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延安大学:《病理学 Pathology》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库,附答案)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X
文档页数:11
文件大小:26.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延安大学:《病理学 Pathology》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库,附答案)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是非题 1.根据胃癌组织是否有转移将胃癌分成早期胃癌和中晩期胃癌。() 2.当肝细胞灶性坏死,并有肝细胞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时称肝硬化。O 3.十二指肠溃疡病很少癌变或不癌变。O 4.卵巢的 krukenberg瘤,原发灶应首先考虑在胃肠道等器官。() 5.由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均称为原发性肝癌。O 6.毛玻璃样肝细胞多见于 HBsAg携带者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O 7.慢性胃溃疡肉眼形态通常是直径2cm以内,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似刀割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时最有诊断意义的是炎性细胞浸润粘膜浅层,固有腺体无明显变化。O 9.门脉性肝硬化后期可导致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的后果。( 10.胃癌只要有转移的均不能称为早期胃癌。() 11.中晚期食道癌肉眼分型有平坦型、溃疡型、髓质型及缩窄型。() 12.慢性萎缩性胃炎分级的根据是胃固有腺萎缩的程度。() 13.胃癌组织浸润到粘膜肌层时,属中晚期胃癌。( 14.慢性肝炎分为黄疽型肝炎及无黄疽型肝炎两种。O 15.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切片(H)中不出现毛玻璃样肝细胞。O 16.肠上皮化生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0 17.判断胃癌的早、晚期主要根据其是否有转移。() 18.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19.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是非题 1.根据胃癌组织是否有转移将胃癌分成早期胃癌和中晚期胃癌。( ) 2.当肝细胞灶性坏死,并有肝细胞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时称肝硬化。() 3.十二指肠溃疡病很少癌变或不癌变。() 4.卵巢的 krukenberg 瘤,原发灶应首先考虑在胃肠道等器官。( ) 5.由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均称为原发性肝癌。() 6.毛玻璃样肝细胞多见于 HBsAg 携带者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 7.慢性胃溃疡肉眼形态通常是直径 2cm 以内,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似刀割状。( ) 8.慢性浅表性胃炎时最有诊断意义的是炎性细胞浸润粘膜浅层,固有腺体无明显变化。() 9.门脉性肝硬化后期可导致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的后果。( ) 10.胃癌只要有转移的均不能称为早期胃癌。( ) 11.中晚期食道癌肉眼分型有平坦型、溃疡型、髓质型及缩窄型。( ) 12.慢性萎缩性胃炎分级的根据是胃固有腺萎缩的程度。( ) 13.胃癌组织浸润到粘膜肌层时,属中晚期胃癌。 () 14.慢性肝炎分为黄疽型肝炎及无黄疽型肝炎两种。() 15.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切片(HE)中不出现毛玻璃样肝细胞。() 16.肠上皮化生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 17.判断胃癌的早、晚期主要根据其是否有转移。 ( ) 18.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 19.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 )

20.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硬化,称为门脉性肝硬化。() 21.胃癌最多见的是种植性转移。() 二、填空题 1.门脉性肝硬化镜下病变特点是。 2.病毒性肝炎是变质性炎症,其中变性包括、;坏死包括 3.最易发展为肝硬化的病毒性肝炎是、。 4.门脉高压症常见的侧支循环途径为、、。 5.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有、 6.溃疡病的结局及合并症是、、、 7.国际肝脏研究会IASH的分类命名标准,肝硬化的类型有、、 8.早期胃癌是指。 9.在我国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坏死后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 10.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好发部位分别是、、 11.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有、、。镜下类型有、 12.溃疡病底部镜下由浅入深依次为、、、四层 13.门脉性肝硬化的后果有 14.门脉高压症常出现的临床表现、、、 三、名词解释 革囊胃( linitisplastica),点状坏死( spotty necrosis), Barret食管, 早期胃癌( earlygastric carcionma),携带者状态( carrier state), 急性红色肝萎缩,碎片状坏死( piecemeal necrosis),假小叶( pseudolobuli)

