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6)梁的合理设计

口§6梁的合理设计 一、合狸选择截面形状,尽量增大W2值 1.梁的合理截面 hb 9.72cm 6C,,, 0.167a3,13 49cm Old 6
§6 梁的合理设计 一、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尽量增大Wz值 1.梁的合理截面 6 2 bh 6 2 hb 3 49cm NO 10 3 9.72cm 3 0.167a 3 0.118a

工字形、槽形截面比矩形截面合理,矩形截面比圆形 截面合理
工字形、槽形截面比矩形截面合理,矩形截面比圆形 截面合理

2.根据材料特性选择截面 对于抗拉和抗压不相同的脆性材料最好选用关于中性轴不对称的截面 Cmax
2.根据材料特性选择截面 对于抗拉和抗压不相同的脆性材料最好选用关于中性轴不对称的截面

三、合狸布置梁的形式和荷载,以降低最大弯矩值 1.合狸布置梁的支座 q A B B 0.21 0.6l 0.21 0.025q 0.025q12 0.125q12 0.025q1
二、合理布置梁的形式和荷载,以降低最大弯矩值 1. 合理布置梁的支座 l q B A 0.6l q B A 0.2l 0.2l 2 0.125ql 2 0.025ql 2 0.025ql 2 0.025ql

2.适当增加梁的支座 B B 0031250/2 0.125q12 0.017512
2. 适当增加梁的支座 l q B A l q B A 2 0.125ql 2 l 2 l 2 0.0175ql 2 0.03125ql

3.改暮荷载的布置情况 十 Fl 0.125q12
3. 改善荷载的布置情况 2 l F 2 l + Fl 4 1 l l F q = 2 0.125ql

三、采用变截面梁
三、采用变截面梁

四、合理利用材料 混凝土 钢筋 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合理使用材料方面是最优越的
钢筋 x x x 混凝土 四、合理利用材料 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合理使用材料方面是最优越的

(a) (b)
(a) (b)

题435 矩形截面简支梁由圆形木材刨成,已知F=5kN a=1.5m,[σ]=10MPa,试确定此矩形截面h/b的最 优比值,使共截面的抗弯截面糸数具有最大值,并 计算所需圆木的最小直径d。 F B 2、确定圆木直径d M max max 解:1、确定W最大时的h/b bh b(d-bo M=Fa=7.5kNm - ax 6 6 dw 0 G23106m db W (2b)2·b=75×104mm3b=13lmm 1(h2-2b2)=0=√2 d2=h2+b2=3b2=515×102mm2
d h b 矩形截面简支梁由圆形木材刨成,已知F=5kN, a=1.5m,[σ]=10MPa,试确定此矩形截面h/b的最 优比值,使其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具有最大值,并 计算所需圆木的最小直径d。 例题 4.35 F B a C A F F D a a 解: 1、确定WZ最大时的h/b 6 2 bh WZ = 6 ( ) 2 2 b d −b = = 0 db dWZ ( 2 ) 0 6 1 2 2 h − b = = 2 b h 2、确定圆木直径d [ ] max max = WZ M Mmax = Fa = 7.5kNm [ ] max M WZ Pa N m 6 3 10 10 7.5 10 4 3 = 7510 mm 6 2 bh WZ = [( 2 ) ] 6 1 2 = b b 4 3 = 7510 mm b =131mm。 2 2 2 d = h +b 2 = 3b 2 2 = 51510 mm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5)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4)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梁的正应力条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3)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2)梁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扭转(3.7)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3)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2)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4)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几何特征.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3)可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基本假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2)材料力学与生产实践的关系.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1)材料力学的任务.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扭转(3.6)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扭转(3.5)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扭转(3.4)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扭转(3.3)传动轴的外力偶矩 . 扭矩及扭矩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扭转(3.2)薄壁圆筒的扭转.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扭转(3.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8)应力集中的概念.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5.1)梁的位移——-挠度及转角.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5.2)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积分.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5.3)按叠加原理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1)塑性变形·塑性极限分析的假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2)拉压杆系的极限荷载.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3)等直圆杆扭转时的极限扭矩.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4)梁的极限弯矩·塑性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一章 能量法.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二章 动荷载交变应力(12.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二章 动荷载交变应力(12.2)构件作等加速直线运动或等速转动时的动应力计算.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二章 动荷载交变应力(12.3)构件受冲击荷载作用时的动应力计算.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2)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 主应力.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3)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4)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5)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6)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2)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3)拉伸(压缩)与弯曲.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