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3)等直圆杆扭转时的极限扭矩

第三节等直圆杆扭转时的极限扭矩 T 16T max Z 27,327L2×162rmL G。Gmdl d,d Gd =swP 27L Gd
第三节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极限扭矩 WP T max = GIP TL = TS S WP = Gd S L S 2 = 4 32 G d TL = G d d TL 3 2 16 = Gd 2 max L = 3 16 d T = S d 16 3 =

M (b) la (C (d)
o s s (b) d L (a) Me Me (c) s (d) s r d

T,o, dA=2T spdp 12 A dA= pdp 12 d) 16 当考虑材料塑性肘,同一圆杆所对应的扭矩的极限值增大33%
dA (d) s r d T dA A u = s = 2 0 2 2 d s d s d 12 3 = s dAdA = 2d = s u T T s s d d 16 12 3 3 3 4 = 当考虑材料塑性时,同一圆杆所对应的扭矩的极限值增大33%

T /12 3 16 16 M=-7 有残余应力存在 M.=
o T Tu Ts s 3 4 Me = −Tu s Me = Tu s 3 1 = 0 Me = s 16 3 d Tu = 16 12 3 3 d d s = s 3 4 = 有残余应力存在

残余应力的特征: 1 1.由于橫截面上的扭矩为零,因而 横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必自相平衡 2.如在卸载后继续反向增大外力偶 矩,当外力偶矩增大到Mε=T时, 横截面周边的切应力将达到τs,若 T=M=0 继续增大外力偶矩,τ…丫将不再 保持线性关糸
残余应力的特征: s 3 1 s T = Me = 0 1. 由于横截面上的扭矩为零,因而 横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必自相平衡。 2. 如在卸载后继续反向增大外力偶 矩,当外力偶矩增大到Me=Ts时, 横截面周边的切应力将达到τs,若 继续增大外力偶矩,τ---γ将不再 保持线性关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2)拉压杆系的极限荷载.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1)塑性变形·塑性极限分析的假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5.3)按叠加原理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5.2)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积分.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5.1)梁的位移——-挠度及转角.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6)梁的合理设计.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5)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4)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梁的正应力条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3)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2)梁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扭转(3.7)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3)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2)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4)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几何特征.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3)可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基本假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2)材料力学与生产实践的关系.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1)材料力学的任务.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扭转(3.6)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4)梁的极限弯矩·塑性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一章 能量法.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二章 动荷载交变应力(12.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二章 动荷载交变应力(12.2)构件作等加速直线运动或等速转动时的动应力计算.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二章 动荷载交变应力(12.3)构件受冲击荷载作用时的动应力计算.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2)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 主应力.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3)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4)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5)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6)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2)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3)拉伸(压缩)与弯曲.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4)扭转与弯曲.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5)连接件的实用计算.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压杆稳定(9.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压杆稳定(9.2)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压杆稳定(9.3)不同杆端约束下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压杆的长度因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压杆稳定(9.4)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