20.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硬化,称为门脉性肝硬化。() 21.胃癌最多见的是种植性转移。( ) 二、填空题 1.门脉性肝硬化镜下病变特点是。 2.病毒性肝炎是变质性炎症,其中变性包括、;坏死包括、。 3.最易发展为肝硬化的病毒性肝炎是、。 4.门脉高压症常见的侧支循环途径为、、。 5.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有、、、、、。 6.溃疡病的结局及合并症是、、、。 7.国际肝脏研究会 IASH 的分类命名标准,肝硬化的类型有、、、。 8.早期胃癌是指。 9.在我国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坏死后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是。 10.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好发部位分别是、、。 11.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有、、。镜下类型有、、。 12.溃疡病底部镜下由浅入深依次为、、、四层。 13.门脉性肝硬化的后果有、。 14.门脉高压症常出现的临床表现、、、。 三、名词解释 革囊胃(linitisplastica),点状坏死(spotty necrosis),Barrett 食管, 早期胃癌(earlygastric carcionma),携带者状态(carrier state), 急性红色肝萎缩,碎片状坏死(piecemeal necrosis),假小叶(pseudolobule)

桥接坏死( bridgingcecrosis),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早期肝癌( early carcinoma of liver),嗜酸性小体( Acidophilicbody),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 metaplasia), 毛玻璃样肝细胞,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门静脉高压症 四、选择题 单选题 1.早期胃癌最多见的类型是: A.隆起型B.表浅型C.表浅凹陷型 D.表浅平坦型E.凹陷型 2.我国门脉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B.营养缺乏C.毒物中毒 D.病毒性肝炎E.药物中毒 3.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坏死多为 A.碎片状坏死B.凝固性坏死 C.桥接坏死D.大片坏死E.点状坏死 4.下列哪项不是胃溃疡的并发症 A.穿孔B.出血C.反复发作 D.癌变E.幽门狭窄 5. krukenberg氏瘤是指 A.卵巢的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B.卵巢腺癌 C.卵巢粘液性腺囊癌 D.腺癌伴广泛转移

桥接坏死(bridgingcecrosis),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早期肝癌(early carcinoma of liver),嗜酸性小体(Acidophilicbody),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毛玻璃样肝细胞,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门静脉高压症 四、选择题 单选题 1.早期胃癌最多见的类型是: A.隆起型 B.表浅型 C.表浅凹陷型 D.表浅平坦型 E.凹陷型 2.我国门脉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 B.营养缺乏 C.毒物中毒 D.病毒性肝炎 E.药物中毒 3.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坏死多为 A.碎片状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桥接坏死 D.大片坏死 E.点状坏死 4.下列哪项不是胃溃疡的并发症 A.穿孔 B.出血 C.反复发作 D.癌变 E.幽门狭窄 5.krukenberg 氏瘤是指 A.卵巢的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B.卵巢腺癌 C.卵巢粘液性腺囊癌 D.腺癌伴广泛转移

E.卵巢的转移性粘液腺癌 6.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 A.脾大B.肝大C.食道静脉曲张 D.痔核形成E.腹水 7.胃溃疡病最常见的部位是: A.胃窦部小弯侧B.胃大弯近幽门处 C.胃小弯D.胃大弯E.胃体部 8.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 A.尚未侵犯粘膜下层B.未突破基底膜 C.未侵犯到浆膜层D.浸润到粘膜肌层E.未浸润到肌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9.关于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气球样变B.嗜酸性变C.肝细胞再生 D.结缔组织增生E.溶解性坏死 10.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 A.溃疡位置多在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壁或后壁B.溃疡较浅 C.易愈合D.溃疡大小多为1cm以内 E.以上都是 11.毛玻璃样肝细胞内嗜酸性颗粒的性质是: A.包涵体B.嗜酸性坏死 C.细胞内玻变D.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E.肿胀的内质网和线粒体

