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4)梁的极限弯矩·塑性铰

第四节梁的极限弯矩·塑性铰 =:=, =,= b E OS (b) (c)
− s s (c) h / 2 h / 2 b (a) o s s s s (b) − s s (d) 第四节 梁的极限弯矩·塑性铰

odA=0 d+(a,)dA=0 JAt A2=A在极限状态下,中性轴将截面分成面积相等 的两部分。 在极限状态下,中性轴不一定通过截面形心。只有当横 截面有两个对称軸肘,中性軸才用过截面形心。 yodA=M M,=yo dA +|yl4 2 O(S2+S2) y
− s s dA = 0 + (− ) = 0 Ac s At s dA dA At = Ac ydA = M Mu = y s dA ( ) = s St + Sc ( ) = + At Ac s o ydA ydA z y S dA AC At z y 在极限状态下,中性轴将截面分成面积相等 的两部分。 在极限状态下,中性轴不一定通过截面形心。只有当横 截面有两个对称轴时,中性轴才用过截面形心

M=。W=S+S。塑性弯曲截面糸数 对于矩形截面梁 h 1 s=s==bhx bh 248 M6W=o(S+S)。1, bh o 4 M=OW=-bh o M M1.5 l 不同的截面其比值不同
Mu = s Ws Ws = St + Sc 塑性弯曲截面系数 Ms = s W 对于矩形截面梁 2 8 1 2 4 1 bh h St = Sc = bh = ( ) Mu = s Ws = s St + Sc s bh 2 4 1 = Ms = s W s bh 2 6 1 = = s u M M 1.5 不同的截面其比值不同

有残余应力存在 3 2 M=M M=-M M=0
o s o u s = s M = 0 s 2 1 s M = Mu + s 2 3 M = −Mu 有残余应力存在

塑性钬与一般钦的区别: F BICD 般铰处弯矩为零,而塑性 铰承担着,因此一般铰可以 双向转动:而塑性铰单向旬 由转动。因为如果发生反向 转动,就意味着结构卸载截 B|C|D面将重新进入弹性状态,这 将使反向转动成为不自由。 D 塑性铰
F A A B B C C D D D 塑性铰 塑性铰与一般铰的区别: 一般铰处弯矩为零,而塑性 铰承担着,因此一般铰可以 双向转动:而塑性铰单向自 由转动。因为如果发生反向 转动,就意味着结构卸载截 面将重新进入弹性状态,这 将使反向转动成为不自由

本章作业 (II)2-2, (I)2-4, (II)2-6
本章作业 (II)2-2, (II)2-4, (II)2-6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3)等直圆杆扭转时的极限扭矩.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2)拉压杆系的极限荷载.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折(10.1)塑性变形·塑性极限分析的假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5.3)按叠加原理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5.2)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积分.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位移(5.1)梁的位移——-挠度及转角.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6)梁的合理设计.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5)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4)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梁的正应力条件.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3)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四章 弯曲应力(4.2)梁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三章 扭转(3.7)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3)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2)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2.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4)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几何特征.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3)可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基本假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2)材料力学与生产实践的关系.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1.1)材料力学的任务.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一章 能量法.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二章 动荷载交变应力(12.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二章 动荷载交变应力(12.2)构件作等加速直线运动或等速转动时的动应力计算.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十二章 动荷载交变应力(12.3)构件受冲击荷载作用时的动应力计算.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2)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 主应力.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3)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4)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5)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7.6)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2)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3)拉伸(压缩)与弯曲.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4)扭转与弯曲.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8.5)连接件的实用计算.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压杆稳定(9.1)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压杆稳定(9.2)概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压杆稳定(9.3)不同杆端约束下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压杆的长度因数.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压杆稳定(9.4)欧拉公式的应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配套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九章 压杆稳定(9.5)实际压杆的稳定因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