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易传》论文汇编_苏轼_东坡易传考论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456.2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易传》论文汇编_苏轼_东坡易传考论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苏轼《东坡易传》考论 谢建忠 内容提要本文考辨了《东坡易传》的作者、系年,指出:元丰三年苏轼在黄 州独立撰写了《东坡易传》,其中关于事物刚柔动静形理的辩证的哲学思想深 刻制约和影响了他的文学思想。 关键词苏轼《东坡易传》哲学思想文学思想 苏轼《东坡易传》曾在易学史上引起过强烈反响,苄熹《杂学辨》即对其有褒有 贬,陆游却称自汉以来未见如此奇特,纪昀认为其“轄理勢,言简意明,往往足以达 难显之情,而深得曲譬之旨,盏大体近于王弼,而弼之说,惟畅元风,轼之说多切人 事。其文词博辨,足资启发”“李衡作《周易义海撮要》,丁易东作《周易象义》,董真 卿作《周易会通》,旨采录其说,非徒然也”①。昔哲前贤论述多所慧识,然亦难免粗疏 秕漏,笔者拟就《东坡易传》作者、系年问题及其与苏轼文学思想的关系姑妄补苴罅 漏,冀求大方之家见教。 《东坡易传》又称《苏氏易传》,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此书是三苏合力为之 苏洵作《易传》未成而卒,属二子述其志。轼书先成,辙乃送所解于轼,今蒙 卦犹是辙解。则此书实苏氏父子兄弟合力为之,题曰轼撰,要其成耳。 纪昀所谓《东坡易传》乃苏氏父子三人合力为之而东坡不过总要其成的结论,沿袭了苏 籀《栾城先生遗言》的说法,未免失之甄别考辨。其实,宋人习解《周易》向靡从风, 苏氏父子也莫能外,《嘉祐集》载有《易论》,《栾城集》载有《易说》,《苏东坡全集》 亦有《易解》等。然而三苏习解《易传》各有不同见解,窃以为不必“苏氏父子兄弟合 力为之,题曰轼撰,要其成耳”,且以东坡解《易》过程和三苏解《易》差异证之。先 阅下面三条材料: 盖晚而好《易》,曰:“《易》之道深矣,汩而不明者,诸儒以附会之说乱之也 去之,则圣人之旨见矣。”作《易传》,未成而卒。(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 君墓志铭并序》) ①《东坡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四库全书》第9册,第1页,下文同此,仅注 册、卷、页

苏轼 《东坡易传 》考论 谢建 忠 内容提要 本文考辨 了 《东坡易传 》的作者 、 系年 , 指 出 元 丰三 年 苏轼在黄 州独立撰写 了 《东坡 易传 》 , 其 中关于事物刚柔动静形理 的辩证 的哲学思想深 亥制约和影响 了他 的文学思想 。 关键词 苏轼 《东坡 易传 》 哲 学思 想 文 学思 想 苏轼 《东坡易传 》曾在易学史 上引起过强烈反 响 , 朱熹 《杂学辨 》即对其有褒有 贬 , 陆游却称 自汉 以来未见如此奇特 , 纪 咱认为其 “ 推阐理势 , 言简意明 , 往往足 以达 难显之情 , 而深得 曲譬之 旨 , 盖 大体近 于王 弼 , 而 弼之说 , 惟 畅元风 , 轼之说多切人 事 。 其文词博辨 , 足资启发 ” , “ 李衡作 《周易义海撮要 》 , 丁易东作 《周易象义 》 , 董真 卿作 《周易会通 》 , 皆采录其说 , 非徒然也 ” ① 。 昔哲前贤论述多所慧识 , 然亦难免粗疏 批漏 , 笔者拟就 《东坡易传 》作者 、 系年 问题及其与苏轼文学思想 的关系姑妄补直罐 漏 , 冀求大方之家见教 。 《东坡易传 》又称《苏氏易传 》 , 纪购《四库全书总 目提要 》认为此书是三苏合力为之 苏沟作 《易传 》未成而 卒 , 属二 子述其志 。 轼书先成 , 辙乃送所 解于轼 , 今蒙 卦犹是辙解 。 则此书实苏氏父子兄弟合 力为之 , 题 日 轼撰 , 要其成耳 。 纪的所谓 《东坡易传 》乃苏氏父子三人合力为之而东坡不过总要其成的结论 , 沿袭 了苏 糟 《栗城先生遗言 》的说法 , 未免失之甄别考辨 。 其实 , 宋人 习解 《周易 》向靡从风 , 苏氏父子也莫能外 , 《嘉佑集 》载有 《易论 》 , 《亲城集 》载有 《易说 》 , 《苏东坡全集 》 亦有 《易解 》等 。 然而三苏习解 《易传 》各有不 同见解 , 窃以为不必 “ 苏氏父子兄弟合 力 为之 , 题曰轼撰 , 要其成耳 ” , 且 以东坡解 《易 》过程和 三苏解 《易 》差异证之 。 先 阅下面三条材料 盖 晚而好 《易 》 , 日 “《易 》之道深 矣 , 泪 而不 明者 , 诸儒 以附会之说乱 之 也 。 去之 , 则圣人 之 旨见 矣 。 ” 作 《易传 》 , 未成而 卒 。 欧阳修 《故 霸州文安 县 主 薄苏 君墓志铭并序 》 ① 《东坡易传 》 , 上 海古籍 出版社 年影 印 《四库全书 》第 册 , 第 页 , 下文 同此 , 仅注 册 、 卷 、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苏轼《东坡易传》考论 先君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以观其词 皆迎刃而解。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 载之微言,焕然可知也。(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到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于《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遂因先 子之学,作《易传》九卷。(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 从欧阳修《苏君墓志铭》盖棺定论的话看,苏洵曾作《易传》,但赍志以殁,未能完成, 其作目的很清楚,乃欲拨诸儒附会之乱而反圣人旨意之正。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则 叙苏轼独禀其父“命公述其志”之事,卒成《易传》之著,未言轼续其父未完之书,亦 未言纪昀所谓“属二子述其志。轼书先成,辙乃送所解于轼,今蒙卦犹是辙解”。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一则根本未提子由“送所解于轼”之事,二则言“遂因先子之学”, 即沿其父未遂之学业,而成一家之言,独为《易传》九卷,三则轼作《易传》九卷,是 其殚精竭虑,端居深念,独有心得之结撰。 其次,苏轼《东坡易传》作于黄州。贬至黃州前,“轼始就逮赴狱,有一子稍长 徒步相随,其余守舍皆妇女幼称。至宿州史符下,就家取文书。州郡望风遺吏发卒 围船搜取,老幼几怖死。既去。妇女恚骂曰:‘是好著书,书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 悉取烧之。比事定,重复寻理,十亡七八矣”,在乌台诗案的白色恐怖下,苏轼之书及 稿几乎被焚一尽,幸存者则属偶然,如其一篇谈徐州盗贼的草稿,“此书本以为故纸糊 笼箱,独得不烧,笼破见之,不觉惘然如梦中事”①,由上可鉴,轼抵达黄州时,手头 之书及稿几乎罄尽。如果十余年前苏洵曾将《易传》未完之稿予轼,那么也难逃此次火 焚之厄。苏轼到黄州后,欲完成治经宿愿,“闲废无所用心,专治经书,一二年间,欲 了却《论语》、《书》、《易》,舍弟亦了却《春秋》"②,这表明了苏轼的计划,也表明了 苏辙的计划是“了却《春秋》,而非合力来解《易传》。苏轼在黄州专治经书的参考资 料及经书原著主要借自陈季常等人。陈季常之父陈公弼善著书,“尤长于《易》,有集十 卷,制《器尚象论》十二篇,《辨钩隐图》五十四篇”,解《易》乃季常家学,所藏 《易》解相关书籍当颇丰富,这为轼著《东坡易传》提供了条件。苏轼《答陈季常书》 九首其四云:“欲借《易》家文字,及《史记》索引、正义,如许告季常为带来,便 坐实苏轼解《易》的相关资料借自陈季常。资料准备就绪,苏轼便开始独立研读《易》 和撰写《东坡易传》,其《答陈季常书》九首之五最值得注意:“《易》义须更半年功夫 练之,乃可出。想秋末相见,必得拜呈也。可见费半年功夫“练之”,绝非纪昀所说 《东坡易传》不过苏轼“要其成耳”,而是轼独居深思精心撰构之作。 再次,《东坡易传》是苏轼覃思深念多所心得的精心撰述,具有“多切人事”的鲜 明特点,不同它人解《易》思路,也不与苏辙解《易》思想相同。事实上,子由与子瞻 解经各有专攻,即使同解一经也各有不同,例如子瞻居黄州作《论语说》五卷,子由二 ①@④《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本,前集,卷二十九、卷三十三;续集,卷四,上 册第365页、403页;下册第109页 ④⑤《苏东坡全集》续集,卷五,下册第148页