E.卵巢的转移性粘液腺癌 6.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的表现: A.脾大 B.肝大 C.食道静脉曲张 D.痔核形成 E.腹水 7.胃溃疡病最常见的部位是: A.胃窦部小弯侧 B.胃大弯近幽门处 C.胃小弯 D.胃大弯 E.胃体部 8.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 A.尚未侵犯粘膜下层 B.未突破基底膜 C.未侵犯到浆膜层 D.浸润到粘膜肌层 E.未浸润到肌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9.关于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气球样变 B.嗜酸性变 C.肝细胞再生 D.结缔组织增生 E.溶解性坏死 10.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 A.溃疡位置多在十二指肠球部的前壁或后壁 B.溃疡较浅 C.易愈合 D.溃疡大小多为 1cm 以内 E.以上都是 11.毛玻璃样肝细胞内嗜酸性颗粒的性质是: A.包涵体 B.嗜酸性坏死 C.细胞内玻变 D.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E.肿胀的内质网和线粒体

12.胃溃疡病的合并症最常见的是: A.梗阻B.穿孔C.出血 D.癌变E.粘连 13.门脉高压症不包括: A.胃肠淤血B.脾肿大C.腹水 D.侧支循环形成E.黄疸 14.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于: A.胃窦部B.胃大弯C.胃小弯 D.贲门E.胃底部 15.早期胃癌的诊断标准是: A.癌肿大小不超过2cm B.局部淋巴结无转移 C.癌肿浸润深达肌层 D.癌肿浸润未超过浆膜层 E.瘤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16.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 A.脾肿大B.胃肠道淤血C.蜘蛛痣 D.腹水E.侧支循环形成 17.下列病变中癌变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十二指肠溃疡B.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增生 C.浅表性胃炎D.肥厚性胃炎

12.胃溃疡病的合并症最常见的是: A.梗阻 B.穿孔 C.出血 D.癌变 E.粘连 13.门脉高压症不包括: A.胃肠淤血 B.脾肿大 C.腹水 D.侧支循环形成 E.黄疸 14.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于: A.胃窦部 B.胃大弯 C.胃小弯 D.贲门 E.胃底部 15.早期胃癌的诊断标准是: A.癌肿大小不超过 2cm B.局部淋巴结无转移 C.癌肿浸润深达肌层 D.癌肿浸润未超过浆膜层 E.瘤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16.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 A.脾肿大 B.胃肠道淤血 C.蜘蛛痣 D.腹水 E.侧支循环形成 17.下列病变中癌变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十二指肠溃疡 B.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增生 C.浅表性胃炎 D.肥厚性胃炎

B.疣状胃炎 18.目前认为与肝癌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原因有: A.乙型病毒性肝炎B.肝硬化 C.黄曲霉毒素D.亚硝胺 E.以上都是 五、问答题 1.试述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2.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引起的病变有哪些? 3.简述胃癌的扩散途径及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哪些? 4.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大体和镜下特点。 5.试述溃疡病的大体、镜下特点及结局与并发症。 6.临床上为什么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7.试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8.简述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原因。侧枝循环有哪几条 9.试述肝炎、肝硬化、肝癌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演进。 10.门硬化、坏死后性、胆汁性肝硬化如何鉴别

B.疣状胃炎 18.目前认为与肝癌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原因有: A.乙型病毒性肝炎 B.肝硬化 C.黄曲霉毒素 D.亚硝胺 E.以上都是 五、问答题 1.试述急性普通型肝炎的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2.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引起的病变有哪些? 3.简述胃癌的扩散途径及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哪些? 4.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大体和镜下特点。 5.试述溃疡病的大体、镜下特点及结局与并发症。 6.临床上为什么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7.试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8.简述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原因。侧枝循环有哪几条? 9.试述肝炎、肝硬化、肝癌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演进。 10.门硬化、坏死后性、胆汁性肝硬化如何鉴别

、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填空题 1.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所取代,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宽窄比较一致,内有少量淋巴细胞 和单核细胞浸润,并可见小胆管增生 2.细胞水肿、嗜酸性变、嗜酸性坏死、溶解性坏死 3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 4.食管-胃底静脉丛曲张、直肠静脉丛曲张、腹壁静脉丛曲张 5.性普通型肝炎、慢性轻度普通型肝炎、慢性中度普通型肝炎、慢性重度普通型肝炎、急性重型肝 炎、亚急性重型肝炎 6.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 7.大结节型、小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不全分割型 8.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9.病毒性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 0.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部、胃窦部小弯侧、直肠、乙状结肠 11.巨块型、多结节型、弥漫型。镜下类型有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细胞型肝癌 12.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 13.脉高压症、肝功能障碍 14.慢性瘀血性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形成、胃肠瘀血、水肿 名词解释 革囊胃( linitisplastica):胃癌组织向胃壁弥漫性浸润,导致胃壁普遍増厚,变硬,胃腔变小,状 如皮革

