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3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1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学年第学期历史班 《世界近代史》A卷标准答案 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人文主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表现在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和政治学诸方面 的思想内容,在历史上称作“人文主义”(1分)。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 心,反对基督教会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2分)。他们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 物的尺度,肯定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权”, 反对“神权” 要求自由 平等: 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科学, 蒙昧主义 主义、反对先验论: 人文主义作为反封建文化和宗教神学的社会思潮,具有 划时代的进步意义(2分)。(5分】 2、热月政变 执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律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 重大转折点(2分 热月党上台后 方面取消了雅各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 施,释放 大批嫌 犯,废除全面限价法令 统制经济体系也 ,资本主义 经济自由原则得到恢复。另一方面,努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1分) 热月政变是将革命进程中为了夺取胜利而超越既定革命目标的那些步骤退回来, 这是一种正常的后退。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 谚的规准(2分) 。(5分) 3 章运 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机会,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改革没有满足工人阶级的普选权要求,工人阶级由 此转而独立地进行政治斗争,这直接导致了宪章运动的爆发(1分)。宪章运动 经历了三次高湖,是以递交请愿书的和平方式提出了包含六点原则的“自由宪章: 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阶级发动的规模最大的 一次 政治斗争 完章运动最终失败。 (1分)。(5分 4、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1分)。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 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885年实行内阁制, 罗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 颁布宪法 1890年召开第 届国会 (2分 在 改苹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利 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 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2分)。(5分) 5、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饿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颗上的矛盾尖 锐化的结果(1分)。巴勒斯坦“圣地”问题是双方冲突的导火线(1分 1853 年6月,俄国派兵入侵土耳其,战争爆发,英法两国不想扩大战争,只把它局限 在克里米半岛上,结果俄国战败(1分)。1856年2月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俄 国失去了在黑海保有舰队及在黑海沿岸保留要塞的权利(1分)。俄国的国际地 位一落千丈,但准动了饿国1861年的改革(1分)。(5分) 6、1787年《第国群邦法》 使美国形成真 一的跃事市利 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确定了共和国 在资产阶级宪政史上是 个伟大的创举,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1分)。成功此 实践和丰富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力”学说及其制衡原理,对防止专制制度和个

学年第 学期 历史班 《世界近代史》A 卷标准答案 一、 名词解释(共 6 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表现在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和政治学诸方面 的思想内容,在历史上称作“人文主义”(1 分)。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 心,反对基督教会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2 分)。他们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 物的尺度,肯定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权”, 反对“神权”,要求自由、平等;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 神秘主义、反对先验论;人文主义作为反封建文化和宗教神学的社会思潮,具有 划时代的进步意义(2 分)。(5 分) 2、热月政变 热月政变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 重大转折点(2 分)。热月党上台后,一方面取消了雅各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 施,释放了大批嫌疑犯,废除全面限价法令,统制经济体系也结束了,资本主义 经济自由原则得到恢复。另一方面,努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1 分)。 热月政变是将革命进程中为了夺取胜利而超越既定革命目标的那些步骤退回来, 这是一种正常的后退。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 过渡的规律(2 分)。(5 分) 3、宪章运动 1832 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机会,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 分)。改革没有满足工人阶级的普选权要求,工人阶级由 此转而独立地进行政治斗争,这直接导致了宪章运动的爆发(1 分)。