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第二节 歌德

第五章第二节 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第五章 第二节 歌 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一、歌德生平及其创作 张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8.28-1832.3.22) 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 装“天才的诗人”一恩格斯语 装“世界的一面镜子”— 海涅语
一、歌德生平及其创作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8.28-1832.3.22) 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 “天才的诗人”——恩格斯语 “世界的一面镜子”——海涅语

米(一)1772-1775 米体现“狂飘突进”精神的文学作品 张剧作:《葛兹冯伯利欣根》 (或译《铁 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 1773) (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 张抒情长诗《普罗米修斯》(1773一1774)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一)1772—1775 体现“狂飙突进”精神的文学作品 剧作:《葛兹·冯·伯利欣根》(或译《铁 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1773) (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 抒情长诗《普罗米修斯》(1773-1774)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米(二)1775—1794 器“魏玛十年”)“狂飘”式激情转向 大道主义 张抒情诗和叙事谣曲:《猎人的晚歌》、 、 《流浪的夜歌》、《迷娘》、《魔王》 《渔夫》等; 张剧本《哀格蒙特》(1775一1787)、《在 陶里斯的伊菲格涅亚》1775一1789(或译 《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托夸多·塔 索》
(二)1775—1794 “魏玛十年” ; “狂飙”式激情转向 人道主义 抒情诗和叙事谣曲:《猎人的晚歌》、 《流浪的夜歌》、《迷娘》、《魔王》、 《渔夫》等; 剧本《哀格蒙特》(1775-1787)、《在 陶里斯的伊菲格涅亚》1775-1789(或译 《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托夸多·塔 索》

米(三)1794一1805歌德与席勒合作 的十年 装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1796) 米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 张《浮士德》第一部(1806)
(三)1794—1805歌德与席勒合作 的十年 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 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 《浮士德》第一部(1806)

装(四)19世纪之后(创作晚期) 装“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的思想 装长篇小说《亲和力》(教材译为《亲与 力》)(1809) 装自传性作品《诗与真》 (1811-1814) 米诗集《西东合集》(1819) 张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1827)小 说《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 1829) 张《浮士德》第二部(1832)
(四)19世纪之后(创作晚期) “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的思想 长篇小说《亲和力》(教材译为《亲与 力》)(1809) 自传性作品《诗与真》(1811-1814) 诗集《西东合集》(1819) 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1827)小 说《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829) 《浮士德》第二部(1832)

文学地位 张1、民族诗人: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 意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国社 会生话。 张2.全世界诗人:使德国文学列入世 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 诗人。 张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 和文学发展具总结性的艺术大师
文学地位 1、民族诗人: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 意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国社 会生活。 2.全世界诗人:使德国文学列入世 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 诗人。 是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 和文学发展具总结性的艺术大师

米“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 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 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 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 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 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 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 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米 恩格斯
“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 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 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 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 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 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 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 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恩格斯

二、《少年维特之烦恼》 张1、作品产生背景 张出版于1774年,是歌德早年体现 “狂飘突进”精神的重要作品 袋2、情节 装维特 绿蒂
二、《少年维特之烦恼》 1、作品产生背景 出版于1774年,是歌德早年体现 “狂飙突进”精神的重要作品 2、情节 维特 绿蒂

米3、维特形象分析 张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 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是德国正 在觉醒的青年一代的典型代表。 装他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3、维特形象分析 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 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是德国正 在觉醒的青年一代的典型代表。 他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二节 雨果.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外国文学(A)Ⅰ外国文学(A)I名词解释.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外国文学(A)Ⅰ三则古希腊神话故事.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外国文学(A)Ⅰ阿伽门农家族故事.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外国文学(A)Ⅰ补充材料.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14课 看世界在变作业.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13课 跨越时空的相见.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12课 孤独的晚餐.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11课 交谈的智慧.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10课 一辆自行车.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9课 “高薪养廉”与“缘木求鱼”.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8课 访友之行.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7课 北京人与上海人.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6课 网络时代的爱情.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5课 走上自首之路.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4课 沙漠中的饭店.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3课 我的第一份工作.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2课 起名字.doc
- 《发展汉语精读》课程作业练习(上册)第1课 享受旅行.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二节 莫里哀.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节 莎士比亚.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二节 塞万提斯.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节 但丁.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二节 荷马史诗.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Ⅰ外国文学导论.ppt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第二节 歌德.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节 十八世纪文学概述.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二节 莫里哀.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一节 十七世纪文学概述.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三节 莎士比亚.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二节 塞万提斯.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doc
- 《外国文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节 但丁.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