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论文汇编_中国早期解释学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
2007年7月 学术月刊 Jul..2007 第39卷7月号 Academic monthl Vol 39 No. 7 中国早期解释学:《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 林忠军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易传》是一部解释学著作。“唯变所适”、“见仁见知”是《易 传》依据“道”提出的解释学原则。道与人有相同属性,这是解释发生的 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则是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 动因。解释始于感,人感通《周易》以显三才之道,这是《易传》解释学的 终极目标。就释道而言,道的意义是确定的、清晰的、抽象的,但道又是 不确定的,表现为道在现实中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道的特性为解释者提 供了广阔无限的解释和认知空间。以“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原则为 出发点,《易传》通过解释《周易》文本实现了三个转向由卜筮解释转向 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转向普遍意义解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转向 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即有解释学,《易传》解释 学既不同于西方早期解释学,也不同于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现代哲学解释学,有自己独特的路数。 [关键词]《易传》解释学转向 [作者简介林忠军(1960—),男,山东省莱阳市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易学史和易学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4398041(2007)07-0040-08 中国古代是否有解释学,这一问题成为当今学术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动因。道的意义是非常确定 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如果用现代西方解释学的眼光审的,它内含阴阳,阴阳表现为仁知:阴安静敦厚为仁,阳 视,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西方式的专门的解释著作,因而生生不息为知。由于道本身存在仁和知两个方面的内 充其量只能划归前解释学状态。①然而,当我们细心整涵而解释者个体又有智力等等差异,故对于道的解 理和解读中国古代晢学典籍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释,各人或偏于仁,或偏于知,或既无仁也无知,从而对 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是最好的例证。 于道的理解和解释表现出三种倾向:偏重于仁者将道 作为先秦儒家重要的代表作,《易传》虽然重视《周理解为仁之道偏重于知者将道理解为知之道,无仁无 易》文本的固有性质和解释方法,但始终以追求哲学意知者则虽在日常生活中用道却无法理解道,从而引申 义的道作为终极目标,通过解释,建立易学哲学体系。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见仁见知”的解释学原则。 按照《易传》的解释道内含阴阳,是宇宙之本,世界万 不仅如此道之阴阳本身是抽象的、永恒的,超越 物皆产生于道道虽不显形迹,不露声色,很难感知,却 能流行于世界万物之中,支配着世界万物,世界万物的 变化显示着道的功用。道与人有相同属性,这是解释 ①景海峰把西方诠释学划分为前诠释学、古典诠释学、当代诠释学,而 中国诠释学属于前诠释学。参见景海峰:《中国晢学的现代诠释》, 发生的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则是 第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07 年 7 月 第 39 卷 7 月号 学术月刊 Academic Monthly J ul. , 2007 Vol. 39 No. 7 中国早期解释学《: 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 林忠军 (山东大学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山东 济南 250100) [ 摘 要 《] 易传》是一部解释学著作。“唯变所适”、“见仁见知”是《易 传》依据“道”提出的解释学原则。道与人有相同属性 ,这是解释发生的 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 ,则是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 动因。解释始于感 ,人感通《周易》以显三才之道 ,这是《易传》解释学的 终极目标。就释道而言 ,道的意义是确定的、清晰的、抽象的 ,但道又是 不确定的 ,表现为道在现实中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道的特性为解释者提 供了广阔无限的解释和认知空间。以“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原则为 出发点《, 易传》通过解释《周易》文本实现了三个转向 :由卜筮解释转向 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转向普遍意义解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转向 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由此可见 ,中国古代即有解释学《, 易传》解释 学既不同于西方早期解释学 ,也不同于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现代哲学解释学 ,有自己独特的路数。 [ 关 键 词 《] 易传》 解释学 转向 [作者简介]林忠军(1960 — ) ,男 ,山东省莱阳市人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易学史和易学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28041 (2007) 0720040208 中国古代是否有解释学 ,这一问题成为当今学术 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如果用现代西方解释学的眼光审 视 ,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西方式的专门的解释著作 ,因而 充其量只能划归前解释学状态。① 然而 ,当我们细心整 理和解读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时 ,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 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是最好的例证。 作为先秦儒家重要的代表作《, 易传》虽然重视《周 易》文本的固有性质和解释方法 ,但始终以追求哲学意 义的道作为终极目标 ,通过解释 ,建立易学哲学体系。 按照《易传》的解释 ,道内含阴阳 ,是宇宙之本 ,世界万 物皆产生于道;道虽不显形迹 ,不露声色 ,很难感知 ,却 能流行于世界万物之中 ,支配着世界万物 ,世界万物的 变化显示着道的功用。道与人有相同属性 ,这是解释 发生的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 ,则是 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动因。道的意义是非常确定 的 ,它内含阴阳 ,阴阳表现为仁知:阴安静敦厚为仁 ,阳 生生不息为知。由于道本身存在仁和知两个方面的内 涵 ,而解释者个体又有智力等等差异 ,故对于道的解 释 ,各人或偏于仁 ,或偏于知 ,或既无仁也无知 ,从而对 于道的理解和解释表现出三种倾向:偏重于仁者将道 理解为仁之道 ,偏重于知者将道理解为知之道 ,无仁无 知者则虽在日常生活中用道却无法理解道 ,从而引申 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见仁见知”的解释学原则。 不仅如此 ,道之阴阳本身是抽象的、永恒的 ,超越 · 04 · ① 景海峰把西方诠释学划分为前诠释学、古典诠释学、当代诠释学 ,而 中国诠释学属于前诠释学。参见景海峰《: 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 第 15 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哲学关注 具体化的空间和时间;而抽象的道在现实世界中的具行理解和解说,实现了使之由卜筮之书向德性之书的 体表现却是复杂多样的。这种现实中的道的意义具有转换。《易传》的成书,见证了儒家是如何实现这个重 不确定性,其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道的变动性。这大转变的。 就是阴阳之道,与时俱行,处于无休止的变动之中。 首先,《易传》通过解说《周易》卜筮的客观依据以 《系辞》所谓“道有变动”和“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及人的德性在筮占中的地位,实现了由卜筮解释向德 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即是此意。解释始于感,性解释的转变。按照《易传》的理解,《周易》具有预测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系辞》这句话本意是讲《周易》的功能:“《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 筮法通过感“神物”,沟通天人,明示福祸吉凶,然而如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是以君子将有为 果撇开《周易》的筮法层面,就文本而言,这已经内含了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 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解释问题:感通即是理解和解释。幽深遂知来物。”(《系辞》其之所以如此取决于天人感 感通《周易》,以尽圣人之意,以显天地之道这就是易应即是人借助于自然界中神的力量完成的。因为这 学解释学的终极目标。就释道而言,道的意义是确定种感应快捷迅速,神妙莫测,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故被 的清晰的抽象的,但道又是不确定的,表现为道在现称为神;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同上)。 实中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道的特性为解释者提供了广 《周易》有一套独特的内含天地之道的阴阳符 号 知气的为排包过文发c则分的波 三个转向由卜筮解释转向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转向自然变化,卦蕴藏智慧,卦之德方以知,通神明之德, 普遍意义解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转向世界意义用于预测的工具—蓍草与神龟,久远而有灵气,是神 及其概念解释 明的化身。行蓍过程效法宇宙天地演化之德圆而神 、由卜筮解释转向德义解释 也就是说,《周易》之所以能够预知未来,定天下之吉 凶取决于它是一部圣人效法自然而成的天书。如《系 无论是从其产生和产生以后的应用还是就其自辞》所言“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 身的内容看,《周易》当为卜筮之书而非德性之书①。