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解表药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82
文件大小:5.76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解表药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各论第8章解表药概述一、概念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二、 病因表邪:主要指六淫邪气,以风邪、寒邪、热邪为多见。也包括疫气

概述 一、概念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 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二、病因 表邪:主要指六淫邪气,以风邪、 寒邪、热邪为多见。也包括疫气。 各论 第8章 解表药

三、性能特点味辛,性温或凉,归肺和膀胱经,药性升浮。四、主治证及药物分类表证:风寒表证发散风寒药风热表证发散风热药部分解表药还兼有利水、平喘、胜湿止痛、透疹、消疮等作用,可用于水肿、咳喘、风湿痹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证

四、主治证及药物分类 表证:风寒表证——发散风寒药 风热表证——发散风热药 部分解表药还兼有利水、平喘、胜湿止 痛、透疹、消疮等作用,可用于水肿、咳喘、 风湿痹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证。 三、性能特点 味辛,性温或凉,归肺和膀胱经,药性 升浮

五、配伍应用:1)虚人外感,正虚邪实,当配伍补益药以扶正祛邪。(2)暑多夹实,秋多兼燥,当配伍祛暑化湿.润燥药等。3③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五、配伍应用: (1)虚人外感,正虚邪实,当配伍补益药以 扶正祛邪。 (2)暑多夹实,秋多兼燥,当配伍祛暑 化湿.润燥药等。 (3)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当配伍清热解毒 药

六、使用注意(1)发汗不宜太过。(2)自汗、盗汗、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慎用。(3③因时因地制宜。(4)不宜久煎

六、使用注意 (1)发汗不宜太过。 (2)自汗、盗汗、疮疡日久、淋病、 失血者慎用。 (3)因时因地制宜。 (4)不宜久煎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本节药物性味多为辛温,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为瓣证要点。部分药物兼有宣肺平喘、利水、胜湿止痛等作用,可用于咳喘、水肿、痹证等

(辛温解表药) 本节药物性味多为辛温,以发散风 寒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以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 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 点。部分药物兼有宣肺平喘、利水、胜 湿止痛等作用,可用于咳喘、水肿、痹 证等。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麻 黄

麻黄1.发汗解表:本品辛开苦降温通,善于开宣肺气,发汗作用强,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脉浮紧),常配桂枝使用。如麻黄汤。当麻黄、桂枝的剂量比为3:2时,发汗力最强(峻汗);当麻黄、桂枝的剂量比为3:1时,发汗力稍逊(大汗);当麻黄、桂枝的剂量比为1:1时,发汗力减弱(小汗)

麻 黄 1.发汗解表:本品辛开苦降温通,善于开 宣肺气,发汗作用强,适用于外感风寒表 实证(无汗、脉浮紧),常配桂枝使用。 如麻黄汤。 当麻黄、桂枝的剂量比为3:2时,发汗力 最强(峻汗);当麻黄、桂枝的剂量比为3:1 时,发汗力稍逊(大汗);当麻黄、桂枝的剂 量比为1:1时,发汗力减弱(小汗)

2.宣肺平喘:用于肺气雍遏的咳喘证,寒热均可,常配杏仁使用。如三汤、麻杏石甘汤。3.利水消肿:本品为宣肺利尿的要药,用于风水水肿(水肿兼有表证)。如越婢加术汤。本品还可用于风湿痹痛、阴证疮疡等。注意:虚汗证,肾不纳气之虚喘慎用

2.宣肺平喘:用于肺气壅遏的咳喘证,寒热均 可,常配杏仁使用。如三拗汤、麻杏石甘汤。 3.利水消肿:本品为宣肺利尿的要药,用于风 水水肿(水肿兼有表证)。如越婢加术汤。 本品还可用于风湿痹痛、阴证疮疡等。 注意:虚汗证,肾不纳气之虚喘慎用

桂枝

桂 枝

桂枝1.发汗解肌(表):本品辛散甘缓温通,发汗解表作用缓和,用于外感风寒表证,表实证、表虚证都可以用。表实证配麻黄(麻黄汤),表虚证(汗出、脉浮缓)配白芍(桂枝汤)。2.温通经脉:本品性温,有温通血脉、散寒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寒凝血滞所致诸证。(1)风湿痹痛。(2)月经不调,痛经,闭经。(3)胸痹证。(4)皖腹冷痛。(5)瘤

桂 枝 1.发汗解肌(表):本品辛散甘缓温通,发汗解 表作用缓和,用于外感风寒表证,表实证、表 虚证都可以用。表实证配麻黄(麻黄汤),表虚 证(汗出、脉浮缓)配白芍(桂枝汤)。 2.温通经脉:本品性温,有温通血脉、散寒 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寒凝血滞所致诸证。 (1)风湿痹痛。 (2)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3)胸痹证。 (4)脘腹冷痛。 (5)癥瘕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