苏轼 《东坡易传 》考论 先君 晚岁读 《易 》 , 玩 其艾象 , 得其刚柔 、 远近 、 喜怒 、 逆顺 之情 , 以观其词 , 皆迎刃 而 解 。 作 《易传 》未完 , 疾 革 , 命公述其 志 。 公 泣 受命 , 卒以成书 。 然后千 载之微言 , 焕然可 知也 。 苏辙 《东坡先 生墓志铭 》 到黄州无所用 心 , 辄复覃 思于 《易 》 、 《论 语 》 。 端居 深念 , 若有所 得 。 遂 因先 子 之学 , 作 《易传 》九卷 。 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 》 从欧阳修 《苏君墓志铭 》盖棺定论的话看 , 苏询曾作 《易传 》 , 但贵志 以段 , 未能完成 , 其作 目的很清楚 , 乃欲拨诸儒附会之乱而反圣人 旨意之正 。 苏辙 《东坡先生墓 志铭 》则 叙苏轼独察其父 “ 命公述其志 ” 之事 , 卒成 《易传 》之著 , 未言轼续其父未完之书 , 亦 未言纪购所谓 “ 属二子述其志 。 轼书先成 , 辙乃送所解于轼 , 今蒙卦犹是辙解 ” 。 苏轼 《黄州 上文潞公书 》一则根本未提子由 “ 送所解于轼 ” 之事 , 二则言 “ 遂 因先子之学 ” , 即沿其父未遂之学业 , 而成一家之言 , 独为 《易传 》九卷 , 三则轼作 《易传 》九卷 , 是 其掸精竭虑 , 端居深念 , 独有心得之结撰 。 其次 , 苏轼 《东坡易传 》作于黄州 。 贬至黄州前 , “ 轼始就逮赴狱 , 有一子稍长 , 徒步相随 , 其余守舍皆妇女幼稚 。 至宿州御史符下 , 就家取文书 。 州郡望风遣吏发卒 , 围船搜取 , 老幼几怖死 。 既去 , 妇女患骂曰 ‘ 是好著书 , 书成何所得 , 而怖我如此 ’ 悉取烧之 。 比事定 , 重复寻理 , 十亡七八矣 ” , 在乌台诗案的 白色恐怖下 , 苏轼之书及 稿几乎被焚一尽 , 幸存者则属偶然 , 如其一篇谈徐州盗贼的草稿 , “ 此书本以为故纸糊 笼箱 , 独得不烧 , 笼破见之 , 不觉惘然如梦 中事 ” ① , 由上 可鉴 , 轼抵达黄州时 , 手头 之书及稿几乎罄尽 。 如果十余年前苏询 曾将 《易传 》未完之稿予轼 , 那么也难逃此次火 焚之厄 。 苏轼到黄州后 , 欲完成治经宿愿 , “ 闲废无所用心 , 专治经书 , 一二年 间 , 欲 了却 《论语 》 、 《书 》 、 《易 》 , 舍弟亦 了却 《春秋 》 ” ② , 这表 明 了苏轼 的计划 , 也表 明了 苏辙的计划是 “ 了却 《春秋 》 ” , 而非合力来解 《易传 》 。 苏轼在黄州 专治经 书的参考资 料及经书原著主要借 自陈季常等人 。 陈季常之父陈公弼善著书 , “ 尤长于 《易 》 , 有集十 卷 , 制 《器尚象论 》十二篇 , 《辨钩隐图 》五十 四篇 ’, ③ , 解 《易 》乃 季 常家学 , 所藏 《易 》解相关书籍当颇丰富 , 这为轼著 《东坡易传 》提供 了条件 。 苏轼 《答陈季常书 》 九首其四云 “ 欲借 《易 》家文字 , 及 《史记 》索引 、 正义 , 如许告季常为带来 ” ④ , 便 坐实苏轼解 《易 》的相关资料借 自陈季常 。 资料准备就绪 , 苏轼便开始独立研读 《易 》 和撰写 《东坡易传 》 , 其 《答陈季常书 》九首之五最值得注意 “ 《易 》义须更半年功夫 练之 , 乃可 出 。 想秋末相见 , 必得拜呈 也 。 ’, ⑤可 见 费半年功夫 “ 练之 ” , 绝非纪峋所说 《东坡易传 》不过苏轼 “ 要其成耳 ” , 而是轼独居深思精心撰构之作 。 再次 , 《东坡易传 》是苏轼覃思深念多所心得的精心撰述 , 具有 “ 多切人事 ” 的鲜 明特点 , 不 同它人解 《易 》思路 , 也不与苏辙解 《易 》思想相 同 。 事实上 , 子 由与子瞻 解经各有专攻 , 即使同解一经也各有不 同 , 例如子瞻居黄州作 《论语说 》五卷 , 子由二 ① ②③ 册第 页 、 ④ ⑤ 《苏东坡全集 》中国书店 年影 印本 , 前集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三 续集 , 卷四 , 上 粼 页 下册第 毋 页 。 《苏东坡全集 》续集 , 卷五 , 下册第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文学遗产二○○O年第六期 十多年后在《论语拾遗并序》中颇不以其兄所解为然:“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 居黄州,为《论语说),尽取以往,今见于书者十二三者也。大观丁亥,闲居颖川,为 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竟有所未安,时为籀等言之,凡二十有七章,谓 之《论语拾遗》。恨不得质之子瞻也。”①看来两人所解《论语》多所不同。兄弟两人同 解《易》的分歧则有明文可证,苏籀说:“《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坡公以为阴阳未 交,公以坡所说为未允。公曰:阴阳未交,元气也,非道也。政如云一龙一蛇之谓道 也,谓之龙亦可,谓之蛇亦可。”②子由、子瞻解《易》确实差异甚大,例如: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何谓道?何谓性?请以子思 之言明之。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 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者性之异 名也,性者道之所寓也,道无所不在,其在人为性。性之未接物也,寂然不得其 朕,可以喜,可以怒,可以哀,可以乐,特未有以发耳,及其与物接,而后喜怒哀 乐更出而迭用,出而不失节者皆善也。所谓一阴一阳者,优一喜一怒云尔,言阴阳 喜怒皆自是出也,散而为天地,敛而为人。言其馘而为天地,则曰“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言其敛而为人,则曰“成之者性”,其实一也。(《栾城集》第三集卷之八 《易说》三首之一) 阴一阳者、阴阳未交而物未生之谓也,喻道之似莫密于此者矣。阴阳一交 生物,其始为水。水者,有无之际也,始离于无而入于有矣,老子识之,故其言日 “上善若水”,又曰“水几于道”。圣人之德虽可以名言而不囿于一物,若水之无常 形,此善之上者几于道矣,而非道也。若夫水之未生,阴阳之未交,廓然无一物, 而不可谓之无有,此真道之似也。阴阳交而生物,道与物接而生善,物生而阴阳 隐,善立而道不见矣。(《东坡易传》卷七) 兄弟两人解《易》“系辞”的理论背景迥然有别,子由近于理学,而子瞻近乎玄学,故 颇受朱熹所指责;两人所解同一系辞的内容也不一样,子由所解综贯天人合一之理,子 瞻所解深切物理,直探道之本体性质。这种分歧有时竞至白热化,子由在《易说》三首 之二中批评说:“及子瞻论《易》乃以蓍数之故,而损天地五行之全数以合之”,其“今 将求合蓍数而黜土,其为说疏矣”③。言辞尖锐得够意思了。由上看来,苏籀所说的 “公乃送所解予坡”大可质疑,遍检《东坡全集》和《栾城集》,亦未见辙乃送所解于轼 的蛛丝马迹,退一步说,即使子由送所解《易》于轼,因其解《易》的理论背景不同 所解思路不同,子瞻也难以接受子由的学术思想理论,因而所谓“兄弟合力为之”、“轼 要其成耳”无从谈起。 至于苏轼“因先子之学,作《易传》九卷”,倒是承传了乃父解《易》独立治学不 拾牙慧的精神。苏洵现存《易论》颇具治经变古、拨诸儒附会之乱而反解经致用之正的 ①③曾枣庄校:《栾城集》第三集卷之七,之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5页,1548 ②苏籀:《栾城先生遗言》,上海博古斋1921年版,第7页

