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

第五章线性离散控制系统 5.1引言 5.2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 5.3信号恢复 5.4Z变换理论 5.5采样系统的数学模型 5.6离散控制系统分析 5.7 Matlab在离散系统中应用
第五章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 5.1 引言 5.2 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 5.3 信号恢复 5.4 Z变换理论 5.5 采样系统的数学模型 5.6 离散控制系统分析 5.7 Matlab在离散系统中应用

5.1引言 5.1.1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input 入 Digital Digital-to- Actuator process Compute analog converter digital Analog-to- Measurement digital sensor converter 图5-1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Digital Compute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Actuator process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Measurement sensor 5.1 引言 5.1.1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input digital 图 5-1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5.1.2集散控制系统 MIS 集中调度控制中心 子调度控制中心 DDC DDC DDC process process 图5-3集散控制系统
5.1.2 集散控制系统 MIS SCC SCC SCC DDC DDC DDC DDC process process MIS MIS SCC 集中调度控制中心 子调度控制中心 ………………………. ……… 图5-3 集散控制系统

5.2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 5.2.1采样过程及其数学描述 5.2.2采样定理 5.2.3采样周期的选择
5.2 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 5.2.1 采样过程及其数学描述 5.2.2 采样定理 5.2.3 采样周期的选择

5.2.1采样过程及其数学描述 在采样控制系统中将连续信号变为断 续信号的过程称为采样过程。实现这个采 样过程的装置称为采样装置,如图5-4所示。 d.0=20-kn 载波器 (t) e*(t) 脉冲调制器 e (t) e*(t) 图5-4采样开关
5.2.1 采样过程及其数学描述 在采样控制系统中将连续信号变为断 续信号的过程称为采样过程。实现这个采 样过程的装置称为采样装置 ,如图5-4所示。 载波器 脉冲调制器 e*(t) e*(t) e(t) e(t) ( ) ( ) =− = − k t t kT 图 5-4 采样开关

离散信号可以表示为 e'(t)=∑e(t)8t-kT) (5-2) 对离散信号e(t)取拉氏变换,可得 Eo=4eo-12ea)8y-初 (5-5) -2e“ 图5-6连续信号e(t)与离散信号e*(t)
离散信号可以表示为 对离散信号 取拉氏变换,可得 * ( ) ( ) ( ) k e t e t t kT =− = − * * 0 ( ) [ ( )] ( ) ( ) k E s L e t L e kT t kT = = = − 0 ( ) kTs k e kt e − = = 图 5-6 连续信号e(t)与离散信号e*(t) (5-2) (5-5) * e t( )

例7.1设e()=1(),试求e*()的拉氏变换。 解:由式(5-5)有 E'()=∑e()e k=0 =1+e+e2+…= 1-e-7s le-<1
例7.1 设e(t)=1(t),试求e*(t)的拉氏变换。 解: 由式(5-5)有 * 0 ( ) ( ) kTs k E s e kt e − = = 2 1 1 1 Ts Ts TS e e e − − − = + + + = − 1 −TS e

0 分析式(5-2), ∑6u-k) 是周期函数, 因此,可将其展开成富里叶级数 ∑ot-kT)=∑Cer (5-6) 式中。,2称为系统的采样频率。 c-7d,0er=7a0dh=7 67
分析式(5-2), 是周期函数, 因此,可将其展开成富里叶级数 0 ( ) k t kt = − =− =− − = k k j k t k s t k T C e ( ) (5-6) 式中 s T 称为系统的采样频率。 2 = − − 2 2 ( ) 1 T T j k t T s t e T + − = 0 0 1 ( ) 1 T t dt T C = (5-7) k =

将上式代入式(5-2),有 e*()= 7∑o(I) (5-8) k=-0 对上式取拉氏变换,运用拉氏变换的复位 移定理,我们得到E*(S) (r2s+a,) (5-9) k=-00 式(5-9)在描述采样过程的复频域特征是 极其重要的。假定连续信号e(t)的频谱是单 的连续频谱,如图5-7所示
将上式代入式(5-2),有 =− = k j k t s e t e T e t ( ) 1 *( ) (5-8) 对上式取拉氏变换,运用拉氏变换的复位 移定理,我们得到E*(s) E*(s)= =− + k s E s jk T ( ) 1 (5-9) 式(5-9)在描述采样过程的复频域特征是 极其重要的。假定连续信号e(t)的频谱是单 一的连续频谱,如图5-7所示

↑EGw -0max 0 0max (a)连续信号e(t)的频谱 E*(jo) T 一0s _上-0max00mx, 2 2 (b)离散信号e*(t)的频谱(0,>2wm
max max − max − max E(jw) 0 0 2 s 2 s − s −s E *( j) T 1 (a) 连续信号e(t)的频谱 (b)离散信号e*(t)的频谱(s 2wmax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4.5 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4.4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4.3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4.2 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绘制.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4.1 频率特性的概念.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第五节 应用MATLAB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第四节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计算.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第三节 劳斯-霍尔维茨稳定性判据.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第一节 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及性能指标.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第四节 控制系统结构图与信号流图.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第二节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第一节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控制系统简介(负责人:马彦).ppt
- 长沙理工大学:《暖通空调》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题库.doc
- 《暖通空调》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暖通空调设计注意事项.doc
- 长沙理工大学:《暖通空调》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授课教案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pdf
- 长沙理工大学:《暖通空调》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教学大纲(负责人:傅俊萍).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第九章 新型控制系统.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选择性控制系统.pdf
- 北京化工大学:《过程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分程及阀位控制系统.pdf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根轨迹法(1/2).ppt
- 吉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六章 根轨迹法(2/2).ppt
-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pdf
-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汇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导论》课程教学课件(专家控制)第一讲 专家系统 Expert System.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导论》课程教学课件(专家控制)第二讲 专家控制系统.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导论》课程教学课件(博弈控制)第一讲 博弈论简介.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导论》课程教学课件(博弈控制)第二讲 博弈的分类.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导论》课程教学课件(博弈控制)第三讲 多重均衡与优化.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导论》课程教学课件(博弈控制)第四讲 博弈的基本分析方法(上).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导论》课程教学课件(博弈控制)第五讲 博弈的基本分析方法(下).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导论》课程教学课件(博弈控制)第六讲 动态博弈分析(上).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导论》课程教学课件(博弈控制)第七讲 动态博弈分析(下).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杂网络与群体智能》课程教学课件(复杂网络)第一讲 绪论(主讲:吴建设).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杂网络与群体智能》课程教学课件(复杂网络)第二讲 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杂网络与群体智能》课程教学课件(复杂网络)第三讲 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杂网络与群体智能》课程教学课件(复杂网络)第四讲 节点相似性.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杂网络与群体智能》课程教学课件(复杂网络)第五讲 复杂网络社区检测.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杂网络与群体智能》课程教学课件(复杂网络)第七讲 最小生成树社区检测.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杂网络与群体智能》课程教学课件(复杂网络)第六讲 基于网络动力学的社区检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