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负责人:李国婧)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72学时,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分子生物学课程组 二00八年三月修订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72 学时,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分子生物学课程组 二○○八年三月修订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分子生物学课程组 (二OO八年三月修订) 一、课程名称: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点学时,72 学分:40 预修课程:有分析化学、机化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二、课程编号: 7B1100835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分子生物学是一门近年来发展迅速并 且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深远的一个学科。从学科角度来讲,分子 生物学涵盖面非常广,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主干课程有很多交叉。 为了避免重复,本课程主要从生物大分子的水平来阐述遗传信息的传递(D复制和突变修 复等),及基因表达(DN到RWM到蛋白质)这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及其调控:将突出生物 大分子结枸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如何调控这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通过与实验课相结合,系统 地介绍与基因克隆相关的DNA技术,使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另外,本课 程将介绍新兴起的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研究现状(包括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 微RNA领域的讲屁)。 四、教学基本要求: 1.讲课内容逻辑清晰、主次分明: 2.语言简明、易懂、生动: 3.幻灯等多媒体制作精细: 5.讲课目的是让学生能听明白,能领受。 五、本课程在教学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分子生物学作为从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发展出来的课程,许多内容与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及 细胞生物学的内容有关。为突出本课程的特点,强调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复制、转录、翻 译从机理出发,突出作用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更深入、广泛细 致地介绍调控机理。并系统介绍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六、教学安排进度总汇表: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分子生物学课程组 (二○○八年三月修订) 一、 课程名称: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总学时: 72 学 分: 4.0 预修课程:有分析化学、机化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二、 课程编号: ZB1100835 三、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分子生物学是一门近年来发展迅速并 且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深远的一个学科。从学科角度来讲,分子 生物学涵盖面非常广,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主干课程有很多交叉。 为了避免重复,本课程主要从生物大分子的水平来阐述遗传信息的传递(DNA 复制和突变修 复等),及基因表达(DNA 到 RNA 到蛋白质)这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及其调控;将突出生物 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如何调控这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通过与实验课相结合,系统 地介绍与基因克隆相关的 DNA 技术,使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另外,本课 程将介绍新兴起的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研究现状(包括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 微 RNA 领域的进展)。 四、教学基本要求: 1.讲课内容逻辑清晰、主次分明; 2.语言简明、易懂、生动; 3.幻灯等多媒体制作精细; 4.讲课态度认真、负责; 5.讲课目的是让学生能听明白,能领受。 五、本课程在教学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分子生物学作为从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发展出来的课程,许多内容与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及 细胞生物学的内容有关。为突出本课程的特点,强调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复制、转录、翻 译从机理出发,突出作用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更深入、广泛细 致地介绍调控机理。并系统介绍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六、教学安排进度总汇表:

章序 讲授学时习题殿时数实验时数其它共计时数 筑一音论 基因组的结构 8 复制 8 8 第四章DNA损伤和修复 4 第五音转最 10 第六意翻还 8 第七章基因表达的调 10 第八章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 时代的研究热点 4 A 第九章基因 工程原理及技术 18 18 总计 72 6学时随课 七、参考教材 12 3 Gene VIII,Benjamin Lewin编着,2004电子版,2005中文版.。 4 Molecular Biology (2nd Edition by R.Weaver).2002. 5 Essentials of Molecular Biology,3rd ed.George M.Malacinski David Freifelder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1999,分子生物学精要(影印版) 6 Instant Notes in Molecular Biology,2nd Edition by P.Turner 7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4th Edition by B.Alberts),2002. 8 Molecular Cell Biology (4th Edition by H.Lodish) 9Advanced Molecular Biology(by R.Twyman). 10《分子生物学》,阁隆飞,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11《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魏群,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1999. 12 Molecular Cloning,3 edition,2001,by Joseph Sambrook David W.Russell. 八、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引言 1.创世说与进化论 2,细陶学说 3,经典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 4DNA的发 二、分子生物学简史 1,准备与酝酿阶段(19世纪后期一20世纪50年代初) 2.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一20世纪70年代初,Waston 和Cick的DNA双螺旋模型。中心法则的建立.) 3.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一90年代
章 序 讲授学时 习题课时数 实验时数 其 它 共计时数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基因组的结构 8 8 第三章 复制 8 8 第四章 DNA 损伤和修复 4 4 第五章 转录 10 10 第六章 翻译 8 8 第七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 10 10 第八章 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 时代的研究热点 4 4 第九章 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 18 18 总 计 72 6 学时随课 72 七、参考教材 1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李毅主编, 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2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004 年 Watson 等著,2005 年杨焕明等译. 3 Gene VIII, Benjamin Lewin 编著,2004 电子版,2005 中文版。 4 Molecular Biology (2nd Edition by R. Weaver), 2002. 5 Essentials of Molecular Biology, 3rd ed., George M. Malacinski David Freifelder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1999, 分子生物学精要(影印版). 6 Instant Notes in Molecular Biology, 2nd Edition by P. Turner. 7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ition by B. Alberts),2002. 8 Molecular Cell Biology (4th Edition by H. Lodish). 9 Advanced Molecular Biology (by R. Twyman). 10 《分子生物学》,阎隆飞,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11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魏群,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1999. 12 Molecular Cloning, 3rd edition, 2001,by Joseph Sambrook & David W. Russell. 八、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一、引言 1. 创世说与进化论 2. 细胞学说 3. 经典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 4. DNA 的发现 二、分子生物学简史 1. 准备与酝酿阶段(19 世纪后期→20 世纪 50 年代初) 2. 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初, Waston 和 Crick 的 DNA 双螺旋模型。中心法则的建立。) 3. 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深入发展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90 年代

