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10章 装配图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28
文件大小:25.35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10章 装配图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12章装配图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零件按一定的装配连接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 的。本章将讨论装配图的内容、机器(或部件)的特殊表达方法、装配图的画法、读装配图 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及部件测绘等内容。 12.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2.1.1装配图的作用 在设计部件或机器时, 一般先画出装配图然后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因此要求在装配 图中,充分反映设计的意图,表达出部件或机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结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以及必要的技术数据。在设计过程中通常先按设计要求画出装配图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 原理、传动路线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并通过装配图表达各零件的作用、结构和它们之间的 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以便拆画出零件图。在装配过程中也要根据装配图把零件装配成部件 或机器。此外在机器或部件的使用以及维修时也都需要使用装配图。因此装配图是生产中的 重要技术文件之 12.1.2装配图的内容 图12-2为图121所示滑动轴承的装配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出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具有 下列内容: (1)一组视图用一般表达方法和特殊表达方法,正确、清渐和简傅地表达机器(或部 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等。图12-2所示的装配图选用了 两个基本视图。 (2)几类尺寸根据装配图拆 画零件图以及装配、检验、安装、 使用机器的需要,装配图中必须注 出反映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 格、安装情况、部件或零件间的相 对位置、配合要求和机器的总体大 小等尺寸。 (3)技术要求用文字或符号 注出机器(或部件)质量、装配、 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如图12-2中 “上、下轴衬与轴承座及轴承盖间 应保证接触良好”、“轴承温度低于 图121滑动轴承的组成 120℃”等。 (4)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为了生产准备,编制其他技术文件和管理上的需要,在装配 图上按一定格式将零、部件进行编号并填写明细栏。 312

312 图 12-1 滑动轴承的组成 第 12 章 装配图 任何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零件按一定的装配连接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 的。本章将讨论装配图的内容、机器(或部件)的特殊表达方法、装配图的画法、读装配图 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及部件测绘等内容。 12.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2.1.1 装配图的作用 在设计部件或机器时,一般先画出装配图然后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因此要求在装配 图中,充分反映设计的意图,表达出部件或机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结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以及必要的技术数据。在设计过程中通常先按设计要求画出装配图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 原理、传动路线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并通过装配图表达各零件的作用、结构和它们之间的 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以便拆画出零件图。在装配过程中也要根据装配图把零件装配成部件 或机器。此外在机器或部件的使用以及维修时也都需要使用装配图。因此装配图是生产中的 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12.1.2 装配图的内容 图 12-2 为图 12-1 所示滑动轴承的装配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出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具有 下列内容: (1)一组视图 用一般表达方法和特殊表达方法,正确、清晰和简便地表达机器(或部 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等。图 12-2 所示的装配图选用了 两个基本视图。 (2)几类尺寸 根据装配图拆 画零件图以及装配、检验、安装、 使用机器的需要,装配图中必须注 出反映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 格、安装情况、部件或零件间的相 对位置、配合要求和机器的总体大 小等尺寸。 (3)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 注出机器(或部件)质量、装配、 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如图 12-2 中 “上、下轴衬与轴承座及轴承盖间 应保证接触良好”、“轴承温度低于 120℃”等。 (4)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 为了生产准备,编制其他技术文件和管理上的需要,在装配 图上按一定格式将零、部件进行编号并填写明细栏

(5)标题栏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图名、图号、比例、设计单位、制图、审核、日期等 7 10 拆上轴盖、上轴料等 技术要求 与地大速度 滑动轴承 图号 心名) 图12-2滑动轴承装配图 12.2部件的表达方法 装配图以表达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为主,力求做到,表达正确,完整,清晰和简练。而 为了达到以上要求,需很好地掌握第9章所述的各种表达方法和视图方案的选择问题,先选 好主视图,再考虑其他主视图。然后再综合分析确定一组图形。 在以前各章中介绍的各种表达方法和它们的选用原则,都可以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此 外,在装配图中还有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的表达方法。 12.2.1装配图上的规定画法(GB/T16675.1-1996) 1.相邻零件轮廓线和剖面线的绘制 (1)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只用一条线表示。而非接触面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 画出两条线。如图12-2中主视图轴承盖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画一条线。而螺栓与轴承盖的光孔 是非接触面,因此画两条线。 (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的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者方向一致、间 隔不等。同一零件各视图上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和间隔应保持一致,如图12-2轴承盖与轴承座 313

