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BJT放大电路基础(2.1)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图解分析

第二章BJT放大电路基础 §2.1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图解分析 §22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特性与分析 §2.3BJT组合放大电路 返回
第二章 BJT放大电路基础 §2.1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图解分析 §2.2 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特性与分析 返回 § 2.3 BJT组合放大电路

§2.1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图解分析 2.1.1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图解分析 2.1.2图解法与动态工作分析 返回
§2.1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图解分析 2.1 .1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图解分析 2.1.2图解法与动态工作分析 返回

2.1.1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交、直流通路 电路基本组成: E 1)入信号源:us,Rs 2)负载:RL 3)射极基本放大器: (1)输入回路: Rs R c1输入耦合电容,隔直 Rb2 Rb1RB2基极偏置电阻 R射极偏置电阻(直流负反馈) (稳定工作点 c。射极旁路电容 返回
2.1.1 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交、直流通路 1 电路基本组成: 1) 入信号源:uS,RS 2) 负载: RL 3) 射极基本放大器: (1)输入回路: C1:输入耦合电容,隔直 Rb1,Rb2基极偏置电阻 Re射极偏置电阻(直流负反馈) (稳定工作点) Ce射极旁路电容 返回

2.1.1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交、直流通路 电路基本组成 (2)输出回路: Rc:集电极偏置电阻,具有把 集电极电流i转化成集电 Rb1 C2 极电压E输出 C1 T 2:输出耦合电容,(隔直)使 R 放大器与负载之间直流隔 Rb2 离,而交流耦合。 ls 返回
1 电路基本组成: (2) 输出回路: RC:集电极偏置电阻,具有把 集电极电流 iC转化成集电 极电压 Ec 输出。 C2: 输 出 耦 合 电 容 ,( 隔 直 ) 使 放大器与负载之间直流隔 离,而交流耦合。 2.1.1 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交、直流通路 返回

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交、直流通路 电路基本组成: 4)直流电源Ec: 为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 Rb1 提供能量,即在us的控制下把直流能 量通过T转换成交流能量放大输出。 另外,电路中含有两个独立电源 Rb2 直流电源EC 交流信号源ls 即 电路仿真 LBI 在两电源共同作用下,由线性网络的 ic=+i 选加原理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应 ucE=UCE+uce 等于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于网络时产生 的电压和电流之和, 返回123457
一 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交、直流通路 1 电路基本组成: 4) 直流电源 EC: 为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 提供能量,即在 uS的控制下把直流能 量通过 T 转换成交流能量放大输出。 另外,电路中含有两个独立电源 直流电源 EC 交流信号源 uS 在两电源共同作用下,由线性网络的 选加原理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应 等于每个 独立电源单独作用于网络时产生 的电压和电流之和, 即: iB=IB+ib iC=IC+ic uCE=UCE+uce 电路仿真 返回 1 2 3 4 5 7

5)放大器有两类基本的问题: A:直流偏置问题: 待求问题:Q(B,I、UCE) 分析方法:「估算法 等效电源法→直流通道 图解法 3:交流传输问题: 待求问题F输入、输出电阻:R;、R 电流、电压、功率增益:A;、An、An 分析方法「图解法 →交流通道 等效电路法 返回休息1休息2
A:直流偏置问题: 待求问题:Q(IB、IC、UCE) 分析方法: 估算法 等效电源法 直流通道 图解法 B:交流传输问题: 待求问题:输入、输出电阻:R i 、Ro 电流、电压、功率增益:Ai、Au、Ap 分析方法:图解法 交流通道 等效电路法 5)放大器有两类基本的问题: 返回 休息1 休息2

2直流通道(直流等效电路) (1)直流通道画法 Rb1 原则:放大电路中所有电容开路, 电感短路, 变压器初级和次级之间开路, Rb2 Re 所剩电路即为直流通道 交流信号源取零值 原因:当a→0时 Rb1 Jac L→0 Rb2 休息1休息2 返回
2 直流通道(直流等效电路) (1) 直流通道画法: 原则:放大电路中所有电容开路, 电感短路, 变压器初级和次级之间开路, 所剩电路即为直流通道 交流信号源取零值 原因: 当 → 0 时 → j c 1 j L → 0 休息1 休息2 返回

