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沈阳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Formal Logic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7
文件大小:675.1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沈阳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Formal Logic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定位(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形式逻辑(中文)FormalLogic(英文)课程代码:19300120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30(30/0)周学时:2学分:2开课学期:3(二)课程性质“形式逻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通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该课程通过系统训练思维形式的规范运作,使学生在概念界定、命题分析和推理验证等环节形成严谨的思维框架,这种逻辑素养将直接转化为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和学业评价中的专业能力。(三)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本课程适用于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内容模块总课时(理论学时)2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二概念6三12简单命题及其推理四6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五2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1

1 《形式逻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形式逻辑(中文) Formal Logic(英文) 课程代码:19300120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30(30/0) 周学时:2 学分:2 开课学期:3 (二)课程性质 “形式逻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通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人 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该课程通过系统训练思维形式的规范运作, 使学生在概念界定、命题分析和推理验证等环节形成严谨的思维框架,这种逻辑素养将直 接转化为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和学业评价中的专业能力。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适用于小学教育专业。 教 学 内 容 与 时 间 分 配 模块 内 容 总课时(理论学时) 一 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 2 二 概念 6 三 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12 四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6 五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2

六2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二、课程衔接(一)基础课程为了更好地结合本专业理解和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应用逻辑的能力,学习者应有“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习者站在小学教育的角度理解形式逻辑的基本理论。学习者还须具备“大学数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各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的基本知识。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为学习者为学习者从小学学科的角度消化和理解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打下基础。(二)进阶课程形式逻辑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即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思想和论证思想的作用。因此,学习逻辑学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表现在: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准确地表达思想,严密地论证思想;学习本课程之后,可以为继续学习“儿童文学”“小学数学解题方法研究”等课程做好准备。三、学与教的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符号系统;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应用逻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3.素养目标:能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和现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四、教学内容纲要与实践教学安排(一)教学内容纲要V

2 六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2 二、课程衔接 (一)基础课程 为了更好地结合本专业理解和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应用逻辑的能力,学 习者应有“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习者站 在小学教育的角度理解形式逻辑的基本理论。学习者还须具备“大学数学”“小学课程与 教学论”“各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的基本知识。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为学习者为学习者 从小学学科的角度消化和理解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打下基础。 (二)进阶课程 形式逻辑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即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思想和论证思想的作用。因 此,学习逻辑学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 的意义。这种意义表现在:学习逻辑学,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有 助于学习者准确地表达思想,严密地论证思想;学习本课程之后,可以为继续学习“儿童 文学”“小学数学解题方法研究”等课程做好准备。 三、学与教的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符号系统;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应用逻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3.素养目标:能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和现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 四、教学内容纲要与实践教学安排 (一)教学内容纲要

知识模块教学内容教学要求1.通过讲解与讨知识点1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1学时)(重点)一、形式逻辑的对象论,了解形式逻模块一二、形式逻辑的性质辑的对象和性形式逻辑的知识点2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1学时)质。对象和意义一、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2.了解学习形式(2学时)二、学习形式逻辑的方法逻辑的意义及学习方法。知识点1概念的概述(1学时)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和语词三、概念要明确知识点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学时)(重点)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知识点3概念的种类(1学时)1.通过讲解与讨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论,理解概念的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难点)三、正概念和负概念内涵与外延及概知识点4概念外延间的关系(1学时)(重点)模块二念之间的关系、一、相容关系概念概念的限制与概二、不相容关系(6学时)括。知识点5概念的限制与概括(1学时)2.了解学定义与一、概念的限制划分的定义及规二、概念的概括则。知识点6定义(1学时)一、什么是定义二、下定义的方法三、下定义应当遵守的逻辑规律知识点7划分(1学时)一、什么是划分二、划分的方法三、划分的规则

3 知识模块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模块一 形式逻辑的 对象和意义 (2 学时) 知识点 1 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性质(1 学时)(重点) 一、形式逻辑的对象 二、形式逻辑的性质 知识点 2 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1 学时) 一、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二、学习形式逻辑的方法 1.通过讲解与讨 论,了解形式逻 辑的对象和性 质。 2.了解学习形式 逻辑的意义及学 习方法。 模块二 概念 (6 学时) 知识点 1 概念的概述(1 学时) 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和语词 三、概念要明确 知识点 2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 学时)(重点)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知识点 3 概念的种类(1 学时)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难点) 三、正概念和负概念 知识点 4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1 学时)(重点) 一、相容关系 二、不相容关系 知识点 5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1 学时) 一、概念的限制 二、概念的概括 知识点 6 定义(1 学时) 一、什么是定义 二、下定义的方法 三、下定义应当遵守的逻辑规律 知识点 7 划分(1 学时) 一、什么是划分 二、划分的方法 三、划分的规则 1.通过讲解与讨 论,理解概念的 内涵与外延及概 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的限制与概 括。 2.了解学定义与 划分的定义及规 则