313 (5)标题栏 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图名、图号、比例、设计单位、制图、审核、日期等。 12.2 部件的表达方法 装配图以表达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为主,力求做到,表达正确,完整,清晰和简练。而 为了达到以上要求,需很好地掌握第 9 章所述的各种表达方法和视图方案的选择问题,先选 好主视图,再考虑其他主视图。然后再综合分析确定一组图形。 在以前各章中介绍的各种表达方法和它们的选用原则,都可以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此 外,在装配图中还有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的表达方法。 12.2.1 装配图上的规定画法(GB/T16675.1-1996) 1.相邻零件轮廓线和剖面线的绘制 (1)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只用一条线表示。而非接触面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 画出两条线。如图 12-2 中主视图轴承盖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画一条线。而螺栓与轴承盖的光孔 是非接触面,因此画两条线。 (2)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的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者方向一致、间 隔不等。同一零件各视图上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和间隔应保持一致,如图 12-2 轴承盖与轴承座 图12-2 代号 Φ60 × × ×Φ17 ZCuAl10 3 Fe Fe Q 235 Q 235 ZCuAl HT GB/T GB/T GB/T M 12 240 10 3 180 90 4. 3. 2. 1. 120 ℃ 。 m/s P ≤ 。 3 10 a 235 150 M M HT k H 9 H f 9 f H H s H 2 v p 655580 160 2 70 轴承温度低于 8 轴衬与轴颈最大线速度 ≤ 。 轴衬最大压力 承盖间应保证接触良好。 上、下轴衬与轴承座及轴 5782-2000 6170-2000 7940.3-95 1 1 1 1 12 12 130 1 Q 2 4 下 轴 衬 轴 承 盖 上 轴 衬 轴衬固定套 螺栓 螺母 油杯 2 3 4 5 6 7 8 滑动轴承 审核 描图 制图 (厂 名) 共 张 第 张 (图号) 1:3 重量 数量 比例 材 料 备 注 150 数量 1 名 称 轴 承 座 序号 1 7 技 术 要 求 7 8 90 拆去轴承盖、上轴衬等 8 7 6 5 4 3 2 1 7 8 Φ10 Φ50 8 图 12-2 滑动轴承装配图

的剖面线画法。剖面厚度在2mm以下的图形允许以涂黑来代替剖面符号。 2.实心零件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以及实心轴、手柄、连杆、拉杆、球、钩子、键等实心零件, 若剖切平面通过其基本轴线或对称面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如图12-2中的螺栓和螺 母。 12.2.2部件的特殊表达方法 1.沿零件的结合面剖切和拆卸画法在装配图中,当某些零件遮住了需要表达的某些结 构和装配关系时,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如图12-16机油泵的俯视图)或假想将 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需要说明时,可加注“拆去X×等”(如图122俯视图上右半部分)。 结合面上不画剖面符号,被剖切到的螺栓则必须画出剖面线。 2展开画法为了表示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可假想按传动顺序沿 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展开,使剖切面摊平并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再画出它的剖视图,这种画 法称展开画法,如图12-3。 图12-3齿轮传动机构的展开画法 3.假想画法 (1)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示某些零件的运动范围和极限位置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这 些零件的极限位置。如图12-3所示,当三星轮板在位置I时,齿轮2、3都不与齿轮4啮合: 处于位置Ⅱ时,运动由齿轮1经2传至4,当处于位置附,运动由齿轮1经2、3传至4, 这样齿轮4的转向与前一种情况相反,图中爪、位置用双点画线表示。 314