宪章运动 经历了三次高潮,是以递交请愿书的和平方式提出了包含六点原则的“自由宪章” (1 分)。宪章运动最终失败。宪章运动是英国工人阶级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 政治斗争(1 分)。(5 分) 4、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1 分)。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 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885 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 年正式 颁布宪法,1890 年召开第一届国会(2 分)。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 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到 20 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 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2 分)。(5 分) 5、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 锐化的结果(1 分)。巴勒斯坦“圣地”问题是双方冲突的导火线(1 分)。1853 年 6 月,俄国派兵入侵土耳其,战争爆发,英法两国不想扩大战争,只把它局限 在克里米半岛上,结果俄国战败(1 分)。1856 年 2 月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俄 国失去了在黑海保有舰队及在黑海沿岸保留要塞的权利(1 分)。俄国的国际地 位一落千丈,但推动了俄国 1861 年的改革(1 分)。(5 分) 6、1787 年《美国联邦宪法》 使美国形成真正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确定了共和国, 在资产阶级宪政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1 分)。成功地 实践和丰富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力”学说及其制衡原理,对防止专制制度和个

人独裁、巩固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重要意义(3分)。是世界近代史上第 部成文宪法,为其他国家宪法是蓝本(1分)。(5分 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普法战争对法德经济发展和欧洲国阿 秩序的影响:①有利于德意志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 和重要资源。(3分)②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3分)③德国迅速崛起,法国 地位下降:法德矛盾上升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促使英与法俄结盟,加剧了欧 洲国际秩序的不稳定(4分)」 2、第一次工 命的影响:①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 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 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3 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程度高,以重工业为重点, 工业化浪湖从西欢扩至北美、东欢和日本,导改补会牛立关系的深刻变化(3分) 新兴工业部 ③化学 电气工业 、石油工业和生物工程(4分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9世纪60年代英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19世纪60年代英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内容是议会制度的改革和文官制度的改革(5 分)。历史意义:工业资立阶级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社会稳定,资立阶级民主 结合有关史实评价林肯的历史功绩。 ①平定了南方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5分):②促进了北方更先进资本主义生 方式的传播(3分):③废除了奴隶制.解放了劳动力(2分): 四、论球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 人类的交往受到很大局限,以农饼游牧为基础的各文明 地区具有相当大的闭塞性。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扩张,打破了这种闭塞性,把世界 连成一气,形成密本主义世界体系。从结构上,这一体系分为先讲资本主义中心 区和受其支配的边缘区。从时间上,其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商业资本主义时期(16世纪一18世纪末)。早在15、16世纪,资本主 义开始在欧亚大陆西端破士而生。 西欧社会由农本转向重商,积极开辟通往东方 市场的海洋航路(2分) ,佛兰箔尔、尼箔 英固和法国的商业和手工业发用 迅速。16世纪末和17世纪中,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荷兰、英闲确立。英、荷、 法、俄,继葡、西之后,到处殖民扩张。南北美洲、西伯利亚、亚洲东海海岛 印度沿岸、非洲东西岸都放置于欧洲殖民强国的统治或控制之中。殖民扩张和掠 夺,支持和保证7欧洲贸易的兴隆 手工工场的繁荣和原始资本的积累。到18 世纪中叶, 初步 形成 以欧洲为 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分 5分 (2)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前70年)。到这一时期结束时,资本主义在欧 洲、北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大国确立。1857年发生的第 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分)。也就是说,能多 参加国际竞争的国家己达到一定数量,并超出欧洲范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工业生 仕整个民 导地位:主要国 不克尹的对手 其对 在全部贸易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分)。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凭俗船坚 炮利,通过不平等贸易,对经济落后国家进行扩张和掠夺。亚洲北非文明古国先 后沦为殖民池或面临半殖民地危机(唯有日本例外,经过明治维新,走上独立发