文学遗产 · 二 年第六期 十多年后在 《论语拾遗并序 》中颇不 以其兄所解为然 “ 予少年为 《论语略解 》 。 子瞻滴 居黄州 , 为 《论语说 , 尽取以往 , 今见于 书者十二三者也 。 大观丁亥 , 闲居颖川 , 为 孙搐 、 简 、 摘讲 《论语 》 。 子瞻之说 , 竟有所未安 , 时为糟等言之 , 凡二 十有七 章 , 谓 之 《论语拾遗 》 。 恨不得质之子瞻也 。 ” ① 看来两人所解 《论语 》多所不 同 。 兄弟两人同 解 《易 》的分歧则有 明文可证 , 苏箱说 “ 《易 》日 一 阴一 阳之谓道 。 坡公 以为阴 阳未 交 , 公以坡所说为未允 。 公 曰 阴阳未交 , 元气也 , 非 道也 。 政如云一 龙一 蛇之谓道 也 , 谓之龙亦可 , 谓之蛇亦可 。 ” ② 子 由 、 子瞻解 《易 》确实差异甚大 , 例如 “ 一 阴一 阳之谓道 , 继 之 者善也 , 成之 者性也 。 ” 何谓道 何谓 性 请 以子 思 之 言明之 。 子 思 日 “ 喜怒哀 乐之未发谓 之 中 , 发而 皆中节谓 之 和 。 中也 者 , 天 下 之大本也 和也者 , 天 下之达道也 。 致 中和 , 天 地位 焉 , 万 物育 焉 。 ” 中者性之 异 名也 , 性 者道之 所 寓也 , 道 无 所 不 在 , 其在人 为性 。 性之 来接物也 , 寂 然 不得 其 肤 , 可 以喜 , 可 以怒 , 可 以哀 , 可 以乐 , 特未有 以发耳 , 及其与物接 , 而后喜怒哀 乐更 出而迭用 , 出而 不 失节者 皆善也 。 所谓 一 阴一 阳者 , 犹一 喜一 怒云 尔 , 言阴 阳 喜怒 皆 自是 出也 , 散而 为天 地 , 敛而 为人 。 言其散而 为天地 , 则 日 “ 天地位焉 , 万 物育焉 。 ” 言其敛而 为人 , 则 日 “ 成之者性 ” , 其实一 也 。 《染城集 》第三 集卷之 八 《易说 》三 首之 一 一 阴一 阳者 , 阴阳未交而 物未生之谓也 , 喻道之似莫密于 此者矣 。 阴阳一 交 而 生物 , 其始为水 。 水者 , 有无 之 际也 , 始离于无 而入于有矣 , 老子识 之 , 故其言 日 “ 上善若水 ” , 又 日 “ 水几 于道 ” 。 圣 人之 德 虽可 以名 言而 不 囿于 一 物 , 若水之 无 常 形 , 此善之上者几于道矣 , 而 非道也 。 若 夫水之 未生 , 阴 阳之 未交 , 廓 然 无 一 物 , 而不 可 谓 之 无 有 , 此真道之 似 也 。 阴 阳 交而 生物 , 道 与物接而 生善 , 物 生而 阴 阳 隐 , 善立 而道不 见矣 。 《东坡 易传 》卷七 兄弟两人解 《易 》 “ 系辞 ” 的理论背景迥然有别 , 子 由近于理学 , 而子 瞻近乎玄学 , 故 颇受朱熹所指责 两人所解同一系辞的 内容也不一样 , 子 由所解综贯天人合一之理 , 子 瞻所解深切物理 , 直探道之本体性质 。 这种分歧有时竟至 白热化 , 子 由在 《易说 》三首 之二 中批评说 “ 及子瞻论 《易 》乃 以蔷数之故 , 而损天地五行之全数以合之 ” , 其 “ 今 将求合蔷数而黝 土 , 其为说疏矣 ’, ③ 。 言辞尖锐得够意 思 了 。 由上看 来 , 苏箱 所 说 的 “ 公乃送所解予坡 ” 大可质疑 , 遍检 《东坡全集 》和 《架城集 》 , 亦未见辙乃送所解于轼 的蛛丝马迹 , 退一步说 , 即使子 由送所解 《易 》于轼 , 因其解 《易 》的理论背景不 同 , 所解思路不 同 , 子瞻也难以接受子由的学术思想理论 , 因而所谓 “ 兄弟合力为之 ” 、 “ 轼 要其成耳 ” 无从谈起 。 至于苏轼 “ 因先子之学 , 作 《易传 》九卷 ” , 倒是承传了乃父解 《易 》独立 治学不 拾牙慧的精神 。 苏询现存 《易论 》颇具治经变古 、 拨诸儒附会之乱而反解经致用之正的 ① ③ 曾枣庄校 《架城集 》第三集卷之七 , 之八 ,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 第 页 , 至 页 。 ② 苏摘 《架城先生遗言 》 , 上海博古斋 年版 , 第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苏轼《东坡易传》考论 33 色彩,苏轼解《易》“多切人事”的特点正与其父治经精神一脉相承。然而,父子两人 对具体卦象仍有各自解说,例如,《仲兄字文甫说》保存一条苏洵解《易》的材料:“洵 读《易》至‘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曰,磋夫,群者,圣人以所欲涣以混一天 下者也。盖余仲兄名涣,而字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 乎?”①洵解“涣”的基本奥义是圣人欲涣以混一天下和圣人以解散涤荡天下为己任 苏轼所解“六四涣”则是敷理推阐:“皆有以群之涣而至于群天下,始有可收之渐。其 德大者其所以群也大,其德小者其所群也小,小者合于大,大者合于一,是谓涣其群 也。”②阐释了圣人以疏导天下而得天下的朴素辩证道理。由此看来,苏轼解《易》也 并不因囿其先子之藩篱,而是自有其独立见解的。 综上所述,纪昀所谓《东坡易传》“实苏氏父子兄弟合力为之,题曰轼撰,要其成 耳”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东坡易传》的撰写年月,前人兩贤已有所考,但笔者认为,仍有必要进一步补充 订正。王宗稷系《东坡易传》始作于元丰三年③;曾枣庄先生更进一步考订为元丰三年 时游武昌寒溪西山,开如著《易传》、《论语说》③,其所系《东坡易传》始撰时间是 比较准确的。现据有关资料补充如次,苏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中写道:“连山蟠 翠木蔚樊口。我来已百日,欲济空搔首。坐看鸥鸟没,梦逐膺廢走。今朝横江 来,一苇寄衰朽。”子瞻至黄州乃元丰三年二月一日,后推“我来已百日”,即为五月中 旬,这是谪黄州三个余月来首次渡江至武昌一游寒溪西山寺,其《与陈季常书》九首之 五亦记录了此次游西山寺:“数日前,率然与道源过江,游寒溪西山奇胜。”其游览印象 殆过于所闻”,寒溪西山奇胜百闻不如一见,首览胜过所闻,其“茂木清阴”,也正 是五月时令景象。此次与道源渡江游寒溪西山寺早于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子由至黄州 已是五月末,有《答秦太虚书》“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⑥为证 由上可定,苏轼《与陈季常书》九首之五作于偕道源游武昌后与携子由游武昌前。而 《与陈季常书》九首之五则已明确表示“《易》义须更半年功夫练之,乃可出。想秋末相 见,必得拜呈出”,因此《东坡易传》的始撰时间信如曾枣庄先生所系“游武昌寒溪西 山,开始著《易传》”,当为元丰三年五月。 而《东坡易传》的撰成年月,笔者认为,前人所考有误,当予订正。王文诰系撰成 时间为元丰四年辛酉,所引之据为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定《黄州上文潞公书》作 ①曾枣庄校:《嘉祐集》集》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年版,第412页 ②《东坡易传》卷六,第110页。 ③《苏东坡全集·苏东坡年谱),上册第18页。 ④曾枣庄:《苏轼评传》,四川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6页。 G《苏东坡全集》续集,卷五,下册第148页。 ⑥《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三十,上册第368页

