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球坐标系和地球椭球(2-4)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及其转换模型(2/2)

§24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及其转换模型 24.3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与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定义:站心点的法线为轴,在地平面上以子午线方向为x轴, y与x、=轴正交,指向东为正 将站心坐标轴xyz变 换成与空间坐标系的指向 致,需要如下几步: (B0,L0 (1)z坐标轴反向; (2)绕轴90+B B (3)绕z轴旋转L。 K
§2.4 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及其转换模型 2.4.3 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1、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与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定义:站心点的法线为z轴,在地平面上以子午线方向为x轴, y与x、z轴正交,指向东为正。 O ( ) 0 0 0 P B , L x z y X Y Z L B KP Q 将站心坐标轴 xyz 变 换成与空间坐标系的指向 一致,需要如下几步: (1). z 坐标轴反向; (2). 绕y轴900+B; (3). 绕z轴旋转-L

243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将站心系坐标轴变换到与三维空间 直角坐标轴指向一致时的旋转矩阵为: Z R=R:()尺,90+B)0 Yo(Bo,Lo 00 B sin Bo cos Lo -sin Lo coS Bo Cos Lo sin Bo sin Lo cos Lo cos Bo sin Lo x COS Bo sin Bo 顾及,站心系原点在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Xo(No+Ho)cos B cos Lo (No+Ho)cos Bo sin lo BJ((N(-e?)+Ho)sin Bo
2.4.3 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将站心系坐标轴变换到与三维空间 直角坐标轴指向一致时的旋转矩阵为: O ( ) 0 0 0 P B , L x z y X Y Z L B KP Q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cos 0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0 0 1 0 1 0 1 0 0 90 B B B L L B L B L L B L R Rz L Ry B 顾及,站心系原点在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 ) ( ) ( ( ) ) − + + + =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1 sin cos sin cos cos 0 0 0 N e H B N H B L N H B L Z Y X P P P

243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则,站心系坐标到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变换公式为: XX x(No+ Ho)cos bo cos L y=Y+Ry=(no+ Ho)cos Bo sin Lo Z (No(-e2)+Hosin Bo sin Bo cos Lo -sin Lo cos Bo cos Lox +-sin Bo sin Lo cos Lo cos Bo sin Lo ly cos B 0 SIn
2.4.3 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则,站心系坐标到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变换公式为: ( ) ( ) ( ( ) ) − − − + − + + + = + = z y x B B B L L B L B L L B L N e H B N H B L N H B L z y x Z Y X Z Y X P P P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cos 0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1 sin cos sin cos cos 0 0 0 R

24.3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由上式得,空间直角坐标系到站心系的变换公式为: X-X P sin b cos sin Bo sin Lo cos Bo(X-X RY-Y sin Lo cOS Z cos Bo cOS Lo cos Bo sin Lo sin Bo)(Z-ZP
2.4.3 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由上式得,空间直角坐标系到站心系的变换公式为: − − − − − − = − − − = 0 0 0 0 0 0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0 sin cos sin sin cos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P P P P P P T Z Z Y Y X X B L B L B L L B L B L B Z Z Y Y X X z y x R

243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2、站心极坐标系与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定义:由站心系原点到点的空间距离、方位角和天顶距 为坐标变量确定三维点位,称为站心极坐标系。 Dsin zoos a y= dsin Z sin A P Dcos Z 由上式,得: AZD tan(/x) tan(xcos A+ysin A)/=) x cos A+ sin A)sin Z +2 cos Z
2.4.3 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2、站心极坐标系与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定义:由站心系原点到点的空间距离、方位角和天顶距 为坐标变量确定三维点位,称为站心极坐标系。 z x o y A Z D P = D Z D Z A D Z A z y x cos sin sin sin cos 由上式,得: ( ) (( ) ) ( ) + + = + − − x A y A Z z Z x A y A z y x D Z A cos sin sin cos tan cos sin tan 1 1

243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也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AZD tan (/x) tan x+y VE+y2+=2 公式中的天顶距和方位角都归算到以法线为基准。测 量时以垂线为基准的,需要作垂线偏差改正。改正公式下 面将讲到
2.4.3 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也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 ) ( ) + + = + − − 2 2 2 1 2 2 1 tan tan x y z x y z y x D Z A 公式中的天顶距和方位角都归算到以法线为基准。测 量时以垂线为基准的,需要作垂线偏差改正。改正公式下 面将讲到

