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四章 蒸煮燀法

简答题1简述地黄的炮制规格及其作用特点。2.黄苓为什么要加热软化?论述题1.叙述何首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阐明其炮制原理。2.叙述川乌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阐明其炮制原理。参考答案简答题1: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地黄为清热凉血之品,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能。蒸制成熟地黄后,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熟地黄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制后性转温,主补阴血,且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作用。生地炭人血分凉血止血。熟地炭以补血止血为主,用于崩漏或虚损性出血。2.黄苓苷和汉黄苓苷等黄酮类成分,是黄琴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实验表明,黄苓在软化过程中,如用冷水处理,易变绿色。这是由于黄芩中所含的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可酶解黄苓中的黄苓苷和汉黄苓苷,产生葡萄糖醛酸和两种苷元,即黄苓素和汉黄琴素。其中黄苓元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醒类物质而变绿,使疗效降低。黄苓苷的水解与酶的活性有关,以冷水浸,酶的活性最大。而蒸或煮可破坏酶使其活性消失,有利于黄芩苷的保存。实验表明,黄苓经过蒸制或沸水煮既可杀酶保苷,又可使药物软化,便于切片。可保证饮片质量和原有的色泽。故黄苓应加热软化。论述题1.(1)炮制工艺:何首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浸,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制首乌:取生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润湿,置非铁质蒸制容器内,密闭,蒸或炖至汁液吸尽,药物呈棕褐色时,取出,干燥。每100kg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10kg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kg,加水适量,煮约4小时,熬汁约15kg;黑豆渣再加水煮3小时,熬汁约10kg,合并得黑豆汁约25kg
简答题 l. 简述地黄的炮制规格及其作用特点。 2.黄芩为什么要加热软化? 论述题 1.叙述何首乌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阐明其炮制原理。 2.叙述川乌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阐明其炮制原理。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地黄为清热凉血之品,具有清热凉 血、养阴生津的功能。蒸制成熟地黄后,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 清转补。熟地黄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制后性转温,主补阴血,且可借酒力 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作用。生地炭人 血分凉血止血。熟地炭以补血止血为主,用于崩漏或虚损性出血。 2.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等黄酮类成分,是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实验表明,黄 芩在软化过程中,如用冷水处理,易变绿色。这是由于黄芩中所含的酶在一定温 度和湿度下,可酶解黄芩中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产生葡萄糖醛酸和两种苷元, 即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其中黄芩苷元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容易 被氧化成醌类物质而变绿,使疗效降低。黄芩苷的水解与酶的活性有关,以冷水 浸,酶的活性最大。而蒸或煮可破坏酶使其活性消失,有利于黄芩苷的保存。实 验表明,黄芩经过蒸制或沸水煮既可杀酶保苷,又可使药物软化,便于切片。可 保证饮片质量和原有的色泽。故黄芩应加热软化。 论述题 1.(1)炮制工艺: 何首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浸,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 制首乌:取生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润湿,置非铁质蒸制容器内,密 闭,蒸或炖至汁液吸尽,药物呈棕褐色时,取出,干燥。每 100kg 何首乌片或 块,用黑豆 10kg. 黑豆汁制法:取黑豆 10kg,加水适量,煮约 4 小时,熬汁约 15kg;黑豆渣 再加水煮 3 小时,熬汁约 10kg,合并得黑豆汁约 25kg

