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六章 自适应编码调制

教字通信原理 (4)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1 数字通信原理 (4)

第六章自通应编码调制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 第六章 自适应编码调制

61概述 1.(自适应)差分编码调制:一种信源压缩编码方式; 2.语音信号压缩编码的作用:降低传输速率,提高效 率 3.差分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利用语音信号时间上的 相关性,除去信号中的冗余量。 2001 Copyrighi SCUTDI&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3 6.1 概述 1. (自适应)差分编码调制:一种信源压缩编码方式; 2. 语音信号压缩编码的作用:降低传输速率,提高效 率; 3. 差分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利用语音信号时间上的 相关性,除去信号中的冗余量

61概述 要的雪E辅万式 1.差分编码(DPCM); 2.子带编码(SCB 3.变换域编码(ATC 4.多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 MPLPC) 5.参数或波形矢量编码(VQ; 6.码激励预测编码(CELP)。 2001 Copyrighi SCUTDI&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4 6.1 概述 主要的语音压缩编码方式 1. 差分编码(DPCM); 2. 子带编码(SCB); 3. 变换域编码(ATC); 4. 多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MPLPC); 5. 参数或波形矢量编码(VQ); 6. 码激励预测编码(CELP)

62差分编码(DPcM)的基本原理 1.编码器与解码器 定义:S(k)抽样信号;S(k)预测信号;S(k):重建信号 d(k)=S(k)-S(k):差分信号;da(k):差分信号量化值 k):d(k)的编码值。 编码器 d (k) d(k) S(k) 量化器 编码 预测器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5 6.2 差分编码(DPCM)的基本原理 1. 编码器与解码器 定义:S(k):抽样信号;Se (k):预测信号;Sr (k):重建信号; d(k)=S(k)-Se (k):差分信号;dq (k):差分信号量化值; I(k): dq (k)的编码值。 编码器 - + 量化器 预测器 S(k) 编码 Se (k) d(k) dq (k) Sr (k) I(k)

62差分编码DPCM)的基本原理 解码器 q 解码 s(k) 预测器 e DPCM系统的误差ek) e(k)=S(k)-S(k)=[s(k)+d(k)]-[S(k)+dq(k) d (k)-da(k) e(k)只与量化过程有关,也称e(k)为量化误差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6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6 6.2 差分编码(DPCM)的基本原理 解码器 DPCM系统的误差e(k) e(k) = S(k)-Sr (k) = [Se (k)+d(k)]-[Se (k)+dq (k)] = d(k)-dq (k) e(k)只与量化过程有关,也称e(k)为量化误差。 解码 预测器 I(k) + dq (k) Se (k) Sr (k)

6.2遍分编DPCM的喜本原组 2.DPCM系统的优点 当抽样后的时间序列S(k)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时,一般有 d(k)|=|S(k)-S(k)<|s(k) 若保持量化误差功率(量化间距)不变,编码输出所需的位数n 可减少,传输信号所需的速率降低 若保持原来的编码位数,量化间距可取较小值使量化误差减 少 2001 Copyrighi SCUTDI&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7 6.2 差分编码(DPCM)的基本原理 2. DPCM系统的优点 当抽样后的时间序列S(k)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时,一般有 |d(k)|=|S(k)-Se (k)| < |S(k)| ◼ 若保持量化误差功率(量化间距)不变,编码输出所需的位数n 可减少,传输信号所需的速率降低; ◼ 若保持原来的编码位数,量化间距可取较小值使量化误差减 少