一、是非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1× 二、填空题 1.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所取代,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宽窄比较一致,内有少量淋巴细胞 和单核细胞浸润,并可见小胆管增生 2.细胞水肿、嗜酸性变、嗜酸性坏死、溶解性坏死 3 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 4.食管-胃底静脉丛曲张、直肠静脉丛曲张、腹壁静脉丛曲张 5.性普通型肝炎、慢性轻度普通型肝炎、慢性中度普通型肝炎、慢性重度普通型肝炎、急性重型肝 炎、亚急性重型肝炎 6.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 7.大结节型、小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不全分割型 8.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9.病毒性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 10.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部、胃窦部小弯侧、直肠、乙状结肠 11.巨块型、多结节型、弥漫型。镜下类型有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细胞型肝癌 12.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 13.脉高压症、肝功能障碍 14.慢性瘀血性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形成、胃肠瘀血、水肿 三、名词解释 革囊胃(linitisplastica):胃癌组织向胃壁弥漫性浸润,导致胃壁普遍增厚,变硬,胃腔变小,状 如皮革

点状坏死( spot necrosis):指肝小叶内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 Barrett食管:食管远端黏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胃黏膜单层柱状上皮取代,可诊断 Barrett食管,这种 化生的腺上皮可呈异性增生,可发生癌变。 早期胃癌( earlygastric carcionma):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 携带者状态( carrierstate):指无明显症状或仅为亚临床表现的慢性肝炎 急性红色肝萎缩:急性重型肝炎时,肝体积显著缩小,被膜皱缩,质地柔软,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 部分区域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因此称为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 碎片状坏死( piecemealnecrosis):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状坏死和崩解。 假小叶( pseudolobuli):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 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 桥接坏死( bridgingcecrosis):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 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 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由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 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 早期肝癌( earlycarcinoma of liver):指单个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不超过两个)直径和在3cm 以下者,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血清AFP(甲胎蛋白)阳性的原发性肝癌。 嗜酸性小体( Acidophilic body):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嗜酸性变,胞质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 失,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称为嗜酸性小体 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 metaplasia):是指病变区胃黏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的现象。在胃窦部 病变区,胃黏膜表层上皮细胞中出现分泌酸性黏液的杯状细胞、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和潘氏细胞 毛玻璃样肝细胞: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呈淡红色细颗粒状,不透明似毛玻璃,细胞内含大量的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 of liver):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可提髙到200mmH20以上,并出现腹水、脾大、胃肠道瘀血水肿 和侧支循环开放等

点状坏死(spottynecrosis):指肝小叶内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 Barrett 食管:食管远端黏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胃黏膜单层柱状上皮取代,可诊断 Barrett 食管,这种 化生的腺上皮可呈异性增生,可发生癌变。 早期胃癌(earlygastric carcionma):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 移。 携带者状态(carrierstate):指无明显症状或仅为亚临床表现的慢性肝炎。 急性红色肝萎缩:急性重型肝炎时,肝体积显著缩小,被膜皱缩,质地柔软,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 部分区域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因此称为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 碎片状坏死(piecemealnecrosis):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状坏死和崩解。 假小叶(pseudolobule):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 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 桥接坏死(bridgingcecrosis):指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 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由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 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 早期肝癌(earlycarcinoma of liver):指单个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不超过两个)直径和在 3cm 以下者,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血清 AFP(甲胎蛋白)阳性的原发性肝癌。 嗜酸性小体(Acidophilic body):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嗜酸性变,胞质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消 失,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称为嗜酸性小体。 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是指病变区胃黏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的现象。在胃窦部 病变区,胃黏膜表层上皮细胞中出现分泌酸性黏液的杯状细胞、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和潘氏细胞。 毛玻璃样肝细胞: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呈淡红色细颗粒状,不透明似毛玻璃,细胞内含大量的 HBsAg。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时,门静脉压力可提高到 200mmH2O 以上,并出现腹水、脾大、胃肠道瘀血水肿 和侧支循环开放等