下之亹麈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国内有学者通过分析现有的文献数据,力图证明《周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 易》产生后不久即分化为两个系统,其中一个系统由文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 王周公将其改造为修心养性的德性之书故文王周公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所作之《周易》是德性之书而非卜筮之书②。这些分析 人本来与万物一样,由天地氤氲合气而生,因此在 和证明不能完全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其说大多建立理论上与天地自然同性同德处天地之间,与天地同 在推测的基础之上,并没有真实可靠、令人信服的证居。这也是人之所以能够借助于《周易》这部天书,感 据。不可否认的是,《周易》是卜筮之书而非德性之书。通天人、预知未来的关键所在。如前所言现实中的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者毫无瓜葛,相反这部卜筮之书由于禀受阴阳之气不同而有善恶吉凶之分。《系辞》曾 的文辞恰恰内含了德性的内容:作者是有德之人,文本指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 含有德行之辞。这是《易传》在承认《周易》为卜筮之书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这一大前提下将其解释为德性之书的重要根据。帛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 书《要》引孔子话云:“吾百占而七十当。易我后亓祝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 卜矣我观亓德义耳也。”从中可见孔子已很熟练地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文言》亦说:“同声相应,同 掌握了《周易》卜筮的方法而且能够加以运用,但是,孔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 子并未因此津津乐道于神奇的《周易》方法和用这种方 法占筮而达到的一定预期效果,而是更看重《周易》中④林忠军:《从周易二重性质谈倜周易是古代管理学》载《哲学研究》 所内含的、与其儒家学说趋向一致的德性思想。在此 理念支配之下,孔子及其后学把对《周易》的德性解释②美辉(文王滴周易新说一兼谈境遇与意义问题》,载《哲学研 确立为其解释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并付诸解释实践经③廖名春《角书(要释文》我(国际易学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 过对这部带有神秘色彩的原典中所内含的德性思想进 1995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具体化的空间和时间;而抽象的道在现实世界中的具 体表现却是复杂多样的。这种现实中的道的意义具有 不确定性 ,其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道的变动性。这 就是阴阳之道 ,与时俱行 ,处于无休止的变动之中。 《系辞》所谓“道有变动”和“为道也屡迁 ,变动不居 ,周流 六虚 ,上下无常 ,刚柔相易”,即是此意。解释始于感 ,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系辞》这句话本意是讲《周易》的 筮法 ,通过感“神物”,沟通天人 ,明示福祸吉凶 ,然而 ,如 果撇开《周易》的筮法层面 ,就文本而言 ,这已经内含了 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解释问题:感通即是理解和解释。 感通《周易》,以尽圣人之意 ,以显天地之道 ,这就是易 学解释学的终极目标。就释道而言 ,道的意义是确定 的、清晰的、抽象的 ,但道又是不确定的 ,表现为道在现 实中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道的特性为解释者提供了广 阔无限的解释和认知空间。以“唯变所适”和“见仁见 知”原则为出发点《, 易传》通过解释《周易》文本实现了 三个转向:由卜筮解释转向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转向 普遍意义解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转向世界意义 及其概念解释。 一、由卜筮解释转向德义解释 无论是从其产生和产生以后的应用 ,还是就其自 身的内容看《, 周易》当为卜筮之书 ,而非德性之书①。 国内有学者通过分析现有的文献数据 ,力图证明《周 易》产生后不久即分化为两个系统 ,其中一个系统由文 王周公将其改造为修心养性的德性之书 ,故文王周公 所作之《周易》是德性之书而非卜筮之书②。这些分析 和证明不能完全说是毫无根据的 ,然而 ,其说大多建立 在推测的基础之上 ,并没有真实可靠、令人信服的证 据。不可否认的是《, 周易》是卜筮之书而非德性之书。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者毫无瓜葛 ,相反 ,这部卜筮之书 的文辞恰恰内含了德性的内容:作者是有德之人 ,文本 含有德行之辞。这是《易传》在承认《周易》为卜筮之书 这一大前提下 ,将其解释为德性之书的重要根据。帛 书《要》引孔子话云“: 吾百占而七十当。”“易 ,我后亓祝 卜矣 ,我观亓德义耳也。”③从中可见 ,孔子已很熟练地 掌握了《周易》卜筮的方法而且能够加以运用 ,但是 ,孔 子并未因此津津乐道于神奇的《周易》方法和用这种方 法占筮而达到的一定预期效果 ,而是更看重《周易》中 所内含的、与其儒家学说趋向一致的德性思想。在此 理念支配之下 ,孔子及其后学把对《周易》的德性解释 确立为其解释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并付诸解释实践 ,经 过对这部带有神秘色彩的原典中所内含的德性思想进 行理解和解说 ,实现了使之由卜筮之书向德性之书的 转换。《易传》的成书 ,见证了儒家是如何实现这个重 大转变的。 首先《, 易传》通过解说《周易》卜筮的客观依据以 及人的德性在筮占中的地位 ,实现了由卜筮解释向德 性解释的转变。按照《易传》的理解《, 周易》具有预测 功能“:《易》无思也 ,无为也 ,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天下之 故 ,非天下之至神 ,其孰能与于此 ?”“是以君子将有为 也 ,将有行也 ,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 ,无有远近 幽深 ,遂知来物。”《( 系辞》)其之所以如此取决于天人感 应 ,即是人借助于自然界中神的力量完成的。因为这 种感应快捷迅速 ,神妙莫测 ,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故被 称为神“, 唯神也 ,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同上) 。 《周易》有一套独特的、内含天地之道的阴阳符号 , 囊括古今智能的话语系统及效法宇宙演化的筮法。 《周易》的卦爻符号由古代圣人仰观俯察而成 ,爻效法 自然变化 ,卦蕴藏智慧 ,卦之德方以知 ,通神明之德。 用于预测的工具 ———蓍草与神龟 ,久远而有灵气 ,是神 明的化身。行蓍过程效法宇宙天地演化之德圆而神。 也就是说《, 周易》之所以能够预知未来 ,定天下之吉 凶 ,取决于它是一部圣人效法自然而成的天书。如《系 辞》所言“: 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 ,以定天下之吉凶 ,成天 下之亹亹者 ,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 ,圣人则之。 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天垂象 ,见吉凶 ,圣人象之。河 出图 ,洛出书 ,圣人则之。《易》有四象 ,所以示也。系 辞焉 ,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 ,所以断也。” 人本来与万物一样 ,由天地氤氲合气而生 ,因此在 理论上与天地自然同性同德 ,处天地之间 ,与天地同 居。这也是人之所以能够借助于《周易》这部天书 ,感 通天人、预知未来的关键所在。如前所言 ,现实中的人 由于禀受阴阳之气不同而有善恶吉凶之分。《系辞》曾 指出“: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卑高以陈 ,贵贱位矣。动 静有常 ,刚柔断矣。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 ,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 ,八卦 相荡。鼓之以雷霆 ,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 ,一寒一 暑。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文言》亦说“: 同声相应 ,同 气相求。水流湿 ,火就燥 ,云从龙 ,风从虎。圣人作而 · 14 · ◇ 哲学关注 ① ② ③ 林忠军《: 从周易二重性质谈〈周易〉是古代管理学》,载《哲学研究》, 2005(3) 。 姜广辉《: 文王演周易新说 ———兼谈境遇与意义问题》,载《哲学研 究》,1997(3) 。 廖名春《: 帛书〈要〉释文》,载《国际易学研究》,北京 ,华夏出版社 , 1995
学术月刊2007·7 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恶趋利避害,就吉化凶。以颜渊为例,他知晓善恶吉 也。这些是说,自然界和人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更有吉凶之细微变化,“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可 凶善恶之分,但虽然如此,人通过德性修养功夫,仍可谓“知几”,由此而获吉庆。在这个层面上,《易传》进 以复归于与天地合德的境界。 步提出了德性修养与吉庆的关系 《易传》紧紧抓住德性修养问题加以渲染和拓展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 认为只有德性高尚的人才能够运用《周易》达到预知未 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 来的目的,以此教育人们,以《周易》作者为表率,进德 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立诚、行善和义、去恶抑欲。在此基础上,《文言》、《系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文言》 辞》花费很大气力解说了《周易》的乾坤两卦和谦、复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 中孚等卦的卦象符号和文辞的德义;《大象传》更摒弃 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 了筮占,专门阐发了卦象的德性意义。由于过分重视 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 德性修养,客观上,《易传》已将对《周易》的筮占解释转 冰至。”盖言顺也。(同上) 换成德性解释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其次,《易传》论述修德失德与吉凶的关系,使《周易》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 的卜筮失去地位,文本解释的性质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卜 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 筮之书转变成为穷理尽性之书。如前所言,只有进行德 “何校灭耳,凶。”(《系辞》) 性修养,与天地合德才可以运用《周易》彰往察来,通幽 在《易传》看来德性修养与吉庆的关系是:吉庆依 明之故知死生之说断天下之疑。不仅如此《周易》与附于德性修养进行德性修养扬善抑恶积累善行则 天地准推天下至道解读其文本就可以驾驭天地人三“虽危无咎”逢凶化吉,成就功名相反若不进行德性 才之道知微知著知柔知刚知善知恶无需运用其筮占修养,积累恶行则不仅不能获吉庆,恶积而不可掩,罪 方法即可获吉庆。