243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3、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的旋转矢量 之间的关系 若εx、E和2为空间坐标系的旋转矢量,Ox O、和o,为站心坐标系的旋转矢量。顾及旋转矢量是 平移不变量,旋转关系与坐标矢量相同 SIn cOS L o -sin Lo cos Bo cos Loo Y sin Bo sin Lo cos Lo cos Bo sin Lo o cos B 0 sin B
2.4.3 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3、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的旋转矢量 之间的关系 若x、y和z为空间坐标系的旋转矢量, x、 y和z为站心坐标系的旋转矢量。顾及旋转矢量是 平移不变量 , 旋转关系与坐标矢量相同 。 − − − = z y x Z Y X B B B L L B L B L L B L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cos 0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243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4、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的应用 1).计算基线向量的大地方位角 A= tan tan cos LoAr -sin LoAX sinB(cosL2△X+snL0△Y)+ COS BAZ 其中,B0,L为基线始端的纬度和经度 (2).绕站心系坐标轴的旋转向量有特殊意义 y O.相当于平面控制网间的旋转角
2.4.3 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4、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的应用 (1). 计算基线向量的大地方位角 ( ) − + + − = = − − B L X L Y B Z L Y L X x y A 0 0 0 0 1 1 0 0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tan tan 其中,B0 ,L0为基线始端的纬度和经度。 (2). 绕站心系坐标轴的旋转向量有特殊意义 x = − y = z 相当于平面控制网间的旋转角

243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4).计算卫星的高度角和方位角 卫星Q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可用其站心坐标xQ、y计算。 tan d tan Xo cos Ao+ yo sin
2.4.3 站心地平坐标系及其应用 (4). 计算卫星的高度角和方位角 卫星Q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可用其站心坐标xQ、yQ计算。 + = = − − Q Q Q Q Q Q Q Q Q x A y A z x y A cos sin tan tan 1 1

24.4两个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间的转换模型 Bursa-Wof模型 转换参数包括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与 个尺度参数 Z Z X X |=+(+oD)R(sx,61,E2)y Zi R为前面所述的旋转矩阵。当旋x 转角为小角度时,上式可简化为: X x|=|x+(+0)-2 YX
2.4.4 两个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间的转换模型 1、Bursa - Wolf 模型 转换参数包括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与一 个尺度参数。 ( ) ( ) + + = i i i X Y Z i i i Z Y X Z Y X Z Y X 1 , , 0 0 0 R R为前面所述的旋转矩阵。当旋 转角为小角度时,上式可简化为: ( ) − − − + + = i i i Y X Z X Z Y i i i Z Y X Z Y X Z Y X 1 1 1 1 0 0 0 X Y Z Z Y X O O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球坐标系和地球椭球(2-4)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及其转换模型(1/2).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球坐标系和地球椭球(2-3)椭球面上大地坐标的计算.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球坐标系和地球椭球(2-2)大地线.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球坐标系和地球椭球(2-1)概述.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地形测量.ppt
- 河海大学:《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上)第一章 绪论(李浩)、第二章 摄影的基本知识与影像误差处理、第三章 单张航摄像片解析.ppt
- 河海大学:《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下)第八章 数字地面模型概述、第九章 像片纠正、正射投影技术及综合法测图、第十章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知识、第十一章 摄影测量的外业.ppt
- 河海大学:《摄影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第四章 立体观察和立体量测、第五章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第六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第七章 解析立体测图仪及立体测图作业.ppt
- 《GTS全站仪——拓普康全站技术》讲义.ppt
- 《铁路公路曲线测设》讲义.doc
- 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道路工程测量.ppt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大坝变形观测(马斌).ppt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渠道测量 Measuring ditches.ppt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隧洞施工测量 Construction and measuring in hollows.ppt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大坝施工测量 Construction and measure on dam.ppt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The basic work of construction.ppt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 The basic knowledge of an aerial survey.ppt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Relief Map.ppt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地形图测绘(下).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地球坐标系和地球椭球(2-5)参心坐标系和参考椭球.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3-1)地图投影概述.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3-2)正形投影与高斯-克吕格投影(3-3)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和反算公式.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3-4)平面子午线收敛角和长度比(3-5)高斯投影距离与方向改化以及坐标方位角.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3-6)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3-7)局部区域中的高斯投影及相应的区域性椭球.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国家坐标系的建立与国家控制网的平差.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城市及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与数据处理(5-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特点与布设形式(5-2)平面坐标系的选择与确定.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城市及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与数据处理(5-3)城市或工程控制网的技术设计、选点埋石与野外观测概要.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城市及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与数据处理(5-4)平差前各类观测值的归算改化与质量检核.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城市及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与数据处理(5-5)观测值的权之先验确定和方差分量估计.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城市及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与数据处理(5-6)按条件平差解算单导线和导线网.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城市及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与数据处理(5-7)边角网的按坐标参数平差.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城市及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与数据处理(5-8)GPS工程控制网的平差与转换(1/2).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城市及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与数据处理(5-8)GPS工程控制网的平差与转换(2/2).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城市及工程平面控制网的测设与数据处理(5-9)城市及工程控制网平面点位精度的合理评定.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6-1)我国的高程系统.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6-3)国家与工程精密水准网的测设与平差计算.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6-4)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ppt
- 同济大学:《现代大地控制测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6-5)GPS用于测定正常高的测定.ppt
- 南方公司测绘软件CASS 5.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系统》学习资料(参考手册)参考首页.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