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6章 组合体的视图

第6章组合体的画图和看图方法 本章着重应用前述的投影理论,训练画图、读图和图样上符合规范的、不缺不漏不重复 的、完整合理进行尺寸标注的能力。其基本思维方法为形体分析法,辅以线面分析法,以解 决组合体上的形体交线或不具有积聚性、实形性的表面形状分析,解决画图和读图中的难点 问题,这些训练以三面视图为基础。 6.1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 任何复杂的机械零件,从形体角度看,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平面体和曲面体通过一定的组 合形式构成的。我们将这些类似机械零件的物体称为组合体。而把这种从形体角度将复杂的 形体分解为简单的平面体或曲面体的思维过程称为形体分析。 通常,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叠加和切割两种。一般在组合体中,常常两种形式并存。 如图6-a中的支架是由底板I、竖板Ⅱ、凸台Ⅲ叠加并在竖板上打圆孔P,底板凸台上打长 圆孔R,底面上挖槽Q而成。又如图6-1b中的导块是由长方体I切去Ⅱ、ⅢI、V块和打了一 个圆孔V而组成。 (切去 图6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a)叠加b)切制 要快速正确地绘制组合体的投影图,须要熟悉零件上一些常见的基本形体及其投影图这 些基本图素,如图6-2所示。还要熟悉用形体分析为主线的作图思路,如图6-3所示
179 第 6 章 组合体的画图和看图方法 本章着重应用前述的投影理论,训练画图、读图和图样上符合规范的、不缺不漏不重复 的、完整合理进行尺寸标注的能力。其基本思维方法为形体分析法,辅以线面分析法,以解 决组合体上的形体交线或不具有积聚性、实形性的表面形状分析,解决画图和读图中的难点 问题,这些训练以三面视图为基础。 6.1 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 任何复杂的机械零件,从形体角度看,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平面体和曲面体通过一定的组 合形式构成的。我们将这些类似机械零件的物体称为组合体。而把这种从形体角度将复杂的 形体分解为简单的平面体或曲面体的思维过程称为形体分析。 通常,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叠加和切割两种。一般在组合体中,常常两种形式并存。 如图 6-1a 中的支架是由底板Ⅰ、竖板Ⅱ、凸台Ⅲ叠加并在竖板上打圆孔 P,底板凸台上打长 圆孔 R,底面上挖槽 Q 而成。又如图 6-1b 中的导块是由长方体Ⅰ切去Ⅱ、Ⅲ、Ⅳ块和打了一 个圆孔Ⅴ而组成。 a) b) 图 6-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a) 叠加 b)切割 要快速正确地绘制组合体的投影图,须要熟悉零件上一些常见的基本形体及其投影图这 些基本图素,如图 6-2 所示。还要熟悉用形体分析为主线的作图思路,如图 6-3 所示。 R Q 底板Ⅰ 竖板Ⅱ 凸台Ⅲ P Ⅱ(切去) Ⅳ(切去) Ⅰ Ⅲ(切去) Ⅴ(切去)

中邮▣ ⊙①中 I 中 ▣ 图6-2常见的基本形体及其三面投影 禽 用 图6-3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面投影 1.形体之间的过渡关系形体之间的过渡关系可分为四种:不共面,共面,相切,相 交,如图64所示。在画图时,必须注意分析这些关系,才能不多线,不漏线:看图时,也 必须看懂形体间的过渡关系,才能想像物体形状。如图6-5所示。 c) 图64形体间的过渡关系 a)不平齐b)平齐c)相交d)相交e)相切
180 d e f a b c 图 6-2 常见的基本形体及其三面投影 a b c 图 6-3 形体分析法绘制组合体的三面投影 1.形体之间的过渡关系 形体之间的过渡关系可分为四种:不共面,共面,相切,相 交,如图 6-4 所示。在画图时,必须注意分析这些关系,才能不多线,不漏线;看图时,也 必须看懂形体间的过渡关系,才能想像物体形状。如图 6-5 所示。 a) b) c) d) e) 图 6-4 形体间的过渡关系 a)不平齐 b)平齐 c)相交 d)相交 e)相切