《系辞》引孔子的话说 大而不可解以至于灭身。以这种理论来推论,明吉凶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无需借助《周易》的预测方法,只要求德性即可。也正 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是在这个意义上,帛书《易传》提出:“君子德行焉求福, 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读其知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故明君不 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①先见者也。君子见时不宿不日不月不卜不筮而知吉与凶顺于天地之 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也此谓易道。<要》孔子及其后学者虽然精通《周 吉.个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易》筮法,却更偏重德性,以德性祈福,从而提出“仁 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者不忧”(《论语·宪问》)、善为《易》者“不占而已” 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 (《论语·学而》),以表达在理解《周易》问题上儒家 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与巫祝之分歧即“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③。 吉 几,是几微即事物将发生还未发生之时所显示出 由文字解释转向普遍意义解释 的征兆“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依《易传》的 《周易》有一整套独特的、与卜筮相关的、古奥的 理解,《周易》是“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之作,因为它 深奥和精微故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研几”文字系统。训释这套文字系统本义、重现作者意图, 对文本理解解释和探讨的活动,“知几”是“研几”要是每一位《周易》解释者和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首要任 达到的重要目标。换言之,“研几”是解释的过程“知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易传》采用了以象解辞和 几”是解释的结果,通过理解和解说“几”,以达到“知以训诂释辞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说,以象解辞从 几”。在《易传》那里,从“研几劉到“知几″蕴含了两层意属于文字解释;以象释辞是解释《周易》系辞之根据 思:一是运用神物感通天人,可以知几;二是研读《周 易》文辞探赜索隐,可以知几。“知几”就是能够提前①孔达云“诸本或有字者·《易正义》,第3页,北京,北京大 辨别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落实到人事,就是明察事 学出版社,1999。金景芳也作“吉之先见”,参见《周易全解》第584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物的吉凶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以做到见几而动,扬善抑②③廖名春:帛书要)释文》见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 42· 201994-2010ChinaAcademie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万物睹 ,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 ,则各从其类 也。”这些是说 ,自然界和人有两种不同的性质 ,更有吉 凶善恶之分 ,但虽然如此 ,人通过德性修养功夫 ,仍可 以复归于与天地合德的境界。 《易传》紧紧抓住德性修养问题加以渲染和拓展 , 认为只有德性高尚的人才能够运用《周易》达到预知未 来的目的 ,以此教育人们 ,以《周易》作者为表率 ,进德、 立诚、行善、和义、去恶、抑欲。在此基础上《, 文言》《、系 辞》花费很大气力解说了《周易》的乾坤两卦和谦、复、 中孚等卦的卦象符号和文辞的德义《; 大象传》更摒弃 了筮占 ,专门阐发了卦象的德性意义。由于过分重视 德性修养 ,客观上《, 易传》已将对《周易》的筮占解释转 换成德性解释。 其次《, 易传》论述修德失德与吉凶的关系 ,使《周易》 的卜筮失去地位 ,文本解释的性质发生改变 ,由原来的卜 筮之书转变成为穷理尽性之书。如前所言 ,只有进行德 性修养 ,与天地合德 ,才可以运用《周易》彰往察来 ,通幽 明之故 ,知死生之说 ,断天下之疑。不仅如此《, 周易》与 天地准 ,推天下至道 ,解读其文本 ,就可以驾驭天地人三 才之道 ,知微知著 ,知柔知刚 ,知善知恶 ,无需运用其筮占 方法 ,即可获吉庆。《系辞》引孔子的话说: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 , 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 知几其神乎 ? 君子上交不谄 ,下交不渎 ,其知 几乎 ? 几者 ,动之微 ,吉凶①之先见者也。君子见 几而作 ,不俟终日。《易》曰“: 介于石 ,不终日 ,贞 吉。”介如石焉 ,宁用终日 ,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 彰 ,知柔知刚 ,万夫之望。 颜氏之子 ,其殆庶几乎 ? 有不善 ,未尝不知 , 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 不远复 ,无祗悔 ,元 吉。” 几 ,是几微 ,即事物将发生还未发生之时所显示出 的征兆“, 几者动之微 ,吉凶之先见者也”。依《易传》的 理解《, 周易》是“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之作 ,因为它 深奥和精微 ,故能通天下之志 ,成天下之务。“研几”是 对文本理解、解释和探讨的活动“, 知几”是“研几”所要 达到的重要目标。换言之“, 研几”是解释的过程“, 知 几”是解释的结果 ,通过理解和解说“几”,以达到“知 几”。在《易传》那里 ,从“研几”到“知几”蕴含了两层意 思:一是运用神物感通天人 ,可以知几;二是研读《周 易》文辞 ,探赜索隐 ,可以知几。“知几”就是能够提前 辨别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落实到人事 ,就是明察事 物的吉凶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以做到见几而动 ,扬善抑 恶 ,趋利避害 ,就吉化凶。以颜渊为例 ,他知晓善恶吉 凶之细微变化“, 有不善未尝不知 ,知之未尝复行”,可 谓“知几”,由此而获吉庆。在这个层面上《, 易传》进一 步提出了德性修养与吉庆的关系: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 诚 ,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 ,可与几也。知终终之 , 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 ,在下位而不忧。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 ,虽危而无咎矣。《( 文言》)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 殃。臣弒其君 ,子弒其父 ,非一朝一夕之故 ,其所 由来者渐矣 ,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 履霜坚 冰至。”盖言顺也。(同上) 善不积 ,不足以成名;恶不积 ,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 ,以小恶为无伤而弗 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 ,罪大而不可解。《易》曰: “何校灭耳 ,凶。”《( 系辞》) 在《易传》看来 ,德性修养与吉庆的关系是:吉庆依 附于德性修养;进行德性修养 ,扬善抑恶 ,积累善行 ,则 “虽危无咎”,逢凶化吉 ,成就功名;相反 ,若不进行德性 修养 ,积累恶行 ,则不仅不能获吉庆 ,恶积而不可掩 ,罪 大而不可解以至于灭身。以这种理论来推论 ,明吉凶 无需借助《周易》的预测方法 ,只要求德性即可。也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 ,帛书《易传》提出“: 君子德行焉求福 , 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 ,故卜筮而希也。故明君不 时不宿 ,不日不月 ,不卜不筮 ,而知吉与凶 ,顺于天地之 也 ,此谓易道。”《( 要》②)孔子及其后学者虽然精通《周 易》筮法 ,却更偏重德性 ,以德性祈福 ,从而提出“仁 者不忧”《( 论语 ·宪问》) 、善为《易》者“不占而已” 《( 论语 ·学而》) ,以表达在理解《周易》问题上儒家 与巫祝之分歧 ,即“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③ 。 二、由文字解释转向普遍意义解释 《周易》有一整套独特的、与卜筮相关的、古奥的 文字系统。训释这套文字系统本义、重现作者意图 , 是每一位《周易》解释者和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首要任 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 易传》采用了以象解辞和 以训诂释辞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说 ,以象解辞从 属于文字解释 ;以象释辞是解释《周易》系辞之根据 ; · 24 · 学术月刊 2007 ·7 ① ② 孔颖达云“: 诸本或有凶字者。”《周易正义》,第 309 页 ,北京 ,北京大 学出版社 ,1999。金景芳也作“吉之先见”,参见《周易全解》,第 584 页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③ 廖名春《: 帛书〈要〉释文》,见《国际易学研究》,第 1 辑
◇哲学关注 训诂是解释文辞字义。《易传》认为,《周易》的阴阳说应位说乘承说往来说趋时说来概括《易传》以爻 符号不仅是一种筮占记号,更是《周易》文辞的依据。象注《易》的体例。①这种取象的解释方法言之有据 《系辞》云 持之有故,以此解释文辞,虽然未必完全符合作《易》者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的意图,但《易传》主观上力图通过以象解辞、揭示象辞 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之间的联系再现文辞的本义,则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它 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仍然属于文字解释方法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关于文字意义解释,《易传》主要采用训诂法。首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先,《易传》对于文辞特点作了说明。《系辞》指出 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 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这些引文是说,卦爻象效法客观自然,卦爻象之动,是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 吉是凶已定,而卦象所显示的吉凶是通过系辞说明的 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 即卦辞是说明吉凶的文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观象 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 系辞”,卦爻辞是根据卦象作成的。