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6(试题)

物理化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16题30分) 1.2分0241) 0241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图为下列四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B) 一级反应完成99.9%所需时间是完成50%所需时间的: (A)2倍 B)5倍 (C)10倍 (D)20倍 3.2分(1844) 1844 比较如下两筒氨气化学势的大小(y为逸度系数),答案应为 () N(g).1mol.300K Na(g.1 mol,300K p°,理想气体 10p°=0.1,实际气体 (A)4> (B) (C)4F (D)不能比较其相对大小 4.2分(6559)
物理化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 共 16 题 30 分 ) 1. 2 分 (0241) 0241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图为下列四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 ) 2. 2 分 (5271) 5271 一级反应完成 99.9% 所需时间是完成 50% 所需时间的: ( ) (A) 2 倍 (B) 5 倍 (C) 10 倍 (D) 20 倍 3. 2 分 (1844) 1844 比较如下两筒氮气化学势的大小(为逸度系数),答案应为 ( ) (A) μ1> μ2 (B) μ1< μ2 (C) μ1= μ2 (D) 不能比较其相对大小 4. 2 分 (6559)

6559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后,使反应活化能比未加催化剂时降低了8500J·mo',则二者速率 常数比(kat/k) (A)31倍 (B)61倍 (C)92倍(D)4.5倍 5.2分(2565) 2565 p2时,A液体与B液体在纯态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40kPa和46.65kPa,在此压 力下,A和B形成完全互溶的二元溶液。在xA=0.5时,A和B的平衡分压分别是13.33 kPa和20kPa,则此二元物系常压下的T-x图为下列哪个图: () X t13 2】 〔3) 6.2分(0400) 0400 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 公式 O.=O+△nRT 中 的 T 为 () (A)氧弹中的最高燃烧温度 (B)氧弹所浸泡的水之温度 (C)外水套中之水温 (D)298.15K 7.2分(5266) 526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mo,当T=300K时,温度每增加1K,反应速率常 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A)4.5% (B)90% (C)11% D)50% 8.2分(0459) 0459 石墨(C)和金刚石(C)在25℃,101325Pa下的标准燃烧培分别为-393.4kJmo和-395.3
6559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后,使反应活化能比未加催化剂时降低了 8500J·mol-1,则二者速率 常数比(kcat/k0 ) ( ) (A) 31 倍 (B) 61 倍 (C) 92 倍 (D) 4.5 倍 5. 2 分 (2565) 2565 p 时,A 液体与 B 液体在纯态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40 kPa 和 46.65 kPa,在此压 力下,A 和 B 形成完全互溶的二元溶液。在 xA= 0.5 时,A 和 B 的平衡分压分别是 13.33 kPa 和 20 kPa , 则 此 二 元 物 系 常 压 下 的 T-x 图 为 下 列 哪 个 图 : ( ) 6. 2 分 (0400) 0400 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 Q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 QV。 公 式 Qp=QV+ΔnRT 中 的 T 为 : ( ) (A) 氧弹中的最高燃烧温度 (B) 氧弹所浸泡的水之温度 (C) 外水套中之水温 (D) 298.15 K 7. 2 分 (5266) 526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 33 kJ·mol-1 ,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反应速率常 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 ) (A) 4.5% (B) 90% (C) 11% (D) 50% 8. 2 分 (0459) 0459 石墨(C)和金刚石(C)在 25℃, 101 325 Pa 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3.4 kJ·mol-1和-395.3