人独裁、巩固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重要意义(3 分)。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 部成文宪法,为其他国家宪法是蓝本(1 分)。(5 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普法战争对法德经济发展和欧洲国际 秩序的影响:①有利于德意志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 和重要资源。(3 分)②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3 分)③德国迅速崛起,法国 地位下降;法德矛盾上升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促使英与法俄结盟,加剧了欧 洲国际秩序的不稳定(4 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 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 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3 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程度高,以重工业为重点, 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扩至北美、东欧和日本,导致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3 分)。 新兴工业部门:③化学工业、电气工业、石油工业和生物工程(4 分)。 三、简答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19 世纪 60 年代英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19 世纪 60 年代英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内容是议会制度的改革和文官制度的改革(5 分)。历史意义: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社会稳定,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趋于完善(5 分)。 2、结合有关史实评价林肯的历史功绩。 ①平定了南方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5 分); ②促进了北方更先进资本主义生 方式的传播(3 分); ③废除了奴隶制,解放了劳动力(2 分); 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述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类的交往受到很大局限,以农饼游牧为基础的各文明 地区具有相当大的闭塞性。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扩张,打破了这种闭塞性,把世界 连成一气,形成密本主义世界体系。从结构上,这一体系分为先进资本主义中心 区和受其支配的边缘区。从时间上,其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商业资本主义时期(16 世纪一 18 世纪末)。早在 15、16 世纪,资本主 义开始在欧亚大陆西端破土而生。西欧社会由农本转向重商,积极开辟通往东方 市场的海洋航路(2 分)。佛兰箔尔、尼箔兰、英国和法国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 迅速。16 世纪末和 17 世纪中,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荷兰、英国确立。英、荷、 法、俄,继葡、西之后,到处殖民扩张。南北美洲、西伯利亚、亚洲东海海岛、 印度沿岸、非洲东西岸都放置于欧洲殖民强国的统治或控制之中。殖民扩张和掠 夺,支持和保证 7 欧洲贸易的兴隆、手工工场的繁荣和原始资本的积累。到 18 世纪中叶,初步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3 分)。(5 分) (2)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 世纪前 70 年)。到这一时期结束时,资本主义在欧 洲、北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大国确立。1857 年发生的第 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 分)。也就是说,能够 参加国际竞争的国家已达到一定数量,并超出欧洲范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工业生产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国际竞争的对手们,其对外贸易 在全部贸易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 分)。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凭俗船坚 炮利,通过不平等贸易,对经济落后国家进行扩张和掠夺。亚洲北非文明古国先 后沦为殖民池或面临半殖民地危机(唯有日本例外,经过明治维新,走上独立发

展的道路)。拉美国家也成为欧洲、美国的附庸。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基本形成(2 分) (5分 (3)龙斯资本主义形成、确立时期(19册纪70住代到20出)。这一时相 资本主义家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从而相继进入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为了掠夺原料、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投资 场所,镕、美、日、意等后起诸强,同英、俄、法三国争相瓜分世界。到20世 纪初,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分)。其标志是,非洲大陆被瓜 分,地球上最后 个有人居住的大陆被置于资本主义控制之下亚洲北非文明古 国基本上沦光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司时由于进 一步卷人世界市场和外国资本的输 入,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交通手段(运河、轮船、铁路)大发展,世界通讯网建 成,使世界商品价格统一起来,从而形成统一的国际经济体系。1914年在欧洲 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把战火蔓延到亚洲、非洲、美洲,英后大洋洲国家也派兵 参战,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这也正表明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全 球性(1分) 5分 2、试说明美国废除奴求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采取不同方式的原因 不同之处在于,俄因农奴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被废除的,而美国奴隶制 则是在内战炮火中被埋葬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复杂,试简析如下: (1)①俄国是一个政治上高度统一的集权专制国家:农奴制是全国性的而不 是区域性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沙皇以自上而下通过一项法令来废除农奴制 农奴制在19世纪亡半期已日益衰落,而且它 重阻碍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俄国愈益落后于西欧,最终导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战争失败促成农奴 制的面危机,也危及了沙皇专制统治和俄国的生存(2分)。