既然卦爻辞本于卦 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象表达卦象的意义,那么,理解和诠释卦爻辞,就不能 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忽视卦象的存在。在这种理念支配下,《易传》作者提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出了“观象玩辞”的论断。《系辞》指出 这里,《系辞》说明了《周易》的文辞各有所指,卦名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杂而不越”不相混杂;其文辞委婉而适中,顺畅而通 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达,对于事实表述清晰而隐晦,立意深远;其所反映的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是殷末周初“衰世之意”,故内容跌宕起伏,有吉凶,有 “玩”有玩习玩弄之义。《说文》:“玩,弄也。”《尔险易,并且吉凶、险易变换,“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 雅·释言》:“弄玩也。呲此段话本来是讲,君子当以《周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 易》处世,闲居则观察卦象玩习文辞,以明吉凶之理;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基于此,《易传》运用文字训诂 行动则观察爻变而进行筮占。“易之象”与“爻之辞”、方法对《周易》文辞本义进行了解释。如,《杂卦传》系 观其象”与“玩其辞”对举,内含着通过观察卦象而学统地解说了六十四卦的卦名文字意义;《序卦传》、《彖 习和诠释文辞义蕴,即是说,象和辞一致不二:观象必传》、象传》、《文言》、《系辞》,也有选择地解说了《周易》 须玩辞,而玩辞也必须观象。 的文辞。由于《易传》去古未远,它的这些理解和解说, 观象玩辞”是《易传》解《易》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对于后世学者理解和解释《周易》文本本义、尤其是对 中以《象传》和《彖传》最为典型。高享指出“盖《易传》易学的文字训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换言之,若没 常以象数解《易经》,《彖传》《象传》以象数解《易经》之有《易传》对于文辞的解释,后世对于《周易》的文辞解 卦名卦辞及爻辞者,更为多见。”如《象》释《蒙》云:释就会失去尺度就会远离《周易》文辞的本义,更不会 “山下出泉,蒙。”释《讼》云:“天与水违行,讼。”释《晋》形成以训诂为工具、以解释文辞为基石的源远流长的 云“明出地上,晋。释《井》云:“木上有水,井。”《彖》释易学。这种文字解释固然重要但它毕竟是解释学的 《泰》云:“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释初期还不是《易传》解释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易传》 《睽》云:“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在文辞解释基础上更深远的 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意义,即今日所说的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为了实 吉’。这里的山、泉(水)明地、木、天、火、泽说丽、二现这个目标,《易传》把文辞置于言、象、意关系的话语 女(中女少女),皆为八卦之象。《彖传》和《象传》等也系统之中,提出著名的“立象尽意”和“系辞尽言”的思 以爻象释爻辞,即取爻之阴阳刚柔及其关系(位、乘 承应等)解说爻辞。有的学者将这种以象解《易》的方①“序”,虞氏本作“象”清人李道平曰:“盖以下文居则观其象’,故知 法归结为“刚柔相应”“刚柔相胜”“刚柔位当与位不 序为“象’也。按帛书《系辞》本也作“象”,故虞本为是 ②③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首,第1435-47页,济南,齐鲁书社 当”“刚柔得中”“刚柔居尊位或居上位或居下位”“柔 从刚与柔乘刚这六种形式。也有学者以当位说、中位④朱伯昆:(朱伯昆论著》第848-849页,沈阳,沈阳出版社19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p//www.cnki.net
训诂是解释文辞字义。《易传》认为《, 周易》的阴阳 符号不仅是一种筮占记号 ,更是《周易》文辞的依据。 《系辞》云 : 八卦成列 ,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 ,爻在其中 矣。刚柔相推 ,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 ,动在 其中矣。吉凶悔吝者 ,生乎动者也。 圣人设卦观象 ,系辞焉而明吉凶。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 ,而拟诸其形容 ,象其物 宜 ,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 ,而观其会 通 ,以行其典礼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 ,是故谓之爻。 这些引文是说 ,卦爻象效法客观自然 ,卦爻象之动 ,是 吉是凶已定 ,而卦象所显示的吉凶是通过系辞说明的 , 即卦辞是说明吉凶的文辞。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观象 系辞”,卦爻辞是根据卦象作成的。既然卦爻辞本于卦 象、表达卦象的意义 ,那么 ,理解和诠释卦爻辞 ,就不能 忽视卦象的存在。在这种理念支配下《, 易传》作者提 出了“观象玩辞”的论断。《系辞》指出: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 易》之序①也。所乐而 玩者 ,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玩”,有玩习、玩弄之义。《说文》“: 玩 ,弄也。”《尔 雅 ·释言》“: 弄 ,玩也。”此段话本来是讲 ,君子当以《周 易》处世 ,闲居则观察卦象、玩习文辞 ,以明吉凶之理; 行动则观察爻变而进行筮占。“易之象”与“爻之辞”、 “观其象”与“玩其辞”对举 ,内含着通过观察卦象而学 习和诠释文辞义蕴 ,即是说 ,象和辞一致不二:观象必 须玩辞 ,而玩辞也必须观象。 “观象玩辞”是《易传》解《易》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 中 ,以《象传》和《彖传》最为典型。高亨指出“: 盖《易传》 常以象数解《易经》《, 彖传》《、象传》以象数解《易经》之 卦名、卦辞及爻辞者 ,更为多见。”②如《象》释《蒙》云: “山下出泉 ,蒙。”释《讼》云“: 天与水违行 ,讼。”释《晋》 云“: 明出地上 ,晋。”释《井》云“: 木上有水 ,井。”《彖》释 《泰》云“:‘小往大来 ,吉 ,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释 《睽》云“: 火动而上 ,泽动而下 ,二女同居 ,其志不同行。 说而丽乎明 ,柔进而上行 ,得中而应乎刚 ,是以‘小事 吉’。”这里的山、泉(水) 、明、地、木、天、火、泽、说、丽、二 女(中女、少女) ,皆为八卦之象。《彖传》和《象传》等也 以爻象释爻辞 ,即取爻之阴阳刚柔及其关系 (位、乘、 承、应等)解说爻辞。有的学者将这种以象解《易》的方 法归结为“刚柔相应”“、刚柔相胜”、“刚柔位当与位不 当”“、刚柔得中”“、刚柔居尊位或居上位或居下位”“、柔 从刚与柔乘刚”这六种形式。③也有学者以当位说、中位 说、应位说、乘承说、往来说、趋时说 ,来概括《易传》以爻 象注《易》的体例。④ 这种取象的解释方法 ,言之有据 , 持之有故 ,以此解释文辞 ,虽然未必完全符合作《易》者 的意图 ,但《易传》主观上力图通过以象解辞、揭示象辞 之间的联系再现文辞的本义 ,则是显而易见的 ,因而它 仍然属于文字解释方法。 关于文字意义解释《, 易传》主要采用训诂法。首 先《, 易传》对于文辞特点作了说明。《系辞》指出: 是故卦有小大 ,辞有险易。辞也者 ,各指其所 之。 其称名也 ,杂而不越。于稽其类 ,其衰世之意 邪 ? 夫《易》,彰往而察来 ,而微显阐幽。开而当 名 ,辨物正言 ,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 ,其取类 也大。其旨远 ,其辞文 ,其言曲而中 ,其事肆而隐 , 因贰以济民行 ,以明失得之报。 知者观其彖辞 ,则思过半矣。 这里《, 系辞》说明了《周易》的文辞各有所指 ,卦名 “杂而不越”,不相混杂;其文辞委婉而适中 ,顺畅而通 达 ,对于事实表述清晰而隐晦 ,立意深远;其所反映的 是殷末周初“衰世之意”,故内容跌宕起伏 ,有吉凶 ,有 险易 ,并且吉凶、险易变换“, 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 , 易者使倾。其道甚大 ,百物不废。惧以终始 ,其要无 咎 ,此之谓《易》之道也”。基于此《, 易传》运用文字训诂 方法 ,对《周易》文辞本义进行了解释。如《, 杂卦传》系 统地解说了六十四卦的卦名文字意义《; 序卦传》《、彖 传》《、象传》《、文言》《、系辞》,也有选择地解说了《周易》 的文辞。由于《易传》去古未远 ,它的这些理解和解说 , 对于后世学者理解和解释《周易》文本本义、尤其是对 易学的文字训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换言之 ,若没 有《易传》对于文辞的解释 ,后世对于《周易》的文辞解 释就会失去尺度 ,就会远离《周易》文辞的本义 ,更不会 形成以训诂为工具、以解释文辞为基石的源远流长的 易学。这种文字解释固然重要 ,但它毕竟是解释学的 初期 ,还不是《易传》解释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易传》 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在文辞解释基础上更深远的 意义 ,即今日所说的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为了实 现这个目标《, 易传》把文辞置于言、象、意关系的话语 系统之中 ,提出著名的“立象尽意”和“系辞尽言”的思 · 34 · ◇ 哲学关注 ① ② ④ “序”,虞氏本作“象”,清人李道平曰“: 盖以下文‘居则观其象’,故知 ‘序’为‘象’也。”按:帛书《系辞》本也作“象”,故虞本为是。 ③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卷首 ,第 14、35 —47 页 ,济南 ,齐鲁书社 , 1988。 朱伯昆《: 朱伯昆论著》,第 848 —849 页 ,沈阳 ,沈阳出版社 ,1998
