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蒙古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69
文件大小:516.1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古农 玉23 的荸花岩業大学 教 案 学 院生物工程 课程名称 分子生物学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教 案 学 院 生物工程 课 程 名 称 分子生物学 适 用 专 业 生物科学 课 程 类 型 专业必修课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案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高于物季的资风配受时种件反头院天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分子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分子生物学不同阶段发展,深刻理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引言(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础 1。创世说与进化论 通过图文的 形式讲述分 2.细胞学说 子生物学基 3.经典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 本概念及 4.DNA的发现 二 分子生物学定义 发展过程中 具有代表性 1.从广义来讲,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形 的学术成果。 态结构与功能,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 规律的基础学科。 2.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核酸(或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主要研究基因或D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 过程及其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 三、 分子生物学简史 1.准备与酝酿阶段(19世纪后期→20世纪50年代初) 2.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20 世纪70年代初,Nast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草 3. 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深入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 4.20世纪90年代→现在,基因组和后基因组时代(人 类基因组计划及其现状) 四、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的重组技术 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2 分子生物学 课程教案 课次 1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 熟悉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阶段及一些典型的科学家及其研究结果。 了解分子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分子生物学不同阶段发展,深刻理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 引言(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础) 1. 创世说与进化论 2. 细胞学说 3. 经典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 4. DNA 的发现 二、 分子生物学定义 1. 从广义来讲,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形 态结构与功能,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 规律的基础学科。 2. 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核酸(或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主要研究基因或 DNA 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 过程及其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 三、 分子生物学简史 1. 准备与酝酿阶段(19 世纪后期→20 世纪 50 年代初) 2. 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初, Waston 和 Crick 的 DNA 双螺旋模 型。中心法则的建立。) 3. 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深入发展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90 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 4. 20 世纪 90 年代→现在,基因组和后基因组时代(人 类基因组计划及其现状) 四、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 DNA 的重组技术 2.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3.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4.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通过图文的 形式讲述分 子生物学基 本概念及其 发展过程中 具有代表性 的学术成果

五、分子生物学展望(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 门学科 与遗传学关系密切。 4.分子生物学极大丰富了遗传学的内容,产生了分子 遗传学。 与细胞生物学也关系密切 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相结合,使发育生物学的 面貌大为改观 7与生理学关系密切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复习DNA、RNA的结构与性质,预习下一章内客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分子生物学》,阎隆飞,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课后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了分子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内客及与其他学科之 间的关系」 通过本 的学习,可以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生物 学科发展中的重要

3 五、分子生物学展望(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1. 分子生物学是从生物化学发展出来的一门学科。 2. 与微生物学关系密不可分。 3. 与遗传学关系密切。 4. 分子生物学极大丰富了遗传学的内容,产生了分子 遗传学。 5. 与细胞生物学也关系密切。 6. 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相结合,使发育生物学的 面貌大为改观。 7. 与生理学关系密切。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复习 DNA、RNA 的结构与性质,预习下一章内容。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分子生物学》,阎隆飞,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课后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了分子生物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及与其他学科之 间的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生物 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案 课次 2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结枸 第一节基因组和基因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结构特点 教学目的、要求(分学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基因组及基因等基本概念: 熟悉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结构特点; 了解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转录单位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深刻理解基因组、基因、基因组的结构等基本概念。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一节基因组和基因的一般概念 尽量结合图 一、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含义: 片进状其太 最新的概念,一个基因可被定义为合成功能多肽或RNA顺 概念及病毒 序必须的完全核酸顺序(通常是DNA顺序)。 基因组结构 其因组的定义. 特点。 是指在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三、 基因组的结构的含义: 基因组的结构主要指不同DNA功能区线在DNA分子中的分 布和排列情况, 四、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 .细茵操纵子产生多顺反子mRN 2.大多数真核基因产生单顺反子 第二节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结构特点 一、病毒概述 空姚的病毒颗粒向括外高蛋白和内部的共因组DNA或RNA 根据基因组核酸类型 DNA 病毒和RNA病毒 根据病毒宿主 分: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 二、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1.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 2.病毒基因组可由DNA组成,也可由RNA组成,但每种病毒颗 粒只含有一种核酸

4 分子生物学 课程教案 课次 2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结构 第一节 基因组和基因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结构特点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基因组及基因等基本概念; 熟悉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结构特点; 了解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转录单位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深刻理解基因组、基因、基因组的结构等基本概念。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一节 基因组和基因的一般概念 一、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含义: 最新的概念,一个基因可被定义为合成功能多肽或 RNA 顺 序必须的完全核酸顺序(通常是 DNA 顺序)。 二、基因组的定义: 是指在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三、基因组的结构的含义: 基因组的结构主要指不同 DNA 功能区域在 DNA 分子中的分 布和排列情况。 四、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 1.细菌操纵子产生多顺反子 mRNA 2.大多数真核基因产生单顺反子 第二节 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结构特点 一、病毒概述 完整的病毒颗粒包括外壳蛋白和内部的基因组 DNA 或 RNA。 根据基因组核酸类型分:DNA 病毒和 RNA 病毒。根据病毒宿主 分: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 二、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1.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 2.病毒基因组可由 DNA 组成,也可由 RNA 组成,但每种病毒颗 粒只含有一种核酸。 尽量结合图 片讲述基本 概念及病毒 基因组结构 特点

