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二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

电路分析 21~25 陆音 2005
1 电路分析 2.1 ~ 2.5 2 0 0 5 陆 音

第二章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 2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 2电阻网络的等效化简 2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 2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 2含受控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
2 第二章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 1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 2 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 * 电阻网络的等效化简 * 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 *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 * 含受控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

21单回路电路及单节偶电路分析 电阻电路:由电阻、受控源以及独立源组 成的电路。 单回路电路—只有一个回路 单节偶电路—一对节点(单节偶) 只需列一个KVL或KCL方程即可求解
3 电阻电路:由电阻、受控源以及独立源组 成的电路。 单回路电路——只有一个回路 单节偶电路——一对节点(单节偶) 只需列一个KVL或KCL方程即可求解。 2.1 单回路电路及单节偶电路分析

例2-1图示单回路电路,求电流及电源的功率。 R1=12u,=4v 解:选回路方向 如图,元件电压 与电流取关联方 向,由KV得 R=Q u sl=10V R3=39 l.+l+l/,+2-s 0 4
4 R1=1 uS2=4V I R3=3 uS1 =10V R2= 2 + - + - 例2-1 图示单回路电路,求电流及电源的功率。 解:选回路方向 如图,元件电压 与电流取关联方 向,由KVL得 0 1 2 2 3 1 uR + uS + uR + uR −uS =

代入元件VCR,得IR+u+BR2+IR3-ls=0 R1=192,ls2=4v 1A tetr Pu=-Ll。I=-10W R,=2Q2 S 10V R2=392 Pu =um=4w
5 A R R R u u I S S 1 1 2 3 1 2 = + + − = PuS1 = −uS1 I = −10W PuS2 = uS 2 I = 4W 0 1 2 2 3 1 代入元件VCR,得 IR + uS + IR + IR −uS = R1=1 uS2=4V I R3=3 uS1 =10V R2= 2 + - + -

例2-2i=6A,i2=3A, 求元件电流及电压 R R 解:单节偶电路 u 各支路电压相等, 2S2 设为u,元件电压与 电流取关联方向, 列KCL方程 -is +is +iR +iR=0 代入元件VCR,得:-6+3+ 0
6 例2-2 iS1=6A, iS2=3A, 求元件电流及电压。 解:单节偶电路, 各支路电压相等, 设为u,元件电压与 电流取关联方向, 列KCL方程: 0 1 2 1 2 − i S + i S + i R + i R = 0 2 1 − 6 + 3+ + = u u 代入元件VCR,得: R2 1 iS1 iS2 R1 2 + u -

计算得 S1 R R u u= 2V 2S2 19 RI =1A R R2 =2A R
7 A R u i A R u i u V R R 2 1 2 2 2 1 1 = = = = = 计算得 R2 1 iS1 iS2 R1 2 + u -

22等效二端网络 二端网络N1、N2等效:N1、NM2端口的VCR完 全相同。 u=riit rai R1 R =(R1+R2) u eq R R=R+r N N
8 2.2 等效二端网络 二端网络N1、N2等效:N1、N2端口的VCR完 全相同。 R R i u R i R i ( ) 1 2 1 2 = + = + i R1 R2 + u - N1 + u - i N2 Req Req = R1 + R2

对外等效,对内不等效 如果还需要计算其 内部电路的电压或 电流,则需要“返 R 回原电路”。 L rd u UR eq R+ N NR2 等效变换: 网络的一部分用CR完全相同的另一部分来 代替。用等效的概念可化简电路
9 等效变换: 网络的一部分 用VCR完全相同的另一部分来 代替。用等效的概念可化简电路。 i R1 R2 + u - N1 + u - i N2 Req = R1+ R2 对外等效,对内不等效 如果还需要计算其 内部电路的电压或 电流,则需要“返 回原电路

221电阻申联 若干个电阻首尾相接,且通过同一电流 Rc=R1+R2+R3+…+Rn=∑Rk 电阻R1上的电压(分压公式) R k ri R 功率p=R12+R2+R32+…+Rn P1+p2+p3+…Pn l1:l2:212∴:…=p1:P2:P3…=R1:R2:R3: 10
10 2.2.1 电阻串联 若干个电阻首尾相接,且通过同一电流 = = + + + + = n k Req R R R Rn Rk 1 1 2 3 u R R u R i eq k k k = = 电阻Rk上的电压(分压公式) n n p p p p p R i R i R i R i = + + + = + + + + 1 2 3 2 2 3 2 2 2 功率 1 u1 :u2 :u3 := p1 : p2 : p3 := R1 : R2 : R3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一章 电路基本概念.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十一章 二端口网络.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一章 基本概念.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引言.ppt
- 《VHDL硬件描述语言基础》讲义.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驱动开发(下).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驱动开发(上).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综合练习(杨全胜).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串行接口.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并行接口.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定时与计数技术.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中断技术.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DMA技术.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微机总线与接口标准.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输入输出与接口技术.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微机结构的发展和特点.ppt
- 东南大学:《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PC机的高级编程技术.ppt
- 《数字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基本概念.ppt
- 《数字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A/D、D/A转换.ppt
- 《数字电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存储器(Memory).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二章(2-1) 单回路电路及单节偶电路分析.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三章 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三章(3-3) 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四章 网络定理.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四章(4-1) 线性和叠加定理.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五章 一阶电路分析.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五章(5-1)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五章(5-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六章 二阶电路分析.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七章 正弦稳态分析.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七章 正弦稳态分析.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七章(7-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八章 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分析.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八章(8-4) 理想变压器和全耦合变压器.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九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第二章 简单电阻电路分析.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课一.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习题课一.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课二.ppt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习题课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