学术月刊2007·7 想。《系辞》 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 天下平也。(《文言》) 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 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 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 之以尽神 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立象尽意,是就“观象玩辞”而言的。观象玩辞,是强 (《坤·彖》 调卦象符号在《周易》文本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即用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 卦爻符号理解和解释《周易》文辞,说明文辞之所以 常含万物而化光。坤其道顺乎?承天而时行。 然的依据。这种以象解辞和文字训诂,只停留在文 (《文言》) 字的意思层面上,还未涉及文辞的深意奥义。立象 《乾卦》“元亨利贞”的本意是:开始亨通,利于占 尽意,就是在“观象玩辞”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卦爻卜。但《彖传》和《文言》训“元”为大为生物之善;训 象符号所蕴含的圣人之意(就是道或易道)。按照常“亨”为阴阳和合通达,即嘉会;训“利”为合宜;训“贞”为 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亦即倾尽有限的文字不正,“各正性命”之“正”和“刚健中正”之“正”《彖》释 可能表述出所有语言,倾尽所有的语言也不能表达《师》云“贞,正也”是其明证。《坤卦》“元,亨,利牝马之 尽圣人深奥的思想。而《周易》这部书则不同,作为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本来说的是开始亨通 反映圣人思想之著作,它不仅有文辞,而且有卦爻占之出行利“牝马”,君子出行先迷路后找到主人,是 象。其卦爻象从表现形式上说,既不是人们一般使个很具体而平常的事,但《彖传》和《文言》除了训“贞”为 用的文字,也不是由一般文字构成的语言,而是有着正外还训“牝马”为“地类”训“先”为行先,训“后”为行 直观的、整齐的、富于逻辑的外在形式和丰富而深刻后,训“主”为常,从而将这些字义的解释前后贯通,改 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象本于意而立,辞本于象而变了原来带有卜筮意味的话语系统,转入宇宙生成的 系。因为易辞非一般人所为,而是圣人所作,故它可话语系统中推演和解释出一种与卜筮毫不相干的全 以规范和穷尽天下所有的语言。因此,要理解和寻新的大化流行的宇宙生成学说:宇宙洪荒之初,乾元阳 求圣人之意,必须由玩辞开始:由玩辞可以尽言,尽刚资始坤元阴柔顺从,天地阴阳合德,生生不息,品物 言而可得象,由象而得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流形,万物生成。天以纯精生物,地以厚德养物,而万 《系辞》提出了“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的论断,物之性各得其正。又如,《彖》 进一步阐明了理解和解释文辞对于探寻意义或道的 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 活动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理解和把握圣人之意,必 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 须从观其彖辞开始。那么,如何观其彖辞以尽圣人 以“畜牝牛,吉”也 之意呢?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 《易传》利用了中国古文字一字多义、同音或近 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 音可以相互假借的特点,按照传统的文字学方法加 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 以训释。具体方法是:先释出字义,然后将具体字义 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置于宏大宇宙的视野中,阐发出《周易》原作者未意 从卦象看离上下皆离,有两离相依附之意。咸上 识到的、系统的宇宙生成演化理论。如《彖》、《文言》兑为泽为柔,下艮为山为刚泽水向下,艮山向上,二气 释《乾》、《坤》两卦卦辞曰 感应。就人而言,兑为少女,为少男,有男女交感之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意。《彖传》根据卦象和读音,训“离”为“丽”,训“咸”为 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感”,然后引而申之,解读出天地万物相依附、相感应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等诸多道理 物万国咸宁。(乾·彖》 然而,仅从彖辞出发还不能完全理解并解释圣人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之意或天地之道。要完全理解并解释圣人之“意”,必 也,贞者事之干也。……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须超越文字局限,以“象”这个符号完成。“立象尽意”, 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说的就是“作为理解主体只要不胶着于经典的字面,而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是把经典作为隐喻的象来对待,从而超越经典的语言 44·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想。《系辞》曰: 子曰“: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 , 其不可见乎 ? 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 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 ,变而通之以尽利 ,鼓之舞 之以尽神。” 立象尽意 ,是就“观象玩辞”而言的。观象玩辞 ,是强 调卦象符号在《周易》文本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即用 卦爻符号理解和解释《周易》文辞 ,说明文辞之所以 然的依据。这种以象解辞和文字训诂 ,只停留在文 字的意思层面上 ,还未涉及文辞的深意奥义。立象 尽意 ,就是在“观象玩辞”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卦爻 象符号所蕴含的圣人之意(就是道或易道) 。按照常 理“,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亦即倾尽有限的文字不 可能表述出所有语言 ,倾尽所有的语言也不能表达 尽圣人深奥的思想。而《周易》这部书则不同 ,作为 反映圣人思想之著作 ,它不仅有文辞 ,而且有卦爻 象。其卦爻象从表现形式上说 ,既不是人们一般使 用的文字 ,也不是由一般文字构成的语言 ,而是有着 直观的、整齐的、富于逻辑的外在形式和丰富而深刻 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 ,象本于意而立 ,辞本于象而 系。因为易辞非一般人所为 ,而是圣人所作 ,故它可 以规范和穷尽天下所有的语言。因此 ,要理解和寻 求圣人之意 ,必须由玩辞开始 :由玩辞可以尽言 ,尽 言而可得象 ,由象而得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系辞》提出了“知者观其彖辞 ,则思过半矣”的论断 , 进一步阐明了理解和解释文辞对于探寻意义或道的 活动的重要性。也就是说 ,理解和把握圣人之意 ,必 须从观其彖辞开始。那么 ,如何观其彖辞以尽圣人 之意呢 ? 《易传》利用了中国古文字一字多义、同音或近 音可以相互假借的特点 ,按照传统的文字学方法加 以训释。具体方法是 :先释出字义 ,然后将具体字义 置于宏大宇宙的视野中 ,阐发出《周易》原作者未意 识到的、系统的宇宙生成演化理论。如《彖》《、文言》 释《乾》《、坤》两卦卦辞曰 : 大哉乾元 ,万物资始 ,乃统天。云行雨施 ,品 物流形 ,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 ,时乘六龙 ,以御天。 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保合大和 ,乃利贞。首出庶 物 ,万国咸宁。《( 乾 ·彖》) 元者善之长也 ,亨者嘉之会也 ,利者义之和 也 ,贞者事之干也。……乾元者 ,始而亨者也。利 贞者 ,性情也。乾始 ,能以美利利天下 ,不言所利 , 大矣哉 ! 大哉乾乎 ,刚健中正 ,纯粹精也 ! 六爻发 挥 ,旁通情也。时乘六龙 ,以御天也。云行雨施 , 天下平也。《( 文言》) 至哉坤元 ,万物资生 ,乃顺承天。坤厚载物 , 德合无疆。含弘光大 ,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 ,行地 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 ,先迷失道 ,后顺得常。 《( 坤 ·彖》) 坤至柔而动也刚 ,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 常 ,含万物而化光。坤其道顺乎 ? 承天而时行。 《( 文言》) 《乾卦》“元亨利贞”的本意是:开始亨通 ,利于占 卜。但《彖传》和《文言》训“元”为大、为生物之善;训 “亨”为阴阳和合通达 ,即嘉会;训“利”为合宜;训“贞”为 正“, 各正性命”之“正”和“刚健中正”之“正”《; 彖》释 《师》云“贞 ,正也”是其明证。《坤卦》“元 ,亨 ,利牝马之 贞。君子有攸往 ,先迷后得主”,本来说的是开始亨通 , 占之出行利“牝马”,君子出行先迷路后找到主人 ,是一 个很具体而平常的事 ,但《彖传》和《文言》除了训“贞”为 正外 ,还训“牝马”为“地类”,训“先”为行先 ,训“后”为行 后 ,训“主”为常 ,从而将这些字义的解释前后贯通 ,改 变了原来带有卜筮意味的话语系统 ,转入宇宙生成的 话语系统中 ,推演和解释出一种与卜筮毫不相干的、全 新的大化流行的宇宙生成学说:宇宙洪荒之初 ,乾元阳 刚资始 ,坤元阴柔顺从 ,天地阴阳合德 ,生生不息 ,品物 流形 ,万物生成。天以纯精生物 ,地以厚德养物 ,而万 物之性各得其正。又如《, 彖》曰: 离 ,丽也。日月丽乎天 ,百谷草木丽乎土。重 明以丽乎正 ,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 ,故亨。是 以“畜牝牛 ,吉”也。 咸 ,感也。柔上而刚下 ,二气感应以相与。止 而说 ,男下女 ,是以“亨 ,利贞”“, 取女吉”也。天地 感而万物化生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 感 ,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从卦象看 ,离上下皆离 ,有两离相依附之意。咸上 兑为泽为柔 ,下艮为山为刚 ,泽水向下 ,艮山向上 ,二气 感应。就人而言 ,兑为少女 ,艮为少男 ,有男女交感之 意。《彖传》根据卦象和读音 ,训“离”为“丽”,训“咸”为 “感”,然后引而申之 ,解读出天地万物相依附、相感应 等诸多道理。 然而 ,仅从彖辞出发 ,还不能完全理解并解释圣人 之意或天地之道。要完全理解并解释圣人之“意”,必 须超越文字局限 ,以“象”这个符号完成。“立象尽意”, 说的就是“作为理解主体只要不胶着于经典的字面 ,而 是把经典作为隐喻的象来对待 ,从而超越经典的语言 · 44 · 学术月刊 2007 ·7
◇哲学关注 文字的局限便有可能体认和把握圣人的思想精神”①,于是始作八卦。阴阳爻正是效法了物质的运动。爻, 因此,《易传》把卦爻符号的解释作为一个重点 有效法之意,效法的对象就是运动:“爻也者,效此者 三、由符号属性的解释转向 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 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 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 故谓之爻。”(《系辞》) 在《周易》作者那里,卦爻符号只是筮占活动中的 由于八卦和六十四卦效法天地万物,故八卦和六 记号或标识,附在这些符号之后的文辞所表示的,则十四卦具有了物性,包含了天地阴阳之道。“《易》之 是它的全部意义。在筮占活动中,卦爻符号中的阴阳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这两种符号,根据行蓍的不同,被分为老阳、老阴、少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六 阳少阴记录着神秘的行蓍结果,并作为一种媒介,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系辞》不仅如此,八卦符号 肩负着传递神明信息的功能。六画符号一旦形成,筮表征八种类型的物质及其相关的诸多事物,是八类事 问者的吉凶福祸即由表示符号意义的文辞显示出来。物及其相关事物的化身。由八卦构成六十四卦的许 《易传》不仅把它当作传达筮占信息的媒介和具有特多六画符号直接仿效了某种事物,以抽象线条再现 定意义的符号,而且将它与文辞的形成联系起来认了某种事物的外观形象。如鼎初爻是鼎足,二三 为它是系辞的根据,即所谓“观象系辞”。如前所言,四爻是鼎腹,五爻是鼎耳,上爻是鼎铉;如颐,上下 既然卦爻辞本于卦象那么理解和诠释卦爻辞就不两爻为阳中间四爻为阴,外实中虚,为颐口,噬嗑 能忽略卦象。为了达到以象解辞、融通象辞的目的 卦画上下阳,中间三爻为阴,一爻为阳,为口中咬合一 《易传》把六画之卦分解为上下两个三画之卦然后对物,《彖传》所言,“颐中有物曰噬嗑叩即是此意。如伽 于三画符号(八卦)本身所象征的事物的形象、属性、达默尔所言这种卦象符号的象征性“不仅指示某物, 意义等作了解说。这些解说主要集中在《说卦》中 而且由于它替代某物,也表现了某物。