苏轼 《东坡易传 》考论 色彩 , 苏轼解 《易 》 “ 多切人事 ” 的特点正与其父治经精神一脉相承 。 然而 , 父子两人 对具体卦象仍有各 自解说 , 例如 , 《仲兄字文甫说 》保存一条苏询解 《易 》的材料 “ 询 读 《易 》至 ‘ 涣 ’ 之六 四 曰 ‘ 涣其群元吉 。 ’ 曰 , 磋夫 , 群者 , 圣人以所欲涣 以混一天 下者也 。 盖余仲兄 名 涣 , 而 字 公 群 , 则 是 以 圣 人 之所 欲解 散 涤荡者 以 自命也 , 而 可 乎 ” ① 询解 “ 涣 ” 的基本 奥义是圣人欲涣 以混一 天 下 和 圣人 以解散涤荡天 下 为 己 任 。 苏轼所解 “ 六 四涣 ” 则是敷理推阐 “ 皆有 以群之涣 而至 于群天下 , 始有可 收之渐 。 其 德大者其所以群也大 , 其德小者其所群也小 , 小者合于大 , 大者合于一 , 是谓涣其群 也 。 ” ② 阐释了圣人 以疏导天下而得 天下 的朴素辩证道 理 。 由此看来 , 苏轼解 《易 》也 并不 因囿其先子之藩篱 , 而是 自有其独立见解的 。 综上所述 , 纪晌所谓 《东坡易传 》 “ 实苏 氏父子兄弟合力 为之 , 题 曰轼撰 , 要其成 耳 ” 的说法是靠不住 的 。 《东坡易传 》的撰写年月 , 前人时贤已有所考 , 但笔者认为 , 仍有 必要进一步补充 订正 。 王宗樱系 《东坡易传 》始作于元丰三年 ③ 曾枣庄先生更进一步考订为元丰三年 “ 时游武昌寒溪西山 , 开始著 《易传 》 、 《论语说 》 ” ④ , 其所系 《东坡 易传 》始撰时间是 比较准确的 。 现据有关资料补充如次 , 苏轼 游武 昌寒溪西 山 寺 》诗 中写道 “ 连 山蟠 武昌 , 翠木蔚樊 口 。 我来 已百 日 , 欲济空搔首 。 坐看鸥鸟没 , 梦逐 磨康走 。 今朝横江 来 , 一苇寄衰朽 。 ” 子瞻至黄州乃元丰三年二月一 日 , 后推 “ 我来已百 日 ” , 即为五月 中 旬 , 这是滴黄州三个余月来首次渡江至武昌一游寒溪西 山寺 , 其 《与陈季常书 》九首之 五亦记录了此次游西山寺 “ 数 日前 , 率然与道源过江 , 游寒溪西山奇胜 。 ” 其游览印象 “ 殆过于所 闻 ” , 寒溪西 山奇胜百 闻不 如一见 , 首览胜过所 闻 , 其 “ 茂木清 阴 ” ⑤ , 也正 是五月时令景象 。 此次与道源渡江游寒溪西 山寺早于与子 由同游寒溪西山 , 子由至黄州 已是五月末 , 有 《答秦太虚书 》 “ 轼启 , 五月 末 , 舍弟来 , 得手书劳 问甚厚 ” ⑥ 为证 。 由上可定 , 苏轼 《与 陈季常书 》九首 之五作于偕道源游武 昌后 与携 子 由游武 昌前 。 而 《与陈季常书 》九首之五则 已明确表示 “《易 》义须更半年功夫练之 , 乃可 出 。 想秋末相 见 , 必得拜呈 出 ” , 因此 《东坡易传 》的始撰时间信如 曾枣庄先生所系 “ 游武 昌寒澳西 山 , 开始著 《易传 》 ” , 当为元丰三年五月 。 而 《东坡易传 》的撰成年月 , 笔者认为 , 前人所考有误 , 当予订正 。 王文浩系撰成 时间为元丰四年辛酉 , 所引之据为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 》 。 定 《黄州上文潞公书 》作 曾枣庄校 《嘉佑集 》集 》卷十五 , 上海古籍出版社 卿 年版 , 第 页 。 《东坡易传 》卷六 , 第 页 。 《苏东坡全集 · 苏东坡年谱 》 , 上册第 页 。 曾枣庄 《苏轼评传 》 , 四川 民出版社 年版 , 第 肠 页 。 《苏东坡全集 》续集 , 卷五 , 下册第 页 。 《苏东坡全集 》前集 , 卷三十 , 上册第 页 。 ①②③④⑤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文学遗产·二OOO年第六期 于元丰四年,可;王氏系元丰四年“撰《易传》成”①,则不可。 详考《黄州上文潞公书》,先此书前,轼当还有一书上文潞公,他竟收到了回信 上于左右,邊辱还答,恩礼有如”,这使他受宠若惊。“有自京师来,转示所赐书教 通,行草灿然,使破甑敝帚,复增九鼎之重”,轼“伏读洒然,知其不肖之躯,未死之 间,犹可以洗濯磨治,复入道德之场,追申徒而谢子产”②,于是再次写下了《黄州上 文路公书》。信中所言“恭惟留守太尉执事,台候万福,承以元功,正位兵府,备物典 册,首冠三公”,乃是再次奉承文彦博拜太尉事。文彦博拜太尉在元丰三年,《宋史》卷 三一四《文彦博传》“元丰三年,拜太尉,复判河南”,时苏轼已谪黄州,轼闻彦博拜太 尉后经反复考虑决定“复强颜忍耻,饰鄙陋之词,道畴昔之眷,以上于左右”⑧。写下 了《贺文太尉启》,全信以贺为主,末尾点到贬谪的难言之隐为止:“轼谪官有限,趋侍 无缘,踊跃之心,宣写难尽。”不料文彦博不仅回复了苏轼,而且还给他安慰轰励。所 以苏轼收到彦博惠复后再致《黄州上文潞公书》,此时已是“孟夏渐热’,改可定此信写 于元丰四年孟夏。 但考订《黄州上文潞公书》写于元丰四年孟夏,并不慈味可以判定《东坡易传》成 于此年。姑引《与陈季常书》九首之五金文如下 郑巡检到,领手海,具审到家,尊履康胜。羁旅结恋之怀,至今未平也。数日 前,率然与道源辶江,游寒溪西山奇胜,殆过于所闻。独以坐无狂先生为深憾耳。 呵呵,示谕武昌田,曲尽利害,非老成人,吾岂得闻此。送还人诸物已领。《易》 义须更半年功夫练之,乃可出。想秋末相见,必得拜呈也。近得李长吉二诗录去, 幸秘之。目疾必已差,茂木清阴,自可愈此。余惟万万顺时自重。 如前所证,此信写于元丰三年五月,信中明确表达了解《易》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须伏 案半年功夫精思磨练,方能撰写完毕的意识。从五月后推半年即进入十一月,即秋尽冬 初之时,故苏轼预想至秋末相见时,必得拜呈季常先睹为快,“必得”一词表明苏轼对 《东坡易传》撰成时间的预计有充分把握。自五月至秋尽冬初尚有若干材料证明苏轼潜 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的解《易》撰写工作,例如其《南堂》五首之三:“一听南堂新瓦响, 似闻东坞小荷香。”写夏夜雨景,这表明《南堂》作于夏季,其第二首云:“暮年眼力嗟 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故作明窗书小字”即指 窗下伏案以小字疾写书稿。又如《初秋寄子由》中“藜羹对书史,挥汗与子同”,也是 东坡发愤著书的写照,故诗中说“失途既难追,学道恨不早”,表明其解经著书的勤勉, 颇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追悔与奋发。元丰三年深秋,其《次韵乐著作野步》诗写道: 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虛闻蚁定非聪。酒醒 不觉春强半,睡起常惊日过中。植杖偶逢为黍客,披衣闲咏舞雩风。仰看落蕊收松 粉,俯见新芽摘杞丛,楚雨还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 闲窗《易》粗通。解组归来成二老,风流他日与君同。 诗中写秋后霜林红遍,苏轼由于用功太深,用力太勤,日忽忽而不知晷,恒兀兀以穷 ①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卷二十,巴蜀书社1985年版,第6至7页 ②③④《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二十九,二十七,上册第364,343页