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 4.20世纪90年代一现在,基因组和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现状) 三、 分子生物学的研 为 1. DNA的重组技术 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四、分子生物学展望(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般掌握:本章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就不同阶段介绍一 些典型的科学家及其研究结果。分子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可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相关的介 绍资料。 第二章基因组的结构(8学时) 一、复习DNA和RNA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 1.核酸的基本组成 2.双螺旋结构多态性 1)B型DNA 2)A型DNA 3)Z型DN 3.理化性质 )紫外吸收峰 2)变性 3)复性 4)orther/Southem杂交技术原理 4.结构信周 )氢键 2)大沟、小沟的识别基团 二、基因与基因组的含义 基因组 基因组的结构的含义 三、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1.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 1》大小 2)非编码序列、重叠基因等结构特点。 2。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大小 2)操纵子等结构特点 3.真核生物基因组 1)结构特点 2)C值与C值理 3)重复序列 星DNA 4)断裂基因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5)基因家族,基因扩增 6)非编码序列
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 4. 20 世纪 90 年代→现在,基因组和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现状) 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 DNA 的重组技术 2.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3.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4.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四、分子生物学展望(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与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般掌握:本章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就不同阶段介绍一 些典型的科学家及其研究结果。分子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可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相关的介 绍资料。 第二章 基因组的结构(8 学时) 一、复习 DNA 和 RNA 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 1. 核酸的基本组成 2. 双螺旋结构多态性 1) B 型 DNA 2) A 型 DNA 3) Z 型 DNA 3. 理化性质 1) 紫外吸收峰 2) 变性 3) 复性 4) Northern/Southern 杂交技术原理 4. 结构信息 1) 氢键 2) 大沟、小沟的识别基团 二、基因与基因组的含义 1.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含义 2. 基因组、基因组的结构的含义。 三、基因组结构的特点 1. 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 1) 大小 2) 非编码序列、重叠基因等结构特点。 2. 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1) 大小 2) 操纵子等结构特点 3. 真核生物基因组 1) 结构特点 2) C 值与 C 值悖理 3) 重复序列、卫星 DNA 4) 断裂基因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5) 基因家族,基因扩增 6) 非编码序列

四、原核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装和结构特点 1,真核生物核小体 1)组成 2)组蛋白的种类、作用及修饰 2.染色体高级结构组装 1)30nm纤丝 2)辐射的环 3)常垫色质和异染色质 3. 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装和结构特点 五、几种重要的模式生物简介(作为模式生物的优点) 1.什么是模式生物? 2如句洗择揽式生物 3几种常见的模式生物 1)噬菌体:噬菌体的两种生长类型一裂解型和温和型:噬菌体生长的检测 噬菌斑和一步生长曲线:噬菌体杂交和互补实验:转导和重组DN 2)细菌:生长检测:质粒:性结合、噬菌体介导的转导和DNA介导的转化: 克隆载体:转座子:细菌在分子生物学中的作用、应用及展望 3)酿酒酵母:单倍体和双倍体:易精确突变: 4)秀丽新小杆线虫:生活史:细胞谱系:细胞调亡途径发现:RNAi现象发 5)黑腹果蝇:生活史:第一个基因图谱:遗传嵌合体:转基因 6)小鼠:干细胞:转基因:同源重组:表观遗传 7)拟南芥:有花植物:植物功能基因组 4.模式生物的一般特点 重点掌握:基因与基因组的含义,C值与C值停理的概念,断裂基因的概念(包括内含子 外显子):原核与真核基因组结构的特点:组蛋白的种类、作用及修饰:染色体的组装和绍 构特点:几种模式生物的特点: 一般掌握:基因家族、基因扩增的内容:模式生物的优缺点及其利用:变性和复性 第三章 复制(8学时) 一、DNA复制的概况 1.DNA的半保留复制机理 )半保留复制定义 2)Meselson和Stahl实验 2.复制起点、方向和速度 )复制叉、复制眼定义 2)复制子定义 3)复制起点定义 4)复制方向及速度 3.复制的几种主要方式 I)线性DNA双链的复能 2)环状DNA的复制 a0型复制