但所谓替代 《说卦》按照事物的形态、结构属性等把世间的复杂( ( vertrete)就是指,让某个不在场的东西成为现时存 事物分成了八大类使每一卦象征同一类事物。由此在的。所以象征是通过再现某物而替代某物的,这就 可以看到八卦符号不再是极为抽象的阴阳线条而是说它使某物直接地成为现时存在的”2。 是内涵极为丰富的物质世界的符号。这些符号及其 当《周易》成书之后,六十四卦是一个严密有序、 所象征的意义是为解辞而设因此,对于八卦之象的自成体系的符号系统符号及符号之间构成了一种符 解说和以象解辞仍然属于文字解释的层面。在这种号结构。从形式上看,《周易》的卦爻符号是确定的 解释活动中,卦爻符号充当解说文辞的工具但卦爻固定的静止的,但这不是绝对的。《周易》的卦爻符 符号并非一成不变随意取舍的解释文辞的工具。它号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变动,表现在阴阳爻互变由阳 本身前后贯通、整齐严密内藏生机、自成体系,以其爻变阴爻由阴爻变阳爻“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抽象的和非现时的形式表现了人所拥有和理解的现因为爻的不确定性,六十四卦之间相对稳定的格局易 时的世界及其变化。所以,《易传》又进一步探讨了卦被打破,卦与卦可以互变,即由一卦变成了另一卦,即 爻符号意义及其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 所谓的卦变。这种爻变和卦变,正是易道变动不居、 在《易传》看来人无法直接理解和认知自己所处周流六虚的生动体现。自成体系的卦爻象作为一种 的纷纭繁杂瞬息万变的世界而必须凭借一种与外筮占的记号和表征世界万物的符号不再受现实世界 在世界有同等意义的简易的符号体系来理解和把握所支配,反过来以物化的形式,描述推演和预知变化 它。《周易》的卦爻象就是具有这样一种功能的符号 °的世界。具体地说,八卦和六十四卦符号不仅可以表 古圣人仰观俯察化繁为简从客观世界中抽象出阴示多种事物描述自然社会的变化,而且可以通过 阳符号然后由阴阳符号构成三画和六画符号,也就系列效法宇宙演化的复杂数字计算求得卦爻这种符 是卦象。卦象象征的是天地万物。《系辞》云:“《易》号,然后根据卦爻符号推演自然变化和人之福祸吉 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圣人 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 象。”“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 ①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1卷,第52页,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3 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②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201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文字的局限 ,便有可能体认和把握圣人的思想精神”①, 因此《, 易传》把卦爻符号的解释作为一个重点。 三、由符号属性的解释转向 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 在《周易》作者那里 ,卦爻符号只是筮占活动中的 记号或标识 ,附在这些符号之后的文辞所表示的 ,则 是它的全部意义。在筮占活动中 ,卦爻符号中的阴阳 这两种符号 ,根据行蓍的不同 ,被分为老阳、老阴、少 阳、少阴 ,记录着神秘的行蓍结果 ,并作为一种媒介 , 肩负着传递神明信息的功能。六画符号一旦形成 ,筮 问者的吉凶福祸即由表示符号意义的文辞显示出来。 《易传》不仅把它当作传达筮占信息的媒介和具有特 定意义的符号 ,而且将它与文辞的形成联系起来 ,认 为它是系辞的根据 ,即所谓“观象系辞”。如前所言 , 既然卦爻辞本于卦象 ,那么 ,理解和诠释卦爻辞就不 能忽略卦象。为了达到以象解辞、融通象辞的目的 , 《易传》把六画之卦分解为上下两个三画之卦 ,然后对 于三画符号(八卦) 本身所象征的事物的形象、属性、 意义等作了解说。这些解说主要集中在《说卦》中。 《说卦》按照事物的形态、结构、属性等 ,把世间的复杂 事物分成了八大类 ,使每一卦象征同一类事物。由此 可以看到 ,八卦符号不再是极为抽象的阴阳线条 ,而 是内涵极为丰富的物质世界的符号。这些符号及其 所象征的意义是为解辞而设 ,因此 ,对于八卦之象的 解说和以象解辞仍然属于文字解释的层面。在这种 解释活动中 ,卦爻符号充当解说文辞的工具 ,但卦爻 符号并非一成不变、随意取舍的解释文辞的工具。它 本身前后贯通、整齐严密、内藏生机、自成体系 ,以其 抽象的和非现时的形式 ,表现了人所拥有和理解的现 时的世界及其变化。所以《, 易传》又进一步探讨了卦 爻符号意义及其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 在《易传》看来 ,人无法直接理解和认知自己所处 的纷纭繁杂、瞬息万变的世界 ,而必须凭借一种与外 在世界有同等意义的、简易的符号体系来理解和把握 它。《周易》的卦爻象就是具有这样一种功能的符号。 古圣人仰观俯察、化繁为简 ,从客观世界中抽象出阴 阳符号 ,然后由阴阳符号构成三画和六画符号 ,也就 是卦象。卦象象征的是天地万物。《系辞》云“:《易》 者 ,象也。象也者 ,像也。”“象也者 ,像此者也。”“圣人 有以见天下之赜 ,而拟诸其形容 ,象其物宜 ,是故谓之 象。”“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 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 于是始作八卦。”阴阳爻正是效法了物质的运动。爻 , 有效法之意 ,效法的对象就是运动“: 爻也者 ,效此者 也。”“爻也者 ,效天下之动者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 动 ,而观其会通 ,以行其典礼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 ,是 故谓之爻。”《( 系辞》) 由于八卦和六十四卦效法天地万物 ,故八卦和六 十四卦具有了物性 ,包含了天地阴阳之道。“《易》之 为书也 ,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 兼三材而两之 ,故六。六者非它也 ,三材之道也。”“六 爻之动 ,三极之道也。”《( 系辞》) 不仅如此 ,八卦符号 表征八种类型的物质及其相关的诸多事物 ,是八类事 物及其相关事物的化身。由八卦构成六十四卦的许 多六画符号 ,直接仿效了某种事物 ,以抽象线条再现 了某种事物的外观形象。如鼎 ,初爻是鼎足 ,二三 四爻是鼎腹 ,五爻是鼎耳 ,上爻是鼎铉;如颐 ,上下 两爻为阳 ,中间四爻为阴 ,外实中虚 ,为颐口;噬嗑 卦画上下阳 ,中间三爻为阴 ,一爻为阳 ,为口中咬合一 物《, 彖传》所言“, 颐中有物曰噬嗑”即是此意。如伽 达默尔所言 ,这种卦象符号的象征性“不仅指示某物 , 而且由于它替代某物 ,也表现了某物。但所谓替代 (vertreten)就是指 ,让某个不在场的东西成为现时存 在的。所以象征是通过再现某物而替代某物的 ,这就 是说 ,它使某物直接地成为现时存在的”②。 当《周易》成书之后 ,六十四卦是一个严密有序、 自成体系的符号系统 ,符号及符号之间构成了一种符 号结构。从形式上看《, 周易》的卦爻符号是确定的、 固定的、静止的 ,但这不是绝对的。《周易》的卦爻符 号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变动 ,表现在阴阳爻互变:由阳 爻变阴爻 ,由阴爻变阳爻“, 刚柔相推 ,变在其中矣”。 因为爻的不确定性 ,六十四卦之间相对稳定的格局易 被打破 ,卦与卦可以互变 ,即由一卦变成了另一卦 ,即 所谓的卦变。这种爻变和卦变 ,正是易道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的生动体现。自成体系的卦爻象作为一种 筮占的记号和表征世界万物的符号 ,不再受现实世界 所支配 ,反过来以物化的形式 ,描述、推演和预知变化 的世界。具体地说 ,八卦和六十四卦符号不仅可以表 示多种事物 ,描述自然社会的变化 ,而且可以通过一 系列效法宇宙演化的复杂数字计算 ,求得卦爻这种符 号 ,然后根据卦爻符号推演自然变化和人之福祸吉 · 54 · ◇ 哲学关注 ① ② 姜广辉主编《: 中国经学思想史》,第 1 卷 ,第 52 页 ,北京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2003。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 201 页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学术月刊2007·7 凶。《系辞》所谓“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为核心推演出的哲学概念,层层递进,前后关联,皆以 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爻象动乎内,吉阴阳概念作为直接或间接的中介维系。如,从阴阳引 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说的即是申出“道的哲学概念,然后由“道”推衍出乾坤天地 此意。在这个意义上,卦爻符号不仅表现和替代客观道内含阴阳阴阳未分道产生阴阳,这个阴阳就是天 世界,更支配了物质世界。既然卦爻象作为一种高度地。为了进一步区分道与万物,《易传》又提出了形而 抽象的符号具有象征性和指代性,可以再现、取代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产生阴阳之后,阴阳 支配所谓的客观世界,那么,《易传》对于卦爻符号的处于变化当中,于是提出“变”的概念;变化神秘莫测, 理解和解释,其实质就是对于世界意义或者道的意义又提出“神”的概念。如此,由道而善、而性生、变、 的理解和解释。 神几、象、器通法、事、大业、盛德,从而建立了不同 为了更好地理解《周易》符号的意蕴,凸显其深奥于先秦其他儒家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尤其是宋明 的哲学意义,《易传》又从构成《周易》卦爻象的最基本理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符号—阴阳中,引申和演绎出一整套哲学概念和理 《易传》不仅从阴阳符号引申出由概念构成的贯 论 通天人的哲学体系,而且以阴阳符号为基石,建构出一 谈到哲学概念,人们自然会想到西方哲学尤其套具有易学特色的阴阳理论。《周易》文辞记录的大多 是19世纪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黑格尔和康德是具体事情,并无阴阳概念。只有《中孚》“鸣鹤在阴” 等人的哲学是从概念出发,建立了以哲学概念为基之辞,但此阴”是“”的通假字,并无阴阳之阴的意义 石富于思辨逻辑的严密的哲学体系。而中国早期的而《易传》(尤其是《象传》以阴阳符号为工具对这些反 《易传》虽然未能以哲学概念建立极其严密的哲学体映具体事物的卦爻辞进行解释,赋予《周易》文辞以抽 系但是其哲学体系基于哲学概念却也是不争的事象的阴阳意义形成了以阴阳生物、阴阳互变阴阳不 实。《易传》中的《系辞》篇最为突出。《系辞》提出了易阴阳感应、阴阳守中阴阳趋时和阴阳居位等为主 道生、乾坤(阴阳)、善、性、易变、神、几、通、象、器、要内容的比较完备的阴阳理论,并以这种理论详细解 性、命法、事业、盛德等概念,并对这些概念作了释了宇宙的生成演化过程、事物内在的结构和秩序大 明确规定。如“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千世界生生不息的动因、人性问题、天人合一的基础、 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象之谓乾”,社会稳定及发展趋势等中国哲学史上重大的哲学问 “效法之谓坤”“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天地之题,从而实现了从符号的解释到哲学的转换 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化而裁之谓之变”,“一阖 总之,《易传》在“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的易学 辟谓之变”“阴阳不测之谓神”“民咸用之谓之解释学原则的支配下,通过对《周易》文本的创造性解 神”“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神也者,妙万释,实现了易学解释学的转向。