文学遗产 · 二 年第六期 于元丰四年 , 可 王 氏系元丰 四年 “ 撰 《易传 》成 ” ① , 则不可 。 详考 《黄州上 文潞公 书 》 , 先此 书前 , 轼 当还 有 一 书上文 潞公 , 他竟 收 到 了 回信 “ 上于左右 , 邃辱还答 , 恩礼有如 ” , 这使他受宠若惊 。 “ 有 自京师来 , 转示所赐书教一 通 , 行草灿然 , 使破颤敝帚 , 复增九鼎之重 ” , 轼 “ 伏读洒然 , 知其不 肖之躯 , 未死之 间 , 犹可 以洗灌磨治 , 复人道德之场 , 追 申徒而谢子产 ” ② , 于是再次写下 了 《黄州上 文潞公书 》 。 信中所言 “ 恭惟 留守太尉执事 , 台候万福 , 承 以元功 , 正位兵府 , 备物典 册 , 首冠三公 ” , 乃是再次奉承文彦博拜太尉事 。 文彦博拜太尉在元丰三年 , 《宋史 》卷 三一 四 《文彦博传 》 “ 元丰三年 , 拜太尉 , 复判河南 ” , 时苏轼 已滴黄州 , 轼闻彦博拜太 尉后经反复考虑决定 “ 复强颜忍 耻 , 饰鄙陋之词 , 道畴昔之眷 , 以上 于左右 ’, ③ 。 写下 了 《贺文太尉启 》 , 全信以贺为主 , 末尾点到贬滴的难言之隐为止 “ 轼滴官有 限 , 趋侍 无缘 , 踊跃之心 , 宣写难尽 。 ” ④不料 文彦博不仅 回复 了苏轼 , 而且还 给他安慰鼓励 。 所 以苏轼收到彦博惠复后再致 《黄州上文潞公书 》 , 此时已是 “ 孟夏渐热 ” , 故可定此信写 于元丰 四年孟夏 。 但考订 《黄州上文潞公书 》写于元丰四年孟夏 , 并不意味可 以判定 《东坡易传 》成 于此年 。 姑引 《与陈季常书 》九首之五全文如下 郑巡检到 , 领手诲 , 具 审到家 , 尊履康胜 。 羁旅结恋之 怀 , 至 今未平 也 。 数 日 前 , 率然 与道源过江 , 游寒溪 西 山奇胜 , 殆过于 所 闻 。 独 以坐 无 狂先 生 为深 憾耳 。 呵呵 , 示谕武 昌田 , 曲尽 利害 , 非老成 人 , 吾 岂得 闻此 。 送还 人 诸物 已领 。 《易 》 义须 更半年功夫练之 , 乃 可 出 。 想秋末相 见 , 必 得拜呈 也 。 近 得 李长 吉二 诗录去 , 幸秘之 。 目疾 必 已差 , 茂木清 阴 , 自可愈此 。 余惟万 万 顺 时 自重 。 如前所证 , 此信写 于元丰三年五月 , 信中明确表达 了解 《易 》并非一跳而就之事 , 须伏 案半年功夫精思磨练 , 方能撰写完毕的意识 。 从五月后推半年即进人十一月 , 即秋尽冬 初之时 , 故苏轼预想至秋末相见时 , 必得拜呈季常先睹为快 , “ 必得 ” 一词 表 明苏轼对 《东坡易传 》撰成时间的预计有充分把握 。 自五月 至秋尽冬初 尚有若干材料证 明苏轼潜 心致志地从事 自己 的解 《易 》撰写工作 , 例如其 《南堂 》五首之三 “ 一听南堂新瓦响 , 似闻东坞小荷香 。 ” 写夏夜雨景 , 这表明 《南堂 》作于夏季 , 其第二首云 “ 暮年眼力磋 犹在 , 多病颠毛却未华 。 故作明窗书小字 , 更开幽室养丹砂 。 ” “ 故作 明窗书小字 ” 即指 窗下伏案以小字疾写书稿 。 又如 《初秋寄子 由 》中 “ 黎羹对书史 , 挥汗与子 同 ” , 也是 东坡发愤著书的写照 , 故诗中说 “ 失途既难追 , 学道恨不早 ” , 表明其解经著书的勤勉 , 颇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追悔与奋发 。 元丰三年深秋 , 其 《次韵乐著作野步 》诗写道 老来几不 辨西 东 , 秋后霜林且 强红 。 眼晕见 花真是 病 , 耳虚 闻蚁定非聪 。 酒 醒 不 觉春 强半 , 睡起常惊 日过 中 。 植杖偶逢 为黍客 , 披衣 闲咏舞零风 。 仰看 落蕊收松 粉 , 俯见 新芽摘祀丛 , 楚雨还 昏云 梦泽 , 吴潮不 到武 昌宫 。 废兴古郡诗无 数 , 寂寞 闲窗 《易 》粗通 。 解组 归来成二 老 , 风 流他 日 与君 同 。 诗中写秋后 霜林红遍 , 苏轼 由于用 功太深 , 用 力太勤 , 日忽忽 而不 知暑 , 恒兀 兀 以穷 ① 王文浩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 》卷二十 , 巴蜀书社 年版 , 第 至 页 。 ② ③④ 《苏东坡全集 》前集 , 卷二十九 , 二十七 , 上册第 研 , 义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苏轼《东坡易传》考论 年,以致于眼花耳鸣,但宿愿终于完成,“寂寞对窗《易》粗通”表明他终于在元丰 年秋后撰稿《东坡易传》草成,所以他在元丰三年“岁晚苦寒”的冬至日前给秦观的信 中不无踌躇满志地说道:“吾事岂不既济矣乎!” 因此,王文诰把《东坡易传》的撰成时间定为元丰四年的系年有误,应予订正为元 丰三年秋后冬至日前。 《东坡易传》撰成于元丰三年,是苏轼宇宙观、人生观思辨分析的心血结晶,因而 也制约影响着他的文艺观,故其晚年回顾《易传》九卷的撰写时,他感到一生没有虚 度,从中获益睡浅②。 苏轼解《易》,有时是基于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来作系辞卦条的推演闻发的。例 如他曾反思自己前半生出仕而犯世患的原因是“性刚才,与物多忤”,其《刚说》篇 里道:“见故人问存没,追评平生所见,刚者或不幸死矣。痛定思痛,他带着“太刚 则折”而又“士患不刚”的人生矛盾在解《易》的思辨分析中寻找着克服这一矛盾的哲 学答案,苏轼认为“胃”的誓学状忘和特征有两点,一是流动状态即刚健,如解《易》 “天行健”时说“夫天岂以刚故能健哉!以不息故健也。流水不腐”④等是也;二是至 柔而动即刚,如解《易》“坤至柔而动也,刚”时说:“夫物,非刚者能刚,惟柔者能刚 耳。畜而不发,及其极也,发之必决,故曰,沉潜能刚。”以上两点见解中,苏轼都以 水为喻来阐释健、刚的哲理特性,而“水之所以至柔而能胜物者”,是因其具有柔外刚 中的哲学性质。故苏轼进一步体悟并阐释水至柔即刚之物理的哲学本质:“阴阳一交 而生物,其始为水,水者有无之际也,始离于无而入于有矣。老子识之,故其言曰‘上 善若水’,又曰‘水几于道’。圣人之德虽可以名言而不囿于一物,若水之无常形,此善 之上者几于道矣,而非道也。”世界的本体是道,而道又不可识不可知,只有水的哲学 本质几近于道,而且这种抽象本质是普天下最真实的本质,故“天下之信,未有若水者 也”。苏轼在解释《易》“习坎”里“行险而不失其信”时,阐述了水至柔无常形而又因 物无不形的抽象本质: 万物皆有常形,惟水不然。因物以为形而已。世以有常形为信,而以无常形为 不信。然而方者可斫以为圆,曲者可矫以为直,常形之不可恃以为信也。如此,今 夫水虽无常形,因而物以为形者,可以前定也。是故工取平焉,君子取法焉。惟无 常形,是以忤物而无伤。惟莫之伤也,故行险而不失其信。由此观之,天下之信 未有若水者也。(《东坡易传》卷三) 从宇宙观的本体论说,水无常形而又因物无不形,几近于道,而又以至柔胜物,沉 潜能刚,故上善至信莫若水;从人生观说,性刚忤物,而又患人格不刚,恰好君子可以 ①②③《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三十,上册第368页;续集,卷七,下册第227页;后集,卷 九,上册第562页 ④⑤⑥⑦《东坡易传》卷一,第6页、第9页;卷三,第54页;卷七,第124页

