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的量化研究课件(PPT)教育测量的效度、信度

教育测量 师范学院教育系任建华
教育测量 师范学院教育系 任建华

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 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采用四个指标: (一)信度一测验的可靠性 (二)效度一测验的正确性 (三)难度——测题的难易程度 (四)区分度一测题对于学习成绩好和差 的学生的鉴别程度
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采用四个指标: (一)信度——测验的可靠性 (二)效度——测验的正确性 (三)难度——测题的难易程度 (四)区分度——测题对于学习成绩好和差 的学生的鉴别程度 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

■信度 主要对整个测量而言。 ■效度 ■难度 主要对测量的项目而言。 ■区分度
◼ 信度 主要对整个测量而言。 ◼ 效度 ◼ 难度 主要对测量的项目而言。 ◼ 区分度

§1教育测量的信度 1.信度的含义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记为 u。 即:如果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同一种特质 对象,则多次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 度。 一个测验的信度一般是以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关 系数来表示
§1 教育测量的信度 1.信度的含义 ◼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记为 。 即:如果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同一种特质 对象,则多次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 度。 ◼ 一个测验的信度一般是以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关 系数来表示。 tt r

§1教育测量的信度 2.信度的估计方法 口重测信度 指用同一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 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 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 一般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的公式来计算
§1 教育测量的信度 2.信度的估计方法 重测信度 指用同一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 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 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 一般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的公式来计算

积差相关系数公式 N∑XY-∑x∑Y VN∑r-(∑VN∑r2-②明 X为第一次测验的实得分数;Y为第二次测验的实得分数: N为被试人数,「表示测验的信度系数。 ▣积差相关的运用条件: ■两个变量连续,且成线形关系 ■数据成对 ■两个变量的总体呈正态分布 ■数据的对数最好在30对以上
积差相关系数公式 X为第一次测验的实得分数;Y为第二次测验的实得分数; N为被试人数,rtt表示测验的信度系数。 积差相关的运用条件: ◼ 两个变量连续,且成线形关系 ◼ 数据成对 ◼ 两个变量的总体呈正态分布 ◼ 数据的对数最好在30对以上 ( ) ( ) − − − = 2 2 2 2 N X X N Y Y N XY X Y rt t

例一重测信度系数(稳定性系数)的计算 ■用一个算术四则的速度测验12个小学生,得分记 为X,为了考察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于3个月后再 测一次,得分记为Y,问测验结果是否可靠? 学生序号123456789101112 X 202021222323232425262627 Y202121202323252526262729 分别计算出X2、Y2、XY三行值,求和代入公 式可得rt=0.94
例—重测信度系数(稳定性系数)的计算 ◼ 用一个算术四则的速度测验12个小学生,得分记 为X,为了考察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于3个月后再 测一次,得分记为Y,问测验结果是否可靠? ◼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X 20 20 21 22 23 23 23 24 25 26 26 27 Y 20 21 21 20 23 23 25 25 26 26 27 29 分别计算出X2 、Y2 、XY三行值,求和代入公 式可得rtt=0.94

在使用重测法计算稳定性系数时,应 注意以下问题: 1、信度的取值范围为[0,1],当信度值较大 时,说明前后两次测量结果比较一致; 2、两次测验之间的时间间隔要适宜。应由测 验的性质、测题类型、测题数量和被试特点所 决定(一般首测与再测的时间间隔在六个月之 内为宜); 3、再测信度使用于速度测验而不适用于难度 测验。 4、应注意提高被试者的积极性
在使用重测法计算稳定性系数时,应 注意以下问题: 1、信度的取值范围为[0,1],当信度值较大 时,说明前后两次测量结果比较一致; 2、两次测验之间的时间间隔要适宜。应由测 验的性质、测题类型、测题数量和被试特点所 决定(一般首测与再测的时间间隔在六个月之 内为宜); 3、再测信度使用于速度测验而不适用于难度 测验。 4、应注意提高被试者的积极性