2直流通道(直流等效电路 (2)静态工作点Q的估算法 A:计算Cm:一般有1>b1=8510mem 而 S:U/BE=0.6-0.7(V) G:U/BE=0.2-0.3(V) CE BE E Rb2 R+r b2 -b2 E B: L=ae&lE B-U BE →IB=β C: UcE =EC-Ic.Rc-IERe EC-IC(rc+Re) 返回休息1休息2
(2) 静态工作点 Q 的估算法 估算步骤: A:计算 UB:一般有 I1 >>IB, I1≥(5~10)IB 而: Si : UBE=0.6-0.7 (V) Ge :UBE=0.2-0.3 (V) b2 b1 b2 c B R R R E U + B: c B e B BE c E E I I R U U I I I = − = = C: ( ) CE C C C E e C C RC Re U = E − I R − I R E − I + 2 直流通道(直流等效电路) UB I B I 1 I C + UCE - + UBE I 2 - I E 返回 休息1 休息2

(3)等效电源法: A:利用戴文宁定律简化基 Rb1 Rb1 R 其中: BB R R E c RB=RbI/Rb2 Rb2 B:列出输入回路偏置 UBB =BRbUBE+(B+OR BB Rb+(1+BR (lc≈BIB,UBE:rs;:0.6-0.丌 Ge:0.2 C: .Ic=BIB 输出回路偏置方程: Rb Rie Re UcE-ECIRCleRe ECIrc+RE BB (=aE≈IB 反回 休息1休息2
A:利用戴文宁定律简化基极偏置电路 其中: 2 1 2 b b b C BB R R R E U + = Rb=Rb1//Rb2 B:列出输入回路偏置方程: UBB=IBRb+UBE+(IB+IC)Re ( ) b e BB BE B R 1 R U U I + + − = (IC≈βIB) ,UBE : s i :0.6-0.7V Ge :0.2V C: ∵Ic =βIB 输出回路偏置方程: UCE=Ec -IcRC-IERe≈Ec -Ic (Rc +RE) (Ic =αIE≈IE) (3) 等效电源法: 返回 休息1 休息2

3:交流通道 (1)交流通道画法: C 耦合、旁路电容短路 直流电源对地短路 扼流电感开路 Rb2 输入回路利用戴文宁原理可以简化: Re Rb=R3∥Rb1∥Rb2 R b1 ∥R R+ r b,∥R,4 B l RL Rb1 Rb2 休息1休息2 返回
(1) 交流通道画法: 耦合、旁路电容短路 直流电源对地短路 扼流电感开路 输入回路利用戴文宁原理可以简化: Rb ’=Rs∥Rb1∥Rb2 s s b b b b s u R R // R R // R u 1 2 1 2 + = 3: 交流通道 休息1 休息2 返回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BJT放大电路基础(2.2.2-2.3)共集电极电路(射随器)、BJT组合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BJT放大电路基础(2.2.1)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特性与分析——共射放大电路的特性与动态分析.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半导体基本器件及应用电路(1.1-1.3)§1.1 半导体材料及导电特性 §1.2 PN结原理 §1.3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半导体基本器件及应用电路(1.4)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5章 数字滤波器(DF).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7章 IIRDF有限长数字滤波器的设计.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六章 IIRDF无限长数字滤波器的设计.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3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1章 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绪论.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4.5-4.8).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4.1-4.4).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证明时域卷积定理.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证明左移位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证明右移位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1 Z变换 §6.2 z变换的基本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5 离散系统Z变换分析法 §6.6 H(Z)与系统的时域特性及频域特性的关系 §6.7 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3 逆Z变换 §6.4 Z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容独立性的讨论.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3.1)集成电路(IC)中的电流源.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3.4)乙类推挽输出级电路与功率放大器.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4.1 场效应晶体管 4.1.1 JFET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4.1.2 JFET伏安特性曲线 4.1.3 绝缘栅场效应管.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3.3.2)共射差放理想对称时的大信号特性.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2).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3.2)带电流源(恒流源)的放大电路 3.3.1 差放的偏置,输入和输出信号及连接方式.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4.1.4)FET小信号等效模型 4.2 JFET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2/2).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 6.1.5 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 6.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3.1 负反馈放大器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4.3)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6.5-6.6)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相位补偿原理与技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7.1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参数:§7.2集成运放的一般结构.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7.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7.4 集成运放在电压比较器中的作用.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 6.3.2 电压串联负反馈 6.3.3 电压并联负反馈 6.4.1 负反馈对放大器传输函数极零点的影响 6.4.2 单极点闭环系统的响应特征.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电流模电路基础.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7.5)信号产生电路与有源滤波器.ppt
-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 MATLAB实现》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MATLAB初步.ppt
-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 MATLAB实现》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离散付里叶变换(DFT).ppt
-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 MATLAB实现》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