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实验二 显微镜使用和细菌的染色法(PPT讲稿)

实验二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的染色法
实验二 显微镜的使用及 细菌的染色法

实验目的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原理及其操作技术,巩固无菌操作技术;3、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
实验目的 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原理及其操作技术,巩 固无菌操作技术; 3、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部分:1、机械装置:镜座、镜筒、镜臂、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标本移动螺旋、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等部件组成。2、光学系统:目镜、物镜、聚光器、虹彩光圈、光源等组成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部分: 1、机械装置:镜座、镜筒、镜臂、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标本移动螺旋、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 等部件组成。 2、光学系统:目镜、物镜、聚光器、虹彩光圈、 光源等组成 。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构造8910-116127图1-11-目镜2-镜筒3-镜臂4-粗调螺旋5-细调螺旋6-标本移动螺旋7-底座8-接物镜及转换盘9-物镜10-载物台11-聚光器12-光源
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构造

分辨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或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从物理学角度看,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光的干涉现象及所用物镜性能的限制可表示为:入=光波波长(平均0.55μm)元分辨率D=NA=物镜的数值孔径值2NAn:介质折射率N·A=n·sinaα:镜口角的半数
显微镜的分辨率或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 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从物理学角度看,光学显微 镜的分辨率受光的干涉现象及所用物镜性能的限制, 可表示为: λ=光波波长(平均0.55m) NA NA=物镜的数值孔径值 D 2 分辨率 = 分辨率 n:介质折射率 α:镜口角的半数

从载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使在未使用油镜时会因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现不清。所以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使用油镜时需在油镜和玻片之间香柏油=1.52空气=1.00加入与玻璃的折射率相仿的截玻片#=1.52镜油(通常使用香柏油,其折射率n=1.52)。增加了视空气=1.00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干燥物镜与油浸系统镜光线通路
从载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 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 入镜头,致使在未使用油镜时会因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 现不清。所以为了不使通 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使用 油镜时需在油镜和玻片之间 加入与玻璃的折射率相仿的 镜油(通常使用香柏油,其 折射率n =1.52)。增加了视 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 加清晰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放置:按固定编号从柜中提取显微镜木箱,用钥匙打开箱门,从中取出显微镜,取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放置桌面时,动作要轻。一般就放在座位左侧,距桌边缘约5-6厘米的地方,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特别要禁止用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出
1、取镜和放置: 按固定编号从柜中提取显微镜木箱,用钥匙打开 箱门,从中取出显微镜,取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放置 桌面时,动作要轻。一般就放在座位左侧,距桌 边缘约5-6厘米的地方,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 特别要禁止用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 筒中滑出。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对光:对光时,先把低倍物镜转到中央,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然后用左眼从自镜下注视(左眼不要紧闭)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使镜面向着光源。一般用平面镜即可,光弱时可用凹面镜,当光线从反光镜面向上反射入镜筒时,在镜筒内就可以看一个圆形的、明亮的视野,此时再利用聚光镜或虹彩光圈调节光的强度,使视野内的内线既均匀、明亮、又不刺眼。在对光的过程中,要体会反光镜、聚光镜和虹彩光圈在调节光线中的不同作用
2、对光: 对光时,先把低倍物镜转到中央,对准载物台上的通 光孔,然后用左眼从目镜下注视(左眼不要紧闭)同 时,用手转动反光镜,使镜面向着光源。一般用平面 镜即可,光弱时可用凹面镜,当光线从反光镜面向上 反射入镜筒时,在镜筒内就可以看一个圆形的、明亮 的视野,此时再利用聚光镜或虹彩光圈调节光的强度, 使视野内的内线既均匀、明亮、又不刺眼。在对光的 过程中,要体会反光镜、聚光镜和虹彩光圈在调节光 线中的不同作用

3、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因为低倍镜的视野范围大,容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观察的部位。(1)放置切片: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使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3、低倍镜的使用 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因为低倍镜 的视野范围大,容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观察的部位。 (1)放置切片: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 物台中央,使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 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2)调整焦点: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并慢慢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调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必至物镜玻片约5毫米处,接着用左眼注视镜筒内,同是按反时针方向,向右、向内转动粗调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见清晰的物像为止(注意不可在调焦点时边观察边下必镜筒,否则会使物镜和玻片触碰,压碎破片,损坏物镜)。如一次调节看不到物像,应重新检查材料是否在光轴线上,重新移正材料,再重复上述操作过程直至物像出现和清晰为止
(2)调整焦点: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并慢慢 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调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必 至物镜玻片约5毫米处,接着用左眼注视镜筒内, 同是按反时针方向,向右、向内转动粗调焦螺旋 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见清晰的物像为止(注 意不可在调焦点时边观察边下必镜筒,否则会使 物镜和玻片触碰,压碎破片,损坏物镜)。如一 次调节看不到物像,应重新检查材料是否在光轴 线上,重新移正材料,再重复上述操作过程直至 物像出现和清晰为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实验六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PT讲稿).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实验三 培养基的制备和平板划线分离细菌(PPT讲稿).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实验四 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PPT讲稿).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1 绪论 Genetics(石河子大学:张霞).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4 基因作用及环境.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5 性别与伴性遗传.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2 孟德尔定律.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6 染色体和连锁群.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7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9 染色体畸变.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8 数量性状遗传.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12 遗传与个体发育.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10 基因突变.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11 细胞质遗传.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13 遗传与进化.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农科类)第六章 细菌和病毒.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农科类)第六章 基因突变.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农科类)第十三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农科类)第十一章 细胞质遗传.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实验一 玻璃仪器清洗、包扎和灭菌(PPT讲稿).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 microbiology.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Cell Biology(适用专业:生物技术).doc
-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Medical Cell Biology(适用专业:医学相关专业).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授课教案 Cell biology(讲稿,36学时).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授课教案 Cell biology(讲稿,54学时).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中文,共三部分).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 Practical Manual for the Cell Biology Experiments(英文).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共十四章,含各章作业习题及参考解答,附名词解释).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运输_1/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