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e History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ChineseandForeignArchitectureHistory课程代码:05132055课程类型:基础/必修总学时数:48(理论学时:44,实践学时:4)学分:3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开课单位:建工学院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课程讲述中外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是一门带软科学性质的专业理论课。本课程由《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部分内容组成。《中国建筑史》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建筑的起源、发展与背景环境,介绍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房屋的形式和建造技术,古代的城邑、宫殿,早期的夯土和木构架,封建社会建筑分期与主要建筑类型等。课程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遗产的基本知识,理解自然条件、文化形态、社会、技术和经济因素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特征的影响,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高建筑理论、建筑艺术和建筑历史的修养,增强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艺术分析能力和在建筑创作中运用历史理论知识的能力。《外国建筑史》部分以介绍欧洲古典建筑为主,重点介绍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的世界建筑体系,外国建筑发展过程及典型实例、建筑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拜占庭建筑、西欧中世纪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巴洛克建筑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并简略介绍外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以及各主要建筑类型、风格与特征等。为了结合我校应用型办学特色,在课程讲解上强调对中西方传统建筑实例的建筑形态分析,深入挖掘各个类型建筑的设计理念、功能组合、结构技术、形式与空间等建构元素,强化课程的应用特色。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绪论:了解中外建筑史课程性质和作用;理解中西方建筑各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的历史地位。(一)中国建筑史部分1、中国建筑概述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 /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e History 课程代码:05132055 课程类型:基础/必修 总学时数:48(理论学时:44 ,实践学时:4) 学 分:3 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 开课单位:建工学院 适用专业:建筑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课程讲述中外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是一门带 软科学性质的专业理论课。本课程由《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部分内容组成。 《中国建筑史》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建筑的起源、发展与背景环境,介绍了解中国古代建筑 发展概况,房屋的形式和建造技术,古代的城邑、宫殿,早期的夯土和木构架,封建社会建筑 分期与主要建筑类型等。课程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遗产的基本知识,理解自然条 件、文化形态、社会、技术和经济因素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特征的影响,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 规律和趋势,提高建筑理论、建筑艺术和建筑历史的修养,增强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艺术分 析能力和在建筑创作中运用历史理论知识的能力。 《外国建筑史》部分以介绍欧洲古典建筑为主,重点介绍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的世界建筑体 系,外国建筑发展过程及典型实例、建筑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拜 占庭建筑、西欧中世纪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巴洛克建筑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并 简略介绍外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以及各主要建筑类型、风格与特征等。 为了结合我校应用型办学特色,在课程讲解上强调对中西方传统建筑实例的建筑形态分析, 深入挖掘各个类型建筑的设计理念、功能组合、结构技术、形式与空间等建构元素,强化课程 的应用特色。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了解中外建筑史课程性质和作用;理解中西方建筑各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建筑史部分 1、中国建筑概述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轨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掌握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自然与人文因素。2、木构架建筑概论了解木构架建筑的台基、屋顶以及彩画:理解木结构的构造节点特征:掌握清式官式建筑木构架形式:抬梁式、穿斗式构架,斗拱。3、封建社会建筑实例分析了解各建筑类型的择址、布局、功能及其形式背后的设计理念;理解园林的设计手法等;掌握中国主要建筑类型的建筑形式特征、功能特征、空间特征、环境特征。(二)外国建筑史部分1、外国奴隶社会建筑了解古埃及、古西亚的建筑:理解希腊建筑的神庙形制和两种柱式:理解古罗马的券拱技术,熟悉古罗马的各个公共建筑类型。掌握“希腊神庙”,“巴西利卡”等建筑类型。2、欧洲中世纪建筑了解拜占庭建筑的穹项形制;理解哥特式教堂的特征,了解意大利中世纪建筑。掌握中世纪“罗马风”,“拜占庭”,“哥特式”等教堂建筑类型3、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几个“穹顶结构类型的著名建筑;掌握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宫殿建筑”类型。了解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4、外国近现代建筑了解西方(主要是欧美)近现代的建筑思潮,理解现代建筑派”萌芽的历史。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小计课程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上机学时12绪论24中国建筑概述36木构架建筑概论410封建社会建筑实例分析5外国奴隶社会建筑846欧洲中世纪建筑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与绝76对君权时期的建筑48外国近现代建筑44合计448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轨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掌握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自然 与人文因素。 2、木构架建筑概论 了解木构架建筑的台基、屋顶以及彩画;理解木结构的构造节点特征;掌握清式官式建筑 木构架形式:抬梁式、穿斗式构架,斗拱。 3、封建社会建筑实例分析 了解各建筑类型的择址、布局、功能及其形式背后的设计理念;理解园林的设计手法等; 掌握中国主要建筑类型的建筑形式特征、功能特征、空间特征、环境特征。 (二)外国建筑史部分 1、外国奴隶社会建筑 了解古埃及、古西亚的建筑;理解希腊建筑的神庙形制和两种柱式;理解古罗马的券拱技 术,熟悉古罗马的各个公共建筑类型。掌握“希腊神庙”,“巴西利卡”等建筑类型。 2、欧洲中世纪建筑 了解拜占庭建筑的穹顶形制;理解哥特式教堂的特征,了解意大利中世纪建筑。掌握中世 纪“罗马风”,“拜占庭”,“哥特式”等教堂建筑类型。 3、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几个“穹顶”结构类型的著名建筑; 掌握法国古典主义时期的“宫殿建筑”类型。了解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 4、外国近现代建筑 了解西方(主要是欧美)近现代的建筑思潮,理解“现代建筑派”萌芽的历史。 三、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上机学时 小计 1 绪论 2 2 中国建筑概述 4 3 木构架建筑概论 6 4 封建社会建筑实例分析 10 5 外国奴隶社会建筑 8 6 欧洲中世纪建筑 4 7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与绝 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6 8 外国近现代建筑 4 合计 44 4 48