中马“中由 面相切处不画 切处不西 邮邮 错误 正确 错误 图65过渡关系画图示例 2.工程应用实例图6-6、6-7、68、6-9分别列举了将工艺结构简化了的压盖、轴承盖、 偏心轴、靠堵的形体分析图,请同学自己阅读分析其投影作图的思路、方法
181 a) b) c) d) 漏线 多线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e) f) g) 图 6-5 过渡关系画图示例 2.工程应用实例 图 6-6、6-7、6-8、6-9 分别列举了将工艺结构简化了的压盖、轴承盖、 偏心轴、靠堵的形体分析图,请同学自己阅读分析其投影作图的思路、方法。 表面相交处画线 切线 表面相切处不画线 表面相切处不画线 表面相切处画线 切线 表面相切处不画线 表面相切处不画线 画到切点 画到切点 凸耳顶面(水平面)的投影

a)中间的圆 b)左端的底板 心圆柱和两端底板的结 图66压盖的形体分析图一相切 n 本中 击 ⊕》 ®®® 年面与世面的交线/ 9 b) 图6-7 轴承盖的形体分析图—相交 182
182 a) 中间的圆柱 b) 左端的底板 c) 圆柱和两端底板的结合 图 6-6 压盖的形体分析图——相切 a) b) c) 图 6-7 轴承盖的形体分析图——相交

印 感 调面 国柱的右端开 此处无线 印® 破® 用 的 d 图6-8偏心轴的的形体分析图 凹 b) 图69靠堵的的形体分析图
183 1y y d c a b R Q Q R 2 y T 2y 1 p 图 6-8 偏心轴的的形体分析图 '' '' '' Q y a c b ' ' ' ' c a b d c d a b a) b) c) 图 6-9 靠堵的的形体分析图

6.2组合体的三面视图及画图方法 6.2.1组合体的三面视图 1.三面视图的形成通常工程中将物体向投影面作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在三投 影面体系中可得到物体的三个视图,绘制机械图样时,将其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水平投影 称为俯视图,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见6-10)。 由于在工程图上,视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的形状,而没有必要表达物体与投影面间的距 离,因此在绘制视图时不必画出投影轴:为了使图形清晰,也不必画出投影间的连线,如图 6106所示。通常视图间的距离可根据图纸幅面、尺寸标注等因素来确定。 a 图6-10物体的三视图 2.三面视图的位置关系虽然在画三面 视图时取消了投影轴和投影间的连线,但三面 视图间仍应保持前面所述的各投影之间的位置 关系和投影规律。如图6-11所示,三面视图的 位置关系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 在主视图的右方。按照这种位置配置视图时, 祝图 国家标准规定一律不标注视图的名称。 3.三面视图的投影规律 对照图6-10a和图6-11,还可以看出: 主视图反映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即反映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图611 三视图位置关系和投影规律 俯视图反映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即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左视图反映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由此可得出三面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4.画图、看三面视图的注意事项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画图和看图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投影规律。不仅整个物 184
184 6.2 组合体的三面视图及画图方法 6.2.1 组合体的三面视图 1.三面视图的形成 通常工程中将物体向投影面作正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在三投 影面体系中可得到物体的三个视图,绘制机械图样时,将其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水平投影 称为俯视图,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见 6-10)。 由于在工程图上,视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的形状,而没有必要表达物体与投影面间的距 离,因此在绘制视图时不必画出投影轴;为了使图形清晰,也不必画出投影间的连线,如图 6-10b 所示。通常视图间的距离可根据图纸幅面、尺寸标注等因素来确定。 a) b) 图 6-10 物体的三视图 2.三面视图的位置关系 虽然在画三面 视图时取消了投影轴和投影间的连线,但三面 视图间仍应保持前面所述的各投影之间的位置 关系和投影规律。如图 6-11 所示,三面视图的 位置关系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 在主视图的右方。按照这种位置配置视图时, 国家标准规定一律不标注视图的名称。 3.三面视图的投影规律 对照图 6-10a 和图 6-11,还可以看出: 主视图反映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即反映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即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左视图反映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由此可得出三面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4.画图、看三面视图的注意事项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画图和看图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投影规律。不仅整个物 长 左 左 下 后 俯视图 前 右 宽 上 主视图 右 后 高 左视图 上 前 下 宽 图 6-11 三视图位置关系和投影规律

