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7章 机件形状常用的表达方法

第9章图样画法 在生产实际中,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是比较复杂的,为了正确、完整、清晰、规范地将物 体的内外形状表达出来,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中规定了各种画法,如外形表 达一一视图(GB/T17451一1998、GB/T4458.1一2002)、内形表达一一剖视图(GB/T17452 -1998、GB/T4458.6-2002)入、断面图(GB/T17452-1998、GB/T4458.6-2002)、局部放 大图(GB/T4458.1一2002)、简化画法和规定其他画法(GB/T16675.1一1996、GB/T4458.1 —2002)等。 9.1物体外形的表达—视图 视图通常用于物体外形的表达,有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9.1.1基本视图 表示一个物体可有六个基本投射方向,如图9-1a中的a、b、c、d、e、f方向,相应地有 b) 图91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及投影面的展开方法 六个基本投影面垂直于六个基 仰视图 本投射方向。物体向基本投影 面投射所得视图称为基本视 图。如图9-1a所示,六个基本 见图 图) 后视图) 视图的投影面展开方式见图 9-1b,基本视图的名称、配置 见图9-2。 画六个基本视图时应注 俯视图 意: 宽相等 (1)六个基本视图的投影 长对正 对应关系,符合“长对正、高 图92六个基本视图的投影规律 211
211 第 9 章 图样画法 在生产实际中,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是比较复杂的,为了正确、完整、清晰、规范地将物 体的内外形状表达出来,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中规定了各种画法,如外形表 达——视图(GB/T 17451—1998、GB/T 4458.1—2002)、内形表达——剖视图(GB/T 17452 —1998、GB/T 4458.6—2002)、断面图(GB/T 17452—1998、GB/T 4458.6—2002)、局部放 大图(GB/T 4458.1—2002)、简化画法和规定其他画法(GB/T 16675.1—1996、GB/T 4458.1 —2002)等。 9.1 物体外形的表达——视图 视图通常用于物体外形的表达,有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9.1.1 基本视图 表示一个物体可有六个基本投射方向,如图 9-1a 中的 a、b、c、d、e、f 方向,相应地有 六个基本投影面垂直于六个基 本投射方向。物体向基本投影 面投射所得视图称为基本视 图。如图 9-1a 所示,六个基本 视图的投影面展开方式见图 9-1b,基本视图的名称、配置 见图 9-2。 画六个基本视图时应注 意: (1)六个基本视图的投影 对应关系,符合“长对正、高 b d a f c e a) b) 图 9-1 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及投影面的展开方法 (主视图) (左视图) (后视图) (仰视图) (俯视图) (右视图) E A B D C F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图 9-2 六个基本视图的投影规律

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即主、俯、仰、后视图等长:主、左、右、后视图等高:左、 右、俯、仰视图等宽的“三等”关系。 (2)六个视图的方位对应关系,仍然反映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尤其注意左、右、俯、仰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代表物体的后面,而远离主视图的那侧代表 物体的前面,后视图的左侧对应物体右侧 (3)在同一张图样内按上述关系配 置的基本视图,一律不标注视图名称。 (4)在实际制图时,应根据物体的 形状和结构特点,按需要选择视图。 优先选用主、俯、左三个基本视图,然后 再考虑其它视图。在完整、清晰地表达物 体形状的前提下,使视图数量为最少,力 求制图简便。 图93为支架的三视图,可看出如采 用主、左两视图,己经能将零件的各部分 完全表达,这里的俯视图显然是多余的, 可以省路不画。但由于零件的左、右部分 图93用主、俯、左三个视图表达支架并不合适 都一起投射在左视图上,因而虚实线重叠 很不清晰。如果再采用一个右视图,便能把零件右边的形状表达清楚,同时在左视图上,表 示零件右边孔腔形状的虚线可省略不画,如图94所示。显然采用了主、左、右三个视图表 达该零件比图93更清晰。 图94用主、左、右三个视图表达支架 9.1.2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 为了合理利用图纸,如不能按图92所示配置视图时,可自由配置,如图95所示。 向视图有如图95所示的两种标注形式。 (1)在视图上方标注“×”(“×”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 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图95)。此标注方式常用于机械工程图样。 (2)在视图下方(也可在上方)标注图名。标注图名的各视图位置应根据需要和可能 按相应的规则布置(图9-5b)。此标注方式常用于建筑工程图样