6.2三分编船(DPCN)的惠本原理 3.DPCM系统的信噪比 SNR=ES2(k)/E[e2(k)]=E[S2(k)]E[d2(k)/E[d2(k)]E[e2(k)} (EIS(kl/Ed2(kihE[d2(kl/E[e2(k)] G SNR 式中:Gp={ES2(k/E[d2(k)} 预测增益 sNRa=E[d2(k/E[e2(k)}--量化信噪比 通常G>=1若SNR不变,总的SNR将增加 2001 Copyrighi SCUTDI&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8 6.2 差分编码(DPCM)的基本原理 3.DPCM系统的信噪比 SNR = E[S2 (k)]/E[e2 (k)]={E[S2 (k)]E[d2 (k)]/E[d2 (k)]E[e2 (k)]} = {E[S2 (k)]/E[d2 (k)]}{E[d2 (k)]/E[e2 (k)]} = GpSNRq 式中: Gp = {E[S2 (k)]/E[d2 (k)]} ---预测增益 SNRq = {E[d2 (k)]/E[e2 (k)]} --量化信噪比 通常Gp >= 1,若SNRq不变,总的SNR将增加

63信号预测 1.极点预测器 d(k dq(k) S(k) 量化器 编码 sk)L预测器 S(k) da(k) 解码 S(k) 预测器 Se(k)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9 6.3 信号预测 1. 极点预测器 - + 量化器 预测器 S(k) 编码 Se (k) d(k) dq (k) Sr (k) I(k) 解码 预测器 I(k) + dq (k) Se (k) Sr (k)

6.3号预测 2.说预测器(续丽) S(k)==NaS1(k-i),{a为预测系数; 预测:利用过去值来估计(当前)未来值 da(k)ed(k)= s(k)-se(k)=S( k)-2ilN aiS(k-i e S(k)-Eieina s(k-i 等式两边取z变换: dq2)=(1E1=1Naz2)S(2) 若定义:HZ)=S(2/d2) HZ)=1/(1-21Naz) H(区)只有极点 极点预测器”(#)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2001 Copyright SCUT DT&P Labs 10 6.3 信号预测 2. 极点预测器(续前) Se (k) = i=1 N aiSr (k-i), {ai }为预测系数; 预测:利用过去值来估计(当前)未来值。 dq (k) d(k) = S(k) - Se (k) = S(k)- i=1 N aiSr (k-i) Sr (k)- i=1 N aiSr (k-i) 等式两边取 Z 变换: dq (Z)= (1- i=1 N aiZ-i)Sr (Z) 若定义:H(Z) = Sr (Z)/dq (Z) H(Z) = 1/(1- i=1 N aiZ-i) H(Z)只有极点---“极点预测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五章 脉冲编码调制.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二章 信息论基本知识.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一章 差错控制编码(2/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一章 差错控制编码(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3/3).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2/3).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十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1/3).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数据通信基础.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数据通信原理.ppt
- 电子科技大学:《卫星通信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共八章).doc
- 四川大学:《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Modern Communication Theories and Techniques)第四章 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主讲:杨万全).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5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12.6.1方波发生器.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3 模拟信号的运算电路 12.4 有源滤波器.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2 差动放大器 第十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12.1 概述 12.2 集成运放的开环和闭环.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8 电子电路中的负反馈.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7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章 半导体器件 10.4 场效应管 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1.4 场效应管共源极放大电路.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4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放大器 11.5 射极输出器.ppt
- 清华大学:《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电工学)第十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11.1 最简单的放大器.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七章 增量调制(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七章 增量调制(2/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八章 时分复用.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九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课件)第九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2).ppt
- 《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资料(书籍教材)信号分析与处理(PDF电子版)MATLAB 语言及应用(共七章).pdf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论 §1 信号的描述.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论(1.2)基本典型信号.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概论 §1.3 信号的分解 §1.4 正交函数分量.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习题课部分讲义.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时域信号分析小结与复习(1).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讲解)信号的频域分析.doc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7 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8 时域 卷积定理 §3.9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10 时域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3.11 抽样定理 §3.12 相关系数 §3.13 能量谱和功率谱.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3.3 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 §3.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3.4-3.6).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ppt
- 清华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S域分析、极点与零点 §5.1 由系统函数的极零点分布决定时域特性 §5.2 由系统函数决定系统频率特性 §5.3 一阶系统和二阶非谐振系统的S平面分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