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47.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2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学年第学期历史班 《世界近代史》B卷标准答案 一、 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 共30分) I、重商主义 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 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2 分)。15-18世纪中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 多,就越富强(1分)。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 ,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书中提出来的。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1分)。一切经济 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鼓励更多的出口,保护本国的商业(1分)。(5 分) 2、维也纳会议 是从 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 地利维也纳召开的 一次 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1分)。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 特涅提议和组织的(1分)。其目的在于重画拿破仑被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 它忽略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趋势,低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政治和社会 保障的要求,间接促成日后欧洲的革命浪潮:并且牺牲许多小国利益以保持大国 的势力均势及恢复欧洲旧有秩序,而所谓的欧洲协调合 车常规架构目的也只是在 欧洲大陆建立 个顽固的保守系统(2分)。维也纳会议成为了通过压制法国大 革命所提出的自由主义和民权来换取和平和稳定的保守系统的一部分(1分)。 (5分) 3、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有时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 了从 工业向机器大 业过渡的阶段(1分) 是以机器取代人力, 天成极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宇全的一汤野与華命分 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 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1分)。工业单命是生严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 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 (1分)。 社会关系说, 它使社 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分)。(5分 4、第二国际 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1分)。其名称起自20 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第二国际从开始建立起,内 部右马吉田主义 改主义和自主义3 派别(1分)。在前期活动中 马克思主义派 决同无政 进行斗争 前3 次 了无政 府主义者否定议会斗争和争取社会改良、主张进行个人恐怖活动、用总罢工来反 对战争等错误观点(1分)。第二国际后期召开过5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夺取 政权、党的统一、党与工会的关系、党与合作社的关系、反对殖民政策、反对军 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等决议(1分)。尤其是巴塞尔大会的反战宜言,对 于欧美工人阶 级的斗争起了很大的动员作用(1分)。(5分》 5、亚伯拉罕·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 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2分)。在他任职期间,由于各种反动

学年第 学期 历史班 《世界近代史》B 卷标准答案 一、 名词解释(共 6 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重商主义 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 16~17 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 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2 分)。15-18 世纪中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 多,就越富强(1 分)。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 书中提出来的。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1 分)。一切经济 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鼓励更多的出口,保护本国的商业(1 分)。(5 分) 2、维也纳会议 是从 1814 年 9 月 18 日到 1815 年 6 月 9 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 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1 分)。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 特涅提议和组织的(1 分)。其目的在于重画拿破仑被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 它忽略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趋势,低估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对政治和社会 保障的要求,间接促成日后欧洲的革命浪潮;并且牺牲许多小国利益以保持大国 的势力均势及恢复欧洲旧有秩序,而所谓的欧洲协调合作常规架构目的也只是在 欧洲大陆建立一个顽固的保守系统(2 分)。维也纳会议成为了通过压制法国大 革命所提出的自由主义和民权来换取和平和稳定的保守系统的一部分(1 分)。 (5 分) 3、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有时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 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1 分)。是以机器取代人力, 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1 分)。工 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 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1 分)。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 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 了手工工场(1 分)。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 分)。(5 分) 4、第二国际 1889~1914 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1 分)。其名称起自 20 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第二国际从开始建立起,内 部就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 3 个派别(1 分)。在前期活动中, 马克思主义派坚决同无政府主义派进行斗争,在前 3 次代表大会上,批驳了无政 府主义者否定议会斗争和争取社会改良、主张进行个人恐怖活动、用总罢工来反 对战争等错误观点(1 分)。第二国际后期召开过 5 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夺取 政权、党的统一、党与工会的关系、党与合作社的关系、反对殖民政策、反对军 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等决议(1 分)。尤其是巴塞尔大会的反战宣言,对 于欧美工人阶级的斗争起了很大的动员作用(1 分)。(5 分) 5、亚伯拉罕·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 16 任总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 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2 分)。在他任职期间,由于各种反动