314 的剖面线画法。剖面厚度在 2mm 以下的图形允许以涂黑来代替剖面符号。 2.实心零件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以及实心轴、手柄、连杆、拉杆、球、钩子、键等实心零件, 若剖切平面通过其基本轴线或对称面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如图 12-2 中的螺栓和螺 母。 12.2.2 部件的特殊表达方法 1.沿零件的结合面剖切和拆卸画法 在装配图中,当某些零件遮住了需要表达的某些结 构和装配关系时,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如图 12-16 机油泵的俯视图)或假想将 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需要说明时,可加注“拆去××等”(如图 12-2 俯视图上右半部分)。 结合面上不画剖面符号,被剖切到的螺栓则必须画出剖面线。 2.展开画法 为了表示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可假想按传动顺序沿 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展开,使剖切面摊平并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再画出它的剖视图,这种画 法称展开画法,如图 12-3。 3.假想画法 (1)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示某些零件的运动范围和极限位置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这 些零件的极限位置。如图 12-3 所示,当三星轮板在位置Ⅰ时,齿轮 2、3 都不与齿轮 4 啮合; 处于位置Ⅱ时,运动由齿轮 1 经 2 传至 4,当处于位置Ⅲ时,运动由齿轮 1 经 2、3 传至 4, 这样齿轮 4 的转向与前一种情况相反,图中Ⅱ、Ⅲ位置用双点画线表示。 8 46'5" 3 4 1 2 A A A A A展开 主 轴 箱 A A A ° 8 46'5" ° 图 12-3 齿轮传动机构的展开画法

(2)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达本部件与相邻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相 邻部分的轮廓线,如图123中主轴箱的画法。 4.简化画法 (1)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与螺栓连接等,可仅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 表示装配位置(图12-4a、b)。 (2)装配图中的滚动轴承允许采用图124所示的简化画法。图12-4a所示为滚动轴承 图12-4简化画法 图12-5同一轴上相同型号滚动轴承的简化画法 的规定画法,图12-4b是滚动轴承的特征画法。 在同一轴上相同型号的轴承,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可只完整地画出一个(图12-5)。 (3)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退刀槽等允许不画。如螺栓头部、螺母的 倒角及因倒角产生的曲线允许省略(图12-4a、b)。 (4)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的某些组合件为标准产品(如油杯、油标、管接头等) 或该组合件己有其他图形表示清楚时,则可以只画出其外形,如图122中的油杯。 5.夸大画法在装配图中,如绘制直径或厚度小于2mm的孔或薄片以及较小的斜度和锥 度,允许该部分不按比例而夸大画出,如图12-4a中垫片的画法。 6.单独零件单独视图画法在装配图中可以单独画出某零件的视图,但必须在所画视图 的上方注出该零件的视图名称,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12.2.3部件的视图选择 首先选好主视图,同时兼顾其他视图,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一组视图。 1主视图洗择 (1)一般将机器或部件按工作位置放置或将其放正,即使装配体的主要轴线、主要安装 面等呈水平或铅垂位置。 (2)选择最能反映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零件间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的主 315

315 (2)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达本部件与相邻零部件的装配关系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相 邻部分的轮廓线,如图 12-3 中主轴箱的画法。 4.简化画法 (1)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与螺栓连接等,可仅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 表示装配位置(图 12-4a、b)。 (2)装配图中的滚动轴承允许采用图 12-4 所示的简化画法。图 12-4a 所示为滚动轴承 的规定画法,图 12-4b 是滚动轴承的特征画法。 在同一轴上相同型号的轴承,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可只完整地画出一个(图 12-5)。 (3)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退刀槽等允许不画。如螺栓头部、螺母的 倒角及因倒角产生的曲线允许省略(图 12-4a、b)。 (4)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的某些组合件为标准产品(如油杯、油标、管接头等) 或该组合件已有其他图形表示清楚时,则可以只画出其外形,如图 12-2 中的油杯。 5.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中,如绘制直径或厚度小于 2mm 的孔或薄片以及较小的斜度和锥 度,允许该部分不按比例而夸大画出,如图 12-4a 中垫片的画法。 6.单独零件单独视图画法 在装配图中可以单独画出某零件的视图,但必须在所画视图 的上方注出该零件的视图名称,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12.2.3 部件的视图选择 首先选好主视图,同时兼顾其他视图,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一组视图。 1.主视图选择 (1)一般将机器或部件按工作位置放置或将其放正,即使装配体的主要轴线、主要安装 面等呈水平或铅垂位置。 (2)选择最能反映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零件间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的主 a) b) 图 12-4 简化画法 图 12-5 同一轴上相同型号滚动轴承的简化画法

