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一、二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1/3)

第1讲 第1章 路的基本概念与A自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海南风光
海南风光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第1讲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欢迎学习《电工技术》 1.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 为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2.学习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及 安全用电方法,培养工作技能。 3.学习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技术。 4.通过实验,学习各种实验室常规电子仪器 的使用方法,锻炼电工方面的动手能力
欢迎学习《电工技术》 1. 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 为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2. 学习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及 安全用电方法,培养工作技能。 3. 学习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技术。 4. 通过实验, 学习各种实验室常规电子仪器 的使用方法, 锻炼电工方面的动手能力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1电路中的物理量 1.2电路元件 1.3基尔夫定律 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2.1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互換 2.2支路电流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1 电路中的物理量 1.2 电路元件 1.3 基尔霍夫定律 2.1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2.2 支路电流法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流 1.1电路中的物理量电压 电动势 电池 灯 泡 E RU 电源 负载
1.1 电路中的物理量 电 池 灯 泡 电流 电压 电动势 E I R U + _ 电源 负载

电路中物理量的正方向 物理量的正方向:[实际正方向 假设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 假设正方向(参考正方向): 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
电路中物理量的正方向 物理量的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假设正方向 实际正方向: 物理中对电量规定的方向。 假设正方向(参考正方向): 在分析计算时,对电量人为规定的方向

物理量的实际正方向 物理量单位实际正方向 电流ⅠA、kA、mA、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uA 电动势EV、kV、mV、电源驱动正电荷的 u V 方向 (低电位人高电位 电压UV、kV、mV、电位降落的方向 u v (高电位人低电位)
物理量的实际正方向 物理量 单位 实际正方向 电流 I A、kA、mA、 μA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动势 E V、kV、mV、 μV 电源驱动正电荷的 方向 (低电位 高电位) 电压 U V、kV、mV、 μV 电位降落的方向 (高电位 低电位)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电池 灯泡 TOU RDa b 正负号 电流:从高电位 指向低电位。 电压箭头a子 b 双下标U(高电位在前+R 低电位在后)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电 池 灯 泡 U_ ab 正负号 + a b Uab(高电位在前, 低电位在后) 双下标 箭 头 电压 a Uabb + - I R 电流:从高电位 指向低电位。 I E R Uab + _ a b U + _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U Rh U b ①URUa b 电压的正方向箭头和正负号是等价的, 只用其中之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I R Uab + _ a b U + _ 电压的正方向箭头和正负号是等价的, 只用其中之一. I R Uab a b U

电路分析中的假设正方向(参考方向) 问题的提出:在复杂电路中难于判断元件中物理量 的实际方向,电路如何求解? 电流方向 电流方向 A→B? B=A? R oB R U1
电路分析中的假设正方向(参考方向) 问题的提出:在复杂电路中难于判断元件中物理量 的实际方向,电路如何求解? 电流方向 AB? 电流方向 BA? U1 A B R U2 IR

解决方法 (1)在解题前先设定一个正方向,作为参考方向; (2)根据电路的定律、定理,列出物理量间相互关 系的代数表达式; (3)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 若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 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1) 在解题前先设定一个正方向,作为参考方向; 解决方法 (3)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 若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 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2) 根据电路的定律、定理,列出物理量间相互关 系的代数表达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根轨迹法.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综合法.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综合.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5-1)频率响应及其描述.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门分析法.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3-1)典型输入信号.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ppt
- 《自动控制》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6.6)根轨迹法校正.doc
- 《自动控制》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6.3)频率特性法校正.doc
- 《自动控制》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6.2)校正方法和校正装置.doc
- 《自动控制》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6.1)校正的概述.doc
- 《自动控制》第五章 根轨迹法(5.5)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暂态性能指标.doc
- 《自动控制》第五章 根轨迹法(5.4)正反馈系统和零度根轨迹.doc
- 《自动控制》第五章 根轨迹法(5.3)参量根轨迹和多回路系统的根轨迹.doc
- 《自动控制》第五章 根轨迹法(5.2)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则.doc
- 《自动控制》第五章 根轨迹法(5.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doc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3).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1/3).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2/3).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3/3).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3/3).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五章 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六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1/2)电路的过渡过程.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六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2/2).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八章 交流电动机(1/2).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八章 交流电动机(2/2)单相异步电动机.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九章 直流电动机.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十章 控制电机.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绪论.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三章(3-1)正弦电压与电流.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三章(3-7)R、L、C串联的交流电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