势力的影响,政策上有过踌躇和动摇,但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推动下,能够顺应 历中潮流,最终签罗了著名的《解放宣言》,解决了当时羊国补会经济改治生活 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四年国内战争中,他亲自指挥作战。领导联邦政府同南部 农场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 维升 了国家的统一 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 (2分)。林肯于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 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1分)。(5分) 6、文明开化 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80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 化科学、生活方 式 ,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文精神文明的文化运 动(3分)。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分)。(5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①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由领主直接经营土地,以分成制的形式向农民收取封建地租,逐渐转化为领主 不再直接经营,将土地出售或通过建立平等契约关系将土地租赁给农场主,农场 主用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土地。(2分)》 ②当地农业处于什么状态 说明当地农村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业资本深入农村,农民两极分化加剧,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资本主义的农场发展迅速。(3分) ③为什么说“封建领主所收的地租已不是封建性的”?应该是什么性质的?为 什么 领主与承租土地的农场主(农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租赁契约关系, 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交易(2分),这时领主所得的地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1分)。 因农业资本家是为利润而经营的,领主通过租赁契约获得的地租,实质上是从资 本家手中分得的部分利润(2分) (5分) 2 ①理论依据 启蒙思想。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实现独 因为英国殖 践踏了他们的民主,损害了他们"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要保证大陆 平安必须独立。(2分) ②局限性:材料1、2宜称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而材料3对选举 人的资格作了诸多限制,把北美人民分作公民与非公民,印第安人根本就没有人 权,因此带有明显的不平等。(3分】 ③对北美独立战 争的认识: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 是北美内部兵 族独立思想发展和北美社会经济发展及殖民矛盾激化的产物(2分)。独立战争 的胜利,使北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权利(2 分)。但独立后,在选举权等方面仍受限制,并没有真正实现资产阶级所标榜的 民主、自由,是有局限性的(1分)。(5分) 三、简答题 (共2题 10分 共20分 1、概述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1857年潘迪事件和米鲁特事件成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2分)。1857 年5月10日米鲁特的士兵发动起义(2分),号召人民进行圣战,起义军占领德 里(2分),起义烽火迅速席卷了北印度和中印度的广阔地区(2分),由于英国 派兵镇压,封建贵族投降 10 2、结合史实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农奴人身得到解放(2分)。关于份地及输取办法。农民所得的份地数量各 地数量不一,政府只规定份地的最高和最地分额,具体面积大小依各地不同情况

势力的影响,政策上有过踌躇和动摇,但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推动下,能够顺应 历史潮流,最终签署了著名的《解放宣言》,解决了当时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 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四年国内战争中,他亲自指挥作战。领导联邦政府同南部 农场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2 分)。林肯于 1865 年 4 月 15 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 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1 分)。(5 分) 6、文明开化 是明治政府在 19 世纪 70-80 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 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 动(3 分)。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 分)。(5 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①16 世纪至 17 世纪欧洲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由领主直接经营土地,以分成制的形式向农民收取封建地租,逐渐转化为领主 不再直接经营,将土地出售或通过建立平等契约关系将土地租赁给农场主,农场 主用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土地。(2 分) ②当地农业处于什么状态? 说明当地农村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业资本深入农村,农民两极分化加剧,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资本主义的农场发展迅速。(3 分) ③为什么说“封建领主所收的地租已不是封建性的”?应该是什么性质的?为 什么? 领主与承租土地的农场主(农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租赁契约关系, 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交易(2 分)。这时领主所得的地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1 分)。 因农业资本家是为利润而经营的,领主通过租赁契约获得的地租,实质上是从资 本家手中分得的部分利润(2 分)。(5 分) 2、①理论依据:启蒙思想。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因为英国殖民当局 践踏了他们的民主,损害了他们"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要保证大陆 平安必须独立。(2 分) ②局限性:材料 1、2 宣称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而材料 3 对选举 人的资格作了诸多限制,把北美人民分作公民与非公民,印第安人根本就没有人 权,因此带有明显的不平等。(3 分) ③对北美独立战争的认识: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是北美内部民 族独立思想发展和北美社会经济发展及殖民矛盾激化的产物(2 分)。独立战争 的胜利,使北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权利(2 分)。但独立后,在选举权等方面仍受限制,并没有真正实现资产阶级所标榜的 民主、自由,是有局限性的(1 分)。(5 分) 三、简答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概述 1857-1859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1857 年潘迪事件和米鲁特事件成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2 分)。1857 年 5 月 10 日米鲁特的士兵发动起义(2 分),号召人民进行圣战,起义军占领德 里(2 分),起义烽火迅速席卷了北印度和中印度的广阔地区(2 分),由于英国 派兵镇压,封建贵族投降,起义最终失败(2 分)。(10 分) 2、结合史实分析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农奴人身得到解放(2 分)。关于份地及输取办法。农民所得的份地数量各 地数量不一,政府只规定份地的最高和最地分额,具体面积大小依各地不同情况