要结构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当不能在同一视图上反映以上内容时,则应经过比较,取一个能 较多反映上述内容的视图作主视图。通常取反映零件间主要或较多装配关系的视图作为主视 图为好。 2.其他视图选择 (1)考虑还有哪些装配关系、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还没有表达清楚,再 316

316 要结构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当不能在同一视图上反映以上内容时,则应经过比较,取一个能 较多反映上述内容的视图作主视图。通常取反映零件间主要或较多装配关系的视图作为主视 图为好。 2.其他视图选择 (1)考虑还有哪些装配关系、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还没有表达清楚,再

17 18 19 204螺换M.21 16 15 GB/T7096-200 14 米轴02 当圈B20 GB/T819 198 GB标2A 24 13 25 12 100 26 11 7k6 6X62克,27 10 28 X爆M 29 垫圈20 5k6 GB/T848-200 螺母M20X1.5 ⊕ GB/T8I2-1986 87 6 54 3 2 德02 M 2003 图12-6减速箱装配图 37

317 4 12 × 6× 4 14 × 图12-6 代号 = = = = = = = = — = = Q 235 —A Q 235 —A Q 235 —A Q 235 —A Q 235 —A HT 200 HT 200 HT 200 HT 200 HT 200 HT 200 HT 200 A QAL 材料 65 15k6 35K7 6 7 22h H 7 H 12 6h 6k 17 17k6 40K7 15h6 FJ GB/T 6× 25 GB/T GB/T M 20×1.5 GB/T GB/T M 6×16 M 6 273.1 2003 — 3×轴承30203 GB/T GB/T 3×螺栓M 4×18 GB/T × 2× 14 FJ GB/T 3×螺栓M 4×18 7 K 40 35 C 40 C 3 2 1 4× 8.5 M 10 GB/T GB/T GB/T 4× M 6×10 GB 12A 7H 6h 12 B20 GB/T GB/T M 5×12 GB/T × 15 k 7 6 K 35 ×螺栓M 4×10 5783 2000 — 4 GB/T k K7 35 6 3× 30203 15 GB/T GB/T × M × HT Q — 12 4 12 — — — — — — — — — — — — — — — — — — — 纸 板 纸 板 纸 板 纸 板 纸 板 4 毡圈 20 100 17 92 40 4 10 技术要求 .装配后须转动灵活,各密封处不得有漏油现象。 .空载试验时,油池温度不得超过 ,轴承温度不得超过 。 .装配时选择或磨削调整片,使其厚度适当,保证锥齿轮啮合状态良好。 减速箱 (厂 名) 共 张 共 张 (图 号) 1:2 备 注 m 2,z 21 m 1,z 40 无 图 无 图 无 图 45 45 235 200 4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质量 数量 比例 数量 审核 描图 制图 名 称 箱 体 轴承盖 压 盖 锥齿轮轴 挡 圈 轴承套 套 圈 轴承盖 齿 轮 垫 片 垫 片 垫 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 2,z 1 无 图 无 图 无 图 无 图 m 2,z 26 m 2,z 30 45 45 纸 板 聚氯乙烯 9 4 45 4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蜗轮轴 蜗杆轴 轴承盖 垫 片 箱 盖 垫 片 加油盖 手 把 垫 片 轴承盖 带 轮 衬 垫 螺 塞 轴承盖 蜗 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8 调整片 27 29 锥齿轮 126 819 1985 891 1986 273.1 2003 5783 2000 145 1979 5783 2000 1096 2003 5783 2000 75 1985 6170 2000 812 1988 848 2002 1096 2003 145 1979 1160 .1 1989 1096 2003 油标 螺钉 键 挡圈 螺栓 轴承 螺钉 螺母 键 键 毡圈 垫圈 螺母 螺母 垫圈 螺钉 29 28 27 26 25 24 23 17 18 19 20 21 22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6170 2000 70.1 2000 97.1 2002 图 12-6 减速箱装配图

云 垫图10 GB/T97.1-20m2 4x85 126 技术要求 1.装配后须转动灵活,各密封处不得有漏油现象 2.空载试险时,油池温度不得超过35℃,轴承温度不得超过40℃。 3.装配时选择或磨削调整片,使其厚度适当,保证锥齿轮啮合状态良好。 12 2=30 =26 轴承盖 HT200 HT200 纸板 无图 0235-A 0235 HT200 19 序号代号名称 备注 减速箱 比例12 (图号 承留 T200 制图 顶量 供张共张 45 2 猫图 13 斯轮轴 名) 318