212 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即主、俯、仰、后视图等长;主、左、右、后视图等高;左、 右、俯、仰视图等宽的“三等”关系。 (2)六个视图的方位对应关系,仍然反映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尤其注意左、右、俯、仰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代表物体的后面,而远离主视图的那侧代表 物体的前面,后视图的左侧对应物体右侧。 (3)在同一张图样内按上述关系配 置的基本视图,一律不标注视图名称。 (4)在实际制图时,应根据物体的 形状和结构特点,按需要选择视图。一般 优先选用主、俯、左三个基本视图,然后 再考虑其它视图。在完整、清晰地表达物 体形状的前提下,使视图数量为最少,力 求制图简便。 图 9-3 为支架的三视图,可看出如采 用主、左两视图,已经能将零件的各部分 完全表达,这里的俯视图显然是多余的, 可以省略不画。但由于零件的左、右部分 都一起投射在左视图上,因而虚实线重叠, 很不清晰。如果再采用一个右视图,便能把零件右边的形状表达清楚,同时在左视图上,表 示零件右边孔腔形状的虚线可省略不画,如图 9-4 所示。显然采用了主、左、右三个视图表 达该零件比图 9-3 更清晰。 9.1.2 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 为了合理利用图纸,如不能按图 9-2 所示配置视图时,可自由配置,如图 9-5 所示。 向视图有如图 9-5 所示的两种标注形式。 (1)在视图上方标注“×”(“×”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 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图 9-5a)。此标注方式常用于机械工程图样。 (2)在视图下方(也可在上方)标注图名。标注图名的各视图位置应根据需要和可能 按相应的规则布置(图 9-5b)。此标注方式常用于建筑工程图样。 图 9-3 用主、俯、左三个视图表达支架并不合适 图 9-4 用主、左、右三个视图表达支架

日 旦 立而 日 白 月 回 平面 背立面程 图95向视图的标注方法 9.1.3局部视图 如只需表示物体上某一部分的形状时,可不必画出完整的基本视图,而只把该部分局部 结构向基本投影面投射即可。这种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 视图。 如图96所示,画出支座的主、俯两个基本视图后,仍有两侧的凸台形状没有表达清楚, 显然这样的局部结构没有必要再画出完整的基本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故图中采用了A 和B两个局部视图来代替左、右两个基本视图,这样既可以做到表达完整,又使得视图简明, 避免重复,看图、画图都很方便。 图9-6局部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由于局部视图所表达的只是物体某一部分的形状,故需要画出断裂边界,其断裂边界用 波浪线表示(也可用双折线代替波浪线),如图9-6中的“A”。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波浪线不应与轮廓线重合或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2)波浪线不应超出物体轮廓线,不应穿空而过。 (3)若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形轮廓线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如图9-6 中的“B”。 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的形式配置(如图96中的A局部视图),此时,可省略标注(如 213
213 9.1.3 局部视图 如只需表示物体上某一部分的形状时,可不必画出完整的基本视图,而只把该部分局部 结构向基本投影面投射即可。这种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 视图。 如图 9-6 所示,画出支座的主、俯两个基本视图后,仍有两侧的凸台形状没有表达清楚, 显然这样的局部结构没有必要再画出完整的基本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故图中采用了 A 和 B 两个局部视图来代替左、右两个基本视图,这样既可以做到表达完整,又使得视图简明, 避免重复,看图、画图都很方便。 由于局部视图所表达的只是物体某一部分的形状,故需要画出断裂边界,其断裂边界用 波浪线表示(也可用双折线代替波浪线),如图 9-6 中的“A”。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波浪线不应与轮廓线重合或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2)波浪线不应超出物体轮廓线,不应穿空而过。 (3)若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形轮廓线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如图 9-6 中的“B”。 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的形式配置(如图 9-6 中的 A 局部视图),此时,可省略标注(如 D D F E F E D E F A C B 正立面图 左侧立面图 右侧立面图 平面图 底面图 背立面图 a) b) 图 9-5 向视图的标注方法 A B A B 图 9-6 局部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图9-6中的A局部视图可不注出):也可按向视图的形式配置并标注(如图9-6中的B局部视 图):还可按第三角画法配置在视图上所需表示物体局部结构的附近,并用细点画线将两者相 连,如图9-7a、b所示。 b) 图97局部视图按第三角画法配置 画局部视图时,一般在局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 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大写拉丁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 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如图96中的A局部视图。 为了节省绘图时间和图幅,对称构件 式零件的视图可可只画一半或四分之一, 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的 平行细实线,如图98所示。 9.1.4斜视图 当机件具有倾斜结构(图99)时, 在基本视图上就不能反映该部分的实形 同时也不便标注其倾斜结构的尺寸。为此, 可设置一个平行于倾斜结构的垂直面(图 图98对称构件式零件的画法 中为正垂面P)作为新投影面,将倾斜结构向该投影面投射,即可得到反映其实形的视图。 这种将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图9-9斜视图的产生与配置 214
