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科学及其本质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3
文件大小:3.3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第二节 科学的本质 第一章 科学及其本质 第三节 有关科学的几个问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一章科学及其本质 第一节什么是科学 第 ◎ 第二节科学的本质 第三节有关科学的几个问题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第二节 科学的本质 第一章 科学及其本质 第三节 有关科学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什么是科学 “科学”的词源 1、历史演变 ◆ 我国最早有:《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 知至。“格物致知” ◆19世纪70年代日本用“科学”代替“格致”。后来康 有为把“科学”从日本介绍到我国。 “science”最早源自拉丁文“scio”,意义“知识”。 ◆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把“science”译为“科学” ◆1915年,留美学生创办刊物《科学》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一、“科学”的词源 1、历史演变 ◆ 我国最早有:《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 知至。 “格物致知” ◆19世纪70年代日本用“科学”代替“格致” 。后来康 有为把“科学”从日本介绍到我国。 ◆ “science”最早源自拉丁文“scio”,意义“知识”。 ◆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把“science”译为“科学”。 ◆1915年,留美学生创办刊物《科学》。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2、科学的定义 ◆定义:科学是由一系列原理、原则和学说组 成的知识体系。 ◆通俗:发现人们未知的事实。 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其含义: ◆科学是生产知识的活动。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态度和方法。 科学是一项事业。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定义:科学是由一系列原理、原则和学说组 成的知识体系。 ◆通俗:发现人们未知的事实。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2、科学的定义 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其含义: ◆科学是生产知识的活动。 ◆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 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态度和方法。 ◆ 科学是一项事业

3、科学的分类 ◆古代:科学包括在哲学内。如牛顿的《自然哲 学的数学原理》就是指科学。 ◆广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狭义:自然科学 制 國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3、科学的分类 ◆古代:科学包括在哲学内。如牛顿的《自然哲 学的数学原理》就是指科学。 ◆广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狭义:自然科学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4、科学的特征 ◆系统化的, 是对物质世界的一般性、共同性、规 律性的描述 ◆理性:科学理性由逻辑、数学和实验组成 ◆可检验性 ◆ 可重复性 ◆增长性:是指科学知识体系能解释的经验事实越 来越多。 累 思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4、科学的特征 ◆系统化的,是对物质世界的一般性、共同性、规 律性的描述 ◆理性:科学理性由逻辑、数学和实验组成 ◆可检验性 ◆可重复性 ◆增长性:是指科学知识体系能解释的经验事实越 来越多。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二、西方哲学家、社会学家对科学的看法 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 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 系”(《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 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 系。 科学方法,是实证的方法,要用实验观察 来证实;是理性的方法,要用归纳逻辑和演绎逻 辑来推理的。科学方法是实证的和理性的。 周 科学又是一种社会建制。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二、西方哲学家、社会学家对科学的看法 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 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 系”(《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 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 系。 科学方法,是实证的方法,要用实验观察 来证实;是理性的方法,要用归纳逻辑和演绎逻 辑来推理的。科学方法是实证的和理性的。 科学又是一种社会建制。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1、由此可知,科学包含: 一是科学的知识体系 ◆二是科学方法 科学哲学 ◆三是科学的社会建制一科学社会学 超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1、由此可知,科学包含: ◆一是科学的知识体系 ◆二是科学方法 ◆三是科学的社会建制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科学哲学 科学社会学

2、近代科学的形成: ◆哥白尼(1473一1543)提出日心说, ◆伽利略(1564一1642)发明望远镜 ◆牛顿(1642一1727)建立牛顿力学,这样近代科学 开始形成。 3、哲学家思考“科学是什么,科学的方法是什么” ◆英国的培根1561一1626),是经验论者,强调归纳 法,他以为科学定律是通过归纳得出的。他强调知识就是力 量,搞科学就是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 ◆另外法国的笛卡儿1596一1650),他是理性论者, 他也写过一本书叫做《方法谈》。他强调理性的逻辑的演绎 方法。 ◆这是两种科学观。正如爱因斯坦所讲的,培根是强调外部的 证实,笛卡儿强调的是内部逻辑的完备。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2、近代科学的形成: ◆哥白尼(1473-1543)提出日心说, ◆伽利略(1564-1642)发明望远镜 ◆牛顿(1642-1727)建立牛顿力学,这样近代科学 开始形成。 3、哲学家思考“科学是什么,科学的方法是什么” ◆英国的培根1561-1626),是经验论者,强调归纳 法,他以为科学定律是通过归纳得出的。他强调知识就是力 量,搞科学就是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 ◆另外法国的笛卡儿1596-1650),他是理性论者, 他也写过一本书叫做《方法谈》。他强调理性的逻辑的演绎 方法。 ◆这是两种科学观。正如爱因斯坦所讲的,培根是强调外部的 证实,笛卡儿强调的是内部逻辑的完备。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1)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康德(1.Kant,1724一1804) ◆思考:科学怎样才有可能? 一一《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认为人有一些先念的理智概 念和范畴,如时间空间等。 ◆人用这些先天范畴把经验加 以整理,才能得出定律和理 论,科学才有可能。 高◆康德是一个先念论者。 伊曼努尔。康德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1)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康德(I.Kant,1724-1804) ◆思考:科学怎样才有可能?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认为人有一些先念的理智概 念和范畴,如时间空间等。 ◆人用这些先天范畴把经验加 以整理,才能得出定律和理 论,科学才有可能。 ◆康德是一个先念论者。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2)19世纪法国的孔德(A.Comte,1798- 1857),实证论者 8得 ◆强调的是实证经验。 ◆把人类历史分为三个时期: ◆神学时期 ◆形而上学的时代一哲学时 园 代 ◆17、18、19世纪一科学时 代(实证的时代) 热 周 孔德 國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2)19世纪法国的孔德(A.Comte,1798- 1857),实证论者 ◆强调的是实证经验。 ◆把人类历史分为三个时期: ◆神学时期 ◆形而上学的时代—哲学时 代 ◆17、18、19世纪—科学时 代(实证的时代) 2025/3/18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