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九章 直流电动机

第15讲 直流电动机 海南风光
海南风光 第15讲 第9章 直流电动机

第9章直流电动机 9.1概迷 92工作原理 9.3电枢电动势及电压平衡关系 94电敬转矩 9.5机橄特性 9.6直流电动机的调滾 97直流电动机的使用和额定值
第9章 直流电动机 9.1 概述 9.2 工作原理 9.3 电枢电动势及电压平衡关系 9.4 电磁转矩 9.5 机械特性 9.6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9.7 直流电动机的使用和额定值

9,1概迷 与异步电动机相比,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复杂,使 用和维护不如异步机方便,而且要使用直流电源。 直流电机的优点 (1)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广,易于平滑调节。 (2)起动、制动转矩大,易于快速起动、停车 (3)易于控制 应用: (1)轧钢机、电气机车、无轨电车、中大型龙门刨床等 调速范围大的大型设备。 (2)用蓄电池做电源的地方,如汽车、拖拉机等。 (3)家庭:电动缝纫机、电动自行车、电动玩具
9.1 概述 与异步电动机相比,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复杂,使 用和维护不如异步机方便,而且要使用直流电源。 直流电机的优点: (1)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广,易于平滑调节。 (2)起动、制动转矩大,易于快速起动、停车。 (3)易于控制。 应用: (1)轧钢机、电气机车、无轨电车、中大型龙门刨床等 调速范围大的大型设备。 (2)用蓄电池做电源的地方,如汽车、拖拉机等。 (3)家庭:电动缝纫机、电动自行车、电动玩具

92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电刷 S 换向片 直流电源→电刷口→换向器 →线圈
9.2 工作原理 一、 工作原理 U + – N S 电刷 换向片 直流电源 电刷 换向器 线圈 I I

电刷 N U S 换向片 注意:换向片和电源固定联接,线圈无论怎样转 动,总是上半边的电流向里,下半边的电流向外。 电刷压在换向片上。 由左手定则,通电线圈在磁场的作用下, 使线圈逆时针旋转
注意:换向片和电源固定联接,线圈无论怎样转 动,总是上半边的电流向里,下半边的电流向外。 电刷压在换向片上。 由左手定则,通电线圈在磁场的作用下, 使线圈逆时针旋转。 F U F + – N S 电刷 换向片 I I

电刷 N E S 换向片 由右手定则,线圈在磁场中旋转,将在线圈中 立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的 方向相反
F U F + – N S 电刷 换向片 I I E E 由右手定则,线圈在磁场中旋转,将在线圈中 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的 方向相反

直流发电机 用右手定则判 感应电动势Ea的方向 E 电枢绕组 电阻Ra 感应电动势 输出电压 e=Keon U=e-laR
直流发电机 用右手定则判 感应电动势Ea的方向 U + – N S E E Ia 电枢绕组 电阻Ra E = KE n 感应电动势 a Ra U = E − I 输出电压

二、直流电机的构成 直流电机由定子、转子和机座等部分构成。 机座 碧 磁极 转子 励磁 绕组 励磁式直流电动机结构
二、 直流电机的构成 直流电机由定子、转子和机座等部分构成。 机座 磁极 励磁 绕组 转子 励磁式直流电动机结构

1.转子(又称电枢) 由铁芯、绕组(线圈)、换向器组成。 2.定子 定子的分类: 永磁式:由永久磁铁做成。 励磁式:磁极上绕线圈,然后在线圈中 通过直流电,形成电磁铁。 励磁的定义:磁极上的线圈通以直流电 产生磁通,称为励磁
1. 转子(又称电枢) 由铁芯、绕组(线圈)、换向器组成。 2. 定子 定子的分类: 永磁式:由永久磁铁做成。 励磁式:磁极上绕线圈,然后在线圈中 通过直流电,形成电磁铁。 励磁的定义:磁极上的线圈通以直流电 产生磁通,称为励磁

根据励磁线圈和转子绕组的联接关系,励磁式的 直流电机又可细分为: 他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的电源分开。 并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并联到同一电源上。 串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串联接到同一电源上。 复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的联接有串有并,接在 同一电源上。 Omr U 他励 并励 串励 复励
根据励磁线圈和转子绕组的联接关系,励磁式的 直流电机又可细分为: 他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的电源分开。 并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并联到同一电源上。 串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串联接到同一电源上。 复励电动机:励磁线圈与转子电枢的联接有串有并,接在 同一电源上。 M 他励 Uf If Ia U M 并励 U If M 串励 U M 复励 U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八章 交流电动机(2/2)单相异步电动机.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八章 交流电动机(1/2).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六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2/2).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六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1/2)电路的过渡过程.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五章 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3/3).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3/3).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2/3).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1/3).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3).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一、二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1/3).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根轨迹法.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综合法.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综合.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5-1)频率响应及其描述.ppt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十章 控制电机.ppt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绪论.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三章(3-1)正弦电压与电流.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三章(3-7)R、L、C串联的交流电路.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三章(3-8)阻抗的串联与并联.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四章(4-1)三相电压.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五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的电路.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六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七章 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ppt
- 徐州工程学院:《电工学技术》第8章 交流电动机.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按钮与信号灯.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9.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8.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电器设备知识7.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6部分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4部分 小型PLC及其指令系统(FX系列).ppt
- 福建理工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PLC)第5部分 PLC程序的设计 5.3 PLC程序的经验设计法 5.4 PLC程序的顺控设计法 5.5 PLC程序及调试说明.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