2、信度的估计方法 口复本信度 复本测验指在试题格式、题数、难度、指导语说明、施测要求 等方面都相当,并用来测量相同潜在特质或属性,但试题又是 不相同的测验,也称作平行测验。 复本信度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 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 系数。 两种方式:同一时间连续施测;间隔一段时间后施测。 构造两份真正的平行测验很难! 适用于难度测验,也适用于速度测验的信度估计
2、信度的估计方法 复本信度 复本测验指在试题格式、题数、难度、指导语说明、施测要求 等方面都相当,并用来测量相同潜在特质或属性,但试题又是 不相同的测验,也称作平行测验。 复本信度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 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 系数。 两种方式:同一时间连续施测;间隔一段时间后施测。 构造两份真正的平行测验很难! 适用于难度测验,也适用于速度测验的信度估计

例一复本信度系数(等值系数/等值稳定性系数)的估计方法 ■以A、B两型英语复本测验对初中三年级10个学生施 测,为避免由测验施测顺序所造成的误差,其中5个 学生先做A型测验,休息15分钟后,再做B型测验: 而另5个学生先做B型测验,休息15分钟后,再做A型 测验。10个学生A型测验结果记为X,B型测验结果记 为Y,其测验的复本信度如何?(计算A、B两型测验 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 学生序号12345678910 X 19191817161515141312 Y 20171818171513151212 答案:rt=0.90
例—复本信度系数(等值系数/等值稳定性系数)的估计方法 ◼ 以A、B两型英语复本测验对初中三年级10个学生施 测,为避免由测验施测顺序所造成的误差,其中5个 学生先做A型测验,休息15分钟后,再做B型测验; 而另5个学生先做B型测验,休息15分钟后,再做A型 测验。10个学生A型测验结果记为X,B型测验结果记 为Y,其测验的复本信度如何?(计算A、B两型测验 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X 19 19 18 17 16 15 15 14 13 12 Y 20 17 18 18 17 15 13 15 12 12 答案:rtt=0.9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的量化研究课件(PPT)假设检验.ppt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调查课件(PPT)问卷调查法.ppt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调查课件(PPT)访谈调查法——如何做访谈(主讲:赵建斌).ppt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讲义.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教案(一).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PPT).ppt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调查讲义(怎样做教育调查研究).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调查教案.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的量化研究讲义.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的量化研究教案.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文献法)教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PPT,主讲:方建华).ppt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文献法)教育研究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讲义(主讲:方建华).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文献法)教育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教案.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文献法)教育研究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主讲:韩瑞娟).ppt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文献法)文献综述的写作教案.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文献法)文献综述的写作教案讲义.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文献法)教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科研方法概述(PPT).ppt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科研方法概述讲义(主讲:任建华).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育科究方法概述教案.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的量化研究课件(PPT)教育科学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ppt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调查研究(案例)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调查研究(案例)从自卑到自尊——一个学业优秀学生的发展分析.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调查研究(案例)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调查研究(案例)农三师中小学教学改革情况调研报告.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问卷法)教育调查研究(案例)农三师中小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doc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SPSS 16实用教程 第1章 SPSS简介.ppt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SPSS 16实用教程 第2章 变量、数据文件、系统参数.ppt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SPSS讲义01 第1章 SPSS 简介.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SPSS统计分析——SPSS教案.doc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SPSS 16实用教程 第3章 统计描述.ppt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SPSS讲义02 第2章 变量、数据文件、系统参数.doc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SPSS讲义03 第3章 统计描述讲义.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教育的质性研究教案.doc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教育的质性研究讲义(共十一讲).doc
- 石河子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质性研究方法中的访谈——主要内容(PPT,主讲:宋改敏).ppt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行动研究成果的主要表达形式.doc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教育研究日志案例1 走过今天.doc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教育研究日志案例2 4月24日.doc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课件(访谈法)教育研究日志案例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