一言以蔽之,易学转 物而为言者也”“几者动之微”“见乃谓之象”“形乃向的实质是由卜筮、文字和符号解释转向哲学解释 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往来不穷谓之通”推即道的解释。按照《易传》的解说道或易道分为三才 而行之存乎通”“制而用之谓之法”“通变之谓事”之道。《易传》关于德性的解释是人道解释:由文字解 “圣人之大宝曰位”“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释上升为普遍意义的解释是天地之道的解释由卦爻 等等。 符号功用到本身意义的解释乃至哲学概念和理论的 这些概念,表面看来似乎与《周易》文本毫不相演绎,则是整个符号哲学的解释,也是对道总体的解 干,但若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概念绝非《易传》作 《易传》解 者凭空杜撰,而正是《易传》作者依据自己的理解从学。这种解释学已经具有了西方哲学解释学的某种 周易)卦行号推演出的。具体地说《易传》把(周意味。“感通”、唯变所适”、“见仁见知”的思想接近 易》的-、一符号概括为存在于宇宙中的“阴阳”然 于海德格尔、伽德默尔等人关于理解和解释的观点①。 后以“阴阳”为基础提出这些哲学概念。因此,《易传》 中的这些概念都与“阴阳”有着种种联系。如《系辞》 然而,这种解释学既不是西方早期文字意义的解释学 提出“道”将道规定为一阴一阳,显然是对《周易》的 阴阳符号的凝炼。而由道派生出的其他概念诸如善 ①“感通”与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有相类似之处;“唯变所适”和 见仁见知”则与海德格尔的“前理解”和伽达默尔的“偏见”相类 性生天、地变、神等,无不与阴阳发生联系。以道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凶。《系辞》所谓“参伍以变 ,错综其数 ,通其变 ,遂成 天地之文;极其数 ,遂定天下之象”“, 爻象动乎内 ,吉 凶见乎外 ,功业见乎变 ,圣人之情见乎辞”,说的即是 此意。在这个意义上 ,卦爻符号不仅表现和替代客观 世界 ,更支配了物质世界。既然卦爻象作为一种高度 抽象的符号具有象征性和指代性 ,可以再现、取代和 支配所谓的客观世界 ,那么《, 易传》对于卦爻符号的 理解和解释 ,其实质就是对于世界意义或者道的意义 的理解和解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周易》符号的意蕴 ,凸显其深奥 的哲学意义《, 易传》又从构成《周易》卦爻象的最基本 符号 ———阴阳中 ,引申和演绎出一整套哲学概念和理 论。 谈到哲学概念 ,人们自然会想到西方哲学 ,尤其 是 19 世纪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黑格尔和康德 等人的哲学是从概念出发 ,建立了以哲学概念为基 石、富于思辨逻辑的严密的哲学体系。而中国早期的 《易传》虽然未能以哲学概念建立极其严密的哲学体 系 ,但是 ,其哲学体系基于哲学概念却也是不争的事 实。《易传》中的《系辞》篇最为突出。《系辞》提出了 道、生、乾坤 (阴阳) 、善、性、易、变、神、几、通、象、器、 性、命、法、事、大业、盛德等概念 ,并对这些概念作了 明确规定。如“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 道”“; 继之者 ,善也。成之者 ,性也”“; 成象之谓乾”, “效法之谓坤”“; 阖户谓之坤 ,辟户谓之乾”“; 天地之 大德曰生”“; 生生之谓易”“; 化而裁之谓之变”“; 一阖 一辟谓之变”“; 阴阳不测之谓神”;“民咸用之谓之 神”“; 唯神也 ,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神也者 ,妙万 物而为言者也”“; 几者动之微”“; 见乃谓之象”“; 形乃 谓之器”“; 形而下者谓之器”“; 往来不穷谓之通”“; 推 而行之存乎通”“; 制而用之谓之法”“; 通变之谓事”; “圣人之大宝曰位”“; 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 等等。 这些概念 ,表面看来似乎与《周易》文本毫不相 干 ,但若仔细研究 ,可以发现这些概念绝非《易传》作 者凭空杜撰 ,而正是《易传》作者依据自己的理解 ,从 《周易》卦爻符号推演出的。具体地说《, 易传》把《周 易》中的22 、—符号概括为存在于宇宙中的“阴阳”,然 后以“阴阳”为基础提出这些哲学概念。因此《, 易传》 中的这些概念都与“阴阳”有着种种联系。如《系辞》 提出“道”,将道规定为一阴一阳 ,显然是对《周易》的 阴阳符号的凝炼。而由道派生出的其他概念诸如善、 性、生、天、地、变、神等 ,无不与阴阳发生联系。以道 为核心推演出的哲学概念 ,层层递进 ,前后关联 ,皆以 阴阳概念作为直接或间接的中介维系。如 ,从阴阳引 申出“道”的哲学概念 ,然后由“道”推衍出乾坤天地 : 道内含阴阳 ,阴阳未分 ,道产生阴阳 ,这个阴阳就是天 地。为了进一步区分道与万物《, 易传》又提出了形而 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产生阴阳之后 ,阴阳 处于变化当中 ,于是提出“变”的概念;变化神秘莫测 , 又提出“神”的概念。如此 ,由道而善、而性、生、变、 神、几、象、器、通、法、事、大业、盛德 ,从而建立了不同 于先秦其他儒家的哲学体系 ,对后世哲学尤其是宋明 理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易传》不仅从阴阳符号引申出由概念构成的、贯 通天人的哲学体系 ,而且以阴阳符号为基石 ,建构出一 套具有易学特色的阴阳理论。《周易》文辞记录的大多 是具体事情 ,并无阴阳概念。只有《中孚》“鸣鹤在阴” 之辞 ,但此“阴”是“荫”的通假字 ,并无阴阳之阴的意义。 而《易传》(尤其是《象传》)以阴阳符号为工具 ,对这些反 映具体事物的卦爻辞进行解释 ,赋予《周易》文辞以抽 象的阴阳意义 ,形成了以阴阳生物、阴阳互变、阴阳不 易、阴阳感应、阴阳守中、阴阳趋时和阴阳居位等为主 要内容的比较完备的阴阳理论 ,并以这种理论详细解 释了宇宙的生成演化过程、事物内在的结构和秩序、大 千世界生生不息的动因、人性问题、天人合一的基础、 社会稳定及发展趋势等中国哲学史上重大的哲学问 题 ,从而实现了从符号的解释到哲学的转换。 总之《, 易传》在“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的易学 解释学原则的支配下 ,通过对《周易》文本的创造性解 释 ,实现了易学解释学的转向。一言以蔽之 ,易学转 向的实质 ,是由卜筮、文字和符号解释转向哲学解释 , 即道的解释。按照《易传》的解说 ,道或易道分为三才 之道。《易传》关于德性的解释是人道解释;由文字解 释上升为普遍意义的解释是天地之道的解释;由卦爻 符号功用到本身意义的解释乃至哲学概念和理论的 演绎 ,则是整个符号哲学的解释 ,也是对道总体的解 释。这就是《易传》解释学 ,也就是中国早期的解释 学。这种解释学已经具有了西方哲学解释学的某种 意味。“感通”“、唯变所适”“、见仁见知”的思想 ,接近 于海德格尔、伽德默尔等人关于理解和解释的观点 ①。 然而 ,这种解释学既不是西方早期文字意义的解释学 · 64 · 学术月刊 2007 ·7 ① “感通”与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有相类似之处;“唯变所适”和 “见仁见知”则与海德格尔的“前理解”和伽达默尔的“偏见”相类 似
◇哲学关注 前解释学),也不是单纯的方法解释学(古典解释重构或复活作者思想、凸显文本本意的解释方法,极 学),更不同于排斥解释方法、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当大地拓展了中国古代易学解释学的视野和空间,为中 今哲学解释学,而是以文字学为基石、以方法为路径、国古代易学乃至整个经学解释学的发展和繁荣奠定 以哲学解释为目的的《易传》解释学。《易传》解释学了基础。中国古代易学和经学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的意义在于,它首次为易学乃至整个经学提出了“见不能不归功于《易传》所建立的解释学。无论是阐发 仁见知”和“唯变所适”的解释学原则,并遵循这些原微言大义的汉代经学援道入易的魏晋玄学,还是以 则在易学领域中进行了初步和大胆的尝试,建构了注恢复道统为宗旨、融合儒道释的宋明道学,皆受到了 重创造性解释、以超越文本意义和探究哲学为目的的《易传》解释学的深刻影响 解释学理论,颠覆了那种力图完全以文字学为工具 (责任编辑:苇一盛丹艳) The hermeneutics in Yizhuan Bet ween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Lin Zhongjun Abstract: The principles of her meneutics in Yizhuan should be priority of adaptation to changes" and al lowance for differences in views”". both of which are based on“Tao”.“Tao” and man have identical attrib- utes, which provides man with the crucial faculty for interpretation. Deficiencies in human nature, as a consequence of its frequent deviation from Taos attributes, constitute the true motivation for mansun 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ao. In fact, the ultimate goal of Zho uyi hermeneutics is to make evident t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s of the three talents( Sancai). The meanings of Tao are definite, clear and ab- stract. But paradoxically, Tao is indefinite in that it exhi bits diversity and changeability in reality, which provides interpreters with vast, infinite space for interpreting and co gnition. Hence, "priority of adapta- tion to changes and"allo wance for differences in views. Based on these two principles, this article dis cusses the three turns of Yizhuan in its interpretation of Zhouyi: the first, from divination to morals; the second, from script explanation to interp retain concerning general meaning; and the third, from symbol- based instrumental interpreta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concerning cosmic meanings and concept ual interpre- tation. In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point s out that ancient Chinese hermeneutics, exemplified by zhouyi her meneutics, is different both from the early western hermeneutics and from the contemporary philo sop hic hermeneutics and its unique feat ures deserve adequate attention Key words: Yi= huan, hermeneutics, turn 同行专家评点」“中国哲学经典诠释”是当前海内外汉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研 究,对于在总结反省百年来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发展演进之历史的基础上逐渐生成更能体现 中国哲学之精神特质的新的理解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在这方面,对于被看作是“群经之首” 《周易》的研究,自然具有不可轻忽亦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林忠军教授以《易传》为研究对象,认为 《易传》是一部解释学著作,“唯变所适”与“见仁见知”构成了其基本的解释学原则。