3.DNA病毒基因组均由连续的DNA分子组成。 4.常见基因重叠现象,即同 一段DNA可编码两种甚至三种蛋白 质分子,这种现象在其他生物细胞中仅见于线粒体DA和质 粒DNA中。 5.病毒基因组大部分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不 编码蛋白质。 6.病毒基因组DNA序列中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 在基因组的 个或几个特定的部位 成 功能单位或 转录单元,它们可被一起转录成含有多个RNA的分子(称 为多顺反子mRNA),然后加工成各种蛋白质的mRNA模板 7.除逆转录病毒基因组有两个拷贝外,至今发现的病毒基因组 都是单倍体,每个基因在病毒颗粒中只出现一次」 8.噬菌体的基因都是连续的,而多数真核细胞病毒常含不连续 基因。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预习下次课的内容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分子生 阁隆飞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7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004年Watson等著,2005年杨焕明等译 4.《Gene VIII》,Benjamin Lewin编著,2004电子版,2005中文版。 课后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了基因组、基因、基因组结构等基本概念,客易混淆,需要 对比理解。此外,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需要在讲述原核、 直拉生物其因姓 特点是进一步加深理解

5 3.DNA 病毒基因组均由连续的 DNA 分子组成。 4.常见基因重叠现象,即同一段 DNA 可编码两种甚至三种蛋白 质分子,这种现象在其他生物细胞中仅见于线粒体 DNA 和质 粒 DNA 中。 5.病毒基因组大部分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不 编码蛋白质。 6.病毒基因组 DNA 序列中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 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部位,形成一个功能单位或 转录单元,它们可被一起转录成含有多个 mRNA 的分子(称 为多顺反子 mRNA),然后加工成各种蛋白质的 mRNA 模板。 7.除逆转录病毒基因组有两个拷贝外,至今发现的病毒基因组 都是单倍体,每个基因在病毒颗粒中只出现一次。 8.噬菌体的基因都是连续的,而多数真核细胞病毒常含不连续 基因。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预习下次课的内容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分子生物学》,阎隆飞,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004 年 Watson 等著,2005 年杨焕明等译 4.《Gene VIII》, Benjamin Lewin 编著,2004 电子版,2005 中文版。 课后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了基因组、基因、基因组结构等基本概念,容易混淆,需要 对比理解。此外,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需要在讲述原核、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 特点是进一步加深理解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案 课次 3 授课方式 课时 (请打√) 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结构 第三节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结构特点 第四节真核生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一、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结构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熟悉真核染色体结构特点: 了解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特点。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三节、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结枸特点 结合图片对 、原核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比讲述原核 1.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以 一大团或几大团的形式集中在一起 基因在结构 形成类核,占细胞体积的大约三分之 特点及真核 2.其质量大约8O%为DNA,其他的为蛋白质和RNA,蛋白质对类 生物染色体 核具有稳定作用。 结构特点 3.原核生物的DNA分子量较小,开形成闭合环状 4.E.co1i的类核由支架和向四周伸出的100多个DNA环组成 5.支架是RNA和蛋白质的复合结构,四周的每个环就是一个独 立的功能区。长40Kb,13um. 6.细菌染色体约75%的DNA编码基因,余下25%为基因间DNA (intergenic DNa). 拉生场其因细始占 1,细菌染色体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A分子组成 2.基因组中只有一 个复制起点。 3.具有操纵子结构。 4.在大多数情况下,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在细菌染色体基因 组中是单拷贝的,但编码RNA的共因往往是多转贝的,这 可能有利于核糖体的快速组装 5.和病毒基因组相似,不编码的DNA部分所占比例比真核基因 组少得多。 6.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同基因(isogene)

