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4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4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4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学年第学期历史班 《世界近代史》B卷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地理大发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史学对15-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另辟直 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 称。主要句括三条航线和两个方向(2分)。分别是:达加马绕时非洲南瑞,经 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航线: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穿过大西洋到达美洲航线:麦哲 伦 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再经印度和非洲 端的好望角 返回西班牙 球航线(1分)。达伽马开辟了东西方最短航线,哥伦布第一个发现美洲,而 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时期既是人类冒险精神、开拓意识高涨 的,又是西欧开始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扩张的时代,更是世界各地由分散走向 体化的重要标志(2分)。 (5分) 2、圈地运动 14、15世纪 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 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 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 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2分)。圈地运动牺牲了农 民的利益,积累了原始资本,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为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3分)。(5分 3、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有时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 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2分)。是以机器取代人力, 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苹命。工业革命是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 个重要阶段 ,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 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 的重要变革(1分)。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 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 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一工业资立阶级和 工业无产阶级(2分)。(5分) 《仲立言 宜言是 份于1776年7月4日由托玛斯·杰斐逊起草,并由其它13个 殖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的文件(2 分)。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则:人人生而平等、 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政府必须经人民的同意而 组成,应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人民有权起来革命以推翻不履行职 责的政府(2 分 这些原则成为以后美 国的意识形态,为美国此后200多年 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也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 立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分)。(5分) 5、德雷福斯案件 19世纪晚期法国政局动荡,国内反犹势力猖獗,德雷福斯是一个犹太人,当 时是陆军部的 一名尉官,被法国情报局诬陷为将军事秘密文件卖给德国驻法国武 官,把他交给军事法庭审判,被判流放和终身监禁(2分),3年后查明真正的 犯,德雷福斯是无辜的,但法国政府试图掩盖事实真相,引起人民的不满,迫使 政府于1898年重新审理此案,释放德雷福斯,为其恢复名誉(2分),这一事件

学年第 学期 历史班 《世界近代史》B 卷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共 6 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1、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史学对 15-17 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另辟直 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 称。主要包括三条航线和两个方向(2 分)。分别是: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经 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航线;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穿过大西洋到达美洲航线;麦哲 伦绕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再经印度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回西班牙 环球航线(1 分)。达伽马开辟了东西方最短航线,哥伦布第一个发现美洲,而 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时期既是人类冒险精神、开拓意识高涨 的,又是西欧开始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扩张的时代,更是世界各地由分散走向 一体化的重要标志(2 分)。(5 分) 2、圈地运动 14、15 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 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 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 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2 分)。 圈地运动牺牲了农 民的利益,积累了原始资本,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为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3 分)。(5 分) 3、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有时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 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2 分)。是以机器取代人力, 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是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 的重要变革(1 分)。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 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 场。从社会关系说,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 工业无产阶级(2 分)。(5 分) 4、《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是一份于 1776 年 7 月 4 日由托玛斯·杰斐逊起草,并由其它 13 个 殖民地代表签署的最初声明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的文件(2 分)。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则:人人生而平等、 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政府必须经人民的同意而 组成,应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人民有权起来革命以推翻不履行职 责的政府(2 分)。这些原则成为以后美国的意识形态,为美国此后 200 多年的 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也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 立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 分)。(5 分) 5、德雷福斯案件 19 世纪晚期法国政局动荡,国内反犹势力猖獗,德雷福斯是一个犹太人,当 时是陆军部的一名尉官,被法国情报局诬陷为将军事秘密文件卖给德国驻法国武 官,把他交给军事法庭审判,被判流放和终身监禁(2 分),3 年后查明真正的罪 犯,德雷福斯是无辜的,但法国政府试图掩盖事实真相,引起人民的不满,迫使 政府于 1898 年重新审理此案,释放德雷福斯,为其恢复名誉(2 分),这一事件

使温和共和派分裂,温和派长达20年的统治结束(1分)。(5分) 6、自由民权运动 由民权运动是19世纪日本近代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运动(2分),1881 年10月17日,日本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自由党成立,1882年3月18日,义 出现了立宪帝政党,3月14日成立立宪改进党,自由党要求创立民选议院,仿照普 鲁士宪法制定宪法,争取自由权力,三党斗争的焦点是宪法应该钦定还是民定,主 权在君还是主权在民(2分),本质上说,它是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展,其目的是促 进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的资产阶级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1分。 (5公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普法战争对法德经济发展和欧洲国际 秩序的影响:①有利于德意志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 和重要资源。(3分)②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3分)③德国迅速崛起,法国 地位下降:法德矛盾上升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促使英与法俄结盟,加剧了欧 洲国际秩序的不稳定 2、①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人权 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共同意志,并不是个人的自由不受限制。 法治学说:以法律保意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分) ②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由全国公民开全体大会来决策和立法,是一种是空想(4 分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史实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农奴 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2分)。接着又批准了一系列法 今,句括《关干农民离农奴依附的一船法今》。《陵的法今》以及《地方法今》 等十七个文件,规定农奴制被废除。由此俄国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转折,这 场改革成为俄国后来相继进行的多项改革的前奏(3分)。(5分)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2分)。农奴制改革以后,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俄国专制制度也迅速向资产阶级君主制演变。首 表现为它的会基础发生了变化,即专制家步把固资立阶级作为它的 社会支柱,同时,俄国贵族阶级也逐步改变其老旧的中世纪面貌, 日益资 化(3分)。(5分) 2、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实验。 (5分)历史意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5分)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70年代法国政体的演变 在世界近代史上,法国是阶级斗争最激烈、政治发展最曲折的国家。从18 世纪末到19世纪70年代,其国家政体的变化就集中反映了这一点。 在法国革命前,波旁王朝实行专制君主制。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179】 年宪法,按照分权原则, 规定 立宪君主制的政体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君主制。9月22日,国民公会宣布法 国为共和园,文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因(2分)。到1804年为止,其具体形式多 次变化。1793年秋天起,由雅各宾派领导的救国委员会行使行政、司法和监察