四、原核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装和结构特点 1. 真核生物核小体 1) 组成 2) 组蛋白的种类、作用及修饰 2. 染色体高级结构组装 1) 30nm 纤丝 2) 辐射的环 3)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3. 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装和结构特点 五、几种重要的模式生物简介(作为模式生物的优点) 1. 什么是模式生物? 2. 如何选择模式生物? 3. 几种常见的模式生物 1)噬菌体:噬菌体的两种生长类型—裂解型和温和型;噬菌体生长的检测- 噬菌斑和一步生长曲线;噬菌体杂交和互补实验;转导和重组 DNA 2) 细菌:生长检测;质粒;性结合、噬菌体介导的转导和 DNA 介导的转化; 克隆载体;转座子;细菌在分子生物学中的作用、应用及展望 3) 酿酒酵母:单倍体和双倍体;易精确突变; 4) 秀丽新小杆线虫:生活史;细胞谱系;细胞凋亡途径发现;RNAi 现象发 现 5) 黑腹果蝇:生活史;第一个基因图谱;遗传嵌合体;转基因 6) 小鼠:干细胞;转基因;同源重组;表观遗传 7) 拟南芥:有花植物;植物功能基因组 4.模式生物的一般特点 重点掌握:基因与基因组的含义,C 值与 C 值悖理的概念,断裂基因的概念(包括内含子, 外显子);原核与真核基因组结构的特点;组蛋白的种类、作用及修饰;染色体的组装和结 构特点;几种模式生物的特点; 一般掌握: 基因家族、基因扩增的内容;模式生物的优缺点及其利用;变性和复性。 第三章 复制(8 学时) 一、DNA 复制的概况 1. DNA 的半保留复制机理 1) 半保留复制定义 2) Meselson 和 Stahl 实验 2. 复制起点、方向和速度 1) 复制叉、复制眼定义 2) 复制子定义 3) 复制起点定义 4) 复制方向及速度 3. 复制的几种主要方式 1) 线性 DNA 双链的复制 2) 环状 DNA 的复制 a. θ 型复制

b.滚环复制 c.D环复制 二、原枝生物DNA复制(Ecol 1.DNA复制相关酶和蛋白的性质及功能 1)解螺旋酶 2)单链结合蛋白 3)引物酶 4)DNA聚合酶I、Ⅱ、Ⅲ 5)旋转酶 6)连接前 2.DNA复制时程 1)复制起始 复制起点序列特点 6 复制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2)复制延件 a.复制体定义 b.复制体组成及作用 c.半不连续复制 半不连续复肃 n) 前导链和后随链定义 ii 冈崎片段定义 d.复制方式(回环模型) 3)复制终止 三、真核生物DNA复制 1,DNA复制相关酶及蛋 1)DNA聚合酶U引发酶复合物 2)复制蛋白A(replication proteinA,RPA) 3)复制因子C(replication factor C,RFC) 4)增殖细胞核抗原(antigen,pCNA) S)DNA聚合酶 6)FENI和RNase H 7)DNA解旋酶 3.直核生物DNA复制过程 4.端粒及三链、四链DNA结构功能 5.原核与真核生物DNA复制E 四、 复制的忠实性控制 忠实性控制的两个“关卡 重点掌握:DNA的半保留复制概念,复制眼、复制叉、复制子、复制体、端粒的概念DNA 聚合酶I、Ⅱ、Ⅲ的性质及功能:复制的起始、延伸:影响复制准确的因素等内容,线性DNA 末端的复制和复制忠实性的控制,PCR的技术原理。 一般掌握:DNA复制相关蛋白的功能,复制的终止,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及三链、四链DNA 的结构,核小体重塑和组蛋白修饰,PCR的应用。 第四章DNA损伤修复(4学时)
b. 滚环复制 c. D-环复制 二、原核生物 DNA 复制(E.coli) 1. DNA 复制相关酶和蛋白的性质及功能 1) 解螺旋酶 2) 单链结合蛋白 3) 引物酶 4) DNA 聚合酶 I、II、III 5) 旋转酶 6) 连接酶 2. DNA 复制过程 1) 复制起始 a. 复制起点序列特点 b. 复制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2) 复制延伸 a. 复制体定义 b. 复制体组成及作用 c. 半不连续复制 i) 半不连续复制定义 ii) 前导链和后随链定义 iii) 冈崎片段定义 d. 复制方式(回环模型) 3) 复制终止 三、真核生物 DNA 复制 1. DNA 复制相关酶及蛋白 1) DNA 聚合酶 α/引发酶复合物 2) 复制蛋白 A(replication protein A,RPA) 3) 复制因子 C(replication factor C,RFC) 4)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5) DNA 聚合酶 6) FEN1 和 RNase HI 7) DNA 解旋酶 3. 真核生物 DNA 复制过程 4. 端粒及三链、四链 DNA 结构功能 5. 原核与真核生物 DNA 复制区别 四、DNA 复制的忠实性控制 忠实性控制的两个“关卡” 重点掌握:DNA 的半保留复制概念,复制眼、复制叉、复制子、复制体、端粒的概念 DNA 聚合酶 I、II、III 的性质及功能;复制的起始、延伸;影响复制准确的因素等内容,线性 DNA 末端的复制和复制忠实性的控制,PCR 的技术原理。 一般掌握:DNA 复制相关蛋白的功能,复制的终止,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及三链、四链 DNA 的结构,核小体重塑和组蛋白修饰,PCR 的应用。 第四章 DNA 损伤修复(4 学时)

一、DNA损伤的类型及原因 1,城基的股落 碱基(或糖苷)的改变 3 错误碱县 4.碱基的插入或缺失 5.嘧啶碱基二聚化辐射 6.DNA链断裂 7.3”一脱氧核糖片段 DNA链间共价交联 二、DNA损伤的修复机制 1.错配修复 2.碱基切除修复 3.。核苷酸切除修复 DNA的直接修复/光复活 5 双链断裂/重组修复 6,DNA聚合酶Y家族 重点掌握:DA损伤的原因、类型和修复机制。 一般掌握: 突变、诱变和造成损伤的类型及相应的修复方法 第五章 转录(10学时) “、概述 1.有义链和反义链定义 2.RNA合成的其本特性 原核生物RNA的合成(E coli ,Ecoi的RNA聚合酶组成及功能 2.启动子结构与转录起始 3.转录延伸与转录泡 4.转录终止(终止子、依赖p因子的终止子、不依赖P因子的终止子) 5加T 三、 真核生物RNA合成 I,RNA聚合酶种类及功能 2.启动子结构特点及功能 3.增强子结构与作用 4.转录后的加工(5帽子,3Po(A),剪接(选择性剪接和反式剪接),RNA编 辑和修饰 5.RNA合成忠实性控制 四、微RNA和RNAi L.微RNA的基因组学 2.撤RNA的合成 3.微RNA的调控机理和RNAi 五、逆转录 1,逆转录酶作用 2.逆转录过程