6 分子生物学 课程教案 课次 3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结构 第三节 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结构特点 第四节 真核生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一、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结构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熟悉真核染色体结构特点; 了解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特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三节、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结构特点 一、原核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1.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以一大团或几大团的形式集中在一起, 形成类核,占细胞体积的大约三分之一。 2.其质量大约 80%为 DNA,其他的为蛋白质和 RNA,蛋白质对类 核具有稳定作用。 3.原核生物的 DNA 分子量较小,形成闭合环状。 4.E.coli 的类核由支架和向四周伸出的 100 多个 DNA 环组成。 5.支架是 RNA 和蛋白质的复合结构,四周的每个环就是一个独 立的功能区。长 40Kb,13um。 6.细菌染色体约 75%的 DNA 编码基因,余下 25%为基因间 DNA (intergenic DNA)。 二、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1.细菌染色体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 DNA 分子组成。 2.基因组中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3.具有操纵子结构。 4.在大多数情况下,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在细菌染色体基因 组中是单拷贝的,但编码 rRNA 的基因往往是多拷贝的,这 可能有利于核糖体的快速组装。 5.和病毒基因组相似,不编码的 DNA 部分所占比例比真核基因 组少得多。 6.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同基因(isogene) 结合图片对 比讲述原核 基因在结构 特点及真核 生物染色体 结构特点

7.除逆转录病毒基因组有两个拷贝外,至今发现的病毒基因组 都是位 每个基因在病毒颗粒中只出现一次 8.噬体的基因都是连续的,而多数真核细胞病毒常含不连续 基因。 第四节真核生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一、真核染色体的结构 1.DNA是怎样组装在染色体中的? 2.DNA为什么要包装为染色体? 3.染色质结构的调控:DNA与组蛋白八聚体相互作用 4.DNA复制时新旧组蛋白怎样组装形成核小体? 作业、计论颗、思老题 预习下次课的内容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分子生物学》,阁隆飞,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004年Watson等著,2005年杨焕明等译 4.《Gene VIII》,Benjamin Lewin编著,2004电子版,2005中文版 课后小结: 主要讲述了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需要与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进行对 比讲述方能增进理解。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特点需要在回忆的基础上进行讲述

7 7.除逆转录病毒基因组有两个拷贝外,至今发现的病毒基因组 都是单倍体,每个基因在病毒颗粒中只出现一次。 8.噬菌体的基因都是连续的,而多数真核细胞病毒常含不连续 基因。 第四节 真核生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一、真核染色体的结构 1.DNA 是怎样组装在染色体中的? 2.DNA 为什么要包装为染色体? 3.染色质结构的调控:DNA 与组蛋白八聚体相互作用。 4. DNA 复制时新旧组蛋白怎样组装形成核小体?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预习下次课的内容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分子生物学》,阎隆飞,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004 年 Watson 等著,2005 年杨焕明等译 4.《Gene VIII》, Benjamin Lewin 编著,2004 电子版,2005 中文版。 课后小结: 主要讲述了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需要与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进行对 比讲述方能增进理解。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特点需要在回忆的基础上进行讲述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案 课次 授课方式 课时 (请打√) 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结构 第四节真核生的结构特点 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C值、C值悖理等基本概念及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总体特点; 熟悉基因家族、重复序列等内客 了解重复序列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特点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结合图片对 比讲述真核 (一)C值悖理 生物共因组 1.C-值:在真核生物中,每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的DA总 结构特点 量是恒定的,称之为C-值(C-value方C-值是每种生物的 人 2.C-值悖理(C-value paradox上形态学的复杂程度与C-值 大小的不一致称为C-值悖理。 (二)真核基因组的结构 1.割裂基因(split gene) 在真核生物中,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不连续的 即在其编码氨基酸的序列 之间插入 了不编码的序列,故称 为割裂基因。割裂基因中,编码氨基酸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exon方非翻译的间插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 2.基因家族 基因家族(gene family编码一个蛋白质家族(也包 括在结枸和功能上相关联的rRN tRNA等)的 若千个基因 称为基因家族。 个基因家族的成员彼此在结构和功能上是 相似的,但也包括假基因。 3.重复序列 l)单一序列(unique sequence),即每个单拷贝基因组中 含一个拷贝:

8 分子生物学 课程教案 课次 4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结构 第四节 真核生的结构特点 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 C 值、C 值悖理等基本概念及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总体特点; 熟悉基因家族、重复序列等内容; 了解重复序列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特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三节、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结构特点 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一些特征性结构) (一)C 值悖理 1.C-值:在真核生物中,每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的 DNA 总 量是恒定的,称之为 C-值(C-value),C-值是每种生物的 一个特性。 2.C-值悖理(C-value paradox):形态学的复杂程度与 C-值 大小的不一致称为 C-值悖理。 (二)真核基因组的结构 1.割裂基因(split gene) 在真核生物中,大多数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不连续的, 即在其编码氨基酸的序列之间插入了不编码的序列,故称之 为割裂基因。割裂基因中,编码氨基酸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exon);非翻译的间插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 2.基因家族 基因家族(gene family):编码一个蛋白质家族(也包 括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关联的 rRNA 和 tRNA 等)的若干个基因 称为基因家族。一个基因家族的成员彼此在结构和功能上是 相似的,但也包括假基因。 3.重复序列 1) 单一序列(unique sequence),即每个单拷贝基因组中 含一个拷贝; 结合图片对 比讲述真核 生物基因组 结构特点

