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内容第一节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第三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第四节微生物培养法概论第五节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第一节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 第五节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内 容

微生物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的关系>个体生长:微生物细胞个体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原生质与细胞组分的增加为个体生长。>群体生长:群体中个体数目的增加。可以用重量、体积、密度或浓度来衡量。>由于微生物的个体极小,用群体生长来反映个体生长的状况
➢ 个体生长:微生物细胞个体吸收营养物质,进 行新陈代谢,原生质与细胞组分的增加为个体 生长。 ➢ 群体生长:群体中个体数目的增加。可以用重 量、体积、密度或浓度来衡量。 ➢ 由于微生物的个体极小,用群体生长来反映个 体生长的状况。 微生物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的关系

第一节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测生长量:单位时间里微生物重量上的变化。(一)直接法(精确的称干重法;粗放的福测体积法)(二)间接法(比浊法,生理指标法)
一、测生长量:单位时间里微生物重量上 的变化。 (一)直接法(精确的称干重法;粗放的 测体积法) (二)间接法(比浊法,生理指标法) 第一节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一)直接法将一定量的菌液中的菌体通过离心或过滤分离出来,然后烘干(干燥温度可采用105℃、100℃或80℃)、称重。一般干重为湿重的10%~20%,而一个细菌细胞一般重约10-12~10-13g。>该法适合菌液浓度较高的样品
(一)直接法 ➢ 将一定量的菌液中的菌体通过离心或过滤 分离出来,然后烘干(干燥温度可采用 105℃、100℃或80℃)、称重。一般干重 为湿重的10%~20%,而一个细菌细胞一 般重约10-12~10-13g。 ➢ 该法适合菌液浓度较高的样品

(二)间接法1、比浊法:借助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450~650nm波段)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就可反应出菌液的浓度。原理: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数越多,光密度越大。>特点:快速、简便
(二)间接法 1、比浊法:借助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 (450~650nm波段) 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就 可反应出菌液的浓度。 ➢原理: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 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数越多, 光密度越大。 ➢特点:快速、简便

图7-1测定生长用的侧臂三角瓶(左)和比色管架(右,自制,适用于“721”型分光光度计)侧臂试管三角烧瓶,2.侧臂试管3侧臂试管插座:4.比色架面板,5.连接爆丝

浊度仪如何定量二者关系呢?
如何定量二者关系呢? 浊度仪

①绘制标准曲线②测菌液浊度,对照标准曲线得出细菌数量分光光度法测浊度23其他细菌计数法细菌数量10个/mL100100010000细菌数量制标准曲线菌液浊度
①绘制标准曲线 ②测菌液浊度,对照标准曲线得出细菌数量 分光光度法测 浊度 1 2 3 4 其他细菌计数法 细菌数量 10 100 1000 10000 个/mL 细菌数量 制标准曲线 菌液浊度

2、生理指标法>测含氮量: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物质,含量稳定,而氮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通过测含氮量就可推知微生物的浓度。>其他方法:含碳、磷、DNA、RNA、耗氧量、消耗底物量、产CO2、产酸、产热、粘度等,都可用于生长量的测定
2、生理指标法 ➢测含氮量: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物质,含量稳定, 而氮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通过测含氮量就可推知 微生物的浓度。 ➢其他方法:含碳、磷、DNA、RNA、耗氧量、消 耗底物量、产CO2、产酸、产热、粘度等,都可用 于生长量的测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实验一 玻璃仪器清洗、包扎和灭菌(PPT讲稿).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实验二 显微镜使用和细菌的染色法(PPT讲稿).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实验六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PT讲稿).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实验三 培养基的制备和平板划线分离细菌(PPT讲稿).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实验四 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PPT讲稿).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1 绪论 Genetics(石河子大学:张霞).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4 基因作用及环境.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5 性别与伴性遗传.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2 孟德尔定律.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6 染色体和连锁群.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7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9 染色体畸变.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08 数量性状遗传.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12 遗传与个体发育.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10 基因突变.ppt
- 《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生物专业)11 细胞质遗传.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 microbiology.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Cell Biology(适用专业:生物技术).doc
-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Medical Cell Biology(适用专业:医学相关专业).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授课教案 Cell biology(讲稿,36学时).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授课教案 Cell biology(讲稿,54学时).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中文,共三部分).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 Practical Manual for the Cell Biology Experiments(英文).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共十四章,含各章作业习题及参考解答,附名词解释).doc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运输_1/2.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9_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运输_2/2.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Mitochondrion and Peroxisom.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运输 Endomembrane System and Protein Sorting.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通讯与信号_3/3.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通讯与信号_1/3.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