体的投影要符合这个规律,物体局部结构的投影亦必须符合这个规律。在应用这个投影规律 作图时,要注意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部位与视图的关系(图6-11)。如俯视 图的下边和左视图的右边都反映物体的前面,俯视图的上边和左视图的左边都反映物体的后 面。在俯、左视图上量取宽度时,不但要注意量取的起点,还要注意量取的方向。 6.2.2组合体三面视图的回法 b) 图6-10轴承座 画组合体的视图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形体分析法。所谓形体分析法,就是按组合体的特点, 假想将它分解为几个部分,即几个基本体,在清除各部分形状的基础上,分析形体间的相对 位置和表面的连接关系,做到有分析、有步骤地进行画图 1.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下面以图610a所示的轴承座为例说明绘图过程。 (1)分析形体轴承座是用来支承轴的。应用形体分析法,可以把它假想分解成五个 部分:安装用的底板Ⅳ、与轴相配的圆筒/、用来连接底板和支承圆筒的支承板Ⅱ和起加强 支撑能力的肋Ⅲ、为注油孔设计的凸台V,如图6-10b所示。 (2)选择主视图在三面视图中,主视图是最重要的,画图时应首先选择确定主视图。 选择确定主视图须考虑两个要素:一是物体的放置位置,即图示的上下方向的确定:二是主 视图投射方向的确定,即图示的前后及左右。选择时,通常将物体放正(主要平面或轴线平 行或垂直于投影面),并选择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结构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如图610所示 的轴承座,将底板放在水平位置,圆筒放在正垂位置作为主视图,而俯视图、左视图的投射 方向随之确定。 (3)布置视图根据各视图的最大轮廓尺寸,在图纸上均匀地布置这些视图,为此, 在作图时应先画出各视图中的基线、对称线及主要形体的轴线和中心线,如表6-1中图a所 示。 185
185 体的投影要符合这个规律,物体局部结构的投影亦必须符合这个规律。在应用这个投影规律 作图时,要注意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部位与视图的关系(图 6-11)。如俯视 图的下边和左视图的右边都反映物体的前面,俯视图的上边和左视图的左边都反映物体的后 面。在俯、左视图上量取宽度时,不但要注意量取的起点,还要注意量取的方向。 6.2.2 组合体三面视图的画法 画组合体的视图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形体分析法。所谓形体分析法,就是按组合体的特点, 假想将它分解为几个部分,即几个基本体,在清除各部分形状的基础上,分析形体间的相对 位置和表面的连接关系,做到有分析、有步骤地进行画图。 1.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下面以图 6-10a 所示的轴承座为例说明绘图过程。 (1)分析形体 轴承座是用来支承轴的。应用形体分析法,可以把它假想分解成五个 部分:安装用的底板Ⅳ、与轴相配的圆筒Ⅰ、用来连接底板和支承圆筒的支承板Ⅱ和起加强 支撑能力的肋Ⅲ、为注油孔设计的凸台Ⅴ,如图 6-10b 所示。 (2)选择主视图 在三面视图中,主视图是最重要的,画图时应首先选择确定主视图。 选择确定主视图须考虑两个要素:一是物体的放置位置,即图示的上下方向的确定;二是主 视图投射方向的确定,即图示的前后及左右。选择时,通常将物体放正(主要平面或轴线平 行或垂直于投影面),并选择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结构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如图 6-10 所示 的轴承座,将底板放在水平位置,圆筒放在正垂位置作为主视图,而俯视图、左视图的投射 方向随之确定。 (3)布置视图 根据各视图的最大轮廓尺寸,在图纸上均匀地布置这些视图,为此, 在作图时应先画出各视图中的基线、对称线及主要形体的轴线和中心线,如表 6-1 中图 a 所 示。 a) b) 图 6-10 轴承座 圆筒Ⅰ 支承板Ⅱ 凸台Ⅴ 底板Ⅳ 肋Ⅲ

表61叠加式组合体的画图方法 )先画出基线、对称线、轴线、中心线,再西出圆简的三视图b)西底板的三视图 中心线 对称 线 1/® 先画主视图,再画其它两个视图 注意底板与圆筒的前、后面对齐 C)画支承板的三视图 d)西的三视图 (⊕ 交线 ΦΦ 色 支承板与圆筒相切处无线 在左视图上应画出助与圆简交线,取代圆简的一段轮麻线 )画凸台的三视图 D检查后,加深 在左视图上画出凸台与圆简的内、外交线 186
186 表 6-1 叠加式组合体的画图方法 a)先画出基线、对称线、轴线、中心线,再画出圆筒的三视图 轴线 对称线 中心线 基线 轴线 先画主视图,再画其它两个视图 b)画底板的三视图 注意底板与圆筒的前、后面对齐 c)画支承板的三视图 k l k l k l 支承板与圆筒相切处无线 k d)画肋的三视图 m m n 交线 轮廓线 n 在左视图上应画出肋与圆筒交线,取代圆筒的一段轮廓线 e)画凸台的三视图 在左视图上画出凸台与圆筒的内、外交线 f)检查后,加深