一、DNA 损伤的类型及原因 1. 碱基的脱落 2. 碱基(或糖苷)的改变 3. 错误碱基 4. 碱基的插入或缺失 5. 嘧啶碱基二聚化/辐射 6. DNA 链断裂 7. 3’-脱氧核糖片段 8. DNA 链间共价交联 二、DNA 损伤的修复机制 1. 错配修复 2. 碱基切除修复 3. 核苷酸切除修复 4. DNA 的直接修复/光复活 5. 双链断裂/重组修复 6. DNA 聚合酶 Y 家族 重点掌握: DNA 损伤的原因、类型和修复机制。 一般掌握: 突变、诱变和造成损伤的类型及相应的修复方法 第五章 转录(10 学时) 一、概述 1. 有义链和反义链定义 2. RNA 合成的基本特性 二、原核生物 RNA 的合成(E.coli) 1. E.coli 的 RNA 聚合酶组成及功能 2. 启动子结构与转录起始 3. 转录延伸与转录泡 4. 转录终止(终止子、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 5. 加工 三、真核生物 RNA 合成 1. RNA 聚合酶种类及功能 2. 启动子结构特点及功能 3. 增强子结构与作用 4. 转录后的加工(5`帽子,3`Poly(A),剪接(选择性剪接和反式剪接),RNA 编 辑和修饰) 5. RNA 合成忠实性控制 四、微 RNA 和 RNAi 1. 微 RNA 的基因组学 2. 微 RNA 的合成 3. 微 RNA 的调控机理和 RNAi 五、逆转录 1. 逆转录酶作用 2. 逆转录过程

重点掌握:有义链、反义链的概念,RNA合成的基本特性:原核与真核RNA聚合酶的组成 及作用:原核与真核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结构与作用:转录泡与转录延伸:终止子与转录 终止。微RNA的基因组学、合成及调控机理(RNA)和逆转录过程 一般掌握:增强子结构与作用:转录后的加工和逆转录过程等内容。 一般了解:真核RNA聚合酶I、Ⅲ的启动子结构。了解病毒的复制、转录、装配:噬菌 体、RNA病毒的复制方式:肿瘤病毒: 第六章 翻译(8学时) 一、遗传密码 1.遗传密码及其破译 2.遗传密码性质 3.遗传密码突变的影响 二、tRNA L,tRNA结构 2.tRNA功能 3.tRNA种类 4。氨酰一RNA合成酶的结构和功能 三、核糖体 1。核糖体的结构 2.RNA结构及功能 3.核糖体的功能 四、过程 12 模板mRNA结构特点简介 氨基酸的 活化 3.翻译的起安 4.肽链的证伸 久要自顺肉虹专有程 5.肚薛的终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原核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五、蛋白质转运机制 1.翻译一转运同步机制 2.翻译后转运机制 蛋白质的降解 重点掌握:遗传密码的特点:核糖体的组成,活性部位:RNA的结构特点及作用:氨酰-RNA 合成酶的作用:mRNA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合成过程。 一般掌握:遗传密码的解译、突变:核糖体的自我组装:抑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蛋白质的 修饰。 一般了解:蛋白质的折叠:信号肽假说 第七章基因表达的调控(10学时)
重点掌握:有义链、反义链的概念,RNA 合成的基本特性;原核与真核 RNA 聚合酶的组成 及作用;原核与真核 RNA 聚合酶 II 启动子结构与作用;转录泡与转录延伸;终止子与转录 终止。微 RNA 的基因组学、合成及调控机理(RNAi)和逆转录过程 一般掌握: 增强子结构与作用;转录后的加工和逆转录过程等内容。 一般了解: 真核 RNA 聚合酶 I、III 的启动子结构。了解病毒的复制、转录、装配;噬菌 体、RNA 病毒的复制方式;肿瘤病毒; 第六章 翻译(8 学时) 一、遗传密码 1. 遗传密码及其破译 2. 遗传密码性质 3. 遗传密码突变的影响 二、tRNA 1. tRNA 结构 2. tRNA 功能 3. tRNA 种类 4. 氨酰-tRNA 合成酶的结构和功能 三、核糖体 1. 核糖体的结构 2. rRNA 结构及功能 3. 核糖体的功能 四、过程 1. 模板 mRNA 结构特点简介 2. 氨基酸的活化 3. 翻译的起始 4. 肽链的延伸 5. 肽链的终止 6. 蛋白质前体的加工与折叠 7.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8. 原核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五、蛋白质转运机制 1. 翻译-转运同步机制 2. 翻译后转运机制 3. 核定位蛋白的转运机制 4. 蛋白质的降解 重点掌握:遗传密码的特点;核糖体的组成,活性部位;tRNA 的结构特点及作用;氨酰-tRNA 合成酶的作用;mRNA 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合成过程。 一般掌握:遗传密码的解译、突变;核糖体的自我组装;抑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蛋白质的 修饰。 一般了解: 蛋白质的折叠;信号肽假说 第七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10 学时)

一、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今 2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总论 二 原核 因表达调控各例 1.操纵子学说 2.操纵基因的结构 3.DNA结合功能域及与蛋白相互作用功能域 4.转录起始的调控 )乳糖操纵了 负调控机制 6 正调控机制 5.转录起始后的调控 1)色氨酸操纵子 阻遏系统 弱化机 6.入噬菌体的调控层次(选择讲) 三、直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 1.从酵母到哺乳动物转录调节的保守机制 )活化子的DNM结合与激活功能的分 2) D结合域(锌指 古构 、拉链结构等 2.通过真核生物活化子募集基因结合的蛋白复合物 1)绝缘子 2)信号整合 3)组合控制:例0基因,干扰素,酵母交配型信号转导及其对转录调节子 的控制 3.转录抑制于 4.组蛋自与DNA修饰导致的基因“沉默 (表观遗传学) 1)组蛋白修饰 )1DNA甲其化 5.转录起始后的基因调节:选择性剪接 基因调节中的 siRNA和microRN 四、发有的基因调控*(可选 1.三种不同的策略指导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表达不同的基因组合 2.果蝇胚胎发育的分子生物学 3.高等植物花发有的基因调搭 重点掌握:基因表达、组成蛋白与调节蛋白、阻過物、辅阻過物、诱导物、正调控与负调料 等概念:操纵子学说:乳糖操纵子的负调控与正调控机制:色氨酸操纵子结构的阻遏系统和 衰减,转录弱化作用调节,真核生物表达调控的特点。 一般掌提:操纵基因的结构,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的结合、其它操纵子内容,变构,不同 水平的调控,原核与真核生物表达调控的相同即不同之处 第八章 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热点(4学时) 一、人类基因组计