214 图 9-8 对称构件式零件的画法 图 9-6 中的 A 局部视图可不注出);也可按向视图的形式配置并标注(如图 9-6 中的 B 局部视 图);还可按第三角画法配置在视图上所需表示物体局部结构的附近,并用细点画线将两者相 连,如图 9-7a、b 所示。 a) b) 图 9-7 局部视图按第三角画法配置 画局部视图时,一般在局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 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大写拉丁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 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如图 9-6 中的 A 局部视图。 为了节省绘图时间和图幅,对称构件 式零件的视图可只画一半或四分之一,并 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的 平行细实线,如图 9-8 所示。 9.1.4 斜视图 当机件具有倾斜结构(图 9-9)时, 在基本视图上就不能反映该部分的实形, 同时也不便标注其倾斜结构的尺寸。为此, 可设置一个平行于倾斜结构的垂直面(图 中为正垂面 P)作为新投影面,将倾斜结构向该投影面投射,即可得到反映其实形的视图。 这种将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A A 方案 Ⅱ 方案Ⅰ 45° a) b) 图 9-9 斜视图的产生与配置 平面 P

斜视图主要是用来表达物体上倾斜部分的实形,故其余部分不必全部画出,断裂边界用 波浪线表示,如图99所示。当所表示的结构是完整的,且外形轮廓线封闭时,波浪线可省 略不画。 斜视图一般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图9b方案【),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它 适当位置,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图形旋转(图99b方案Ⅱ)。 经过旋转后的斜视图,必须标注旋转符号(以字高为半径的半圆弧,箭头方向与旋转方 向一致,如图99b所示),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也允 许将旋转角度注写在字母后(括号表示也可不写)。注意:不论斜视图如何配置,指明投射方 向的箭头一定垂直于被表达的倾斜部分,而字母按水平位置书写。 9.1.5第三角画法简介 世界各国的工程图样有第一角投影和第三角投影两种体系。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即将物体放置于第一分角内,使物体处于观察 者与投影面之间,按照观察者 一物体 —投影面的位置关系进行投射(图910a),然后按 规定展开投影面,其视图配置见图9-1Ob,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下面。美国等国采用第三角 二分 四分角 图910第一角画法 图9-11第三角画法 画法,即将物体放置于第三分角内,并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物体之间,按照观察者- 投 景影面一 一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投射,此时应将投影面视为透明面(图911a),其视图配置见 間 左视图 石图 仰视图 图912第三角画法中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 图913按第三角绘制的垫块的视图 215
215 斜视图主要是用来表达物体上倾斜部分的实形,故其余部分不必全部画出,断裂边界用 波浪线表示,如图 9-9 所示。当所表示的结构是完整的,且外形轮廓线封闭时,波浪线可省 略不画。 斜视图一般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图 9-9b 方案Ⅰ),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它 适当位置,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图形旋转(图 9-9b 方案Ⅱ)。 经过旋转后的斜视图,必须标注旋转符号(以字高为半径的半圆弧,箭头方向与旋转方 向一致,如图 9-9b 所示),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也允 许将旋转角度注写在字母后(括号表示也可不写)。注意:不论斜视图如何配置,指明投射方 向的箭头一定垂直于被表达的倾斜部分,而字母按水平位置书写。 9.1.5 第三角画法简介 世界各国的工程图样有第一角投影和第三角投影两种体系。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即将物体放置于第一分角内,使物体处于观察 者与投影面之间,按照观察者——物体——投影面的位置关系进行投射(图 9-10a),然后按 规定展开投影面,其视图配置见图 9-10b,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下面。美国等国采用第三角 画法,即将物体放置于第三分角内,并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物体之间,按照观察者——投 影面——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投射,此时应将投影面视为透明面(图 9-11a),其视图配置见 左视图 主视图 右视图 后视图 仰视图 俯视图 图 9-12 第三角画法中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 图 9-13 按第三角绘制的垫块的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观 察 者 第一分角 第二分角 第三分角 第四分角 观察者 观察者 第四分角 第三分角 第二分角 第一分角 者 察 观 俯视图 主视图 a) b) a) b) 图 9-10 第一角画法 图 9-11 第三角画法