四、课程考核要求及方法1.考核方式:考试(V)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v):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40)%:中期考核(0)%:期末考核(6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20)%:作业(80)%;其他()%五、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教材:沈福煦主编,《建筑历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资料:1:《建筑历史》沈福煦,同济大学出版社2.《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耶,陈志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执笔人:孙培芳审核人:杨晓龙方绪明月武茜审批人:吴建华
四、课程考核要求及方法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40)%;中期考核(0)%;期末考核(60)%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20)%;作业(80)%;其他()% 五、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沈福煦主编,《建筑历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参考资料: 1.《建筑历史》沈福煦,同济大学出版社 2.《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走向新建筑》勒·柯布西耶,陈志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孙培芳 审核人:杨晓龙 方绪明 武茜 审批人:吴建华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江苏科技大学:《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Steel Structure Course Design.pdf
- 惠州学院:《城市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6 城市空间设计.pdf
- 惠州学院:《城市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5 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pdf
- 惠州学院:《城市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4 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pdf
- 惠州学院:《城市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3 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pdf
- 惠州学院:《城市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2 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pdf
- 惠州学院:《城市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pdf
- 惠州学院:《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Urban Design.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工业《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Steel Structure Course Design.pdf
-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思政课件)绪论 Hydraulic Concrete Structure.pdf
-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思政课件)轴心受压柱设计.pdf
- 南京工业大学: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指导书.pdf
-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思政课件)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pdf
-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思政课件)梁、板的构造知识.pdf
-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思政课件)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pdf
- 《环境岩土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人工智能在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应用.pptx
- 《环境岩土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环境岩土工程概论(西安交通大学:许领).pptx
- 《环境岩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Geoenvironment Engineering.pdf
- 枣庄学院:《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02 Statics of Particles.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03 Equivalent Systems of Forces.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04 Equilibrium of Rigid Bodies.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05 Analysis of Structures.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06 Centroids and Centers of Gravity.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07 Moments and Product of Inertia.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08 Introduction to MoM.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09 Axial Loading Concept of Stress & Strain.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10 Shearing and Bearing Stress.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11 Torsion.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13 Bending Stress.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14 Bending Deflection.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15 Indeterminate Problem(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s).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16 Stress State.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17 Strength Theory.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18 Combined Loading.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19 Column Buckling.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20 Energy Method.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21 Dynamic Loading.pdf
- 东南大学:《建筑力学 Architectural Mechanics》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A22 Cyclic Loading and Fatigue.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