一、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1. 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 2.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总论 二、原核基因表达调控各例 1. 操纵子学说 2. 操纵基因的结构 3. DNA 结合功能域及与蛋白相互作用功能域 4. 转录起始的调控 1) 乳糖操纵子 a. 负调控机制 b. 正调控机制 5. 转录起始后的调控 1) 色氨酸操纵子 a. 阻遏系统 b. 弱化机制 6. λ噬菌体的调控层次(选择讲) 三、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 1. 从酵母到哺乳动物转录调节的保守机制 1) 活化子的 DNA 结合与激活功能的分离 2) DNA 结合域(锌指结构、拉链结构等) 2. 通过真核生物活化子募集基因结合的蛋白复合物 1) 绝缘子 2) 信号整合 3) 组合控制: 例 HO 基因,干扰素,酵母交配型信号转导及其对转录调节子 的控制 3. 转录抑制子 4. 组蛋白与 DNA 修饰导致的基因“沉默”(表观遗传学) 1) 组蛋白修饰 2) DNA 甲基化 5. 转录起始后的基因调节:选择性剪接 6. 基因调节中的 RNA:siRNA 和 microRNA 四、发育的基因调控*(可选) 1. 三种不同的策略指导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表达不同的基因组合 2. 果蝇胚胎发育的分子生物学 3. 高等植物花发育的基因调控 重点掌握:基因表达、组成蛋白与调节蛋白、阻遏物、辅阻遏物、诱导物、正调控与负调控 等概念;操纵子学说;乳糖操纵子的负调控与正调控机制;色氨酸操纵子结构的阻遏系统和 衰减,转录弱化作用调节,真核生物表达调控的特点。 一般掌握: 操纵基因的结构,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的结合、其它操纵子内容,变构,不同 水平的调控,原核与真核生物表达调控的相同即不同之处 第八章 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热点(4 学时)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

1,计划的进展及其重要意义 鸟枪法 列分析 二、比较基因组学(选择讲 1.研究内容 2许多动物含有几平完全相同的基因 3.进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的三种途名 4.改变动物形态的实验技术 甲壳类和昆虫 物形态的改变 6.基因组进化和人类起源生 三、功能基因组学 1.转录组学研究进周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四、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 1.计划内容、意义 2.完成情况 五、人类元基因组计别 一般掌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比较基因组学进展,HpMp,人类元基因组计划的研 究现状,已经测序的生物及未近来列入次序计划的生物 第九章 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18学时) 一、绪论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 3.基因工程的安全性分析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 1核酸的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0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脉冲场电泳 2.核酸分子杂交 1)Southern杂交 2)Northern杂交 3)Wes 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引言 2)PCR技术原理 3)PCR循环的温度和时间 4)参与PCR反应的主要成分 聚合南 链式反应的类型 6)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应用 4.DNA测序技术 I)Sanger-Coulson法
1. 计划的进展及其重要意义 2. 四大图谱和主要内容 3. 鸟枪法序列分析技术 二、比较基因组学(选择讲) 1. 研究内容 2. 许多动物含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基因 3. 进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的三种途径 4. 改变动物形态的实验技术 5. 甲壳类和昆虫类动物形态的改变 6. 基因组进化和人类起源蛋 三、功能基因组学 1.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2. 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3.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四、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 1. 计划内容、意义 2. 完成情况 五、人类元基因组计划 一般掌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比较基因组学进展,HapMap,人类元基因组计划的研 究现状,已经测序的生物及未近来列入次序计划的生物 第九章 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18 学时) 一、绪论 1.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2. 