图9-11b,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上方(请参阅第2章其他分角中点的投影特性)。由此可见 这两种画法的主要区别是视图配置关系不同。和第一角画法一样,第三角画法也可以向六个 基本投影面投射而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其视图的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基准,如图912所示。 图913为按第三角绘制的垫块的视图。 必须注意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的看图习惯有所不同。为了区别第一和第三角投影所得的 图样,国际标准化组织(IS0)规定了相应的识别符号。第一角的识别符号见图914a,第三 角的识别符号见图9-14b。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必须在图样中画出第三角画 法的识别符号:采用第一角画法,必要时也应画出其识别符号。 6) 图914 第一、三分角的识别符 9.2物体内形的表达——剖视图 9.2.1剖视的概念 1.剖视的形成物体上不可见部分的投影,在视图中是用虚线表示的(图93)。若物体 的内部结构较复杂,在视图中就会出现很多虚线,这些虚线往往与其他线条重叠在一起而影 响图形的清晰,不便于看图及标注尺寸,如图915所示底座的三视图。因此,国家标准规定 采用剖视图来表达物体的内部形状。 图915底座及其三视图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 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如图9-16a采用正平面作为剖切面,在底座的对 称平面处假想将它剖开,移去前面部分,使零件内部的孔、槽等结构显示出来,从而在主视 图上得到剖视图(图916b)。这样原来不可见的内部结物在剖视图上成为可见的部分,虑线 可以画成实线。由此可见,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零件内部或被遮盖部分的结构。 2.剖视图的画法 (1)剖切平面位置的确定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内部孔、槽等的对称面或轴线 216
216 图 9-11b,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上方(请参阅第 2 章其他分角中点的投影特性)。由此可见, 这两种画法的主要区别是视图配置关系不同。和第一角画法一样,第三角画法也可以向六个 基本投影面投射而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其视图的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基准,如图 9-12 所示。 图 9-13 为按第三角绘制的垫块的视图。 必须注意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的看图习惯有所不同。为了区别第一和第三角投影所得的 图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了相应的识别符号。第一角的识别符号见图 9-14a,第三 角的识别符号见图 9-14b。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必须在图样中画出第三角画 法的识别符号;采用第一角画法,必要时也应画出其识别符号。 9.2 物体内形的表达——剖视图 9.2.1 剖视的概念 1.剖视的形成 物体上不可见部分的投影,在视图中是用虚线表示的(图 9-3)。若物体 的内部结构较复杂,在视图中就会出现很多虚线,这些虚线往往与其他线条重叠在一起而影 响图形的清晰,不便于看图及标注尺寸,如图 9-15 所示底座的三视图。因此,国家标准规定 采用剖视图来表达物体的内部形状。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 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如图 9-16a 采用正平面作为剖切面,在底座的对 称平面处假想将它剖开,移去前面部分,使零件内部的孔、槽等结构显示出来,从而在主视 图上得到剖视图(图 9-16b)。这样原来不可见的内部结构在剖视图上成为可见的部分,虚线 可以画成实线。由此可见,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零件内部或被遮盖部分的结构。 2.剖视图的画法 (1)剖切平面位置的确定 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内部孔 、槽等的对称面或轴线, a) b) 图 9-14 第一、三分角的识别符号 图 9-15 底座及其三视图

且使其平行或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以便使剖切后的孔、槽的投影反映实形。 ☑ 平 中h中 图916剖视图的形成 (2)画剖视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剖切是假想的,因此当零件的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他视图仍应完整地画出。 若在一个零件上作几次剖切时,每次剖切都应认为是对完整零件进行的,即与其他的剖切无 关。根据物体内部形状、结构表达的需要,可把几个视图同时画成剖视图,它们之间相互独 立,互不影响。 2)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的对称面或通过内部的孔、槽等结构的轴线和对称中心线, 以便反映结构实形。剖切时,要避免产生不完整要素或不反映实形的截断面。 3)在剖视图中,零件后部的不可见轮廓线 —虚线一般省略不画,只有对尚未表达清楚 的结构,才用虚线画出。在没有剖开的其他视图(如图916b中的左视图及图9-22中的俯视 图)上,表达内外结构的虚线也按同样原则处理。 4)基本视图配置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剖视图,即剖视图既可按投影关系配置在与剖切符号 相对应的位置(如图9-20中的A一A剖视),必要时也允许配置在其他适当的位置(如图9-20 中的B一B剖视)。 5)画剖视图时,在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都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917a、b)。如 图917℃所示,初学时往往容易漏画这些线条,必须给予特别注意。 b) 图917不要漏画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 217