318 4 12 × 6× 4 14 × 图12-6 代号 = = = = = = = = — = = Q 235 —A Q 235 —A Q 235 —A Q 235 —A Q 235 —A HT 200 HT 200 HT 200 HT 200 HT 200 HT 200 HT 200 A QAL 材料 65 15k6 35K7 6 7 22 h H 7 H 12 6h 6k 17 17k6 40K7 15h6 FJ GB/T 6× 25 GB/T GB/T M 20×1.5 GB/T GB/T M 6×16 M 6 273.1 2003 — 3×轴承30203 GB/T GB/T 3×螺栓M 4×18 GB/T × 2× 14 FJ GB/T 3×螺栓M 4×18 7 K 40 35 C 40 C 3 2 1 4× 8.5 M 10 GB/T GB/T GB/T 4× M 6×10 GB 12A 7H 6h 12 B20 GB/T GB/T M 5×12 GB/T × 15 k 7 6 K 35 ×螺栓M 4×10 5783 2000 — 4 GB/T k K7 35 6 3× 30203 15 GB/T GB/T × M × HT Q — 12 4 12 — — — — — — — — — — — — — — — — — — — 纸 板 纸 板 纸 板 纸 板 纸 板 4 毡圈 20 100 17 92 40 4 10 技术要求 .装配后须转动灵活,各密封处不得有漏油现象。 .空载试验时,油池温度不得超过 ,轴承温度不得超过 。 .装配时选择或磨削调整片,使其厚度适当,保证锥齿轮啮合状态良好。 减速箱 (厂 名) 共 张 共 张 (图 号) 1:2 备 注 m 2,z 21 m 1,z 40 无 图 无 图 无 图 45 45 235 200 4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质量 数量 比例 数量 审核 描图 制图 名 称 箱 体 轴承盖 压 盖 锥齿轮轴 挡 圈 轴承套 套 圈 轴承盖 齿 轮 垫 片 垫 片 垫 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 2,z 1 无 图 无 图 无 图 无 图 m 2,z 26 m 2,z 30 45 45 纸 板 聚氯乙烯 9 4 45 4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蜗轮轴 蜗杆轴 轴承盖 垫 片 箱 盖 垫 片 加油盖 手 把 垫 片 轴承盖 带 轮 衬 垫 螺 塞 轴承盖 蜗 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8 调整片 27 29 锥齿轮 126 819 1985 891 1986 273.1 2003 5783 2000 145 1979 5783 2000 1096 2003 5783 2000 75 1985 6170 2000 812 1988 848 2002 1096 2003 145 1979 1160 .1 1989 1096 2003 油标 螺钉 键 挡圈 螺栓 轴承 螺钉 螺母 键 键 毡圈 垫圈 螺母 螺母 垫圈 螺钉 29 28 27 26 25 24 23 17 18 19 20 21 22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6170 2000 70.1 2000 97.1 2002