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 3. 基因工程的安全性分析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 1. 核酸的凝胶电泳 1) 琼脂糖凝胶电泳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 脉冲场电泳 2. 核酸分子杂交 1) Southern 杂交 2) Northern 杂交 3) Western 杂交 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 引言 2) PCR 技术原理 3) PCR 循环的温度和时间 4) 参与 PCR 反应的主要成分 5) 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类型 6)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应用 4. DNA 测序技术 1) Sanger-Coulson 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八章).docx
- 安徽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大学:《发酵工程》课程各章思考题.doc
- 安徽大学:《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发酵培养基的灭菌及相关设备.ppt
- 安徽大学:《发酵工程》课程教学大纲.doc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表面展示技术(外源基因的表面展示 The Surface display of foreign gene).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蛋白质组学.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转基因动物技术.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基因工程与干细胞工程.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基因芯片.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核酸的分子杂交.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基因文库构建与筛选.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核酸的序列测定.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核酸的体外扩增.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遗传信息的表达.ppt
-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任课教师:宋方洲、马永平、易发平、刘智敏、卜友泉).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共十七个实验).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共六个实验).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自编教材)英文版生物化学.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自编教材)英文版分子生物学.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自编教材)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4 DNA Damage and Repair.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2 Structure of Genome.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1 Introduc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3 DNA replication.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6 The Biosynthesis of Protein(Translation).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5 Biosynthesis of RNA.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9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Gene Engineering.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7 The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8 The Hot Topics in Genomics and Post-Genome Era.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4 DNA damage and repair.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3 DNA replication.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1 Introduc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2 Structure of Genome.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or 6 The biosynthesis of protein(translation).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5 Biosynthesis of RNA.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