217 且使其平行或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以便使剖切后的孔、槽的投影反映实形。 (2)画剖视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剖切是假想的,因此当零件的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图后,其他视图仍应完整地画出。 若在一个零件上作几次剖切时,每次剖切都应认为是对完整零件进行的,即与其他的剖切无 关。根据物体内部形状、结构表达的需要,可把几个视图同时画成剖视图,它们之间相互独 立,互不影响。 2) 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物体的对称面或通过内部的孔、槽等结构的轴线和对称中心线, 以便反映结构实形。剖切时,要避免产生不完整要素或不反映实形的截断面。 3)在剖视图中,零件后部的不可见轮廓线——虚线一般省略不画,只有对尚未表达清楚 的结构,才用虚线画出。在没有剖开的其他视图(如图 9-16b 中的左视图及图 9-22 中的俯视 图)上,表达内外结构的虚线也按同样原则处理。 4)基本视图配置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剖视图,即剖视图既可按投影关系配置在与剖切符号 相对应的位置(如图 9-20 中的 A—A 剖视),必要时也允许配置在其他适当的位置(如图 9-20 中的 B—B 剖视)。 5)画剖视图时,在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都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 9-17a、b)。如 图 9-17c 所示,初学时往往容易漏画这些线条,必须给予特别注意。 a) b) 图 9-16 剖视图的形成 a) b) c) 图 9-17 不要漏画剖切平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 剖切平面 漏线

(3)剖面符号画法在剖视图中,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称为剖面区域(或断面) 在断面图形上要画上剖面符号。不需在剖面区域中表示材料的类别时,可采用通用剖面线表 示。通用剖面线用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的相互平行的细实线回 出,如图9-16、图9-18。当剖面线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平行时,该图形 的剖面线应画成60°或30°,其倾斜方向仍应与其他图形的剖面线方向一致。同一物体各剖 面区域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应一致。若需在剖面区域表示材料类别,应采用表91所示特定 的剖面符号表示。 图918通用剂面线画法 表9-1 部分特定的剖面符号(GB/T17453 -1998、GB/T4457.5-1984 金属材料/通配 线图绕阻元 田 混凝士 网 的整电板、变压和电抗等 l 钢筋混凝士 纵剖面 合器片清称宋整、侧定及爱园 园体材料 木材 横剂面 液体 基础周用的泥士 经丝名 胶合板(不分层数 画剖视图时,既可在某 一个视图上采用剖视,亦可根据需要同时在几个视图上采用剖视 它们之间是独立的,彼此不受量影响。如图9.19所示的定位块,其外形简单,而内部结构比较 复杂,因此在主视图上采用剖视以表示零件中间的横向孔及上部的槽等结构。该零件的其他 结构还需另外用两个剖切平面A及B来剖切(图9-19),在图9-20中相应画出A一A、B一B 剖视图。其中A一A剖视图放在左视图位置:B一B剖视图从投射方向看应该画在右视图位置, 但是为了合理地利用图纸,可将它布置在图上所示的位置 3,剖视图的标注 (1)一般应在剖视图的上方用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一×”。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剖 切符号[线宽为(~1.5)d,长约5~10mm的粗实线、剖切线(点画线,也可省略不画)表 示剖切位置,其两端用箭头表示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920中的B一B视。 (2)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如图920 218
218 (3)剖面符号画法 在剖视图中,剖切面与物体的接触部分,称为剖面区域(或断面), 在断面图形上要画上剖面符号。不需在剖面区域中表示材料的类别时,可采用通用剖面线表 示。通用剖面线用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 45°的相互平行的细实线画 出,如图 9-16、图 9-18。当剖面线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平行时,该图形 的剖面线应画成 60°或 30°,其倾斜方向仍应与其他图形的剖面线方向一致。同一物体各剖 面区域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应一致。若需在剖面区域表示材料类别,应采用表 9-1 所示特定 的剖面符号表示。 图 9-18 通用剖面线画法 表 9-1 部分特定的剖面符号(GB/T17453—1998、GB/T 4457.5—1984) 金属材料/普通砖 线圈绕阻元件 混凝土 非金属材料 (除普通砖外) 转子、电枢、变压器和电抗器等 的叠钢片 钢筋混凝土 木材 纵剖面 型砂、填砂、砂轮、陶瓷及硬质 合金刀片、粉末冶金 固体材料 横剖面 液 体 基础周围的泥土 玻 璃 及供 观 察 用的其它透 明材 料 胶合板(不分层数) 格网(筛网、过滤 网等) 画剖视图时,既可在某一个视图上采用剖视,亦可根据需要同时在几个视图上采用剖视, 它们之间是独立的,彼此不受影响。如图 9-19 所示的定位块,其外形简单,而内部结构比较 复杂,因此在主视图上采用剖视以表示零件中间的横向孔及上部的槽等结构。该零件的其他 结构还需另外用两个剖切平面 A 及 B 来剖切(图 9-19),在图 9-20 中相应画出 A—A、B—B 剖视图。其中 A—A 剖视图放在左视图位置;B—B 剖视图从投射方向看应该画在右视图位置, 但是为了合理地利用图纸,可将它布置在图上所示的位置。 3.剖视图的标注 (1)一般应在剖视图的上方用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剖 切符号[线宽为(l~1.5)d,长约 5~10mm 的粗实线]、剖切线(点画线,也可省略不画)表 示剖切位置,其两端用箭头表示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 9-20 中的 B—B 剖视。 (2)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如图 9-20