又地主决定。进行改革后,在俄罗斯各州,保留了村舍,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村舍 中,实行联环保(2分)。1861年2月19日改革法令,只适用与欧俄大部分地 主农民(1分) 5分) 1861年改革是由沙皇和贵族地主阶级的政府进行,但按其内容来说,是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农奴制的废除,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劳动力, 国内市场和资金(2分)。沙皇专制政权逐渐形成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 因为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1分 。(5分)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70年代法国政体的演变 在世界近代史上,法国是阶级斗争最激烈、政治发展最曲折的国家。从I8 世纪末到19世纪70年代,其国家政体的变化就集中反映了这一点。 在法国革命前,波旁王朝实行专制君主制。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179】 年宪法,按照 分权原则 规定 了立宪君主制的政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君主制。9月22日,国民公会宜布法 国为共和园,文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因。到1804年为止,其具体形式多次变化。 1793年秋天起,由雅各宾派领导的救国委员会行使行政、司法和监察的全权, 实行“恐怖统治”, 史称雅各宾专政(2分)。1794年热月政变后,于1795年 建立督政府。1799年雾月政变后,拿破仑建立执政府,实行个人独裁,共和制 名存实亡。 1802年, 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建立帝国制,称法兰西帝国。帝国 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但其形式与君主制相似(3分)。(5分)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但面对现实,不得不领布宪章,实行君主立宪制 (2分)。1830年七月革命后建立七月王朝,形式上是改朝换代,实际上完成由 君主立宪制向立宪君主制的转变(3分 (5分) 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因,实行总统共利 制。总统路易·被拿巴于1852年改共和国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2分)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巴黎爆发革命,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史称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一1940年)。1875年宪法正式确定总统共和制(3分)。 (5分) 2、德国和意大利是通过什么方式排除干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它们采 取这一方式相同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2分)。国家的分裂严重制约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3分)。(5分) 二者都是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完成的。在德意志,普鲁士王国及其首相俾斯岁 实行“铁血政策”,通过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战争 “克服了实现统 一的 内外障碍:(5分)在意大利,撤丁王国及其首相加富尔领导完成了统一大业, 另外民主派马志尼、加里波第也起了很大作用。(5分)

又地主决定。进行改革后,在俄罗斯各州,保留了村舍,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村舍 中,实行联环保(2 分)。1861 年 2 月 19 日改革法令,只适用与欧俄大部分地 主农民(1 分)。(5 分) 1861 年改革是由沙皇和贵族地主阶级的政府进行,但按其内容来说,是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 分)。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农奴制的废除,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劳动力, 国内市场和资金(2 分)。沙皇专制政权逐渐形成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 专政。但是,因为 1861 年改革是由农奴主(1 分)。(5 分) 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述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 70 年代法国政体的演变 在世界近代史上,法国是阶级斗争最激烈、政治发展最曲折的国家。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 70 年代,其国家政体的变化就集中反映了这一点。 在法国革命前,波旁王朝实行专制君主制。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 1791 年宪法,按照分权原则,规定了立宪君主制的政体。 1792 年 8 月 10 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君主制。9 月 22 日,国民公会宣布法 国为共和园,文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因。到 180 4 年为止,其具体形式多次变化。 1793 年秋天起,由雅各宾派领导的救国委员会行使行政、司法和监察的全权, 实行“恐怖统治”,史称雅各宾专政(2 分)。1794 年热月政变后,于 1795 年 建立督政府。1799 年雾月政变后,拿破仑建立执政府,实行个人独裁,共和制 名存实亡。 1802 年,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建立帝国制,称法兰西帝国。帝国 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但其形式与君主制相似(3 分)。(5 分) 1814 年,波旁王朝复辟,但面对现实,不得不颁布宪章,实行君主立宪制 (2 分)。1830 年七月革命后建立七月王朝,形式上是改朝换代,实际上完成由 君主立宪制向立宪君主制的转变(3 分)。(5 分) 1848 年二月革命后,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因,实行总统共和 制。总统路易·被拿巴于 1852 年改共和国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2 分)。 1870 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巴黎爆发革命,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史称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 一 1940 年)。1875 年宪法正式确定总统共和制(3 分)。 (5 分) 2、德国和意大利是通过什么方式排除干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它们采 取这一方式相同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2 分)。国家的分裂严重制约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3 分)。(5 分) 二者都是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完成的。在德意志,普鲁士王国及其首相俾斯麦 实行“铁血政策”,通过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战争,克服了实现统一的 内外障碍;(5 分)在意大利,撤丁王国及其首相加富尔领导完成了统一大业, 另外民主派马志尼、加里波第也起了很大作用。(5 分)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