确定选择哪些视图以及相应的表达方法。 (2)尽可能地考虑应用基本视图以及基本视图上的剖视图(包括拆卸画法、沿零件结合 面剖切)来表达有关内容。 (3)要考虑合理地布置视图位置,使图样清晰并有利于图幅的充分利用。 【例】减速箱表达分析 减速箱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在零件图一章中已经作了说明,不再重复。参阅图10-3减速 箱结构,分析图12-6减速箱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减速箱用四个螺钉安装在机座上,为了便于了解它的工作情况,一般按工作位置画 图。 (2)为了表达减速箱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并能较多地反映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主视 图将蜗杆轴(输入轴)水平放置,并作局部剖视以表达蜗杆轴上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蜗杆、 蜗轮的啮合情况。另外为了表示油标、螺塞与箱体的连接情况也采用了局部剖视。 (3)为了表示蜗轮27、锥齿轮29、锥齿轮轴4、齿轮9、滚动轴承等装配关系和传动关 系及箱体1、箱盖17的结构形状和连接情况,采用经过锥齿轮轴和蜗轮轴轴线剖切的局部剖 视图作为俯视图。 (4)采用左视图表达轴承盖8、轴承盖15的形状和箱体、箱盖的外形结构以及它们的 连接 12.3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2.3.1尺寸标注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作用不同,装配图上不需要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仅需标注进一步说 明机器的性能、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安装要求的尺寸。包括以下五种尺寸: 1.特征尺寸(规格尺寸)也叫性能尺寸,反映该部件或机器的规格和工作性能,这种 尺寸在设计时要首先确定,它是设计机器、了解和选用机器的依据。如图12-2中的轴孔尺寸 中50H8和中心高70。 2.装配尺寸表示零件间装配关系和工作精度的尺寸,一般有下列几种 (1)配合尺寸表示零件间有配合要求的一些重要尺寸。如图12-6中蜗轮与蜗轮轴的 配合尺寸22H7h6:蜗轮轴与滚动轴承的配合尺寸17k6,中15k6等。 (2)相对位置尺寸表示装配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较重要的距离、间隙等。如图12-6 中蜗杆轴到减速箱底面的距离92:蜗杆、蜗轮间的中心距40。 (3)装配时加工尺寸有些零件要装配在一起后才能进行加工,装配图上要标注装配时 的加工尺寸。 3.安装尺寸将部件安装在机器上,或机器安装在基础上,需要确定的尺寸。如图12-2 中安装孔尺寸17和它们的孔距尺寸180:图2-6减速箱安装孔尺寸4×中8.5和他们的孔 距尺寸126和100, 4.外形尺寸表示机器或部件总长、总宽、总高。它是包装、运输、安装和厂房设计时 所需的尺寸,如图12-2中的外形尺寸240、160、80。 5.其他重要尺寸不属于上述的尺寸,但设计或装配时需要保证的尺寸,如图12-6中 V带轮的计算直径65。 319

319 确定选择哪些视图以及相应的表达方法。 (2)尽可能地考虑应用基本视图以及基本视图上的剖视图(包括拆卸画法、沿零件结合 面剖切)来表达有关内容。 (3)要考虑合理地布置视图位置,使图样清晰并有利于图幅的充分利用。 【例】减速箱表达分析 减速箱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在零件图一章中已经作了说明,不再重复。参阅图 10-3 减速 箱结构,分析图 12-6 减速箱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减速箱用四个螺钉安装在机座上,为了便于了解它的工作情况,一般按工作位置画 图。 (2)为了表达减速箱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并能较多地反映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主视 图将蜗杆轴(输入轴)水平放置,并作局部剖视以表达蜗杆轴上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蜗杆、 蜗轮的啮合情况。另外为了表示油标、螺塞与箱体的连接情况也采用了局部剖视。 (3)为了表示蜗轮 27、锥齿轮 29、锥齿轮轴 4、齿轮 9、滚动轴承等装配关系和传动关 系及箱体 1、箱盖 17 的结构形状和连接情况,采用经过锥齿轮轴和蜗轮轴轴线剖切的局部剖 视图作为俯视图。 (4)采用左视图表达轴承盖 8、轴承盖 15 的形状和箱体、箱盖的外形结构以及它们的 连接。 12.3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2.3.1 尺寸标注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作用不同,装配图上不需要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仅需标注进一步说 明机器的性能、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安装要求的尺寸。包括以下五种尺寸: 1.特征尺寸(规格尺寸) 也叫性能尺寸,反映该部件或机器的规格和工作性能,这种 尺寸在设计时要首先确定,它是设计机器、了解和选用机器的依据。如图 12-2 中的轴孔尺寸 φ50H8 和中心高 70。 2.装配尺寸 表示零件间装配关系和工作精度的尺寸,一般有下列几种: (1)配合尺寸 表示零件间有配合要求的一些重要尺寸。如图 12-6 中蜗轮与蜗轮轴的 配合尺寸φ22H7/h6;蜗轮轴与滚动轴承的配合尺寸φ17k6,φ15k6 等。 (2)相对位置尺寸 表示装配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较重要的距离、间隙等。如图 12-6 中蜗杆轴到减速箱底面的距离 92;蜗杆、蜗轮间的中心距 40。 (3)装配时加工尺寸 有些零件要装配在一起后才能进行加工,装配图上要标注装配时 的加工尺寸。 3.安装尺寸 将部件安装在机器上,或机器安装在基础上,需要确定的尺寸。如图 12-2 中安装孔尺寸φ17 和它们的孔距尺寸 180;图 12-6 减速箱安装孔尺寸 4×φ8.5 和他们的孔 距尺寸 126 和 100。 4.外形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总长、总宽、总高。它是包装、运输、安装和厂房设计时 所需的尺寸,如图 12-2 中的外形尺寸 240、160、80。 5.其他重要尺寸 不属于上述的尺寸,但设计或装配时需要保证的尺寸,如图 12-6 中 V 带轮的计算直径φ65