使温和共和派分裂,温和派长达 20 年的统治结束(1 分)。(5 分) 6、自由民权运动 自由民权运动是 19 世纪日本近代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运动(2 分),1881 年 10 月 17 日,日本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自由党成立,1882 年 3 月 18 日,又 出现了立宪帝政党,3 月 14 日成立立宪改进党,自由党要求创立民选议院,仿照普 鲁士宪法制定宪法,争取自由权力,三党斗争的焦点是宪法应该钦定还是民定,主 权在君还是主权在民(2 分),本质上说,它是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展,其目的是促 进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的资产阶级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1 分)。(5 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普法战争对法德经济发展和欧洲国际 秩序的影响:①有利于德意志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 和重要资源。(3 分)②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3 分)③德国迅速崛起,法国 地位下降;法德矛盾上升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促使英与法俄结盟,加剧了欧 洲国际秩序的不稳定。(4 分) 2、①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人权 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共同意志,并不是个人的自由不受限制。 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 分) ②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由全国公民开全体大会来决策和立法,是一种是空想(4 分) 三、简答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结合史实分析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1861 年 2 月 19 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农奴 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2 分)。接着又批准了一系列法 令,包括《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的一般法令》、《赎地法令》以及《地方法令》 等十七个文件,规定农奴制被废除。由此俄国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转折,这 场改革成为俄国后来相继进行的多项改革的前奏(3 分)。(5 分) 1861 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2 分)。农奴制改革以后,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俄国专制制度也迅速向资产阶级君主制演变。首 先表现为它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即:专制制度逐步把俄国资产阶级作为它的 社会支柱,同时,俄国贵族阶级也逐步改变其老旧的中世纪面貌,日益资产阶级 化(3 分)。(5 分) 2、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实验。 (5 分)历史意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5 分) 四、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试述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 70 年代法国政体的演变 在世界近代史上,法国是阶级斗争最激烈、政治发展最曲折的国家。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 70 年代,其国家政体的变化就集中反映了这一点。 在法国革命前,波旁王朝实行专制君主制。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 1791 年宪法,按照分权原则,规定了立宪君主制的政体。 1792 年 8 月 10 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君主制。9 月 22 日,国民公会宣布法 国为共和园,文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因(2 分)。到 180 4 年为止,其具体形式多 次变化。1793 年秋天起,由雅各宾派领导的救国委员会行使行政、司法和监察

的全权,实行“恐怖统治”,史称雅各宾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后,于1795年 建立督政府。1799年雾月政变后,拿破仑建立执政府,实行个人独裁,共和制 名存实亡。 1802年,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建立帝国制,称法兰西帝国。帝国 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但其形式与君主制相似(3分)。(5分)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但面对现实,不得不颁布宪章,实行君主立宪制 (2分)。1830年七月革命后建立七月王朝,形式上是改朝换代,实际上完成由 君主立宪制向立宪君主制的转变(3分)。(5分) 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因,实行总统共和 制。总统路易·被拿巴于1852年改共和国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2分)。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巴黎爆发革命,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史称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一1940年)。1875年宪法正式确定总统共和制(3分)。 (5分) 2、举例说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是如何用立法权来维护资 产阶级利益的。 (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是英国 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3分) (2)1787年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确立共和制政体。(3分) (3)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 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3 分) (4)1791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反映法国大革命第一阶段的成果。1804年《拿破仑法典》 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3分) (5)资产阶级运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原则、有效地维护了资 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巩固了革命的成果和自身统治的地位,是历史的进步。(3 分)

的全权,实行“恐怖统治”,史称雅各宾专政。1794 年热月政变后,于 1795 年 建立督政府。1799 年雾月政变后,拿破仑建立执政府,实行个人独裁,共和制 名存实亡。 1802 年,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建立帝国制,称法兰西帝国。帝国 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但其形式与君主制相似(3 分)。(5 分) 1814 年,波旁王朝复辟,但面对现实,不得不颁布宪章,实行君主立宪制 (2 分)。1830 年七月革命后建立七月王朝,形式上是改朝换代,实际上完成由 君主立宪制向立宪君主制的转变(3 分)。(5 分) 1848 年二月革命后,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共和因,实行总统共和 制。总统路易·被拿巴于 1852 年改共和国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2 分)。 1870 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巴黎爆发革命,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史称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 一 1940 年)。1875 年宪法正式确定总统共和制(3 分)。 (5 分) 2、举例说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是如何用立法权来维护资 产阶级利益的。 (1)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是英国 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3 分) (2)1787 年美国制定了 1787 年宪法,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确立共和制政体。(3 分) (3)1789 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 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3 分) (4)1791 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 1791 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反映法国大革命第一阶段的成果。1804 年《拿破仑法典》 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3 分) (5)资产阶级运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原则、有效地维护了资 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巩固了革命的成果和自身统治的地位,是历史的进步。(3 分)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