四、选择题 单选题 lE.2D.3E.4C.5E.6B.7A.8E.9D.10E.11D.12C.13E.14A.15E.16C.17B.18E 五、问答题 1.急性普通型肝炎最常见。病变特点是肝脏肿大,质地软,表面光滑。镜下肝细胞出现广泛的变性, 点状坏死,变性以细胞水肿为主,表现为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淡染和气球样变,肝窦受压变窄,肝细 胞内可见淤胆现象。肝小叶内也可见个别散在的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肝小叶内与汇管区可见轻度炎细胞 浸润。黄疸型坏死稍重,毛细胆管内有淤胆和胆栓形成 临床病理联系:弥漫性肝细胞体积肿大,使肝脏体积变大,包膜紧张,引起肝区疼痛。肝细胞变质性 改变,造成肝细胞内酶释放入血,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同时还可引起多种肝功能异常,病变严重者出现黄 结局:本型肝炎患者多数在6个月内治愈,点状坏死肝细胞能完全再生修复。但乙肝、丙肝恢复较 慢,其中有一部分转变为慢性肝炎 2.(1)慢性瘀血性脾大:脾大重量増加,镜下脾窦扩张,脾小体萎缩。 (2)腹水:淡黄色透明漏出液 3)侧支循环形成:食管下段与胃底静脉丛曲张、直肠静脉丛曲张、脐周静脉丛曲张 (4)胃肠瘀血、水肿:门静脉压力升高,胃肠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胃肠壁瘀血水肿。 3.扩散途径: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 组织学类型:主要为腺癌,常见类型有管状腺癌、黏液癌,少数病例也可为腺棘皮癌或鳞状细胞 癌 4.胃镜所见:胃黏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色或灰绿色,黏膜层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黏膜下 血管透见。表面呈细颗粒状,偶有出血及糜烂。 镜下病变特点:病变区胃黏膜变薄,腺体变小,数目减少,胃小凹变浅,并可有囊性扩张:固有膜内 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病程长的可形成淋巴滤泡:胃黏膜内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常出现肠上皮化

四、选择题 单选题 1E.2D.3E.4C.5E.6B.7A.8E.9D.10E.11D.12C.13E.14A.15E.16C.17B.18E 五、问答题 1.急性普通型肝炎最常见。病变特点是肝脏肿大,质地软,表面光滑。镜下肝细胞出现广泛的变性, 点状坏死,变性以细胞水肿为主,表现为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淡染和气球样变,肝窦受压变窄,肝细 胞内可见淤胆现象。肝小叶内也可见个别散在的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肝小叶内与汇管区可见轻度炎细胞 浸润。黄疸型坏死稍重,毛细胆管内有淤胆和胆栓形成。 临床病理联系:弥漫性肝细胞体积肿大,使肝脏体积变大,包膜紧张,引起肝区疼痛。肝细胞变质性 改变,造成肝细胞内酶释放入血,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同时还可引起多种肝功能异常,病变严重者出现黄 疸。 结局:本型肝炎患者多数在 6 个月内治愈,点状坏死肝细胞能完全再生修复。但乙肝、丙肝恢复较 慢,其中有一部分转变为慢性肝炎。 2.(1)慢性瘀血性脾大:脾大重量增加,镜下脾窦扩张,脾小体萎缩。 (2)腹水:淡黄色透明漏出液。 (3)侧支循环形成:食管下段与胃底静脉丛曲张、直肠静脉丛曲张、脐周静脉丛曲张 (4)胃肠瘀血、水肿:门静脉压力升高,胃肠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胃肠壁瘀血水肿。 3.扩散途径: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 组织学类型:主要为腺癌,常见类型有管状腺癌、黏液癌,少数病例也可为腺棘皮癌或鳞状细胞 癌。 4.胃镜所见:胃黏膜由正常的橘红色变为灰色或灰绿色,黏膜层变薄,皱襞变浅,甚至消失,黏膜下 血管透见。表面呈细颗粒状,偶有出血及糜烂。 镜下病变特点:病变区胃黏膜变薄,腺体变小,数目减少,胃小凹变浅,并可有囊性扩张;固有膜内 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病程长的可形成淋巴滤泡;胃黏膜内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常出现肠上皮化 生

