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六章 IIRDF无限长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无限长数字滤波器 无限 的设计

§6-1引 DF按频率特性分类 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 其特点为: 1)频率变量以数字频率0)表示,O=9T, 2为模拟角频率,T为抽样时间间隔; (2)以数字抽样频率O=2sT=2x为周期; (3)频率特性只限于o≤。/2=m范围,这 是因为依取样定理,实际频率特性只能为抽样频率的 半
§6-1 引言 一、DF按频率特性分类 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 其特点为: (1)频率变量以数字频率 表示, , 为模拟角频率,T为抽样时间间隔; (2)以数字抽样频率 为周期; (3)频率特性只限于 范围,这 是因为依取样定理,实际频率特性只能为抽样频率的 一半

H(e 低通 O T 2π 3丌 4元 Z M 高通 O。T 2π 3π Z 带通a 0 T 2π 3丌
00 低通 0 高通 带通

团团团 带阻 T 2π 3π H(ejoy 全通 mIz /// T 2π 3丌
00 带阻 全通

DF的性能要求(低通为例) 1+δ O:通带截止频率 阻带截止频率 0
二、DF的性能要求(低通为例) 0 通带截止频率 阻带截止频率

通带1450.15ak+4 阻带 slo(sm. H(eo)so2 过渡带≤o≤oy平滑过渡 DF频响的三个参量 1、幅度平方响应 H(e H(e1)H(e10)=H(e1)H(e10) H(Z)H(z 2、相位响应 H(eo)= H(elo )Jel(e =relheo)+ jIm[H(eo)I B(e=tg Im[H(e° ReH(e°
通带 阻带 过渡带 平滑过渡 三、DF频响的三个参量 1、幅度平方响应 2、相位响应

3、群延迟 dB(eJo) d 它是表示每个频率分量的延迟情况;当其为常数时, 就是表示每个频率分量的延迟相同。 四、DF设计内容 1、按任务要求确定 Filter的性能指标; 用IR或FR系统函数去逼近这一性能要求 3、选择适当的运算结构实现这个系统函数; 4、用软件还是用硬件实现
3、群延迟 d d e e j j ( ) ( ) = − 它是表示每个频率分量的延迟情况;当其为常数时, 就是表示每个频率分量的延迟相同。 四、DF设计内容 1、按任务要求确定Filter的性能指标; 2、用IIR或FIR系统函数去逼近这一性能要求; 3、选择适当的运算结构实现这个系统函数; 4、用软件还是用硬件实现

五、IR数字 filter的设计方法 1、借助模拟 filter的设计方法 (1)将DF的技术指标转换成AF的技术指标; (2)按转换后技术指标、设计模拟低通 filter的H(s (3)将Ha()→>H(=) (4)如果不是低通,则必须先将其转换成低通 AF的技术指标。 2、计算机辅助设计法(最优化设计法) 先确定一个最佳准则,如均方差最小准则, 最大误差最小准则等,然后在此准则下,确定系 统函数的系数
五、IIR数字filter的设计方法 1、借助模拟filter的设计方法 (1)将DF的技术指标转换成AF的技术指标; (2)按转换后技术指标、设计模拟低通filter的 ; (3)将 (4)如果不是低通,则必须先将其转换成低通 AF的技术指标。 2、计算机辅助设计法(最优化设计法) 先确定一个最佳准则,如均方差最小准则, 最大误差最小准则等,然后在此准则下 , 确定系 统函数的系数。 H (s) a H (s) H(z) a →

§6-2将DF的技术指标转换为ALF的技术指标 意义 AF的设计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方法:设计公式; 设计图表;有典型的滤波器,如巴特沃斯,切比雪 夫等。 般转换方法 1、DLF→ALF 2、DFF→AFF→ALF 3、DBF→ABF→ALF 4、DBSF→>ABSF→ALF
§ 6-2 将DF的技术指标转换为ALF的技术指标 一、意义 AF的设计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方法:设计公式; 设计图表;有典型的滤波器,如巴特沃斯,切比雪 夫等。 二、一般转换方法 1、 2、 3、 4、 DLF → ALF DHF → AHF → ALF DBF → ABF → ALF DBSF → ABSF → ALF

三、转换举例 例如,一低通DF的指标:在O≤0.2的通带 范围,幅度特性下降小于1dB;在0.3x≤O≤π的 阻带范围,衰减大于15dB;抽样频率fs=10kHz; 试将这一指标转换成ALF的技术指标。 解:按照衰减的定义和给定指标,则有 201gHe)/H(e02x)≤1 201gH(e)/H(e03)≥15 假定O=0处幅度频响的归一化值为1, 即H(e)=1
三、转换举例 例如,一低通DF的指标:在 的通带 范围,幅度特性下降小于1dB;在 的 阻带范围,衰减大于15dB;抽样频率 ; 试将这一指标转换成ALF的技术指标。 解:按照衰减的定义和给定指标,则有 假定 处幅度频响的归一化值为1, 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3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定义.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1章 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绪论.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4.5-4.8).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4.1-4.4).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证明时域卷积定理.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证明左移位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证明右移位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1 Z变换 §6.2 z变换的基本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5 离散系统Z变换分析法 §6.6 H(Z)与系统的时域特性及频域特性的关系 §6.7 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3 逆Z变换 §6.4 Z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容独立性的讨论.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5-4)离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冲激函数匹配法确定初始条件.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8 卷积的图解 §2.9 线性系统响应的时域求解.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6 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2.7 卷积积分的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引言 §2.2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2.3 系统方程的算子表示 §2.4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2.5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7章 IIRDF有限长数字滤波器的设计.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5章 数字滤波器(DF).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半导体基本器件及应用电路(1.4)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半导体基本器件及应用电路(1.1-1.3)§1.1 半导体材料及导电特性 §1.2 PN结原理 §1.3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BJT放大电路基础(2.2.1)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特性与分析——共射放大电路的特性与动态分析.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BJT放大电路基础(2.2.2-2.3)共集电极电路(射随器)、BJT组合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BJT放大电路基础(2.1)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图解分析.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3.1)集成电路(IC)中的电流源.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3.4)乙类推挽输出级电路与功率放大器.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4.1 场效应晶体管 4.1.1 JFET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4.1.2 JFET伏安特性曲线 4.1.3 绝缘栅场效应管.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3.3.2)共射差放理想对称时的大信号特性.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2).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3.2)带电流源(恒流源)的放大电路 3.3.1 差放的偏置,输入和输出信号及连接方式.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4.1.4)FET小信号等效模型 4.2 JFET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2/2).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 6.1.5 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 6.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3.1 负反馈放大器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4.3)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6.5-6.6)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相位补偿原理与技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7.1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参数:§7.2集成运放的一般结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