苏轼 《东坡易传 》考论 年 , 以致于眼花耳鸣 , 但宿愿终于完成 , “ 寂寞对窗 《易 》粗通 ” 表 明他终于在元丰三 年秋后撰稿 《东坡易传 》草成 , 所 以他在元丰三年 “ 岁晚苦寒 ” 的冬至 日前给秦观的信 中不无踌躇满志地说道 “ 吾事 岂不既济矣乎 ” ① 因此 , 王文浩把 《东坡易传 》的撰成时间定为元丰 四年的系年有误 , 应予订正为元 丰三年秋后冬至 日前 。 《东坡易传 》撰成于元丰三年 , 是苏轼宇宙观 、 人生观思 辨分析的心血结 晶 , 因而 也制约影响着他的文 艺 观 , 故其晚年 回顾 《易传 》九卷的撰写 时 , 他感到一 生没有虚 度 , 从 中获益匪浅 ② 。 苏轼解 《易 》 , 有时是基于 自己对人生 的深刻理解来作系辞卦象的推演阐发 的 。 例 如他曾反思 自己前半生 出仕而犯世患的原 因是 “ 性 刚才拙 , 与物多怜 ” , 其 《刚说 》篇 里道 “ 见故人问存没 , 追评平生所见 , 刚者或不幸死矣 。 ’, ③痛定思痛 , 他带着 “ 太刚 则折 ” 而又 “ 士患不刚 ” 的人生矛盾在解 易 》的思辨分析中寻找着克服这一矛盾的哲 学答案 , 苏轼认为 “ 刚 ” 的哲学状态和特征有两点 , 一是流 动状态 即刚健 , 如解 《易 》 “ 天行健 ” 时说 “ 夫 天 岂以刚故能健哉 以不息故健也 。 流水不腐 ’, ④ 等是也 二是至 柔而动即刚 , 如解 《易 》 “ 坤 至柔而动也 , 刚 ” 时说 “ 夫物 , 非刚者能刚 , 惟柔者能刚 耳 。 畜而不发 , 及其极也 , 发之必决 , 故 曰 , 沉潜能刚 。 ’, ⑤以 上两点见解 中 , 苏轼都以 水为喻来阐释健 、 刚的哲理特性 , 而 “ 水之所 以至柔而能胜物者 ” , 是 因其具有柔外刚 中的哲学性质 ⑥ 。 故苏轼进一步体悟并 阐释水 至柔 即刚之物理 的哲学本质 “ 阴 阳一交 而生物 , 其始为水 , 水者有无之际也 , 始离于无而入于有矣 。 老子识之 , 故其言曰 ‘ 上 善若水 ’ , 又 日 ‘ 水几于道 ’ 。 圣人之德虽可以名言而不囿于一物 , 若水之无常形 , 此善 之上者几于道矣 , 而非道也 。 ” ⑦世界 的本体是道 , 而道又不可识不可知 , 只有水 的哲学 本质几近于道 , 而且这种抽象本质是普天下最真实的本质 , 故 “ 天下之信 , 未有若水者 也 ” 。 苏轼在解释 《易 》 “ 习坎 ” 里 “ 行险而不失其信 ” 时 , 阐述 了水至柔无常形而又 因 物无不形的抽象本质 万 物 皆有常形 , 惟水不 然 。 因物以为形 而 已 。 世 以有常形为信 , 而 以无 常形为 不信 。 然而 方者可 研 以为圆 , 曲者可矫 以为直 , 常形之不 可恃以为信也 。 如此 , 今 夫水虽无 常形 , 因而 物 以为形者 , 可 以前定也 。 是 故工 取平 焉 , 君 子取 法 焉 。 惟无 常形 , 是 以怜物而 无 伤 。 惟莫之 伤也 , 故行 险而 不 失其信 。 由此 观 之 , 天 下之 信 , 未有若水者也 。 《东坡 易传 》卷 三 从宇宙观的本体论说 , 水无常形而又因物无不形 , 几近于道 , 而又 以至柔胜物 , 沉 潜能刚 , 故上善至信莫若水 从人生观说 , 性刚许物 , 而又患人格不刚 , 恰好君子可 以 ① ②③ 《苏东坡全集 》前集 , 卷 三 十 , 上册第 页 续集 , 卷七 , 下册第 页 后集 , 卷 九 , 上册第 页 。 ④ ⑤⑥⑦ 《东坡易传 》卷一 , 第 页 、 第 页 卷三 , 第 页 卷七 , 第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文学遗产·二OOO年第六期 领悟水至柔即刚的哲学启示,像水那样虽无常形而因物无不形,忤物而不伤,故苏轼主 张“君子如水,随物赋形”①,亦可以至柔胜物,柔外刚中,来解决性刚忤物与患人格 不刚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宇宙观、人生观深刻地制约着苏轼的文艺观,如其《净因院画 记》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 而有常理。”他认为,绘画艺术中,水等事物虽无常形,却有常理,无常形中所贯穿的 常理,即是所绘水波烟云竹木山石等物的哲学本质规律。最能体现这种事物本质规律的 绘画作品莫过于绘水的艺术品了,如其《画水记》评唐人孙位作品“始出新意,画奔湍 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③,苏轼如此评价孙位绘画作品 的艺术标准、思想,显然与《东坡易传》中“水无常形而因物以为形”、“天下之信,未 有若水者也”等以水为例的哲学思辨思想是互为相通的。由绘画艺术而文学艺术,苏轼 亦以水等事物“几于道”的本质和形态来喻其文学艺术的审美追求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 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 已矣。(《文说》) 所示书教及诗赋架文,现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行,止于所不可不上,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 苏轼以水“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和“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姿态横生”来喻诗文 的文理自然境界,其文学观念显然受到解《易》中阐释水无常形又因物无不形、至柔胜 刚、沉潜能刚和上善至信莫若水等哲理的制约影响。而且苏轼以水随物赋形尽其适变来 喻文理自然时所标举的“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也与他解《易》的哲理体悟息 息相关。其解《易》“艮”卦时,他推阐道:“艮,止也,止与静相近而不同,方其动而 止之,则静之始也;方其静而止之,则动之先也。故曰:时止则止,行则行,动静不失 其时,其道光明。”(《东坡易传》卷五)苏轼认为,静与止相近,静与动、止与行在两 种状态的边缘互为包含的,即运动状态的停止乃静止状态的开始,静止状态的结束即运 动状态的开始,这种衔接规律不可人为改变,因而须顺时按理当止则止,当行则行,动 与静状态顺理宜时,其动静行止规律的作用方可充分发挥出来,例如木柷与车轮、堤防 与流水之间的关系即体现着上述动静行止的哲理。文学艺术的表情达意也要遵循一种行 文表达的文理,苏轼《文说》、《答谢民师书》中所表述的行文达意须遵循自然而然顺理 成章规律的文学思想,与其解《易》“艮”卦的哲学思想是丝丝入扣的。 由上可见,苏轼文学思想中以比喻文理与其解《易》中因水阐晢理之间存在着一种体 用关系,这种关系表明了苏轼《东坡易传》中哲学观念对其文学观念的深刻制约和影响 [作者简介]谢建忠,1950年生。1988年毕业于贵州师大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 位,现任四川三峡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发表过专著《中国文学批评方法》等。 ①②《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二十,卷三十一,上册第274页、381页。 ③《苏东坡全集》续集,卷十二,下册第369页

