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6(试题)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124.4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6(试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物理化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10题20分) 1.2分(0186 018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等温压缩,(2)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 压力的终态,以H,山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A)HP (C)H< 2.2分(3651) 3651 离子电迁移率的单位可以表示成 (A)m·s B)m·s.v (C)m·s.v (D)s 3.2分(2329) 2329 相律在下列体系中何者不适用? (A)NaCI水溶液 (B)NaCI饱和水溶液 (C)NaCl过饱和水溶液 (D)NaCl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 4.2分(1744) 1744 1 molHC1溶于20dnm水中形成稀溶液。在该温度下,该溶液上方HCI的蒸气分压pma 武中c=Imol/(,o+lmol(填之三,<) 5.2分(7116) 7116 测得氧在纯净的金屈W表面上化学吸附热为596.64kJ·mo1而气态氧原子的 吸附热为543.92·mof,氧的解离能为49153·mof,则氧在W表面上吸附 性质为: ()分子吸附,范德华力 (B)分子吸附,生成氢键 (C)原子吸附,生成共价键 (D)原子吸附,生成吸附配位键

物理化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 共 10 题 20 分 ) 1. 2 分 (0186) 018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 (1) 等温压缩,(2) 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 压力的终态,以 H1,H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 ) (A) H1> H2 (B) H1= H2 (C) H1; =; < ) 5. 2 分 (7116) 7116 测得氧在纯净的金属 W 表面上化学吸附热为 596.64 kJ·mol-1 , 而气态氧原子的 吸附热为 543.92 kJ·mol-1 , 氧的解离能为 491.53 kJ·mol-1 , 则氧在 W 表面上吸附 性质为: ( ) (A) 分子吸附, 范德华力 (B) 分子吸附, 生成氢键 (C) 原子吸附, 生成共价键 (D) 原子吸附, 生成吸附配位键

6.2分(7489) 7489 等体积的5X103 mol *dm NaBr与1X102 mol dmAgNO,溶液制备AgBr溶胶,分别用KS0,MgS0, CaNO2,KF溶液聚沉,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 (A)MgSO>K2SO>KF>Ca(NO3)2 (B)K2SO,>MgSO,>Ca(NO)2>KF (C)K2SO>MgSO4>KF>Ca(NO) (D)Ca(NO3)>KF>MgSO>K:SO 7.2分(3902) 3902 己知(H,0,291K)=4.89×102S·m2mo,此时(291K)纯水中的m(FmOH7.8×103 mol·kg,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x为: (A)3.81×109s·m B)3.81×106S·m (C)7.63×109s·m D)7.63×10s·m 8.2分(2599) 2599 NaCO,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CO,H0,NaCO,7H0及NaCO,10HO,常压下将 Na,COS)投入其水溶液中,待达三相平衡时,一相是NaCO,水溶液,一相是Na,COS), ()冰 (®)NaCO-l0HOs) (C)Na-CO:7H2O(s) (D)NaCo:HO(s) 9.2分(2037) 2037 自然界中,有的高大树种可以长到100m以上,能够提供营养及水位到树冠的主要动 力是什么? (C)树内体液含盐浓度高,海透压大 (D)营养和水分自雨水直接落到树冠上 *.2分(6754) 6754 在同一温度下,微小品粒的饱和蒸汽压和大块颗粒的饱和蒸压哪个大? () (A)微小品粒的大 B)大块颗粒的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6. 2 分 (7489) 7489 等体积的 5×10-3 mol·dm-3NaBr 与 1×10-2 mol·dm-3AgNO3 溶液制备 AgBr 溶胶,分别用 K2SO4,MgSO4, Ca(NO3)2,KF 溶液聚沉,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 ( ) (A) MgSO4>K2SO4>KF>Ca(NO3)2 (B) K2SO4>MgSO4>Ca(NO3 )2>KF (C) K2SO4>MgSO4>KF>Ca(NO3)2 (D) Ca(NO3 )2>KF>MgSO4>K2SO4 7. 2 分 (3902) 3902 已知 m (H2O,291K) 4.89×10-2 2 -1 S m mol ,此时(291K)纯水中的 m(H+ )= m(OH- )=7.8×10-8 mol·kg-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 为: ( ) (A) 3.81×10-9 S·m -1 (B) 3.81×10-6 S·m -1 (C) 7.63×10-9 S·m -1 (D) 7.63×10-6 S·m -1 8. 2 分 (2599) 2599 Na2CO3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2CO3·H2O,Na2CO3·7H2O 及 Na2CO3·10H2O,常压下将 Na2CO3 (s) 投入其水溶液中,待达三相平衡时,一相是 Na2CO3水溶液,一相是 Na2CO3 (s) , 则另一相是: ( ) (A) 冰 (B) Na2CO3·10H2O(s) (C) Na2CO3·7H2O(s) (D) Na2CO3·H2O(s) 9. 2 分 (2037) 2037 自然界中,有的高大树种可以长到 100 m 以上,能够提供营养及水位到树冠的主要动 力是什么? ( ) (A) 因外界大气压引起的树干内导管的空吸作用 (B) 树干中微导管的毛细作用 (C) 树内体液含盐浓度高,渗透压大 (D) 营养和水分自雨水直接落到树冠上 *. 2 分 (6754) 6754 在同一温度下,微小晶粒的饱和蒸汽压和大块颗粒的饱和蒸压哪个大? ( ) (A) 微小晶粒的大 (B) 大块颗粒的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共5题10分) 1.2分91 9111 公式-△F=W。的意义是,在体系中,等温情况下,体系所能做的等 于其亥姆霍兹自由能的诚少。 12.2分(2902) 2902 在温度为1000K时的理想气体反应:2S0,(g)=2S0,(g)+0,(g)的平衡常数 =29.0kPa,则该反应的△,G= 13.2分(5837 5837 反应A+B阳AB AB+CD快速步 其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因为 14.2分(0738) 0738 选择“>”、“0的常数),若该气体经恒温可逆膨胀,其 内能变化AU。 三、计算题(共4题50分) 16.15分(0446 0446 为解决能源危机,有人提出用CaCO制取CH作燃料。具体反应为: (1)CaCO(s)>CaO(s)+CO(g) (2)CaO(s)+3C(s)-CaC,(s)+CO(g) (3)CaC:(s)+H,O(I)-29K>CaO(s)+C.H,(g) 问:(a)1 mol C.H,完全燃烧可放出多少热量? (b)制备1molC2出需多少C(s,这些碳燃烧可放热多少? (c)为使反应(1)和(2)正常进行,须消耗多少热量? 评论C出是否适合作燃料?已知有关物质的△H(298K)kmo为:

二、填空题 ( 共 5 题 10 分 ) 11. 2 分 (9111) 9111 公式 F WR 的意义是,在 体系中,等温情况下,体系所能做的 等 于其亥姆霍兹自由能的减少。 12. 2 分 (2902) 2902 在温度为 1000 K 时的理想气体反应:2 2 SO3 2 2 (g)  SO (g) O (g) 的平衡常数 Kp=29.0 kPa,则该反应的Δr m G $ = 。 13. 2 分 (5837) 5837 反应 A + B 1 1 k k AB AB + C k2 D (决速步) 其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_ ,因为 _ 。 14. 2 分 (0738) 0738 选择“>”、“<”、“=”中的一个填入下列空格: 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ΔS _ 0,ΔG _ 0。 15. 2 分 (1092) 1092 某气体服从状态方程 pVm= RT + p (> 0 的常数),若该气体经恒温可逆膨胀,其 内能变化ΔUm= _ J。 三、计算题 ( 共 4 题 50 分 ) 16. 15 分 (0446) 0446 为解决能源危机,有人提出用 CaCO3制取 C2H2作燃料。具体反应为: (1) Δ CaCO (s) CaO(s)+CO (g) 3 2  (2) Δ CaO(s)+3C(s) CaC (s)+CO(g)  2 (3) 298 K CaC (s)+H O(l) CaO(s)+C H (g) 2 2 2 2  问:(a)1 mol C2H2完全燃烧可放出多少热量? (b)制备 1 mol C2H2 需多少 C(s),这些碳燃烧可放热多少? (c)为使反应(1)和(2)正常进行,须消耗多少热量? 评论 C2H2 是否适合作燃料?已知有关物质的ΔfH m $ (298 K)/kJ·mol-1 为:

CaC2(s:-60,C02(g:-393,H,0(1):285,CH(g):227, Ca0(s:-635,CaC03(s:1207,C0(g):-111 17.15分(2353) 2353 液态C02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lnlp0/Pa=22.41-2013K/T 已知固态C02的摩尔熔化热△Hm=9.300kJ·mo,三相点的温度为215.3K。试求: Q)三相点的压力P: 2)周态C02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 3C0在三相点的摩尔熔化熵△Sm。 18.10分(2970) 2970 将1mol的S0,与1mol0,的混合气,在1013X103Pa及630℃下通过盛有铂丝的玻 璃管,控制气流速度,使反应达到平衡,把产生的气体急剧冷却,并用KOH吸收S02及 S03。最后测得余下的氧气在1.013×10Pa,0C下体积为13.780dm,试计算反应 S0+(12)O2=S03在630℃时的△,G及K,。 0分 汞在熔点(234.28K)时的熔化热为2.367Jmo,若液体汞和过冷液体汞的摩尔定压热容 均等于28.28JKmo,计算1mol223.15K的液体汞在绝热等压情况下析出固体汞时体系的 嫡变为若干? 四、问答题(共4题20分) 20.5分(0760) 0760 已知某气体的定容热容为C=g+h工,其中g和h皆不是体积的函数,如果该气体服 从范德华方程式,试求1ml气体从状态P,T变化到状态m,五时格变AS的 表达式。 21.5分(3345) 3345 试证明:当△H与温度无关时,下列二式是等价的: (I)In[KTK(298K]=[△H298K)V风[1298K-1/I (2)△G(T)=△,H(298K-T△S(298K)

CaC2(s):-60, CO2(g):-393, H2O(l):-285, C2H2(g):227, CaO(s):-635, CaCO3(s):-1207, CO(g):-111 17. 15 分 (2353) 2353 液态 CO2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ln[ p(l) / Pa] 22.412013K / T 已知固态 CO2的摩尔熔化热 1 fus m 9.300 kJ mol     H ,三相点的温度为 215.3 K。试求: (1)三相点的压力 p; (2)固态 CO2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 (3)CO2在三相点的摩尔熔化熵 sub Sm 。 18. 10 分 (2970) 2970 将 1 mol 的 SO2 与 1 mol O2的混合气,在 1.013×105 Pa 及 630℃下通过盛有铂丝的玻 璃管,控制气流速度,使反应达到平衡,把产生的气体急剧冷却,并用 KOH 吸收 SO2 及 SO3。最后测得余下的氧气在 1.013×105 Pa,0℃下体积为 13.780 dm 3,试计算反应 SO2+(1/2) O2 = SO3 在 630℃时的ΔrG m $ 及 K p $ 。 19. 10 分 (0882) 0882 汞在熔点(234.28 K)时的熔化热为 2.367 kJ·mol-1 ,若液体汞和过冷液体汞的摩尔定压热容 均等于28.28 J·K-1·mol-1 ,计算 1mol 223.15 K的液体汞在绝热等压情况下析出固体汞时体系的 熵变为若干? 四、问答题 ( 共 4 题 20 分 ) 20. 5 分 (0760) 0760 已知某气体的定容热容为 CV = g + hT, 其中 g 和 h 皆不是体积的函数,如果该气体服 从范德华方程式,试求 1 mol 气体从状态 p1,V1,T1变化到状态 p2,V2,T2 时熵变S的 表达式。 21. 5 分 (3345) 3345 试证明:当ΔrH m $ 与温度无关时,下列二式是等价的: (1) ln[K(T)/K(298 K)] = [ΔrH m $ (298 K)/R] [1/(298 K) - 1/T] (2) ΔrG m $ (T) =ΔrH m $ (298 K) - TΔrS m $ (298 K)

己知物质A的光化学二聚反应的机理如下: A+m一A,A牛A目电A,A点A+加 试用稳态近似法导出该光化反应的量子效率巾(A)的表达式。 23.5分(5990) 5990 对于三分子反应,有人认为确有三分子反应,但也有人认为并不存在真正的三分子反应。 今研究CH+D→CD+HD,当充以过量的氢气,实验得到其速率方程为 d[CHDVdrCHD,[A,请推测反应历程,氢气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22. 5 分 (6462) 6462 已知物质 A 的光化学二聚反应的机理如下: A + h k1 A * ,A * + A 2 2 k k A2 ,A * k3 A + h' 试用稳态近似法导出该光化反应的量子效率 (A2) 的表达式。 23. 5 分 (5990) 5990 对于三分子反应,有人认为确有三分子反应,但也有人认为并不存在真正的三分子反应。 今研究 CH4 + D2  CH3D + HD ,当充以过量的氩气,实验得到其速率方程为 d[CH3D]/dt=k[CH4 ][D2 ][Ar],请推测反应历程,氩气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