I(f D() △Mmax f △Mmax 为保证积分条件,应有f》f1,从而有 f f∫△_fs△ ∑max △M,max fi o ixf 由 TSE. ET △ 2TE R RC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8 7.3 增量总和(-)调制 4. 增量总和(-)M 的特性分析 参见编码器图,记输入端C点信号最大幅度:A-,max C’点(相当于简单M输入端)信号最大幅度:AM,max 则有: 为保证积分条件,应有 f 》f1,从而有: 由 ,max ,max ( ) = A− A I f M ,max 2 1 2 1 2 2 1 ,max ,max ,max ( ) ( ) M M M A f f f D f A I f A A − + = = = 1 1 ,max 1 ,max 2 f f f f f A f f A S S M = − = S S T f f E RC ET dt R E C S 1 0 2 1 = =

7.3增量总和(△-)调制 4.增量总和(Δ-∑)ΔM的特性分析(续前) 得 -∑.max E 271 (△-∑)△M系统允许输入幅度的最大值A△xmax(临界过载电压幅度) 与信号频率无关,而由脉冲发生器的脉冲信号幅度E决定。 对正弦输入信号,信号功率: E S △-∑ 2 信噪比 E2/2 SM 0.114 4ZEJ/9f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9 7.3 增量总和(-)调制 4. 增量总和(-)M 的特性分析(续前) 得: 即 (-)M 系统允许输入幅度的最大值A-,max (临界过载电压幅度) 与信号频率无关,而由脉冲发生器的脉冲信号幅度E决定。 对正弦输入信号,信号功率: 信噪比: E f f A S = − 1 ,max 2 ( ) 2 2 2 2 A ,max E S = = − 3 3 2 2 3 3 2 max 0.114 4 9 2 H S H S f f E f f E SNR = =

7.4信道误码对增量调制的影响 1.误码对信号的影响 原序列 n∏t 干扰脉冲 有误码 1111t 序列0|-1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10 7.4 信道误码对增量调制的影响 1. 误码对信号的影响 1 1 1 1 1 - 1 - 1 - 1 - 1 1 - 1 1 1 1 1 - 1 - 1 - 1 t t t 0 0 0 - 1 1 原序列 干扰脉冲 有误码 序 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七章 增量调制(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六章 自适应编码调制.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五章 脉冲编码调制.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二章 信息论基本知识.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一章 差错控制编码(2/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一章 差错控制编码(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3/3).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2/3).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1/3).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数据通信基础.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数据通信原理.ppt
- 电子科技大学:《卫星通信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共八章).doc
- 四川大学:《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Modern Communication Theories and Techniques)第四章 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主讲:杨万全).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5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12.6.1方波发生器.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3 模拟信号的运算电路 12.4 有源滤波器.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2 差动放大器 第十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1 概述 12.2 集成运放的开环和闭环.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8 电子电路中的负反馈.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7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章 半导体器件 10.4 场效应管 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1.4 场效应管共源极放大电路.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八章 时分复用.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九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九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2).ppt
-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资料(书籍教材)信号分析与处理(PDF电子版)MATLAB 语言及应用(共七章).pdf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论 §1 信号的描述.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论(1.2)基本典型信号.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论 §1.3 信号的分解 §1.4 正交函数分量.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习题课部分讲义.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时域信号分析小结与复习(1).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信号的频域分析.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7 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8 时域 卷积定理 §3.9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10 时域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3.11 抽样定理 §3.12 相关系数 §3.13 能量谱和功率谱.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3 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 §3.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3.4-3.6).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S域分析、极点与零点 §5.1 由系统函数的极零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 §5.2 由系统函数决定系统频率特性 §5.3 一阶系统和二阶非谐振系统的S平面分析.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S域分析、极点与零点 §5.4 二阶谐振系统的S域分析.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S域分析、极点与零点 §5.5 全通网络和最小相移网络.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