循其基本的解释 学原则,《易传》通过解释《周易》文本实现了“由卜筮解释到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到普遍意义解 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到其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这三个转向,确立了以文字学为基石、以方 法为路径、以哲学解释为目的易学解释学,对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上述见地 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与知识功底之上的,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代表了易学解释学研究方面的最 新成果。当然,其中有的对西方解释学的论断似可再斟酌。但我相信,他的相关工作会在推进中国哲 学经典诠释研究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评点人李翔海,南开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前解释学) ,也不是单纯的方法解释学 (古典解释 学) ,更不同于排斥解释方法、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当 今哲学解释学 ,而是以文字学为基石、以方法为路径、 以哲学解释为目的的《易传》解释学。《易传》解释学 的意义在于 ,它首次为易学乃至整个经学提出了“见 仁见知”和“唯变所适”的解释学原则 ,并遵循这些原 则在易学领域中进行了初步和大胆的尝试 ,建构了注 重创造性解释、以超越文本意义和探究哲学为目的的 解释学理论 ,颠覆了那种力图完全以文字学为工具 , 重构或复活作者思想、凸显文本本意的解释方法 ,极 大地拓展了中国古代易学解释学的视野和空间 ,为中 国古代易学乃至整个经学解释学的发展和繁荣奠定 了基础。中国古代易学和经学源远流长 ,经久不衰 , 不能不归功于《易传》所建立的解释学。无论是阐发 微言大义的汉代经学、援道入易的魏晋玄学 ,还是以 恢复道统为宗旨、融合儒道释的宋明道学 ,皆受到了 《易传》解释学的深刻影响。 (责任编辑 :苇一 盛丹艳) The Hermeneutics in Yizhua n : Between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Lin Zhongjun Abstract : The principles of hermeneutics in Yizhuan should be“priority of adaptation to changes”and“al2 lowance for differences in views”, both of which are based on“Tao”.“Tao”and man have identical attrib2 utes , which provides man wit h t he crucial faculty for interpretation. Deficiencies in human nature , as a consequence of its frequent deviation from Tao’s attributes , constit ute t he true motivation for man’s un2 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ao. In fact , t he ultimate goal of Zhouyi hermeneutics is to make evident t 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s of the t hree talents (Sancai) . The meanings of Tao are definite , clear and ab2 stract. But paradoxically , Tao is indefinite in t hat it exhibits diversity and changeability in reality , which provides interpreters wit h vast , infinite space for interpreting and cognition. Hence ,“priority of adapta2 tion to changes”and“allowance for differences in views”. Based on t hese two principles , this article dis2 cusses t he t hree t urns of Yizhuan in its interpretation of Zhouyi : the first , from divination to morals; t he second , from script explanation to interp retain concerning general meaning ; and t he third , from symbol2 based instrumental interpretation to t he interpretation concerning cosmic meanings and concept ual interpre2 tation. In conclusion ,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ancient Chinese hermeneutics , exemplified by Zhouyi her2 meneutics , is different bot h from t he early western hermeneutics and from the contemporary p hilosop hic hermeneutics and its unique feat ures deserve adequate attention. Key words : Yiz huan , hermeneutics , t urn [同行专家评点“] 中国哲学经典诠释”是当前海内外汉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研 究 ,对于在总结反省百年来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发展演进之历史的基础上逐渐生成更能体现 中国哲学之精神特质的新的理解范式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在这方面 ,对于被看作是“群经之首” 《周易》的研究 ,自然具有不可轻忽亦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林忠军教授以《易传》为研究对象 ,认为 《易传》是一部解释学著作“, 唯变所适”与“见仁见知”构成了其基本的解释学原则。循其基本的解释 学原则《, 易传》通过解释《周易》文本实现了“由卜筮解释到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到普遍意义解 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到其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这三个转向 ,确立了以文字学为基石、以方 法为路径、以哲学解释为目的易学解释学 ,对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上述见地 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与知识功底之上的 ,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代表了易学解释学研究方面的最 新成果。当然 ,其中有的对西方解释学的论断似可再斟酌。但我相信 ,他的相关工作会在推进中国哲 学经典诠释研究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评点人李翔海 ,南开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74 · ◇ 哲学关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易传》论文汇编_解读易传之神.pdf
- 《易传》论文汇编_简论秦汉魏晋南北朝之议论文.pdf
- 《易传》论文汇编_简论帛书易传中的卦气思想.pdf
- 《易传》论文汇编_略论道家对易传哲学思想的影响兼论易传归属于儒家著作.pdf
- 《易传》论文汇编_汉初易学传流管窥.pdf
- 《易传》论文汇编_帛书_易传成书问题新探.pdf
- 《易传》论文汇编_帛书_易传四篇天人道德观析论.pdf
- 《易传》论文汇编_帛书_易传中损益卦论疑案探析.pdf
- 《易传》论文汇编_孔子作易传述论.pdf
- 《易传》论文汇编_关于易传美学文学思想的若干问题兼论省略是我国最早作专书批评的文章.pdf
- 《易传》论文汇编_关于易传中道德本体论的考察.pdf
- 《易传》论文汇编_从帛书易传证知孔子说易引用古熟语.pdf
- 《易传》论文汇编_从易传对周易古经诠释的错位看其价值观的特色.pdf
- 《易传》论文汇编_从序卦传大象传看易传的学派属性.pdf
- 《易传》论文汇编_今本易传中子曰语篇浅析.pdf
- 《易传》论文汇编_今本子夏易传即唐张弧伪本考论.pdf
- 《易传》论文汇编_今帛本易传刚柔解易的诠释学考察.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老子与易传宇宙生成论的陈地神话渊源.pdf
- 《易传》论文汇编_淮南子引易论易考义.pdf
- 《易传》论文汇编_易经与稷下学兼论易传为稷下黄老之作.pdf
- 《易传》论文汇编_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探.pdf
- 《易传》论文汇编_子夏易学考.pdf
- 《易传》论文汇编_寻求儒家思想形而上的价值依据易传儒道结合的政治思想.pdf
- 《易传》论文汇编_张岱年先生易学研究及价值与意义.pdf
- 《易传》论文汇编_杨万里_诚斋易传中的革新思想和忧患意识.pdf
- 《易传》论文汇编_浅谈_易传的象数与义理.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苏轼_东坡易传考论.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融通以达变论钱穆先生对易传的诠释.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论京氏易传与后世纳甲筮法的文化内涵.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论恒卦以帛书易传为例.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论易作为易传的本体概念.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论易传之象.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论易传之德.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论易传变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论易传对豪放美学范畴的影响.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论易传的学派属性与陈鼓应先生商榷.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论易传的解释学交感与会通兼论易传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之异同.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论易传的象数义理合一模式与天人合一的理论架构.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试论易传与古代书法艺术的同构关系.pdf
- 《易传》论文汇编_试论易传的人本管理思想.pdf