中的A一A剖视。 (3)当剖切平面通过零件的对称平面或基本对称的平面,且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 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如图9-20及图9-17的主视图。 ⊕ 图919定位块的剖切 图9-20用几个剖视图表达定位块 9.2.2剖切面的种类 物体的结构形状不同,为表达其形状所采用的剖切面、剖切方法也不一样。GB/T1745 一1998规定,剖切面的种类有单一剖切面(图9-21a)、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图9-21b)、几 个相交的剖切面(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图9-21©),现分述如下: 1.单一剖切面一般用单一剖切平面剖切物体,如图9-16、图9-21a中A一A所示,也 可用柱面剖切物体,用单一柱面剖切机件时,剖视图一般应按展开绘制,如图925b中B一B 展开。 b) 图9-21剖切面的种类 2.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用米表达物体上分布在几 个相互平行平面上的内形。图922为一下模座,为了在视图表达清楚中间凹下结构及通孔, 右端的“U”形槽和左端的台阶孔,采用了互相平行的两个平面剖开物体,而获得剖视图。 219
219 中的 A—A 剖视。 (3)当剖切平面通过零件的对称平面或基本对称的平面,且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 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如图 9-20 及图 9-17 的主视图。 9.2.2 剖切面的种类 物体的结构形状不同,为表达其形状所采用的剖切面、剖切方法也不一样。GB/T17452 —1998 规定,剖切面的种类有单一剖切面(图 9-21a)、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图 9-21b)、几 个相交的剖切面(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图 9-21c),现分述如下: 1.单一剖切面 一般用单一剖切平面剖切物体,如图 9-16、图 9-21a 中 A—A 所示,也 可用柱面剖切物体,用单一柱面剖切机件时,剖视图一般应按展开绘制,如图 9-25b 中 B—B 展开。 2.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用来表达物体上分布在几 个相互平行平面上的内形。图 9-22a 为一下模座,为了在视图表达清楚中间凹下结构及通孔, 右端的“U”形槽和左端的台阶孔,采用了互相平行的两个平面剖开物体,而获得剖视图。 A A B B A A B B 图 9-19 定位块的剖切 图 9-20 用几个剖视图表达定位块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a) b) c) 图 9-21 剖切面的种类 A B

b 图922下模座主视图采用两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采用这种剖切方法画剖视图时,在图形内不应出现不完整要素,如图923为容易出现的 错误画法。 a中 @ 图923采用几个剖切平面时易出现的错误画法 当两个要素在图形上具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时 可以各画一半,此时应以中心线或轴线为界,如图924所 示。 这种剖视图必须对剖切位置进行标注,两个剖切面的 分界处,剖切位置符号(短画)应对齐。按基本视图配置, ☑ 中间又无其他图形隔开,可省略标注视图名称和投射方向 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用 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获得的剖视图应先旋转到一个投影面 ① 上再画图。图9-25为一端盖,若采用单一剖切面,零件上 L. 四个均匀分布的小孔就不能剖切到。此时可再作一个相交 中 于零件轴线的倾斜剖切面来剖切其中的一个小孔,即采用 图6-24剖面线画法的特殊情况 两个相交的剖切面。为了使被剖切到的倾斜结构在剖视图 上反映实形,可将倾斜剖切平面剖开的结构及其有关部分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后再进 行投射(图925),这样就可以在同一剖视图上表达出两个相交剖切面所剖切到的结构的实 点
220 A A A A A—A 图 6-24 剖面线画法的特殊情况 采用这种剖切方法画剖视图时,在图形内不应出现不完整要素,如图 9-23 为容易出现的 错误画法。 当两个要素在图形上具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时, 可以各画一半,此时应以中心线或轴线为界,如图 9-24 所 示。 这种剖视图必须对剖切位置进行标注,两个剖切面的 分界处,剖切位置符号(短画)应对齐。按基本视图配置, 中间又无其他图形隔开,可省略标注视图名称和投射方向。 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交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用 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获得的剖视图应先旋转到一个投影面 上再画图。图 9-25 为一端盖,若采用单一剖切面,零件上 四个均匀分布的小孔就不能剖切到。此时可再作一个相交 于零件轴线的倾斜剖切面来剖切其中的一个小孔,即采用 两个相交的剖切面。