5.大体: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多在2cm以内。溃疡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洁净,通常穿越黏 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 镜下: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为四层:最表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覆盖:其下为一层 坏死组织;再下则见较新鲜的肉芽组织层: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陈旧瘢痕组织。 结局:愈合如果溃疡不再发生,渗出物及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排除,已被破坏的肌层不能再生,由 底部的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瘢痕组织充填修复。同时周围黏膜上皮再生覆盖溃疡面而愈合。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 6.根据氢离子的逆向弥散学说,氢离子由胃腔进入胃黏膜的弥散能力在胃窦部为胃底的15倍,而十二 指肠又为胃窦的2-3倍,据此理论,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 7.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都是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 润、肝细胞再生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变性: 细胞水肿:细胞明显肿大,胞质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为胞质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体积更 加肿大,由多角型变为圆球形,胞质几乎完全透明,称气球样变 嗜酸性变:病变肝细胞由于胞质水分脱失浓缩使肝细胞体积变小,胞质嗜酸性增强。 肝细胞坏死 嗜酸性坏死:嗜酸性变的细胞质进一步浓缩,核也缩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称为嗜 酸性小体 溶解性坏死:由严重的细胞水肿发展而来,包括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 炎性细胞的浸润: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呈散在性或灶状浸润于肝小叶或汇管区 肝细胞的再生:再生的肝细胞体积大,胞质略嗜碱性,细胞核大且深染,有时可见双核。可形成肝细 胞的结节状再生。 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増生: Kupffer细胞增生、间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増生,小胆管增生。 腹水形成原因: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门静脉系统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髙,管壁通透性増大,液体漏 入腹腔:由于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与腹水形成有关:肝功能障碍,醛固酮/抗 利尿激素灭活减少,血中水平升高,导致水钠潴留而促使腹水形成

5.大体: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多在 2cm 以内。溃疡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平坦洁净,通常穿越黏 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 镜下: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为四层:最表层由少量炎性渗出物(白细胞、纤维素)覆盖;其下为一层 坏死组织;再下则见较新鲜的肉芽组织层;最下层由肉芽组织移行为陈旧瘢痕组织。 结局:愈合如果溃疡不再发生,渗出物及坏死组织逐渐被吸收、排除,已被破坏的肌层不能再生,由 底部的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瘢痕组织充填修复。同时周围黏膜上皮再生覆盖溃疡面而愈合。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狭窄、癌变。 6.根据氢离子的逆向弥散学说,氢离子由胃腔进入胃黏膜的弥散能力在胃窦部为胃底的 15 倍,而十二 指肠又为胃窦的 2-3 倍,据此理论,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 7.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都是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 润、肝细胞再生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变性: 细胞水肿:细胞明显肿大,胞质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为胞质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体积更 加肿大,由多角型变为圆球形,胞质几乎完全透明,称气球样变。 嗜酸性变:病变肝细胞由于胞质水分脱失浓缩使肝细胞体积变小,胞质嗜酸性增强。 肝细胞坏死 嗜酸性坏死:嗜酸性变的细胞质进一步浓缩,核也缩消失,最终形成深红色浓染的圆形小体,称为嗜 酸性小体。 溶解性坏死:由严重的细胞水肿发展而来,包括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 炎性细胞的浸润: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呈散在性或灶状浸润于肝小叶或汇管区。 肝细胞的再生:再生的肝细胞体积大,胞质略嗜碱性,细胞核大且深染,有时可见双核。可形成肝细 胞的结节状再生。 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Kupffer 细胞增生、间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小胆管增生。 8.腹水形成原因: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门静脉系统的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管壁通透性增大,液体漏 入腹腔;由于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与腹水形成有关;肝功能障碍,醛固酮/抗 利尿激素灭活减少,血中水平升高,导致水钠潴留而促使腹水形成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