文学遗产 · 二 年第六期 领悟水至柔 即刚的哲学启示 , 像水那样虽无常形而 因物无不形 , 件物而不伤 , 故苏轼主 张 “ 君子如水 , 随物赋形 ” ① , 亦可 以至柔 胜物 , 柔 外刚 中 , 来解决性 刚件物与患人格 不刚之间的矛盾 。 这样的宇宙观 、 人生观深刻地制约着苏轼 的文艺观 , 如其 《净因院画 记 》说 “ 余尝论画 , 以为人禽宫室器用 皆有常形 , 至于 山石竹木水波烟云 , 虽无常形 , 而有常理 。 ” 他认为 , 绘画艺术中 , 水等事物虽 无常形 , 却有 常理 , 无常形 中所贯穿的 常理 , 即是所绘水波烟云竹木山石等物的哲学本质规律 。 最能体现这种事物本质规律 的 绘画作品莫过于绘水的艺术品了 , 如其 《画水记 》评唐人孙位作品 “ 始出新意 , 画奔湍 巨浪 , 与山石 曲折 , 随物赋形 , 尽水之变 , 号称神逸 ” ③ , 苏轼如此评价孙位绘 画作 品 的艺术标准 、 思想 , 显然与 《东坡易传 》中 “ 水无常形而 因物以为形 ” 、 “ 天下之信 , 未 有若水者也 ” 等以水为例的哲学思辨思想是互为相通 的 。 由绘画艺术而文学艺术 , 苏轼 亦以水等事物 “ 几于道 ” 的本质和形态 来喻其文学艺术的审美追求 。 吾文如万 解泉源 , 不择地而 出 , 在平地滔滔 泪 泪 , 虽 一 日千里 无难 。 及其与 山 石 曲折 , 随物赋形 而不知也 。 所 可知者 , 常行 于所 当行 , 常止 于 不可不止 , 如是 而 已矣 。 《文说 》 所 示书教及诗赋 杂文 , 观之 熟矣 , 大略如行 云 流水 , 初 无 定质 , 但 常行于所 当 行 , 止于所不 可 不 止 , 文理 自然 , 姿态横 生 。 《答谢 民师 书 》 苏轼 以水 “ 与山石 曲折 , 随物赋形 ” 和 “ 行云流水 , 初无定质 ” “ 姿态横生 ” 来喻诗文 的文理 自然境界 , 其文学观念显然受到解 《易 》中阐释水无常形又 因物无不形 、 至柔胜 刚 、 沉潜能刚和上善至信莫若水等哲理的制约影 响 。 而且苏轼 以水随物赋形尽其适变来 喻文理 自然时所标举的 “ 行于所当行 , 止于不可不止 ” , 也与他解 《易 》的哲理体悟息 息相关 。 其解 《易 》 “ 良 ” 卦时 , 他推阐道 “ 良 , 止也 , 止与静相近而不 同 , 方其动而 止之 , 则静之始也 方其静而止之 , 则动之先也 。 故 曰 时止则止 , 行则行 , 动静不失 其时 , 其道光明 。 ” 《东坡 易传 》卷五 苏轼认为 , 静与止相近 , 静与动 、 止与行在两 种状态 的边缘互为包含的 , 即运动状态 的停止乃静止状态 的开始 , 静止状态的结束即运 动状态 的开始 , 这种衔接规律不可人为改变 , 因而须顺时按理当止则止 , 当行则行 , 动 与静状态顺理宜时 , 其动静行止规律的作用方可充分发挥出来 , 例如木棍与车轮 、 堤防 与流水之间的关系即体现着上述动静行止的哲理 。 文学艺术的表情达意也要遵循一种行 文表达 的文理 , 苏轼 《文说 》 、 《答谢民师书 》中所表述的行文达意须遵循 自然而然顺理 成章规律的文学思想 , 与其解 《易 》》 “ 良 ” 卦 的哲学思想是丝丝人扣的 。 由上可见 , 苏轼文学思想 中以 比喻文理与其解《易 》中因水 阐哲理之间存在着一种体 用关系 , 这种关系表明 了苏轼《东坡易传 》中哲学观念对其文学观念的深刻制约和影响 。 作者简介 」谢建 忠 , 年 生 。 年 毕业 于 贵 州 师大 中文 系 , 获文 学硕 士 学 位 , 现任 四 川 三 峡学院 中文 系副教授 。 发表过专著 《中国文学批评 方 法 》等 。 ① ② ③ 《苏东坡全集 》前集 , 卷二十 , 卷三十一 , 上册第 页 、 页 。 《苏东坡全集 》续集 , 卷十二 , 下册第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0.No.6 ABSTRACTS Merits and Demerits of New Overseas Methodoly of Classic of Poetry Xia Chuancai Abstract: This essay comments new overseas methodology applied in studies of Classic of Poetry ychoanalysis, cultural anthropology, etc, and judges their merits and demerits Pictures in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Look for Another part of the rcca Ma Changyi What people have been known s bout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since its appearance nearly two thousand vess is just a half of it, i. e. its written part. As to another half, i.e. its drawn part, people have kno n much less. The book is in China the first one with both characters and pictures. Despite the loss of original pictures, and the two same-named books, Pictures of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writen separately by Zhang Sengyao(5*1)in the Six dynas- ties and Shu Ya(&fI)in the Song Dynasty, the old tradition to narrate with pictures was kept in he later same-named book drawn and circulated betwee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Qing Dynasty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based on collec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old book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ree editions of them,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cture books draw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approaches their narrative style to re- late with pictures ey Words: Pictures of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to relate with pictures, pictures of beasts of prey which keep the wicked away, to glance over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 Investigation into Su Shis"Dongpo's Commentary of Book of Change Abstract: This essay investigates the author and date of Dongpo's Commentary of Book of Change. The conclusions are that in 1080 Su Shiwrote the book by himself in Huangzhou, and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in the book, theories about the dialetical interaction of strong and soft namic and static natures of things, influence and restrict his literary thoughts Key Words: Su Shi, Dongpo's Commentary of Book of Change, philo- sophical thoughts