为了使被剖切到的倾斜结构在剖视图 上反映实形,可将倾斜剖切平面剖开的结构及其有关部分旋转到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后再进 行投射(图 9-25),这样就可以在同一剖视图上表达出两个相交剖切面所剖切到的结构的实 A A A A A a) b) 图 9-22 下模座主视图采用两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A A A A A A 不应画 出此线 尽量不出现 不完整要素 A A A A — — 图 9-23 采用几个剖切平面时易出现的错误画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9章 连接件与传动件.doc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6章 组合体(一)形体分析、画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10章 展开图和焊接图_第10章 其他图样(1)展开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10章 展开图和焊接图_第10章 其他图样(2)焊接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9章 装配图_第9章 装配图(1)内容、绘图、尺寸、技术要求、序号和明细栏.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9章 装配图_第9章 装配图(2)-部件测绘、看装配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8章 连接件与传动件_第8章 连接件与传动件(1)螺纹、螺纹紧固件.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8章 连接件与传动件_第8章 连接件与传动件(2)键、销、齿轮、轴承、弹簧.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7章 零件图_第7章 零件图(1)零件图作用与内容、构型、表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7章 零件图_第7章 零件图(2)典型零件表达分析.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7章 零件图_第7章 零件图(3)尺寸标注.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7章 零件图_第7章 零件图(4)技术要求.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7章 零件图_第7章 零件图(5)测绘、看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6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_第6章 图样画法(1)视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6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_第6章 图样画法(2)剖视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6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_第6章 图样画法(3)断面、简化画法.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6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_第6章 图样画法(4)综合举例.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5章 组合体的视图_第5章 组合体(1)形体分析、画图.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5章 组合体的视图_第5章 组合体(2)尺寸标注.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机械制图第二版)第5章 组合体的视图_第5章 组合体(3)看图、构型.ppt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6章 组合体的视图.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5章 轴测投影及其草图速画技术.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4章 立体及其表面交线.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3章 曲线曲面.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2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1章 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绪论.doc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十章2.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十章1.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八章5.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八章4.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八章2.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第八章1.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绪论.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习题解答)第7章 图样画法P118-142.ppt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Ⅰ)表达方法实例_图样画法综合举例.ppt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11章 计算机绘图技术.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10章 装配图.doc
-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08章 零件图.doc
- 山东理工大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PPT教学课件(十一五教材Ⅱ)CAD.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