②从19世纪初, 我因先进人士就主张改革农奴制。克里木战争后,吏进一步形成了要求废除农奴 制的社会视围(2分)。③在改革前夕和改革之初,农民暴动频仍,但这些斗争 是自发的和分散的 ,不可形成革命 ,这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先进代表 革命民主 主义者力量极其薄弱,其活动仅停留在宣传上(2分)。④沙皇政府是俄国最有 力量的权威。它也逐渐认识到改革农奴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19世纪初起, 沙皇政府就开始设立秘密委员会,拟定改革方案。克里木战争失败后,新沙皇亚 历大二世痛下决心、,实行收革(1分)」 (7八) (2)①美国的种植园奴隶制集中于南部地区:由于种植园经济是世界资本主 义经济的 个配合部分,随着资本主义纺织业对棉花需求的增长,种植园奴隶制 也兴旺发达,极力膨胀。因此,围绕着奴隶制展开的矛盾冲突表现为区域斗争 即奴隶制的南方和工业的北方的对立。 一直到19世纪中叶,双方基本上势均力 敌。当时,美国出现的危机不是奴求制本身的衰落和危机,而是由打张和限利奴 隶制的斗争所产牛的国家分烈机。而制止国家分烈,当时只有乐诸战争毛段(? 分) ②在内战 前 美国尚未形成普 讨奴隶制的氛围。 除少数激进的废权主 义者要求立即废除奴隶制外,反对奴隶制的政党及其领袖只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 扩展。而且由于种族主义的毒害,即使在北方也有不少白人反对解放黑奴(2分) ③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又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的体制。美国总统不可能像俄国沙 皇那样用一纸宜言就废除一种制度。因此,内战初期,林肯政府是以维护统 分对分裂作为战争口号的(3分)。(8分

展的道路)。拉美国家也成为欧洲、美国的附庸。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基本形成(2 分)。(5 分) (3)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确立时期(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韧)。这一时期,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更加迅速,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从而相继进入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为了掠夺原料、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投资 场所,镕、美、日、意等后起诸强,同英、俄、法三国争相瓜分世界。到 20 世 纪初,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 分)。其标志是,非洲大陆被瓜 分,地球上最后一个有人居住的大陆被置于资本主义控制之下;亚洲北非文明古 国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同时由于进一步卷人世界市场和外国资本的输 入,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交通手段(运河、轮船、铁路)大发展,世界通讯网建 成,使世界商品价格统—起来,从而形成统一的国际经济体系。1914 年在欧洲 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把战火蔓延到亚洲、非洲、美洲,英后大洋洲国家也派兵 参战,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2 分)。这也正表明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全 球性(1 分)。(5 分) 2、试说明美国废除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采取不同方式的原因 不同之处在于,俄国农奴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被废除的,而美国奴隶制 则是在内战炮火中被埋葬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复杂,试简析如下: (1)①俄国是一个政治上高度统一的集权专制国家;农奴制是全国性的而不 是区域性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沙皇以自上而下通过一项法令来废除农奴制。 农奴制在 19 世纪亡半期已日益衰落,而且它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 俄国愈益落后于西欧,最终导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战争失败促成农奴 制的面危机,也危及了沙皇专制统治和俄国的生存(2 分)。②从 19 世纪初, 俄国先进人士就主张改革农奴制。克里木战争后,更进一步形成了要求废除农奴 制的社会视围(2 分)。③在改革前夕和改革之初,农民暴动频仍,但这些斗争 是自发的和分散的,不可形成革命。这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先进代表——革命民主 主义者力量极其薄弱,其活动仅停留在宣传上(2 分)。④沙皇政府是俄国最有 力量的权威。它也逐渐认识到改革农奴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 19 世纪初起, 沙皇政府就开始设立秘密委员会,拟定改革方案。克里木战争失败后,新沙皇亚 历大二世痛下决心,实行改革(1 分)。(7 分) (2)①美国的种植园奴隶制集中于南部地区;由于种植园经济是世界资本主 义经济的一个配合部分,随着资本主义纺织业对棉花需求的增长,种植园奴隶制 也兴旺发达,极力膨胀。因此,围绕着奴隶制展开的矛盾冲突表现为区域斗争, 即奴隶制的南方和工业的北方的对立。一直到 19 世纪中叶,双方基本上势均力 敌。当时,美国出现的危机不是奴隶制本身的衰落和危机,而是由扩张和限制奴 隶制的斗争所产生的国家分裂危机。而制止国家分裂,当时只有诉诸战争手段(3 分)。②在内战前,美国尚未形成普遍声讨奴隶制的氛围。除少数激进的废权主 义者要求立即废除奴隶制外,反对奴隶制的政党及其领袖只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 扩展。而且由于种族主义的毒害,即使在北方也有不少白人反对解放黑奴(2 分)。 ③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又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的体制。美国总统不可能像俄国沙 皇那样用一纸宣言就废除一种制度。因此,内战初期,林肯政府是以维护统一、 分对分裂作为战争口号的(3 分)。(8 分)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