kmor,则金刚石的标准生成格△H(金刚石,298K)为: ()-393.4 kJ-mor (B)-395.3 kJ-mol (C)-19kI-mol (D)1.9 kJ-mol 9.2分(5258 5258 如果臭氧(O)分解反应20,→302的反应机理是: 02·0+0 (1) 0+01-.20 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0而言可能是 (A)0级反应 B)1级反应 (C)2级反应 D)15级反成 .2分(0119 0119 下述说法哪一个错误? (A)封闭体系的状态与其状态图上的点一一对应 (B)封闭体系的状态即是其平衡态 (C) 封闭体系的年一变化与其状态图上的实线 对应 D)封闭体系的任一可逆变化途径都可在其状态图上表示为实线 11.2分0085) 0085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A)一定产生热交换 (B)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12.2分(0401) 040, 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 公式Q,=Q+yRT中的△n为: (4)生成物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之差 (B)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气相物质的量之差 (C)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凝聚相物质的量之差 D)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热容差 13.2分(0086 0086
kJ·mol-1,则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ΔfH m $ (金刚石, 298 K)为: ( ) (A) -393.4 kJ·mol-1 (B) -395.3 kJ·mol-1 (C) -1.9 kJ·mol-1 (D) 1.9 kJ·mol-1 9. 2 分 (5258) 5258 如果臭氧 (O3) 分解反应 2O3→ 3O2 的反应机理是: O3→ O + O2 (1) O + O3→ 2O2 (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 O3而言可能是: (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 (C) 2 级反应 (D) 1.5 级反应 *. 2 分 (0119) 0119 下述说法哪一个错误? ( ) (A) 封闭体系的状态与其状态图上的点一一对应 (B) 封闭体系的状态即是其平衡态 (C) 封闭体系的任一变化与其状态图上的实线一一对应 (D) 封闭体系的任一可逆变化途径都可在其状态图上表示为实线 11. 2 分 (0085) 0085 在 体 系 温 度 恒 定 的 变 化 中 , 体 系 与 环 境 之 间 : (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12. 2 分 (0401) 0401 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 Qp ,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 QV。 公式 Qp=QV+ΔnRT 中的 Δn为: ( ) (A) 生成物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之差 (B)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气相物质的量之差 (C)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凝聚相物质的量之差 (D)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热容差 13. 2 分 (0086) 0086

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之后,其温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不一定改变 14.2分(0572) 0572 高温下臭氧的摩尔等压热容Cp.m为: () (A)6 (B)6.5 (C)7R (D)7.5R 15.1分(0248) 0248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等温可逆压缩或绝热可逆压缩,使其终态均达到 体积为,此二过程做的功的绝对值应是: ()恒温功大于绝热功 B)恒温功等于绝热功 (C)恒温功小于绝热功 (D)无法确定关系 16.1分(5294) 5294 气固相催化反应20(图)+0⑧)70家20a,(g 反o其版在级数应 的速率方程是: (B)二级反应 (C)对O2是一级,对C0是负一级 D)级数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5题10分) 17.2分(0093) 0093 散开体系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 其适用条件 18.2分(5228) 5228 实验测得反应:2A+B一一2C+D的速率方程为: r=kA]B,反应历程为: A+B→C+F(慢 A+F点-C+D (快)
某 绝 热 封 闭 体 系 在 接 受 了 环 境 所 做 的 功 之 后 , 其 温 度 : ( )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一定不变 (D) 不一定改变 14. 2 分 (0572) 0572 高温下臭氧的摩尔等压热容 Cp, m 为: ( ) (A) 6R (B) 6.5R (C) 7R (D) 7.5R 15. 1 分 (0248) 0248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 出发,经等温可逆压缩或绝热可逆压缩,使其终态均达到 体积为 V2,此二过程做的功的绝对值应是: ( ) (A) 恒温功大于绝热功 (B) 恒温功等于绝热功 (C) 恒温功小于绝热功 (D) 无法确定关系 16. 1 分 (5294) 5294 气固相催化反应 Pt <700K 2CO(g) + O2(g) 2CO2(g) 的速率方程是: r= k p(o2)/p(co), 其反应级数应为: ( ) (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对 O2是一级,对 CO 是负一级 (D) 级数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 共 5 题 10 分 ) 17. 2 分 (0093) 0093 敞开体系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 ; 其适用条件 是 。 18. 2 分 (5228) 5228 实验测得反应: 2A + B ─→ 2C + D 的速率方程为: r = k [A][B],反应历程为: A + B k1 C + F (慢) A + F k2 C + D (快)