(4)画底图从反映每一形体形状特征的视图开始,用细线逐个画出它们的投影。 画图的一般顺序是:根据形体分析的结果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画大形体, 后画小形体:先画整体形状,后画细节形状。如表6-1中图b、c、d、e所示。 (5)修改描深如表6-1中图f所示。 (6)标注尺寸标注要求、方法详见下节叙述。 此外,实际的工程图样还需要标注材料、成型、质量控制、安装调试等信息。这些信息 的标注方式详见零件图一章的描述。这些信息的设计定制的基本能力则需要通过后续课程的 学习训练。 2.切割式组合体 图6-1b所示的导块可以看作是由长方体I切去Ⅱ、Ⅲ、V,又钻了个孔V而成。 它的形体分析法和叠加式组合体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各个形体是一块一块切割下来,而 不是叠加上去。表6-2表示了导块的画图步骤,请读者仔细阅读。 利用形体分析法画图时应注意: (1)对于被切去的形体,应先画反映该形体形状特征的视图,然后再画其它视图。 (2)一个平面在各视图上的投影,除了有积聚性的投影为直线外,其余的投影都应表现 为一个封闭线框。各封闭线框的形状应当与该面的实形类似。如表6-2图中的平面P与图 6-11中阴影处。在作图时,利用这个规律,对面的投影进行分析检查,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画 图和审图,这种方法是线面分析法中的分析面的形状。 表62切割式组合体的画图步骤 a)西长方体1的三视图 b)切去形体Ⅱ 先画反映特征的主视图。后画其它视图 c)切去形体 d)切去形体W
187 (4)画底图 从反映每一形体形状特征的视图开始,用细线逐个画出它们的投影。 画图的一般顺序是:根据形体分析的结果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画大形体, 后画小形体;先画整体形状,后画细节形状。如表 6-1 中图 b、c、d、e 所示。 (5)修改描深 如表 6-1 中图 f 所示。 (6)标注尺寸 标注要求、方法详见下节叙述。 此外,实际的工程图样还需要标注材料、成型、质量控制、安装调试等信息。这些信息 的标注方式详见零件图一章的描述。这些信息的设计定制的基本能力则需要通过后续课程的 学习训练。 2.切割式组合体 图 6-1b 所示的导块可以看作是由长方体Ⅰ切去Ⅱ、Ⅲ、Ⅳ,又钻了个孔Ⅴ而成。 它的形体分析法和叠加式组合体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各个形体是一块一块切割下来,而 不是叠加上去。表 6-2 表示了导块的画图步骤,请读者仔细阅读。 利用形体分析法画图时应注意: (1)对于被切去的形体,应先画反映该形体形状特征的视图,然后再画其它视图。 (2)一个平面在各视图上的投影,除了有积聚性的投影为直线外,其余的投影都应表现 为一个封闭线框。各封闭线框的形状应当与该面的实形类似。如表 6-2 图 d 中的平面 P 与图 6-11 中阴影处。在作图时,利用这个规律,对面的投影进行分析检查,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画 图和审图,这种方法是线面分析法中的分析面的形状。 表 6-2 切割式组合体的画图步骤 a) 画长方体Ⅰ的三视图 b)切去形体Ⅱ 先画反映特征的主视图,后画其它视图 c)切去形体Ⅲ d)切去形体Ⅳ

先画俯视图,后画其它视医 0加深 图611斜面的投影为类似形
188 先画俯视图,后画其它视图 p p p ″ 1.先画俯视图,后画其它视图 2.注意 P 面俯视图与左视图的类似性 e)钻孔Ⅴ f)加深 a) b) c) d) 图 6-11 斜面的投影为类似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7章 机件形状常用的表达方法.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9章 连接件与传动件.doc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6章 组合体(一)形体分析、画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10章 展开图和焊接图_第10章 其他图样(1)展开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10章 展开图和焊接图_第10章 其他图样(2)焊接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9章 装配图_第9章 装配图(1)内容、绘图、尺寸、技术要求、序号和明细栏.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9章 装配图_第9章 装配图(2)-部件测绘、看装配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8章 连接件与传动件_第8章 连接件与传动件(1)螺纹、螺纹紧固件.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8章 连接件与传动件_第8章 连接件与传动件(2)键、销、齿轮、轴承、弹簧.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7章 零件图_第7章 零件图(1)零件图作用与内容、构型、表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7章 零件图_第7章 零件图(2)典型零件表达分析.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7章 零件图_第7章 零件图(3)尺寸标注.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7章 零件图_第7章 零件图(4)技术要求.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7章 零件图_第7章 零件图(5)测绘、看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6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_第6章 图样画法(1)视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6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_第6章 图样画法(2)剖视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6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_第6章 图样画法(3)断面、简化画法.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6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_第6章 图样画法(4)综合举例.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5章 组合体的视图_第5章 组合体(1)形体分析、画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5章 组合体的视图_第5章 组合体(2)尺寸标注.ppt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5章 轴测投影及其草图速画技术.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4章 立体及其表面交线.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3章 曲线曲面.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1章 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绪论.doc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十章2.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十章1.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八章5.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八章4.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八章2.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八章1.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绪论.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习题解答)第7章 图样画法P118-142.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表达方法实例_图样画法综合举例.ppt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11章 计算机绘图技术.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10章 装配图.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8章 零件图.doc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Ⅱ)CAD.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Ⅱ)装配图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