印既 他 弧细‘ 攻 山倒以 弥 阳甸 刀 为 戒 汕 玲 卿 杭 此 , 叩 , , , 邓 , 卯 卿 , 二 田 记 犯 , 记 , 乃 舰田留 别洛 枷 胭 ” 刀 知 ” 切 不飞 侧刃 祀 刃 , 斌 田 , 斌 , 创 〕 叨 洲刃 邢 印 、 , 明 一 出 , ” 朋 ” , 场 留 张僧舞 孙 舒雅 飞 及阳韶钾 , 山 。 斑 恤 叩 一 刃 幻浑 嗯 孙 飞 珍阳留 卿 , 刃 , 阴 , 胡 , 姗 〕 嗯 伽 , , 二 , 悦韶 咖 , ” 面 ” 玩 , 脚 , ”加叫红犯 , 叮 沁 罗 ” 兀 飞 姗 伽 卿 ” ’ 出 , ’ 皿 刃 田 部 , 户 刃 , 刃 击 嗯 , 街 卿 , 们 从勺司 , ” 即。 ’ 卿 , ’ , 户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英文目录提要 14 iterary thoughts Formation of Wen Fu( Literary Poetic-Prose)and Its Contemporary Connotation Zhang Hongsheng Abstract: In this essay the formation of Wen Fu and other relevant questions are investigated First, the author defines stylistic features of Wen Fu, then explains, from both theorizing with Fu and tendency of learning in Lu Fu (a kind of Fu) in the early Song, the concordance of formation of Wen Fu with natural development of this genre. Based on the above, he examines in its appearance and its relations to similar genres, and holds that to write Fu in prosaic style, inspired by mxkingpo etry inthe same style, is a reasonable result of the po etry-and- prose innovation in tie Northem Song. Lastly, the author expounds, from cultural background, creative spirit and pactice, the ne- essity of that Ouyang Xiu makes Wen Fu ripe as a new genn who Has Brought Up Matters ol the I'as as pieces of News? Yan Dichang Abstract: This essay purposes to examine Xiaoshantang Zhao'sKuangt Poetic Anthology of Miscellaneous Affairs" collectively relevant to the dreamlike nostalgia, then to investigate the Qing scholars surroundings and state of mind, and further to produce reference to judgement of special poetic groups such as the Zhejiang School Key Words: Xiaoshantang Zhaos clan, Kuangting"complex, the Dreamlike nostalgia for the former times, selection by a Wang Yuhui s Tragic World Li Hanqiu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yp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figure Wang Yuhui, one must not only realize the wider circumstances, i. e the domination of the New Confucianism since the ng and Ming Dynasties, but also probe concretely the typical circumstances of Huizhou culture in which Wangs figure came immediately into being. The reasonable core of Huizhou culture is the New Confucianism of Cheng( Cheng Hao and Cheng Yi)Zhu(Zhu Xi). Under the domination of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feudal etiquette and custom in Huizhou, the poisonous idea of chastity strikes root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andis held to be a good reputation for ever. Old gentle- manWang Yuhui, a sa fellow-townsman of Zhu Xi, suppresses his nature with feudal ideas therefore his unnaturalness is unnaturalness of suppression of desire with reason", not the false ness Key Words: Wang Yuhui, The scholars( Rulin Waishi

英文 目录提要 ’ 曰幼 叭傀 叮 陇柱 一 更祀 伪 训段口 〔为皿 廿 多 五 班 七 毗 以 , ℃ 服 , , 朋 , 耐 坦 甘 面 刃 , 朋 。玩 而 。, 出 丽 找犯 , 加喇 场 拍改 刃 叮 , 〕 沮 一 明 一 联 阮 , , 知川 耐 脚 , 珑 , 出 调改 耳飞 研击 峨少 创比比 巧。以污 叭沼 丫恤 珑曲曰吧 灿 二 。 。 耳峨犯 , 芜毗 栩 ’ ” ” ” 饭 群 川几 ” 山别现 , 以 , 嗯 ’ 卿 阴 而 , 阴 吐 户犯 兀 ’ , ” ” , 川切 回颐 , 场 目 汕 曲 , 邝吵 任沁 筋 记 沮 厕 邵」犯 唱 , 词 沈 , 五 二 碗 阮 嗯 巧 留 , 此 切 云 ’ 二 击 叨 。 此 刊昆 ‘ 田 乙川 五 二 刁 , 禅 田 邵仪 ” ” , 一 兀 , 恤 杭 记 , 此 喇 ” 即衅 化 ” , 田 记 ,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