则k与k的关系为 19.2分(1984) 1984 当溶液中组分采用不同标准态时,其化学势的值一,活度值 一,活度系数 值■ 。(填相同和不同) 20.2分(6391) 6391 溶液中非离子间的扩散控制反应速率与溶剂粘度系数的关系为_ 己知乙醇>水),则同一反应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速率大小关系应为 21.2分(2679 2679 当用三角形坐标(三个顶点为A,B,C)来表示三组分体系时,若物系点在通过A点 的一条直线上变动时,则此物系的特点是 三、计算题(共4题50分) 2.15分(104) 1104 某气体状态方程为p=mRT+B即),始态为PmT,该气体经绝热真空膨胀后终态压力 为P,试求该过程的Q,W及气体的△U,△H,△F,△G,△S。 5分e 答:(1) A,G(298K)=4H(298K)-298K△,S(298K)=-28.525kJ-mo (3分) (2),H(596K)=△,H(298K)+[Cp.dT=-40.21kJ·mol1(3分 AS(596K)-AS(9K)+(AC/TXT-40.18J-K.mol (3分) (3)因体系为理想气体,△,H。=△,=-40.21kmo(2分) 又(a△S/pr=-(a△'1aT),即 A,S.596K)=AS2596K)+J-(0r1aT,p=A,(596K) =-40.18J-K4mol(因△V=0)(2分) (4)K,(596K=K(596K)(p)F=K,(596K=26.6 (2分)
则 k1与 k 的关系为 _ 。 19. 2 分 (1984) 1984 当溶液中组分采用不同标准态时,其化学势的值 ,活度值 ,活度系数 值 。(填相同和不同) 20. 2 分 (6391) 6391 溶液中非离子间的扩散控制反应速率与溶剂粘度系数的关系为_, 已知(乙醇)>(水),则同一反应在两种不同溶剂中的速率大小关系应为_。 21. 2 分 (2679) 2679 当用三角形坐标(三个顶点为 A,B,C)来表示三组分体系时,若物系点在通过 A 点 的一条直线上变动时,则此物系的特点是 。 三、计算题 ( 共 4 题 50 分 ) 22. 15 分 (1104) 1104 某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 + Bp),始态为 p1T1,该气体经绝热真空膨胀后终态压力 为 p2,试求该过程的 Q,W 及气体的ΔU,ΔH,ΔF,ΔG,ΔS。 23. 15 分 (2938) 2938 答:(1) -1 r m r m r m G H S $ $ $ (298 K) (298 K) 298 K (298 K) 28.525 kJ mol (3 分) (2) 2 1 -1 r m r m ,m (596 K) (298 K) d 40.21 kJ mol T p T H H C T $ $ (3分) 596 K r m r m ,m 298 K (596 K) (298 K) ( / p S S C $ $ T)dT= -1 -1 40.18 J K mol (3 分) (3)因体系为理想气体, -1 r m r m H H $ 40.21 kJ mol (2 分) 又( Δ / ) ( Δ / ) T p S p V T 即 r m r m S S (596 K) (596 K) $ 10 ( / ) d p p p V T p $ $ r m S (596 K) $ -1 -1 40.18 J K mol (因V 0) (2 分) (4)Kp (596 K)= Kp $ (596 K) Σ B ( ) p Kp $ $ (596 K)=26.6 (2 分)

24.10分(3636) 3625 用0.1A的电流,从200ml浓度为0.1mol·dm3的AgNO3溶液中分离Ag,从溶液中分离出一半 银所需时间为: () (A)10 min (B)16 min (C)100 min (D)160 min 25.10分(0192) 0192 有一绝热真空钢瓶体积为%,从输气管向它充空气(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输气管中 气体的压力为%,温度为T,由于气体量很大,且不断提供气体,所以在充气时输入气管 中的气体的压力、温度保持不变,当钢瓶中气体压力为P0时,问钢瓶中气体温度为多少? 四、问答题(共2题10分) 26.5分(7560) 7560 破乳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27.5分(7102) 7102 如果气体分子A2吸附时解离成两个粒子,而且各占一个活性中心,试证明:此时 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为0=ap1+aPpB 气体的吸附为:A+2S一2SA
24. 10 分 (3636) 3625 用 0.1 A 的电流,从 200 ml 浓度为 0.1 mol·dm-3的 AgNO3 溶液中分离 Ag,从溶液中分离出一半 银所需时间为: ( ) (A) 10 min (B) 16 min (C) 100 min (D) 160 min 25. 10 分 (0192) 0192 有一绝热真空钢瓶体积为 V0,从输气管向它充空气(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输气管中 气体的压力为 p0,温度为 T0,由于气体量很大,且不断提供气体,所以在充气时输入气管 中的气体的压力、温度保持不变,当钢瓶中气体压力为 p0时,问钢瓶中气体温度为多少? 四、问答题 ( 共 2 题 10 分 ) 26. 5 分 (7560) 7560 破乳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27. 5 分 (7102) 7102 如果气体分子 A2 吸附时解离成两个粒子,而且各占一个活性中心,试证明:此时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为 = a 1/2 p 1/2/(1+a 1/2 p 1/2) 气体的吸附为: A2+ 2S k-1 k1 2SA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5(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5(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4(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3(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3(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4(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2(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2(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11(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10(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1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10(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9(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9(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8(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8(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7(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有机化学)试卷7(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7(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7(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6(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8(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8(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0(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9(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9(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0(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1(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1(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2(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2(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4(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3(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3(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5(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4(答案).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5(试题).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试题习题(物理化学)试卷16(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