(2)炮制作用:何首乌生品苦泄性子兼发散,具有解毒消肿、润肠通便、截疮的功能。经黑豆汁拌蒸后,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同时消除了生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使慢性病人长期服用而不造成腹泻。炮制原理:实验表明,首乌蒸制过程中,外表颜色加深,总蕙醒、结合蕙醒含量随着蒸制时间延长而减少,游离蕙醒开始增加,使致泻作用减弱。制首乌的磷脂类成分和糖的含量增加,使补益作用更加突出。炮制时间对游离蕙醒和二苯乙烯苷有明显的影响,时间过长会引起两者的损失。由于两者均为活性成分,故何首乌炮制应适中。2.(1)炮制工艺:生川乌:取原药材,栋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制川鸟:取净川乌,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个大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2)炮制作用:生川乌,有毒,多外用。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3)炮制原理:川乌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生物碱类,其中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强,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碱类毒性很弱或几无毒性。酯碱型乌头碱毒性比双酯型乌头碱小,但还有相当的毒性。双酯型二类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是川乌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又是镇痛、抗炎的有效成分。川乌的炮制原理是,通过加水加热处理,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其毒性为双酯型乌头碱的1/50~1/500;再进一步将C,4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苯甲酸,得到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其毒性仅为双酯型乌头碱的1/2000~1/4000.另一原因可能是炮制过程中脂肪酰基取代了C8一OH上的乙酰基,生成脂碱,从而降低了毒性。在炮制工艺中,加水、加热处理(包括干热法、湿热法),或蒸法,或煮法都能促进水解反应,使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水解成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乌头次碱)、苯甲酰中乌头胺、苯甲酰次乌头胺。若进一步水解,则可变成毒性更小的醇胺型生物碱:
(2)炮制作用:何首乌生品苦泄性子兼发散,具有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截疟的功能。经黑豆汁拌蒸后,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 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同时消除了生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使慢性病人长 期服用而不造成腹泻。 炮制原理:实验表明,首乌蒸制过程中,外表颜色加深,总葸醌、结合葸 醌含量随着蒸制时间延长而减少,游离葸醌开始增加,使致泻作用减弱。制首 乌的磷脂类成分和糖的含量增加,使补益作用更加突出。炮制时间对游离葸醌 和二苯乙烯苷有明显的影响,时间过长会引起两者的损失。由于两者均为活性 成分,故何首乌炮制应适中。 2.(1)炮制工艺: 生川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 制川乌:取净川乌,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 4~6 小时,或 蒸 6~8 小时,至取个大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 成干,切厚片,干燥。 (2)炮制作用: 生川乌,有毒,多外用。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 (3)炮制原理:川乌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生物碱类,其中双酯型乌头碱毒性 最强,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碱类毒性很弱或几无毒性。酯碱型 乌头碱毒性比双酯型乌头碱小,但还有相当的毒性。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乌头 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是川乌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又是镇痛、抗炎的有效成分。 川乌的炮制原理是,通过加水加热处理,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 C8 位上的乙酰 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其毒性 为双酯型乌头碱的 1/50~1/500;再进一步将 C,4 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或 分解),失去一分子苯甲酸,得到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其毒性仅为双酯型 乌头碱的 1/2000~1/4000.另一原因可能是炮制过程中脂肪酰基取代了 C8- OH 上的乙酰基,生成脂碱,从而降低了毒性。在炮制工艺中,加水、加热处理 (包括干热法、湿热法),或蒸法,或煮法都能促进水解反应,使剧毒的双酯型 乌头碱水解成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乌头次碱)、苯甲酰 中乌头胺、苯甲酰次乌头胺。若进一步水解,则可变成毒性更小的醇胺型生物碱:

乌头胺(乌头原碱)、中乌头胺、次乌头胺。从而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
乌头胺(乌头原碱)、中乌头胺、次乌头胺。从而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二章 炙法.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三章 煅法.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一章 炒法.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八章 其他炙法.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五章 复制法.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六章 发酵、发芽法.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七章 制霜法.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2/2)中药炮制学第12-18章.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2)中药炮制学第01-11章.doc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07 总论.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解表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泻下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清热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化湿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利水渗湿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祛风湿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4 温里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5 理气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6 消食药.ppt
-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7 驱虫药.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七章 中药饮片厂的设计及生产管理.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八章 中药炮制研究.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九章 净选加工.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章 饮片切制.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五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六章 中药饮片的包装贮藏与质量控制.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四章 中药炮制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三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重点难点剖析.docx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净选与加工.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饮片的切制(cutting).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炙法.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煅法.ppt
-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蒸煮燀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