知识点1命题和推理的概述(1学时)一、命题和判断二、命题和语句(难点)三、推理四、推理的种类与演绎推理的特征知识点2性质命题(2学时)(重点)1.通过讲解与讨一、什么是性质命题论,了解命题、二、性质命题的种类推理的概念。三、性质命题的项的周延性模块三2.了解命题的种四、主谓项相同的性质命题间的真假关系类。简单命题及知识点3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2学时)其推理3.了解性质命题一、运用命题变形法的直接推理(12学时)二、依据“逻辑方阵”的命题间关系的直接推理与性质推理。知识点4三段论(2学时)(重、难点)4.了解三段论,一、三段论及其结构关系命题与关系二、三段论的公理与规则命题。三、三段论的格与式四、省略三段论知识点5关系命题及其推理(2学时)一、什么是关系命题二、关系的性质三、关系推理知识点1联言命题及其推理(1学时)(重点)一、联言命题二、联言推理知识点2选言命题及其推理(1学时)(重点)1.通过讲解与讨一、选言命题论,了解联言命二、选言推理模块四题、选言命题、知识点3假言命题及其推理(2学时)(难点)复合命题及假言命题。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其推理2.通过讲解与讨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6学时)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论,了解联负命知识点4负命题及其推理(2学时)题和负推理。一、负命题二、负命题的种类三、复合命题负命题的等值命题四、负命题的等值推理4

4 模块三 简单命题及 其推理 (12 学时) 知识点 1 命题和推理的概述(1 学时) 一、命题和判断 二、命题和语句(难点) 三、推理 四、推理的种类与演绎推理的特征 知识点 2 性质命题(2 学时)(重点) 一、什么是性质命题 二、性质命题的种类 三、性质命题的项的周延性 四、主谓项相同的性质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知识点 3 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2 学时) 一、运用命题变形法的直接推理 二、依据“逻辑方阵”的命题间关系的直接推理 知识点 4 三段论(2 学时)(重、难点) 一、三段论及其结构 二、三段论的公理与规则 三、三段论的格与式 四、省略三段论 知识点 5 关系命题及其推理(2 学时) 一、什么是关系命题 二、关系的性质 三、关系推理 1.通过讲解与讨 论,了解命题、 推理的概念。 2.了解命题的种 类。 3.了解性质命题 与性质推理。 4.了解三段论, 关系命题与关系 命题。 模块四 复合命题及 其推理 (6 学时) 知识点 1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1 学时)(重点) 一、联言命题 二、联言推理 知识点 2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1 学时)(重点) 一、选言命题 二、选言推理 知识点 3 假言命题及其推理(2 学时)(难点)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知识点 4 负命题及其推理(2 学时) 一、负命题 二、负命题的种类 三、复合命题负命题的等值命题 四、负命题的等值推理 1.通过讲解与讨 论,了解联言命 题、选言命题、 假言命题。 2.通过讲解与讨 论,了解联负命 题和负推理

模块五知识点1归纳推理的概述(0.5学时)1.通过讲解与讨归纳推理和一、什么是归纳推理论,了解归纳推二、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和联系类比推理理、完全归纳和知识点2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1学时)(2学时)不完全归纳。一、完全归纳推理2.了解类比推理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知识点3类比推理(0.5学时)知识点1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0.5学时)知识点2同一律(0.5学时)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1.通过讲解与讨二、同一律的逻辑要求论,了解形式逻三、同一律的作用模块六辑的基本规律。知识点3矛盾律(0.5学时)形式逻辑的2.通过讲解与讨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律论,了解同一律、二、矛盾律的逻辑要求(2学时)三、矛盾律的作用矛盾律及排中知识点4排中律(0.5学时)律。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二、排中律的逻辑要求三、排中律的作用(二)实践教学安排无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考查。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其中,评价类型评价方式名称比重名称比重满分描述主要考查学生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抢答的情课堂表现25%100况过程主要考查学生线上课程资源完成情况(含材料阅读、性评40%线上学习25%100视频学习、参与讨论、单元测试等)价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形式逻辑的课堂知识,按时平时作业50%100完成章节的作业情况。终结通过课程资源题库组成三套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形性评60%期末测试100%100式逻辑知识的综合理解、掌握、应用情况价U