必须指出,上述五种尺寸,并不是每张装配图上都全部具有的,并且装配图上的一个尺 寸有时兼有几种意义。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12.3.2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 装配图上一般应注写的以下几方面的技术要求: (1)装配后的密封、润滑等要求。如图12-6技术要求“1装配后须转动灵活,各密封 处不得有漏油现象”。 (2)有关性能、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如图12-6技术要求“3.装配 时选择或磨削调整片,使其厚度适当,保证锥齿轮啮合状态良好”。 (3)有关试验或检验方法的要求。如图12-6技术要求“2.空载试验时,油池温度不得 超过35℃,轴承温度不得超过40℃”。 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一般用文字注写在图纸下方空白处,也可以另编技术文件,附于图 纸。 12.4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 装配图中所有零件、部件一般都必须编号,以便读图时根据编号对照明细栏,找出各零 件、部件的名称、材料以及在图上的位置,同时也为图样管理、生产准备提供方便。 12.4.1零部件序号及编排方法(GB/T4458.2一2003) 序号是装配图中对各零件或部件按一定顺序的编号。代号是按照零件或部件在整个产品 中的隶属关系编制的号码。读者在学习期间一般使用序号即可,常用的编写序号的方法有两 种: 1.将所有标准件的数量、标记按规定标注在图上,标准件不占编号,而将非标准件按顺 序编号,如图12-6所示。 2.将装配图上所有零件包括标准件在内,按顺序编号,如图12-2所示。 装配图上编写序号时应遵守以下各项国标: (1)装配图中相同的各组成部分只应有一个序号或代号,一般只标注一次,必要时多处 出现的相同组成部分允许重复标注。 (2)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的编写方法有两种: 1)在指引线的水平线(细实线)上或圆(细实线)内注写序号,序号字高比该装配图中 所注尺寸数字的字号大一号或两号(图12-7a、b) 120② 9 (a】 (b) (c) 图12-7标注序号的方法 图12-8指引线的末段画箭头 2)在指引线的非零件端的附近注写序号,序号字高比该装配图上所注尺寸数字的字号大

320 必须指出,上述五种尺寸,并不是每张装配图上都全部具有的,并且装配图上的一个尺 寸有时兼有几种意义。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12.3.2 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 装配图上一般应注写的以下几方面的技术要求: (1)装配后的密封、润滑等要求。如图 12-6 技术要求“1.装配后须转动灵活,各密封 处不得有漏油现象”。 (2)有关性能、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如图 12-6 技术要求“3.装配 时选择或磨削调整片,使其厚度适当,保证锥齿轮啮合状态良好”。 (3)有关试验或检验方法的要求。如图 12-6 技术要求“2.空载试验时,油池温度不得 超过 35℃,轴承温度不得超过 40℃”。 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一般用文字注写在图纸下方空白处,也可以另编技术文件,附于图 纸。 12.4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 装配图中所有零件、部件一般都必须编号,以便读图时根据编号对照明细栏,找出各零 件、部件的名称、材料以及在图上的位置,同时也为图样管理、生产准备提供方便。 12.4.1 零部件序号及编排方法(GB/T4458.2—2003) 序号是装配图中对各零件或部件按一定顺序的编号。代号是按照零件或部件在整个产品 中的隶属关系编制的号码。读者在学习期间一般使用序号即可,常用的编写序号的方法有两 种: 1.将所有标准件的数量、标记按规定标注在图上,标准件不占编号,而将非标准件按顺 序编号,如图 12-6 所示。 2.将装配图上所有零件包括标准件在内,按顺序编号,如图 12-2 所示。 装配图上编写序号时应遵守以下各项国标: (1)装配图中相同的各组成部分只应有一个序号或代号,一般只标注一次,必要时多处 出现的相同组成部分允许重复标注。 (2)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的编写方法有两种: 1)在指引线的水平线(细实线)上或圆(细实线)内注写序号,序号字高比该装配图中 所注尺寸数字的字号大一号或两号(图 12-7a、b)。 2)在指引线的非零件端的附近注写序号,序号字高比该装配图上所注尺寸数字的字号大 12 12 12 12 34 19 10 10 10 10 10 (a) (b) (c) 图 12-7 标注序号的方法 图 12-8 指引线的末段画箭头