2)中度重复序列(moderately repetitive sequence,每 个单体基因组中含10°拷贝; 卫星DNA、小卫星DNA、微卫星DNA定义及其应用。 4)反向重复序列 (三)直生物共因组结物的依特 1.真核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也比较复杂 2.基因组中常具有许多复制起点 3.基因组D八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 4.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远多于编码区域 5.直核生物的转录产物一般为单瓶反子 6.高等真核生物的大部分基因有内含子,因此基因编码区是 不连续的。 7,存在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可以是几次、几十次,甚至高达 百万次。 8.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一些可移动的DA因素,这些 因素的移动多被RNA介导,少数情况下被DNA介导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预习下次课的内容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分子生物学》,阁隆飞,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004年Wats0m等著,205年杨焕明等译 4.《Gene VIII》,Benjamin Lewin编著,2004电子版,205中文版。 课后小结: 主要讲述了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及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比较难理解, 需要通过大量图片来增加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掌握。 9

9 2) 中度重复序列(moderately repetitive sequence),每 个单倍体基因组中含106 拷贝; 卫星 DNA、小卫星 DNA、微卫星 DNA 定义及其应用。 4) 反向重复序列。 (三) 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总体特征 1.真核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也比较复杂 2.基因组中常具有许多复制起点 3.基因组 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 4.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远多于编码区域 5.真核生物的转录产物一般为单顺反子。 6.高等真核生物的大部分基因有内含子,因此基因编码区是 不连续的。 7.存在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可以是几次、几十次,甚至高达 百万次。 8.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一些可移动的 DNA 因素,这些 因素的移动多被 RNA 介导,少数情况下被 DNA 介导。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预习下次课的内容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1.《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分子生物学》,阎隆飞,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004 年 Watson 等著,2005 年杨焕明等译 4.《Gene VIII》, Benjamin Lewin 编著,2004 电子版,2005 中文版。 课后小结: 主要讲述了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及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比较难理解, 需要通过大量图片来增加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掌握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案 课次 5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 课时 安排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结构 第五节几种模式生物的特点 教学目的、要求(分学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几种常用模式生物的特点: 熟悉几种典型模式生物的应用领域; 了解几种模式生物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 几种模式生物的一般特点及其主要应用研究领域。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五节几种模式生物的特点 结合图片时 一、噬茵体 比讲述模式 城菌体(及其他病毒)其因组优点及用徐: 生物特点。 1.基因组 系统相对简单 是一个研究生命基本过 程及分子生物学基本问题的最简单的系统 2.在重组DA技术中,它们是非常重要的载体。 3.经常被用来检测各种化合物引起突变的能力。 二、细茵 如大肠杆菌和芽孢杆菌,其优点是: 1.细胞相对简单的 2.并且可以相对容易地培养和操作。 3.基因组小,生活周期短, 4.可自发产生突变。 5.易于进行遗传交换的系统 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的优点: 1.基因组小 2.可在实验室里快速繁殖 3.具有所有真核细胞的主要特征 4.基因组测序, 遗传学背景清楚 5.单倍体和双倍体的存在促进了酿酒酵母的遗传分析。 6.容易产生精确的突变。 7.生长时形态改变,可通过简单的显微观察获得许多有关细 胞中发生的事件的信息

10 分子生物学 课程教案 课次 5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基因组和染色体的结构 第五节 几种模式生物的特点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几种常用模式生物的特点; 熟悉几种典型模式生物的应用领域; 了解几种模式生物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教学重点及难点: 几种模式生物的一般特点及其主要应用研究领域。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第五节 几种模式生物的特点 一、噬菌体 噬菌体(及其他病毒)基因组优点及用途: 1.基因组一般很小,系统相对简单,是一个研究生命基本过 程及分子生物学基本问题的最简单的系统。 2.在重组 DNA 技术中,它们是非常重要的载体。 3.经常被用来检测各种化合物引起突变的能力。 二、细菌 如大肠杆菌和芽孢杆菌,其优点是: 1.细胞相对简单的 2.并且可以相对容易地培养和操作。 3.基因组小,生活周期短, 4.可自发产生突变。 5.易于进行遗传交换的系统。 三、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的优点: 1.基因组小 2.可在实验室里快速繁殖 3.具有所有真核细胞的主要特征。 4.基因组测序,遗传学背景清楚 5.单倍体和双倍体的存在促进了酿酒酵母的遗传分析。 6.容易产生精确的突变。 7.生长时形态改变,可通过简单的显微观察获得许多有关细 胞中发生的事件的信息。 结合图片对 比讲述模式 生物特点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