5 模块五 归纳推理和 类比推理 (2 学时) 知识点 1 归纳推理的概述(0.5 学时) 一、什么是归纳推理 二、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点 2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1 学时) 一、完全归纳推理 二、不完全归纳推理 知识点 3 类比推理(0.5 学时) 1.通过讲解与讨 论,了解归纳推 理、完全归纳和 不完全归纳。 2.了解类比推理 的特点 模块六 形式逻辑的 基本规律 (2 学时) 知识点 1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概述(0.5 学时) 知识点 2 同一律(0.5 学时) 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二、同一律的逻辑要求 三、同一律的作用 知识点 3 矛盾律(0.5 学时)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 二、矛盾律的逻辑要求 三、矛盾律的作用 知识点 4 排中律(0.5 学时) 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 二、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三、排中律的作用 1.通过讲解与讨 论,了解形式逻 辑的基本规律。 2.通过讲解与讨 论,了解同一律、 矛 盾 律 及 排 中 律。 (二)实践教学安排 无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其中, 评价类型 评价方式 名称 比重 名称 比重 满分 描述 过程 性评 价 40% 课堂表现 25% 100 主要考查学生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抢答的情 况 线上学习 25% 100 主要考查学生线上课程资源完成情况(含材料阅读、 视频学习、参与讨论、单元测试等) 平时作业 50% 100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形式逻辑的课堂知识,按时 完成章节的作业情况。 终结 性评 价 60% 期末测试 100% 100 通过课程资源题库组成三套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形 式逻辑知识的综合理解、掌握、应用情况

2.总成绩评定:总成绩=(课堂表现×25%+线上学习×25%+平时作业×50%)X40%+期末测试×60%。六、课程资源选用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形式逻辑(第六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主要参考书:郭桥,资建民.大学逻辑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撰写人:郭玲审定人(系主任):院主管领导:学院盖章:2024年2月26日6

6 2.总成绩评定:总成绩=(课堂表现×25%+线上学习×25%+平时作业×50%)×40%+ 期末测试×60%。 六、课程资源 选用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 形式逻辑(第六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23. 主要参考书: 郭桥,资建民.大学逻辑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撰写人: 郭玲 审定人(系主任): 院主管领导: 学院盖章:2024 年 2 月 26 日

课程目标的落实与对应关系表开课责任人郭玲课程名称形式逻辑23-24-2学期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核查项目12345V1.2.32.1.3VV4.3.1毕业要求VVV模块一VVV模块二VVV模块三教学内容V4V模块四VVV模块五7VV模块六V线上学习V平时作业V课程评价期末测试课堂表现V是否是否存在以下情况,请在右侧打1.某一个课程目标下对应多个指标点V评价结果V2.某一个课程目标下既没有教学内容也没有特定教学方法对应V3.某一个考核方式对应多个课程目标①红字为说明,请仔细阅读。本课程所涉及的所有指标点、教学内容、课程评价均需列出,但只需列出用以支撑课程目标的特定教学方法(课程目标不说明需要特定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可以不列)。②蓝字为示例,可根据课程具体情况填写及增减行。③预留五个课程目标,如有必要可增加列。7

7 课程目标的落实与对应关系表 课程名称 形式逻辑 责任人 郭玲 开课 学期 23-24-2 核查项目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课程目标 5 毕业要求 1.2.3 √ 2.1.3 √ 4.3.1 √ 教学内容 模块一 √ √ √ 模块二 √ √ √ 模块三 √ √ √ 模块四 √ √ √ 模块五 √ √ √ 模块六 √ √ √ 课程评价 线上学习 √ 平时作业 √ 期末测试 √ 课堂表现 √ 评价结果 是否存在以下情况,请在右侧打√ 是 否 1.某一个课程目标下对应多个指标点 √ 2.某一个课程目标下既没有教学内容也没有特定教学方法对应 √ 3.某一个考核方式对应多个课程目标 √ 说明 ①红字为说明,请仔细阅读。本课程所涉及的所有指标点、教学内容、课程 评价均需列出,但只需列出用以支撑课程目标的特定教学方法(课程目标不 需要特定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可以不列)。 ②蓝字为示例,可根据课程具体情况填写及增减行。 ③预留五个课程目标,如有必要可增加列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