一号或两号(图12-7C)。 (3)同一装配图编注序号的形式应一致。 (4)指引线应自所指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末端画一圆点,如图12-7。若所指 部分(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内不便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出箭头,并指向该部 分的轮廓(图12-8)。 (5)指引线相互不能相交,当通过剖面线的区域时,指引线不应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 指引线允许画成折线,但只允许曲折一次(图12-9)。 345 ③④⑤ 4 图12.9指引线可曲折一次 图12-10 公共指引线 (6)对于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图12-10)。 (7)零件或部件的序号应标注在视图的外面。并应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齐。序号应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排列。在整个图上无法连续时,可只在每个水平或垂直方向顺序 排列。 (8)标准化的部件(如滚动轴承、电动机、油杯等)在装配图上只注写一个序号。 12.4.2明细栏 明细栏是机器或部件中全 部零件、部件的详细目录。其 代号 内容一般有序号、代号、名称 (图 名) (图号) 数量、材料以及备注项目。应 其张第张 注意明细栏中序号必须与图中 (日期 所注序号一致。明细栏一般配 (校 名) 置在装配图中,在标题栏上方, 21 地位限制时可在标题栏左方接 着画明细栏。明细栏左边外框 线和竖线为粗实线,内格线和 顶线俪细实线,零件序号按白 图12-11装配图上标题栏及明细栏 下而上填写,明细栏中的序号 与装配图上所编序号以须一致 学习时推荐使用的标题栏及明细栏格式如图12-11。 12.5装配结构的构型设计 机器或部件的构型应满足功能要求,便于制造和拆装,并符合均衡、稳定、节奏、韵律、 统一与变化等美学原则。 32

321 一号或两号(图 12-7c)。 (3)同一装配图编注序号的形式应一致。 (4)指引线应自所指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末端画一圆点,如图 12-7。若所指 部分(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内不便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出箭头,并指向该部 分的轮廓(图 12-8)。 (5)指引线相互不能相交,当通过剖面线的区域时,指引线不应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 指引线允许画成折线,但只允许曲折一次(图 12-9)。 (6)对于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图 12-10)。 (7)零件或部件的序号应标注在视图的外面。并应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齐。序号应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排列。在整个图上无法连续时,可只在每个水平或垂直方向顺序 排列。 (8)标准化的部件(如滚动轴承、电动机、油杯等)在装配图上只注写一个序号。 12.4.2 明细栏 明细栏是机器或部件中全 部零件、部件的详细目录。其 内容一般有序号、代号、名称、 数量、材料以及备注项目。应 注意明细栏中序号必须与图中 所注序号一致。明细栏一般配 置在装配图中,在标题栏上方, 地位限制时可在标题栏左方接 着画明细栏。明细栏左边外框 线和竖线为粗实线,内格线和 顶线画细实线,零件序号按自 下而上填写,明细栏中的序号 与装配图上所编序号必须一致。 学习时推荐使用的标题栏及明细栏格式如图 12-11。 12.5 装配结构的构型设计 机器或部件的构型应满足功能要求,便于制造和拆装,并符合均衡、稳定、节奏、韵律、 统一与变化等美学原则。 5 5 3 4 5 3 4 5 3 4 5 3 4 5 图 12-9 指引线可曲折一次 图 12-10 公共指引线 代号 12 30 23 65 12 40 65 130 5x8=40 8 8 8 (图 名) (图 号)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审核 描图 制图 (校 名) 重量 共 张 第 张 数量 比例 序号 名 称 数量 材 料 备 注 图 12-11 装配图上标题栏及明细栏

共2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